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一直被譽為辛勤的園丁,不過如今有很多教師玩忽職守不盡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將批改孩子作業和輔導孩子功課等事情推到家長身上。
每晚,忙碌了一天的家長回到家中,無法停下來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而是要走到孩子房間拿起他的功課進行批改以及輔導。白天要當打工人,晚上要回家當輔導老師,很多家長不滿老師的這種做法,紛紛進行投訴。
多地公布嚴禁家長批改作業監督電話
孩子的各種作業都需要家長籤字,還要進行批改訂正,甚至有些時候家長要擔任起輔導老師的工作,還要將正確的解題步驟教會孩子。很多家長表示「每天加班到很晚回來,沒辦法躺進暖和的被窩,而是要先進行五六本作業的批改,多少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也有的家長說「我是一名家長,但現在的我覺得自己比讀書的孩子還要累。」
雖然家校共建這個初衷是好的,但是過分壓榨家長,減輕老師的工作,實在是有些不妥當呀,看來家校分工的界限還需要在明確一些呢!
數據顯示,自2018年至2021年,已經陸續有省份出臺了相關文件,喊停家長幫助老師為孩子批改作業的這種行為,目前包括河北、內蒙古、浙江、海南、陝西、廣西、山東等十一個省份。其中明令規定,教師需要親自進行作業批改,不可由同學自己或者家長等外人進行作業批改。
對於這種玩忽職守的教師,一旦查明教育局將會取消其職務晉級,優秀評比,學校校長等榮譽崗位的評選資格。為此,各省份還設立了對應的舉報電話,家長與學生可以通過以下熱線,對違法的教師進行投訴,取消其人民教師的稱號!對此家長們紛紛拍手叫好!
教育部規定嚴禁家長批改作業,發現即嚴處
為了改善「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們將會以此次事件作為重點,從三個方面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對於那些違法行為,包括老師要求學生家長進行作業批改的情況,嚴令禁止,一旦發現教育局將會立馬採取行動,對相應的教職工進行處罰!
在本次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老師將自己的工作變成家長的工作這個問題,教育部門的態度是十分堅決的,不允許這種情況在校園內發生。作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
這幾年,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面對此次問題的發生,教育部門馬上以一些地區作為試點,陸續出臺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並且得到了不小的成就。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教育部門將會從以下幾點,加強對各地教育部門的管理工作:
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會對學校作業進行嚴格管理、學生對於學校及老師的評估反饋、老師的教學質量以及面批講解等方面。提升作業的質量,嚴格把控學生的作業量以及每天需要完成作業的時間,創新作業的形式優化作業的設計,讓學生們能夠在實踐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將採取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減輕孩子的作業量,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
孩子的教育,家長和學校要共同協作
家長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學校,是為了讓孩子得到遠超於家庭的更好的教育。學校應該擔負起交到孩子的責任,而不是將自己的工作推給那些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忙碌的父母。不過,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將孩子交給學校後自己就沒有絲毫教育的責任了。
家長需要在家中悉心培養孩子,引導孩子按時完成工作配合學校的教育,從各個方面與學校形成呼應,這才能成就孩子更好的未來。家長監督孩子這本身就是分內的事情,老師批改輔導孩子功課這也是其分內的事情,教育本身就不說話單向的,老師和家長之間應該保持著各自的身份,兩者互相配合,孩子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今日互動:對於教育局的做法,你怎麼看?#1月新年啟航計劃#
菁菁教育分享,給你最精彩的內容資訊,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