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給家長留作業

2020-12-17 妳鎝銘資

想當年,我們是從6歲或者7歲起開始讀學前班,然後就可以上一年級了。現如今3歲就要上幼兒園了,小班中班大班,然後才可以一年級。

當我們這一代畢業了,給孩子減負來臨了,接下來的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了,我們沒有趕上,當我們感嘆如今孩子是多麼幸福的時候,老師開始給家長留作業了。

前段時間,有個視頻很火,一位家長退群,並說退家長群怎麼了,現在的老師都讓我們教,老師負責什麼,還要說老師辛苦了。

看了兩篇文章,都是關於此內容的,全國各地家長各有有的難處,有的人太忙,沒時間教導孩子;有的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在群裡被老師諷刺;有的人由於工作原因,不能及時看家長群,開家長會的時候,被老師點名批評,家長突然哭起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只能說這一代的家長真的很辛苦。

舉個身邊的例子,白天銷售工作,晚上陪孩子跳繩,能鍛鍊身體,還算好的。數學,語文等作業還好,英語,自己都不會說呢,老師偏偏留的作業是教孩子讀單詞,並且需要錄視頻。因此有時候,他請教我們,相當於他又重新學習了一遍,有些不專業的再去教孩子。

現在的孩子很幸福,唯獨作業。曾經的我們都是自己上學,自己做作業,家長頂多就是督促督促,考試成績單上籤個字,初中一年或三年才開一次家長會。現在的孩子,一學期就要開一次,作業很多已經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只能求助家長。

家長如果不配合老師的作業,那麼老師也有說辭,自己的孩子都不上心。所以為了孩子,家長一般都是忍受著身心的疲憊,去積極的配合老師的工作。

目前沒有孩子的我,假如這些事發生在我的身上,真的不知道以自己的怕麻煩,有啥說啥的脾氣,會怎麼樣?

希望孩子,家長,老師都相對輕鬆些,為了孩子的努力,三方都需要共同努力,而不是僅僅的靠一方力量。

老師讓家長留的作業,很多已經超出了孩子的能力,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看似是給孩子,實則在「培養家長」
    而且,老師布置的這些作業,看起來是給孩子留的,但其實家長都很難做出,完全就是在「培養家長」。 記得前段時間,我曾在網上看過某幼兒園老師留的一個作業,具體是這樣的,這名老師要求孩子回家查一萬粒米,明天帶過來。 某位家長得知了孩子老師布置的這個作業,讓孩子睡覺,自己在家數了一夜米,也沒有數完,最後只能告訴老師說沒查完。
  • 如何看待老師總是讓家長輔導孩子作業
    我家孩子最近剛上初中,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總是來問我,說是老師要求不會的問家長。我好歹讀過大學,雖然也能輔導,但總有些知識記不住。想起來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似乎從來都不需要家長的參與,孩子有什麼問題,也會自己留到第二天請教老師,或者問其他同學。
  • 老師用微信的方式布置作業,不是逃避推脫責任,家長應該這樣看待
    近段時期以來,網上對老師如何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問題,議論的沸沸揚揚,我們也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說應該給孩子們多留作業,讓孩子在家更進一步的複習鞏固當天所學的功課,為明天我新課做好預習準備,真正達到溫故知新的學習效果;也有的家長,反對老師給孩子布置過多的家庭作業,說是怕影響孩子休息,影響孩子的正常健康成長。
  • 體育課給同學們留作業是「誤讀」?教育部回應:這是明確的說法
    文/彩玉說教育在同學們整個學習階段,體育課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但其實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體育課似乎並沒有得到老師及同學們的重視,而且每到考試之前,有些學校就會教體育課取消並換成其他學科的課程,為同學們擠出更多的學習時間。
  • 家長群裡總有一些家長愛「出風頭」,老師:這種父母,情商低
    我們小時候被父母託付給老師,順便留下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孩子不聽話就揍一頓,沒關係。」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家長對孩子的「保護欲」越來越強,也更尊重孩子的人格,動手是萬萬不允許的。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長和老師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家長總是「防備」著老師,好像「帶著刺」一樣跟老師相處。
  • 老師總發電子稿作業讓家長列印?兩個原因造成的,沒什麼可抱怨
    想必大多數都是學生家長貢獻的銷量值吧。我家兩個孩子,網課上了三個多月,用完了兩大包A4紙。今天,看到有家長在網上抱怨:「老師總是髮捲子的電子稿,要求家長列印出來讓孩子做,第二天上交。總是要去外面列印,真的很麻煩。老師這種要求到底合理嗎?」
  • 學校登記家長職業,老師坦言「最不喜歡」這3種,家長:怪我嘍?
    因此,現在的教育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我們小時候,主要是老師講課、留作業、判作業,而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每天晚上的家長參與早已必不可少。學校為了更好地進行配合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經常會跟家長進行溝通,比如和家長預約談話,請家長填寫問卷調查,讓家長到校當面交流等等。
  • 家長壓力巨大,老師無可奈何 家長群背後的焦慮與掙扎
    《法治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和老師後發現,這些矛盾背後除了互相抱怨和不理解之外,更多的是對於孩子教育的焦慮。家長吐槽壓力巨大老師直言無可奈何北京市民劉波是一名五年級學生的家長,他對那位「退群」的家長表示「特別理解」,「平日裡,家長們的情緒就算堆積如山,也未必敢在家長群裡對老師正面發作。
  • 老師群內布置作業,家長崩潰咆哮:別發啦!俺都不會叫我怎麼做?
    因為形形色色的家長聚到一個群裡,每個人對教育的態度和觀念都有著自己的小想法,又要和老師磨合、配合。孩子稍有過錯,老師丟一條消息一張照片到群裡,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被點名忒丟面子,哪那麼容易啊?這不,最近家長群又出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 ...多、給家長留「作業」……教育部門為學生減負 包頭設8個「禁區」
    莫踩負面行為清單「雷區」教師怎樣留作業才算合規、合理?《實施意見》規定了8個「禁區」,來設定「作業」邊界。;嚴禁家長或學生代批作業,不得將家長籤字作為評判學生完成作業的依據。以上8條「禁令」為老師留作業設定「雷區」,一旦踩「雷區」,市教育局將根據相關規定督促相應部門對老師的行為作相應處罰。嚴格控制總量以及時間按照《實施意見》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
  • 假期學音樂,老師巧支招(陳茴茴)
    如何讓孩子在假期中既快樂玩耍又能兼顧學習、查缺補漏,是家長最頭疼的問題。有經驗的音樂老師建議,假期要多練,更要巧練。向集訓要效率有藝術社團的中小學,假期集訓必不可少。有經驗的老師會在集訓前告知孩子們本期集訓要達到的具體目標,讓孩子心中有數。有的老師會通過讓孩子們「多帶幾根顏色不同的筆」這樣的小細節,提醒他們在集訓中做好比平時更為細緻的筆記,練一分鐘有一分鐘的成效。樂團或合唱團的老師都會採用「聲部擊破」的辦法——各個聲部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 小學生爆笑作文《我的理想》:劫富濟貧,老師溫馨提示成點睛之筆
    作文作為孩子們最「抓心撓肝」一項作業,不僅孩子愁,輔導作業的家長也愁,作文主要是要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平日的知識積累的,所以不少孩子對作文總是深惡痛絕。但是也有腦洞大的孩子喜歡寫作文,他們在作文中肆意揮灑自己的文採,把一個普通的作文也能寫得精彩紛呈。如果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你會怎麼完成?
  • 老師們注意了,教育部表態!再布置這類作業,發現一起嚴查一起!
    俞偉躍呼籲:但是,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家長也要在家裡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我們覺得,在對待作業上,要結合這段呼籲,才能完整地解解「明令禁止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禁止教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的意義。禁止並不等於沒有作業,並不限制因材施教和作業創新。良好的家校關係促進良好的教育教學生態的形成,學生良好學習效果及其目標,需要學校、教師、家長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
  • 《奇葩說》孩子的作業太多,總是寫到半夜,我該不該跟老師理論?
    辯題是:孩子的作業太多,總是寫到半夜,我該不該跟老師理論?當看到陳銘談對於「孩子經常寫作業寫到半夜,家長該不該去跟老師理論」這個辯題的觀點時,我這個學渣恨不得一千八百個贊同。陳銘選擇要和老師說,他給了三個論點,我覺得特別現實:1、孩子為什麼寫作業慢,要找老師弄清原因。
  • 老師留作業讓孩子「作詩」,寶媽看後氣得直跳腳:我雞毛撣子呢!
    所以有不少家長都感嘆說現在的孩子比自己當初真是聰明好多,思維也更加開闊,有時候說話就像是小大人一樣。經常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應該會發現,如今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像當年那樣簡單了,他們更加注重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所以現在增加了不少新題型,讓孩子們在遣詞造句同時拓展孩子的思維,這種題型讓不少家長看了都紛紛調侃自己當年仿佛讀了一個假學!
  • 老師應該在學校把作業留好,不應該在微信群裡發,導致學生上網
    家長還是老師? 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到昨天一位家長在網上公開批評老師開學後利用微信群留作業,引發了家長和老師的互懟。 家長說,老師應該在學校把作業留好,不應該在微信群裡發,導致學生上網。老師說,不讓買資料,又不能在群裡發作業,那學生怎麼提高?
  • 致全區中小幼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盛夏時節,草木蔥蘢,萬物並秀,孩子們也即將開始豐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嚴禁「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不得留作業。4.籤訂書面合同:培訓對象或其監護人應與培訓機構籤訂教育部及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明確培訓項目內容、培訓期限和時間、收退費標準和辦法等。防止發生各類糾紛,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老師給家長布置任務,家長像重新念書一樣?老師:孩子是你自己的
    除了家長和學生自己之外,最關心學生成績的非老師莫屬。可以說,老師是唯一的一個與學生非親非故卻對學生高度負責的一個群體。有人可能會說:你是老師,你拿工資憑什麼不關心學生的成長?正如一些家長平時對我說的一句話:孩子我全交給你們老師了!
  • 老師嘲諷家長,小學五年級的題都不會,家長憤怒、老師委屈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進步,學校要求家長每天按要求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也讓家長陪孩子提前預習新課程。這樣一來,父母除了工作生活,還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大部分學生家長不是忘記了就是不會輔導孩子課程。這位家長的孩子正在上五年級,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他一道題都做不出來,所以他選擇了給老師發個信息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