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小年有什麼講究?你家是過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2021-01-19 蜜罐拾遺

打開日曆,你會發現今年1月28日和29日都是小年,只是前者是北方的小年,後者是南方的。之前我一直都認為全國的小年是同一天,到現在才知道原來不同的地方對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日期。 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一般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臘月是指農曆十二月,在日曆上面,陽曆下面就是陰曆,而陰曆中一般將二十寫作廿,臘月二十三日也就是臘月廿三。

小年其實就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主要有掃塵,祭灶等民俗活動。民間有一俗語「官三民四船五」,這說的是官家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平民在臘月二十四,而生活在船上的人家則是在臘月二十五。我國現在各地過小年的日期不同其實與這也有些關係。北方在南宋之前一直是全國的政治中心,而南方則遠離政治中心,所以北方過小年一般跟隨著官家,而南方則不受影響,是在臘月二十四,一些沿海沿湖居住的人,就保留了船家在臘月二十五過小年的習俗。所以按這來看,你家小年是過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呢?

其實無論哪一天過小年都是一樣的,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在這天,人們一般會準備好過年的年貨,打掃好房間,希望以新的氣象來迎接新年,這其實表達了人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春節都已經沒有之前那般熱鬧了,更不用說小年了,但是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是希望人們可以多了解一些!

過小年其實也有一些講究和禁忌。一般在這天人們要把家中徹底地打掃乾淨,並且祭祀灶神,有的地方還會貼窗花,吃麻糖。在有些地方,有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風俗,所以祭灶的只能是男子;有些地方在小年這一天是不能搗蒜的,因為這樣會把家中的喜氣和財運搗散;有些地方忌諱在灶臺吵架發牢騷,因為灶臺是歸灶王爺管的,而灶王爺是玉帝在人間的眼線,人們都希望灶王爺能夠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但是如果在灶王爺面前發牢騷,吵架,來年就可能會有災難降臨。

這樣的講究和禁忌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雖然有些迷信色彩,有些我們理解不了,但是我們還是要選擇尊重。

相關焦點

  • 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什麼是「官三民四船五」?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在北方,在小編所在家鄉,有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小年的說法,在每年的這一天全家人都會吃灶糖,年齡大一點兒的人家,會在這一天在廚房祭灶王爺。在我們那邊有臘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掃房子的說法。
  • 新年的「小年北小年南」,為什麼還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
    在傳統觀念中,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這一天,是中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中國長江以北的老百姓忙碌過小年,而南方是隔天二十四,因此就有「小年北小年南」的習俗。「小年北小年南」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它的意思是指北方過一個小年,南方也過一個小年。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四。
  • 過小年的講究,俗話說「官三民四船五」,你是哪天過小年?
    在農村老家裡臘月二十三有掃塵和祭灶的傳統,這天也被人們稱為「小年」,不過這樣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因為在南方地區裡通常都是臘月二十四作為作為小年,有的地方還是臘月二十五,這就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為什麼好多的日子都被稱為「小年」?
  • 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啥意思?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什麼南方和北方過小年差一天?文/農夫也瘋狂「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是婦孺皆知的一首童謠了,如今臘八節已過了,這也意味著離過年的時間更進一步了。中國人都知道,就和小寒大寒,小暑大暑一樣,過年也是有大小年之分的,在過大年之前,前面還有一個小年。其中過大年的時間在國內都是統一的,但是過小年的時間卻並不是同一天。在南方普遍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日,而在北方則是在臘月二十三日。有的人就疑惑了: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小年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又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
  • 南北方小年時間為何不同?「官三民四船五」說法又是啥,解讀來了
    北方有首婦孺皆知的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從小年開始,就正式進入過年的節奏啦!
  • 二十三、二十四、正月初五、正月十五,你的家鄉小年是哪一天?
    在古代,一般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的是臘月二十五。一些民俗專家認為,北方在南宋以前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為臘月二十四;鄱陽湖等地居民,小年則定在臘月二十五。所以現在北方地區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地區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 民間傳說「官三民四船五」,你的家鄉,「小年」是哪一天?
    臘月廿三,也是北方人常說的「小年」了,人們在這一天,大掃除、祭灶神,同時拉開一年一度春節的序幕。過小年,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就是祭灶神。祭灶神,是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祭灶神又稱送灶神,灶王爺又稱灶君,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
  • 俗語:「官三民四疍五」,說的是什麼?你們那邊是什麼樣子的?
    導語:俗語:「官三民四疍五」,說的是什麼?你們那邊是什麼樣子的?在民間還有一首諺語歌是:「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說的就是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的習俗。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在這一天要舉行祭灶的儀式,所以也被稱為謝灶節、灶王節。但是在不同的地方過小年的日期卻有所不同,在民間就有「官三民四疍五」的說法,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是個什麼講究。
  • 過小年啦,有啥講究你知道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明天是臘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啦。小年是春節的彩排,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對過小年的日期,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意思就是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晉代名人周處寫過一部《風土記》,記錄了不少地方習俗與風土人情,其中提到:「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 小年北小年南什麼意思 小年為什麼分南北
    ,這也是由於南北文化的差異所形成的,那麼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  答:所謂「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過小年,北方也過小年,但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小年為什麼分南北 官民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 2018年小年日期
    如果開一場辯論會,討論小年的時間問題,那麼,北方的同志們堅持認為小年在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同志們而一直堅稱小年在臘月二十四,不明就裡的朋友就暈了到底2018小年哪一天?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所以萬年曆小年現在就來為您答疑解惑,看看2018小年在幾月幾號的吧![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 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你聽說過「官三民四乞丐五」嗎
    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你聽說過「官三民四乞丐五」嗎?過小年的風俗由來已久,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雖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會有一定差異,但一般集中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少數的會在後面幾天,甚至除夕。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農曆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你家小年是哪天?
    再來一次,確認過了 這是舌尖上的央視。你家小年吃啥?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買豬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 ,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 「小年」是什麼時候?你知道「小年」的起源和風俗嗎
    我以前聽老人說「小年」,但我不知道「小年」是什麼?我們來學習一下「小年」。打開日曆,上面寫著「臘月二十三——小年」,但我小時候總是認為老人告訴我們是「臘月二十四」,為了了解情況,我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事實上「小年」不是一個特定的節日,民間有句俗語叫「官三民四船五」,以前老百姓過小年是農曆十二十四日,但是官方的過小年會提前一天,也就是農曆十二十三日,後來,人們紛紛效仿,把新年改成「臘月二十三」。「小年」是一種民俗文化,根據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小年」的時間和意義也不同。
  • 今日小年,天津人講究吃餃子吃糖瓜蒸花饃,您的家鄉有什麼習俗?
    今日小年,天津人講究吃餃子吃糖瓜蒸花饃,您的家鄉有什麼習俗?著名作家老舍在《北京的春節》中,曾記錄過一系列有關春節的民俗,其中就提到了小年,字裡行間透出了濃濃的年味兒。不過,小年的日期並不一致,有的是在臘月二十三,有的是在臘月二十四,但一般而言,小年都被當作是春節的序曲,等那首「過年謠」唱起來,人們就開始按部就班做準備,直到迎來熱熱鬧鬧的春年,大年三十,每一天都忙忙碌碌的,所謂忙年。「二十三,捏糖瓜;二十四,掃屋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上炕包餃子。」
  • 臘月二十四?南北方小年為啥不一天?
    但實際上,不同地方過小年的日期卻不一致。網友們對其爭論程度,絲毫不亞於「鹹甜粽子」。資料圖:江西省新餘市仙女湖區觀巢鎮農民舞龍隊開展舞龍走村傳統民俗活動,喜迎中國傳統小年的到來。(航拍) 趙春亮 攝對過小年的日期,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意思就是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糖瓜沾」,今天是小年,有什麼忌諱和講究?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在傳統文化中也被稱為小年的開端,所謂「官三民四船五」,不同的地方過小年的日子也不一樣。在老家人們通常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也意味著「忙年」的開始,這段時間人們都抓緊準備年貨等待過年。小年飲食習俗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雖然不如大年一樣熱鬧,但飲食方面也特別的講究,和過年幾乎一樣,要吃餃子。在農村裡有這樣的說法,「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因為也是送灶王爺,吃餃子正是「出門餃子,迎門面」。
  • 【我們的節日】過小年 品年俗
    小年將至,大年不遠!      小年,有什麼樣的由來故事?又有哪些小年習俗?現在跟著我們一起品味年味吧……      小年,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近代我國一些地方流傳,小年「官三民四船五」。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
  • 小年是哪一天?農曆小年是什麼意思?
    小年是哪一天?農曆小年是什麼意思? 小年是哪一天?今天翻過檯曆,看見角標上掛著小年,愣了一下,長這麼大很少關注過小年,隨手翻過一頁,角標上還是掛著小年,前後翻了翻,發現今天的小年下注了北,明天的小年下注了南,腦補了一下,原來小年的時間南北不一樣,相信不少人和小編一樣有疑問,小年是哪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