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注意了,教育部表態!再布置這類作業,發現一起嚴查一起!

2020-12-16 大教育評論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明令禁止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禁止教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教師若違反,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截圖

俞偉躍表示,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

下一步教育部要指導地方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

俞偉躍呼籲:

但是,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家長也要在家裡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我們覺得,在對待作業上,要結合這段呼籲,才能完整地解解「明令禁止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禁止教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的意義。禁止並不等於沒有作業,並不限制因材施教和作業創新。

良好的家校關係促進良好的教育教學生態的形成,學生良好學習效果及其目標,需要學校、教師、家長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其實都需要理解「業」的含義——所有的業都是過程,都是經過努力後需要達到的目標。

果實

有網友說,其實看到這個最開心的是誰?是老師,最不開心的應該是家長。老師留作業會越來越少,學生以後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精英教育逐漸的開始形成了,窮人翻身越來越難了。

網友回覆:說得有道理!等到中考時,你孩子只能去職中上學時,希望孩子的家長別抱怨老師!等到高考時,你的孩子只能上大專時,你別抱怨老師!

網友回覆:完美體現了你就是教育局嚴厲打擊的老師,你這想法和智商還教學生。

網友回覆:你連我那句話都看不懂居然還要噴?你先理解了精英教育,我再說一句你看不懂的話,目前學生之間的教育資源還算公平,還有機會跨越階級,當徹底放開了,讓學生快樂了,那時候寒門出貴子別想了。

網友:你的邏輯有問題!教育部這樣的糾正是劃出底線和基本原則! 學生的教育質量問題必須靠正確的方法!

網友:你根本就不明白作業並不能拉開學習距離,如何高效地學習才是老師和家長任務。

相關焦點

  •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叫停「家長作業」
    原標題: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叫停「家長作業」   近年來,
  •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出狠招了!「作業困境」怎麼破,專家有話說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2月10日表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家長批改作業」並非新話題,不久前,遼寧、山西、長沙等地也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為什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屢禁不止?家長、學校和專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 誰批改作業?教育部有重磅表態!主播嚴於信:來得及時,但要落地得看...
    >今天有一條消息,很多家長看了估計會鬆一口氣,因為教育部已經表態,老師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也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相關負責人明確說,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批作業,發現一起,嚴查一起。教育部的這個表態很必要也很及時,對這些亂象可謂是當頭一擊。不過,這一規定要想真正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過去這些年,各種減負的規定不少,但很多地方減負減到最後卻是越減越多。要說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在教育孩子這個事情上,教師和家長之間到底該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 教育部,這種事情,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學生寫作業,從來都是父母的災難日。對於那些知識不夠用的父母來說,更是如此。別說知識夠用,就算是碩士、博士,在老師的作業面前往往也要高舉白旗投降。即便如此,全中國的父母還是義無反顧地幫助孩子寫作業。網傳12月10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態,「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將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高小微: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
    教育部表態 2020-12-10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育部: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原標題: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中新網12月10日消息,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問教丨杜絕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怎麼做到「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的表態是很嚴格的,而要真正做到,必須發揮教育督導的作用,完善問責機制。
  • 主播說聯播|關於誰批改作業教育部有重磅表態,嚴於信:來得及時但要...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有一條消息,很多家長看了估計會鬆一口氣,因為教育部已經表態,老師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也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對此,主播嚴於信說,這個規定來得及時,但要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
  • 教育部表態:嚴禁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今後家長「解放」了?
    現如今老師在家長的微信群中布置作業,並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的現象十分常見,這讓很多工作較忙的家長十分不堪,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作業問題,而部分老師還會因為家長未能按要求完成的布置的任務,在微信群中公然斥責家長,這令很多家長敢怒不敢言。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莫非讓現如今批改作業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批改作業按理說本就是老師的工作內容,為何要讓家長代為完成呢?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10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發話!讓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最近,關於家庭作業到底誰來批改話題引發激烈爭論,有人站老師、有人撐家長。12月10日,教育部發聲,理清了這團「亂麻」!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教育部再對家長批改作業表態,長沙家長和學校有話說
    「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2月10日,在教育部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作出上述表態。
  • 教育部表態:發現即嚴處,這則好消息的發布,讓家長們拍手叫好
    教育部規定嚴禁家長批改作業,發現即嚴處為了改善「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們將會以此次事件作為重點,從三個方面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對於那些違法行為,包括老師要求學生家長進行作業批改的情況,嚴令禁止,一旦發現教育局將會立馬採取行動,對相應的教職工進行處罰!
  • 教育部: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家長:早該如此
    2、教育部發聲:「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前段時間,發生在江蘇一個家長群的事把「作業該誰批」推上了熱搜,這位家長憤怒退群並揚言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今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態度一貫堅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他說,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
  • 治理「家長作業」難點究竟在哪 教育部表態學校要求家長改作業將嚴處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長沙報導 「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2月10日,在教育部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做出上述表態。 當前,無論是網絡上,還是家長們的聊天中,孩子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家長批改作業等話題總能成為焦點與熱點。
  •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事關所有中小學!
    最近關於「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也給出了回答。表明杜絕這一現象的出現。要堅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老師布置了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幫助批改作業等行為都命令禁止,發現一起,嚴格處罰。
  • 教育部明令禁止!事關淮安所有中小學!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原標題:教育部明令禁止!事關淮安所有中小學!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官宣:嚴厲查處要求家長批作業和布置懲罰性作業
    12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在會上,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看到這則消息,很多家長鬆了一口氣,仿佛千斤重擔一朝卸下;有一些老師頭疼不已,似乎前路一片愁雲慘霧。這一次的公開表態會帶來什麼影響?家長和老師該注意點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