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王,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2020-12-14 憶江南音樂坊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小年」。要說這小年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流傳最廣的是有一戶姓張的哥倆,大哥是一個泥瓦匠,最拿手的夥計是磊灶臺。手藝在附近十裡八村的可以算是首屈一指,他磊出來的灶臺,既美觀又實用。大家都尊稱他為「張灶王」,所以東家請,西家請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張老大不僅會磊灶臺,他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能說會道,跟現在電視臺演的那個「幫大哥」有點像,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鬧個矛盾糾紛啥的,他都能給勸好了。一來二去,即使家裡不磊灶臺,誰家有點兒為難著窄的事情,都把張大哥請去給調節一下。不管誰家有懶漢,誰家有耍混的媳婦,還是誰家有「兇婆婆」,張大哥都能憑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給擺平了。

這張灶王據說活了整整八十歲,才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壽終正寢了。張大哥一死,老張家可就亂了套了。由於張老大是一家之主,平日裡家裡的大小事都他做主。老二是個省心的主,平時就喜歡舞文弄墨,畫個畫啥的。你還別說,老二畫的畫也很棒,尤其是畫人物,那是畫誰像誰。如今老大沒了,下面的幾房媳婦們就都鬧著要分家。老嫂子找老二給拿主意,老二整天愁眉苦臉。

轉眼過了一年,這年的臘月二十三,張灶王的忌日。老二突然來了靈感,半夜裡把幾個侄子和媳婦們喊起來,說張老大顯靈了。他帶著一家人來到平日裡做飯的廚房,大家往漆黑的牆壁上一看,在幽暗的燈光映照下,果然出現了張灶王的身影。煤油燈被風吹的一閃一閃的,張灶王的影像好像會動似的。一家人信以為真,急忙跪在地上磕頭。老二趁勢就說,他大哥給他託夢了,說自己已經被玉帝封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了。大家忙問這是個啥官啊?老二說:「說白了,我大哥現在是玉皇大帝封的『灶王爺』了,專門負責監督大家平時都幹啥好事,做啥壞事,他好向玉帝報告。玉帝在年三十決定獎勵誰,懲罰誰。」幾個侄子和媳婦一聽,誰也不敢鬧分家了。看到這裡,大傢伙也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對,牆上老大的影像就是老二妙手丹青畫上去的。

這件事被街坊鄰居們聽說了,越穿越神。為了自己求個平安,都紛紛找老二要老大的畫像,然後貼在自己的灶臺前。每年在張老大忌日那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三那天,還在灶臺前擺上幾盤老大平日裡愛吃的糕點水果之類的。在老大的畫像前磕頭作揖,心裡默默念叨:「灶王爺上天,好話多說點兒,壞事給瞞著點兒」。這就是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由來。

至於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的習俗,各地也有所不同。像小編家鄉京津冀一帶,主要就是「祭灶」。每家都提前到集市上買一張「灶王爺」的畫像,在這裡可不能說「買」,要說「請」,以表示對灶王爺的尊重。然後貼在灶臺上方,在灶臺上擺放糖塊、水果、糕點等,點上三炷香,叩頭行禮。最後把糖塊掰開,在灶王爺的嘴上,象徵性地抹一抹。意思不言而喻,讓灶王爺嘴巴甜一點兒,好「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等到大年三十那天晚上,還要舉行一個儀式,把「灶王爺」接回來,繼續保佑一家人平安。你們那裡在小年這天,有啥風俗習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每逢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祭灶忙
    有些小夥伴可能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還停留在大人口中的階段,今天惠園教育小編就普及一下關於小年的那些事~ 小年的來歷 民諺曰:「三祭灶,四掃屋」,即指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一說二十四)祭祀灶神。
  • 小年夜的來歷與小年的五大傳說(你知道多少)
    小年夜的來歷小年夜,即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衛生。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掃房」;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祭灶,即祭送灶神_。
  • 明天臘月二十三小年,有哪些習俗和禁忌,看完此文你就知道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 北方小年祭灶,南方小年也祭灶,原來小年夜祭灶都是因為他!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小年夜都要祭灶。然而,你們知道「祭灶」這個民俗又是緣何而起的嗎?他嗚咽著想:「看來今天我只能喝點肉湯過小年了!」呂蒙正邊哭,邊喝了兩口肉湯,愁苦滋味頓生心頭!忽然,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向自己家灶臺咚咚咚地磕頭。還祈求說道:「灶王爺啊,灶王爺,您就可憐可憐我呂蒙正吧!我知道您神通廣大,求求您就讓我考上狀元光宗耀祖吧!求求您了啊,灶王爺!」
  •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灶王由來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辭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中國民間稱"灶王爺"。相傳灶王原來是一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賢慧女子郭丁香為妻,後又休妻續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財產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淪為乞丐。
  • 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你聽說過「官三民四乞丐五」嗎
    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你聽說過「官三民四乞丐五」嗎?過小年的風俗由來已久,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雖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會有一定差異,但一般集中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少數的會在後面幾天,甚至除夕。
  • 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從哪天過小年最正宗說起
    在史籍上還記載過某些地方的風俗,為了讓灶王爺少說話、別說話,小年那天更要在他嘴上抹酒,企圖灌醉灶王爺,乾脆讓他見玉帝的時候,就什麼都別說了。也不知道這些人這一年都幹了些什麼,心也太虛了,這種祭灶的方式著實有點「喪心病狂」了。
  • 節氣|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準備過年
    小時候一吃到糖瓜就知道離過年的日子不遠了。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稱為「小年」。「小年」是古代民間祭祀灶王爺的日子,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糖瓜祭灶」標誌著全世界華人家庭都在為正式過年積極籌備。「小年」最主要的活動是掃年和祭灶。在「小年」這一天,老年間兒民間有送灶等習俗。
  • 臘月二十三,「祭灶」有什麼講究?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南北方人祭灶的日子,也是北方人的小年,那麼,臘月二十三祭灶有什麼禁忌和避諱呢? 我是南方人,我就來談談我們南方人臘月二十三祭灶的傳統。南方人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三吃過晚飯以後,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南方人熬凍米糖、炒瓜子等日子,也就是熬糖,炒制各種炒貨,忙完這些以後,要將切好的凍米糖、糖稀放在灶廟前供奉灶王爺,吃完晚飯,燃放鞭爆、焚三炷香,恭送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小時候,母親說給灶王爺多吃糖,能讓灶王爺多幫咱們家說好話。
  • 小年為何選在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是傳統習俗,北方多選在臘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臘月二十四,宋代起有「官三民四疍五」之說,即官方的小年是二十三,民間是二十四,疍家是二十五,疍即疍民,長年在水上生活,因不事農耕,在相當長時期曾被污衊為「賤民」。南宋時,金朝小年亦有定為臘月二十二的。那麼,為什麼「小年」要選在這一天?
  • 臘月二十三小年,吃糖瓜,寓意來年紅紅火火,日子甜甜蜜蜜
    導讀: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吃糖瓜,寓意來年紅紅火火,日子甜甜蜜蜜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臘月二十三在民間又被稱作小年,是過年的開端,是我國漢族傳統文化中祭灶、吃灶糖的日子。
  •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祭灶神,南北差一天?
    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是春節的一個序曲。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往的傳統灶臺已難覓蹤影,祭灶的習俗也簡化不少。如今的小年,儀式化的「祭灶神」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拜神」、「掃舍」、「吃糖」等相對簡易的禮俗。
  • 臘月二十三小年夜的習俗 過小年是哪一天
    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糖製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寫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關東糖」、「糖餅」。關東糖在東北的農村、城市裡,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風俗習慣】祭灶除塵貼春聯,歡天喜地過小年!還記得那些小年習俗嗎?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啦!
  • 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南北方小年為啥不一天?
    不過,不同地方過小年的日期並不一致。一般而言,北方地區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地區則多半把臘月二十四定為小年。據專家解釋,這與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等多種因素有關。資料圖:此前,農曆臘月廿三小年兒來臨,北京東嶽廟舉辦迎新春送春聯活動。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祭灶是一項古老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戶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其為「灶君司命」,在傳說中,他被視為一家的保護神,因此受到崇拜。
  • 臘月二十三小年祝福語 小年創意祝福簡訊收藏備用
    臘月二十三小年祝福語 小年創意祝福簡訊收藏備用時間:2020-01-17 12: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臘月二十三小年祝福語 小年創意祝福簡訊收藏備用 1小年匆匆又來到,各路神仙都請到。
  • 小年到了,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
    稱「小年」,也被稱為灶王節。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記得兒時,每到小年(祭灶),各家各戶的炮竹聲就響起,就知道春節來了。如今依舊是過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許多。其實節日沒變,變得是我們對待節日的態度。重拾那些舊習俗,今年的年味,或許能夠更濃鬱。
  • 「小年」是什麼時候?你知道「小年」的起源和風俗嗎
    我以前聽老人說「小年」,但我不知道「小年」是什麼?我們來學習一下「小年」。打開日曆,上面寫著「臘月二十三——小年」,但我小時候總是認為老人告訴我們是「臘月二十四」,為了了解情況,我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事實上「小年」不是一個特定的節日,民間有句俗語叫「官三民四船五」,以前老百姓過小年是農曆十二十四日,但是官方的過小年會提前一天,也就是農曆十二十三日,後來,人們紛紛效仿,把新年改成「臘月二十三」。「小年」是一種民俗文化,根據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小年」的時間和意義也不同。
  • 祭灶王-意式杏仁餅乾
    意式杏仁餅乾 - Cantucci (Almond Biscotti)過來臘八就是年,臘月二十三過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