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
家裡有娃準備上一年級和七年級的
惠陽家長們
快來看看招生計劃
據悉,
今年小學一年級計劃招收18785人
初中七年級計劃招收15400人
此外,今年惠陽積分入學有新政
家長們要注意了
2020年秋季學期,惠陽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小學一年級計劃招收18785人(公辦小學11735人、民辦小學7050人),初中七年級計劃招收15400人(公辦初中9550人、民辦初中5850人);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實行「網上報名→現場核驗」方式報名,且民辦學校應優先滿足惠陽區生源入讀,原則上不招收市外生源。這是記者從日前惠陽區教育局發布的《2020年惠陽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方案》中了解到的。
公辦學校分四批順序依次招生
按照免試就近入學、戶房一致優先、公開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則,2020年惠陽區義務教育學校一年級招生對象為年滿六周歲適齡兒童(2014年8月31日及此日前出生),已取得小學學籍的適齡兒童不在招生範圍內;七年級招生對象為六年級應屆畢業生(含返鄉就讀學生),已取得初中學籍的適齡少年不在招生範圍內;特殊學校的入學對象年齡可以適當放寬。
按照招生程序和方式,申報惠陽轄區公辦學校的適齡兒童、少年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惠州市戶籍兒童、少年;享受市政府相關優惠政策人員子女;惠陽區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參加「積分入學」,其監護人須具有學區內居住證、社會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憑證、房屋產權證(或不動產登記結果)、營業執照(含納稅證明)等合法有效證件(證明)其中一項。
公辦學校招生分四批
第一批:具有學區內戶籍和房產的適齡兒童、少年(「房產」指本人或其監護人的房產,下同);
第二批:具有學區內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
第三批:具有學區內房產且戶籍在本鎮街的適齡兒童、少年;
第四批: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此批對象包括具有惠陽區戶籍但在戶籍地以外的區內其它鎮街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和非惠陽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
學校按照「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順序依次招生。
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實行「網上報名→現場核驗」方式報名。監護人通過手機微信關注「hzschool惠上學」微信公眾號自助登錄「惠陽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網上報名系統」報名。
民辦學校原則上不招市外生源
民辦學校招生方面,招生批次為兩批——第一批:惠陽區戶籍、政策性照顧對象適齡兒童少年,惠陽區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第二批:惠陽區外惠州市內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實行「網上報名→現場核驗」方式報名。監護人通過手機微信關注「hzschool惠上學」微信公眾號自助登錄「惠陽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網上報名系統」報名。值得提醒的是,每一批次申請人只能選擇一所民辦學校申報,已被第一批錄取的不能參加第二批申報;需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的民辦學校,由區教育局統一安排搖號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按照規定,民辦學校應優先滿足惠陽區生源入讀,惠陽區生源報名人數達不到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方可招收區外生源,原則上不招收市外生源。需要招收區外生源的民辦學校須向轄區中心小學申請,由中心小學報區教育局批准(區直屬民辦學校直接報區教育局批准),獲得批准後方可招收區外生源。鑑於惠高附屬實驗學校地處惠城區,應優先滿足惠陽區和惠城區的生源入讀,區內生源和惠城區生源報名人數達不到招生計劃數方可招收其它縣區生源。
據介紹,各招生年級班額原則上控制在50人以內,各學校要嚴格按照下達的計劃數招生,不得隨意擴班增額;按照「一生一冊」要求,做好招生工作檯帳。嚴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以面試、面談、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方式進行「掐尖」招生、提前招生,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嚴禁民辦學校將校外培訓等級考試及競賽結果與招生入學掛鈎(包含培訓機構單獨或者聯合測試遴選學生、向學校輸送學生測試成績或生源個人信息)。
積分入學
4月25日起,惠陽試行新的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積分入學辦法,申請積分入讀學校只限於本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申請積分入讀年級只限於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即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七年級。
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共6個步驟和流程
這裡所說的隨遷子女:
一是指其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下同)在惠陽區居住,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的非惠陽區戶籍適齡入學兒童、少年;
二是指其父或母具有惠陽區戶籍,但在戶籍地以外的區內其他鎮(街道)居住,並在居住地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的適齡入學兒童、少年。
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將採取網上(現場)申請→學校初審並錄入系統→相關職能部門核實材料→積分情況公告→申請材料及積分覆審→錄取公告共6個步驟和流程進行,全程接受查詢和監督。
申請積分入讀學校只限於惠陽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入讀年級只限於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即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七年級。申請入讀一年級的隨遷子女必須是當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年滿6周歲兒童,申請入讀七年級的隨遷子女必須是當年已完成規定年限小學教育的學生。
符合積分入學申請條件的隨遷子女,應在其父或母現有住址(有房屋產權的,以房屋產權證或不動產登記結果為準;無房屋產權的,以《廣東省居住證》或營業執照等合法有效證件登記地址為準)所在學區內的學校提出積分入學申請。可申請積分入學的學校名單和名額,由惠陽區教育局與當年的義務教育招生計劃和方案一同向社會公布。屆時,各招收學校設立現場諮詢和服務點,為家長答疑解難。
已錄取隨遷子女應於規定時間內,到錄取學校按照本地戶籍學生入學辦法辦理入學手續,逾期未辦理入學手續的視為放棄入學資格。提供虛假材料的,一經查實取消其積分入學資格。
新《辦法》有效期3年
從2013年起,惠陽實行了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制度,保障在惠陽連續居住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穩定職業的居住證持證人子女與常住戶口學生同等接受義務教育,逐年提高了隨遷子女積分入讀公辦學校的比例,2019年達到入讀義務教育學校總人數的56.5%。
但因惠陽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工作實行的是「一年一案」,每年都有一定的變化,統一性和穩定性不足。
為加強這項教育惠民政策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建設,增強穩定性和長效性,惠陽區教育局在原有積分入學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前住房、社保、人才、教育等保障政策的變化情況和該區實際,研究制訂了《關於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積分入學的試行辦法》(下簡稱「《辦法》」)。《辦法》經區政府審定同意,作為部門規範性文件從2020年起實行,有效期3年。
特別提出的是,申請積分入學的兩類對象中,屬於惠陽區高層次人才管理人員子女、突出貢獻人員子女、軍烈屬子女、駐區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人員子女等不適用本《辦法》,此類人員子女入學按照相關政策執行。
積分只計算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一方
記者留意到,《辦法》中的積分指標和項目,與惠陽實行多年的原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方案的相關內容基本一致,即按社會保險、住房保障、穩定居住、投資納稅和加分項目共5項指標計算積分。
惠陽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所有指標和項目的積分,只計算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一方,不累加積分。積分計算時間定為5年,這是時限相對合理且各地通用的計算積分時間。
相比過去各積分指標和項目的分值,《辦法》對「住房保障」的指標積分有所降低,這是對原定產權房分值偏高的合理調整,符合當前國家購租並舉同保障的住房制度導向;而對「社會保障」的指標積分有所調高,體現了對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擴大和普及職工基本醫療與養老保險政策的支持,對有合法穩定職業、住房和社保人員的隨遷子女入學給予了重點保障。
同時,《辦法》對「住房保障」和「社會保障」的調整賦值辦法,也是惠州市其他縣(區)積分入學辦法的普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