上篇文章5千以下買什麼公路車好?簡單糾正了一下「好」的概念,這次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將買車的步驟在進行一次細化,希望對將要買車的你有一定幫助。
確定用途
買車之前先問自己,這車買來幹嗎?是一時頭腦發熱想騎車嗎?
如果你目的就是說買車上下班、上學放學騎,每次裡程15km內。那麼1000-2000左右的正規品牌(不包括騎友都知道的兩個國產品牌)的山地車都滿足你的需求,至於要不要買更貴的車型就看你是否有礦,平把公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是一時頭腦發熱,那麼你也有可能騎幾次後就賣出放棄了,那麼這種情況下比起關注車輛,更需要的是培養騎行的興趣,甚至你可以去車店租用車輛。
確定價位
決定價位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你錢包的厚度,第二個就是你騎行的類型,當你有車後你可以獨自上路,或者加入一些騎行組織參與他們的騎行活動。
如果你是100%騎遊車手,和諧騎行速度是浮雲15碼都覺得快了。這時你的購車預算完全按照自己的錢包厚度來。
如果你是希望通過公路車來體驗「競技」運動,那麼你必然會給自己設定一些要求,如「30碼入門」、「拉爆或者被拉爆」這時你可能會面臨加」預算「,所以你需要想想咬牙能拿出多少預算。
框定品牌
品牌一方面代表了B格,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質量(雖然大品牌也有翻車的時候,畢竟是少概率事件)。有些車友為了圖便宜,或者在非常有限的預算內堅持要用碳纖維車架/輪組,選擇了一些無標,小作坊,甚至號稱倒閉品牌的庫存貨產品,這些產品由於品控不確定,出問題的概率也會比較大(當然你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你知道的某某某騎友騎著沒事)所以選擇這些產品很大程度是對自己的安全不負責。
看配置
通過以上三步基本上你已經有了幾輛候選車輛(如果你是之前提到的100%騎遊車手,那麼請直接跳過這步)這個時候你可以開始研究下他們的配置差異。比如套件的速別,是否採用的是大套等,但是記住配置是可以後期升級。
看重量
如果你候選的車輛價格差不多,配置也差不多。那麼選擇其中較輕的一款吧,有人各種燒錢就是為了車子輕那麼幾百克,所以為何不選最輕的那一款喃?
看塗裝
塗裝也能代表自己的個性,如果你本身就很低調那麼全黑的車輛就跟你比較配,當然有些人就喜歡騷氣的塗裝。再說你騎得快不快主要看你的腿,配置是次要的,所以幹嘛不選一個最適合你的塗裝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