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啦,有啥講究你知道嗎?

2021-02-21 新學語文


來源:CCTV4(ID:cctvzgxw)、人民日報(rmrbwx)、中國新聞社(CNS1952)

綜合編輯:新學語文(xyw9128)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明天是臘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啦。小年是春節的彩排,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對過小年的日期,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意思就是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晉代名人周處寫過一部《風土記》,記錄了不少地方習俗與風土人情,其中提到:「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有說法稱,傳統上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後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北方地區逐漸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地區則多半把臘月二十四定為小年。不管是哪天,都是表達人們對慶祝活動階段性的區分,期待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過小年都有哪些習俗呢?一起跟小編來看一下~


 

習俗:祭灶王

  【小年】這天,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小年這天祭灶,

是民間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

在古詩中也多有提及。

面臉丹如朱頂鶴,

髭髯長似綠毛龜。

欲知相府生辰日,

此是人間祭灶時。

宋代詩人孫緯這首《獻壽》,

前兩句寫的是灶神相貌,

後兩句則是寫祭灶的活動。

  【大年三十】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當祭灶,

只雞鬥酒定膰吾。

雖然眼下困苦,

但明天鄰家小年祭灶的雞酒,

一定會拿來與我同食的。

蘇軾這首詩,

雖是寫歲末生活的窘迫,

卻也很樂觀。


習俗:掃塵土

  【掃塵】小年時,還要掃灰塵。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這一習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掃塵也寓意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習俗:剪窗花

  【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過了臘月二十三,挨家挨戶就開始貼窗花了。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二龍戲珠,五福捧壽,蓮(連)年有魚(餘)等。

以前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人帶著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如今多數人都是去買窗花,似乎會少了一絲喜悅和年味。


習俗:貼春聯

  【貼春聯】家家戶戶都要做的。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貼春聯,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比較傳統的人家還是習慣,請寫字比較好的人來書寫春聯,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卻年味兒十足。


習俗:沐浴

  【沐浴】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習俗:婚嫁

  【婚嫁】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

  【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習俗:吃麻糖

  【吃麻糖】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傳說「小年」是上古神獸「年」的夥伴,喜吃灶糖,為了「小年」和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中國人還形成了過小年吃灶糖的民俗。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裡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


習俗:吃餃子


【吃餃子】北方小年晚上還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的樣子才有年味兒啊。

 民諺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寫福字,

二十五掃塵土,

二十六燉牛肉,

二七二八把面發,

二十九對聯貼門口,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

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

臺灣則忌舂米,據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恐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祝福大家過個


長按二維碼關注「新學語文」

主編微信:18175799983

投稿郵箱:xyw9128@qq.com

感謝您把每天珍貴的幾分鐘

留給一本書、幾段話

相關焦點

  • 小年,有講究?(一年順到頭)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小年到了,春節還會遠嗎?祭灶王、掃塵土、剪春花、貼春聯……青島這些小年習俗,你都知道嗎?春節要來啦!準備過年啦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總之,小年意味著新年新氣象,表達著我們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過小年需要注意什麼,過小年我們做些什麼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中國民俗過小年需要注意些什麼,過小年我們要做些什麼鐵筆居士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到了子月,馬上就是冬至節了,過了冬至節,我們感覺就好像快要過年了。那麼在過年前同,就有一個過小年的節日,過小年都是在臘月二十三日,南方人是以臘月二十四日這一天為過小年。當過了小年後,大年也就馬上到來。可以這樣來說,過小年後,年味就暫濃起來,很多人在過小年後,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了,以前的有錢人家,在過小年後,也就準備年貨了。
  • 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小年有什麼講究?你家是過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打開日曆,你會發現今年1月28日和29日都是小年,只是前者是北方的小年,後者是南方的。之前我一直都認為全國的小年是同一天,到現在才知道原來不同的地方對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日期。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一般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臘月是指農曆十二月,在日曆上面,陽曆下面就是陰曆,而陰曆中一般將二十寫作廿,臘月二十三日也就是臘月廿三。小年其實就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主要有掃塵,祭灶等民俗活動。民間有一俗語「官三民四船五」,這說的是官家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平民在臘月二十四,而生活在船上的人家則是在臘月二十五。
  • 小年丨不知道這些秘密,小年可就白過啦!
    剛過完立春,馬上就迎來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傳統的小年,而南方有些地區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四。儘管在小年的時間上,我國各地存在著差異,但是無論哪天,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都是一致的。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寫的就是過小年的習俗,這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這些事情:祭灶王民間傳說,小年這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功與過,讓玉皇大帝賞罰。
  • 過小年的講究,俗話說「官三民四船五」,你是哪天過小年?
    在農村老家裡臘月二十三有掃塵和祭灶的傳統,這天也被人們稱為「小年」,不過這樣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因為在南方地區裡通常都是臘月二十四作為作為小年,有的地方還是臘月二十五,這就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為什麼好多的日子都被稱為「小年」?
  • 【春節】今天小年,在山東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俗話說,過了小年就是年,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被視為過年的開端,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今天是北方的小年,人們為迎接小年的到來會有什麼特別的習俗活動呢?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這是流傳在我國各省許多地方的一首民謠。
  • 臘月23小年吉祥話 過小年的祝福語
    臘月23小年吉祥話整理分享,過小年迎大年,吃啥都是年滋味,陳年舊夢如雲煙,新年到來一掃光,單等新春牛年到,合家團聚樂融融,預祝你小年幸福,心情愉快
  • 「小年」是什麼時候?你知道「小年」的起源和風俗嗎
    我以前聽老人說「小年」,但我不知道「小年」是什麼?我們來學習一下「小年」。打開日曆,上面寫著「臘月二十三——小年」,但我小時候總是認為老人告訴我們是「臘月二十四」,為了了解情況,我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事實上「小年」不是一個特定的節日,民間有句俗語叫「官三民四船五」,以前老百姓過小年是農曆十二十四日,但是官方的過小年會提前一天,也就是農曆十二十三日,後來,人們紛紛效仿,把新年改成「臘月二十三」。「小年」是一種民俗文化,根據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小年」的時間和意義也不同。
  • 今日小年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短語 70句小年祝福語送給家人朋友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農曆小年。今日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那麼,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溫馨祝福語有哪些呢?整理70句關於小年節日的句子和祝福語,祝大家小年快樂!  1、樓臺亭閣換新顏,白牆青磚碧瓦亮。街人閃亮美衣裝,姑娘小夥結對伴。
  • 小年夜的來歷與小年的五大傳說(你知道多少)
    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
  • 你家小年是哪天?
    再來一次,確認過了 這是舌尖上的央視。你家小年吃啥?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買豬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 ,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 過小年的各種習俗及英語表達
    小年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中國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
  • 川川帶你們一起過小年南
    有小年北,當然也有小年南啦。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吧,沒錯今天就是小年南。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小年南」這位嘉賓吧。小年南:臘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小年,是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在這一天,傳統人家都會在家裡祭拜灶神,以祈求平安吉祥。關於小年的由來,主要與民間傳說中的灶王爺有關。
  •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祝福語大全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農曆小年。今日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那麼,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溫馨祝福語有哪些呢?整理70句關於小年節日的句子和祝福語,祝大家小年快樂!1、樓臺亭閣換新顏,白牆青磚碧瓦亮。
  • 農村過年送灶神過小年具體是什麼時候,有何講究?
    在古代臘月過年都要祭拜送別灶神,由於古代社會很多人存在許多具體的實際問題,造成不同的人群祭灶神和過小年時間都不統一,具體原因是這樣的:第一,臘月23日是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古代百姓過小年送灶神本來是臘月二十三日,可是有許多在外當官的人要回家陪父母過年。因此,把臘月二十三日定為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的日子。
  •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王,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小年」。要說這小年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流傳最廣的是有一戶姓張的哥倆,大哥是一個泥瓦匠,最拿手的夥計是磊灶臺。手藝在附近十裡八村的可以算是首屈一指,他磊出來的灶臺,既美觀又實用。
  • 【風俗習慣】祭灶除塵貼春聯,歡天喜地過小年!還記得那些小年習俗嗎?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啦!
  • 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糖瓜沾」,今天是小年,有什麼忌諱和講究?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在傳統文化中也被稱為小年的開端,所謂「官三民四船五」,不同的地方過小年的日子也不一樣。在老家人們通常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也意味著「忙年」的開始,這段時間人們都抓緊準備年貨等待過年。小年飲食習俗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雖然不如大年一樣熱鬧,但飲食方面也特別的講究,和過年幾乎一樣,要吃餃子。在農村裡有這樣的說法,「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因為也是送灶王爺,吃餃子正是「出門餃子,迎門面」。
  • 今日小年,天津人講究吃餃子吃糖瓜蒸花饃,您的家鄉有什麼習俗?
    今日小年,天津人講究吃餃子吃糖瓜蒸花饃,您的家鄉有什麼習俗?著名作家老舍在《北京的春節》中,曾記錄過一系列有關春節的民俗,其中就提到了小年,字裡行間透出了濃濃的年味兒。小年是一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等。由於各地風俗,「小年」有著不同的概念,日期也不盡相同。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還有的地方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糖瓜 |也稱作灶糖,它是古老的漢族傳統名點,即是春節年節食品又是祭祀用品。
  • 小年的由來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關於祭灶,還有一個傳說有關,由於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爐灶,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駐一位灶神來監督考察這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小年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每家每戶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  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有歡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