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年末歲未,網上到處都是教師漲工資的消息,不是某地補發了教師幾年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就是某地給教師發放了一兩萬元的精神文明獎,要麼就是一些在給事業單位發放車補的同時教師也有份,為引進人才給教師安家費,免費提供住房等等。給教師漲工資的消息近乎泛濫,讓讀者也無法辨別真假。不過此前教育部發布的,要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要讓教師的工資待遇不能低於本地的公務員的政策顯然是真的,國家也在督導落實這一政策這點也毋庸置疑。其實,網上各種「教師漲工資」的消息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教師要「漲工資」這已經成為板上釘釘子的事實了。加上原先因為疫情影響,一些地方推遲的兩年一次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上調在年末的落實,教師漲工資自然也會成為事實。
現在只要一說給教師漲工資,總會有一些人站出來說教師工資已經夠高了,只要一有教師說工資低,就會有人說教師將錢看得太重了,既然教師不滿意自己的工資待遇,可以辭職,可以不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啊!甚至有人說教師當前的工資待遇已經很不錯了,農民工兄弟,清潔工等等,他們那麼辛苦也沒抱怨什麼,只有你教師成天到晚在抱怨。那些嫌棄教師工資低的人,你有本事去當第二個馬雲啊!這些人也不知是何種心理,好像見不得教師好,見不得給教師漲工資。若不是國家法律規定教師的工資待遇不低於公務員,要不是黨和國家重視教育,尊重教師說要給教師漲工資,教師們會那他們和公務員作比較嗎?要不是一些地方教師工資低,拖欠教師應發放的工資教師們會嚷嚷著漲工資嗎?再說教師的工資在很多地方確實不高,教師也有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有過高質量生活水平的權利,提一下漲工資的訴求也不為過啊!
教師的工資在一些地方普遍不高之外,教師間的工資收入也從在差異,教師教齡不同工資就不同,即使同一教齡的教師若職稱不同,他們之間的工資也會相差很大。同一教齡的兩個教師,若一個是中級職稱,另一個是高級職稱,兩者之間相差竟然可以高達一千元左右。新入職的年輕教師正逢娶妻買房的關頭,可他們的工資低得可憐,會和老教師相差幾千元。這些教師還不能算低工資,工資低的教師主要有兩類教師,一類是特崗教師每月只有兩到三千元的工資,甚至更低。當然各地標準不同,他們的工資也會不同,但他們和在職有編制的教師相比工資不能算高。
而另一類教師便是參加「四支一扶」考試加入教師行列的教師,在他們三年服務期之內,每月的工資是固定的,甘肅等西部省份的此類教師,每月只有一千四百多元的工資,加上農村生活補助也就兩千元不到,對於一個讀了十幾年書剛從大學校門裡走出來的青年人來說這樣的工資高嗎?那些說教師工資已經很高的人,你可以在網上查一查,在網上問一下這些地方的教師朋友,尤其要問問這兩類教師,看看他們的工資到底高不高。
教師普調工資,或者補發一些往年拖欠或者少發的獎勵性績效等工資時,筆者認為最好也不要忘了這兩類教師。年輕人剛步入教師行列,還有向前衝,甚至獻身教育事業的熱情,別讓他們因為工資低找不到媳婦,因為工資低不敢打扮自己,因為工資低而不敢在外人面前說自己是教師,從而將熱情和理想都磨得一絲不剩。教師也是普通的人,他們生活需要金錢,他們養家更需要高工資,該漲工資之時就給他們漲,尤其在漲工資之時別忘了那些「支教」的教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