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鳴鑼開市,首批25家公司登臺亮相。時至今日,科創板經歷了一年的交易時間,上市公司數量也由首批25家擴充至133家。
一年時間,科創板不僅造就10位百億富豪,成就了一段硬核科技造富的佳話,還創造了A股市場上的多個「第一」,助推我國科技產業的發展換擋提速。
01
硬核科技造富
7月22日,科創板迎來一周年紀念日。開盤動輒幾倍甚至十倍的漲幅,讓科創板造就了數百位億萬富翁,10位百億富豪。
在這份百億富豪大名單上,既有成名已久的雷軍,也有85後創始人陳天石,還有靠賣玻尿酸起家的「玻尿酸女王」趙燕。
對陳天石來說,身家大幅增加,靠的是「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的成功上市。7月20日,寒武紀登陸科創板,上市首日暴漲212.4%。7月21日,該公司股價漲幅達到29%,報收於274元/股,市值達到1096億元。
隨著寒武紀成功上市,陳天石個人財富也水漲船高。公開信息顯示,作為實控人,陳天石持有寒武紀約1.2億股股份,佔比高達33.19%。按照1096億的市值計算,陳天石持股市值達到363.76億元。
這無疑是一個硬核科技造富的時代。隨著科創板的運行,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高新企業實控人成為這場造富運動的受益者。據WIND數據統計,在10家實際控制人身家超過100億元的科創板公司中,有6家公司的實控人是掌握著企業核心技術的科研人員。
01
「改革試驗田」創多項紀錄
回望科創板這一年,作為A股市場的「改革試驗田」,一眾上市公司創造了資本市場上的諸多紀錄。
從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紅籌回歸第一股華潤微、首隻未盈利個股澤璟製藥、同股不同權第一股優刻得,再到半導體巨頭中芯國際,一年時間,一大批富有創新能力科創企業先後登上科創板的舞臺。
此外,發行價高達271.12元/股的石頭科技上市,刷新A股市場歷史發行價新高;在港股上市的中芯國際回科創板上市,從受理到上會僅用18天,創下最快上市紀錄。
作為科創企業證券化功能的承擔者,科創板在融資額度方面成效顯著。已上市的133家企業合計募資總額達到2203億元,遠遠超過同期中小板和創業板。其中,中芯國際、中國通號、君實生物、金山辦公、石頭科技、華潤微、孚能科技、傳音控股、瀾起科技、寒武紀等10家企業募資額度位居前十位。
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是市值。截至7月21日,有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市值突破千億元。就股價漲幅來看,133家上市公司上市首日股價平均漲幅達到163%,其中最驚豔的非國盾量子莫屬。上市首日,國盾量子報收於370.45元/股,漲幅高達923.9%,成為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榜第一名。
諸多紀錄的背後,顯示出科創板「改革試驗田」的成色,也在資本和企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更多的資本注入到硬核科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