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前段時間
「退出家長群」的
話題引起熱議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家長群的出現可以方便家校的溝通,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些困擾,最近各地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請問教育部如何看待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這幾年,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
「目前,像遼寧、山西、長沙等地都陸續出臺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俞偉躍指出,下一步,將主要採取三個方面的舉措,來指導地方按照要求切實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第一、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像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等方面的機制。
第二、提升作業的質量,主要是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的形式,強化實踐性的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我們也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科特點的基礎性作業。
第三、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但是,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家長也要在家裡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俞偉躍如是說。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志勇:這個話題,大家非常關注,也是當前的熱點問題,所以我再做一點補充,我想有三個角度。
第一,必須要明確作業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這個性質先要把它確定好,也就是說它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是脫離課程教學活動回到家庭教育範疇的事情。
第二,我們必須要明確作業的功能,有兩個,一是鞏固學習活動,二是診斷。所以這兩條也必須要清楚,它是專業性的教育活動。
第三,家庭和學校在課後作業、家庭作業方面的職責邊界要劃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應該給孩子的家庭作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應該支持孩子能夠自覺地完成作業。布置作業的職責,組織孩子完成作業的職責,批改作業的職責,是學校的事情,必須把這些職責邊界劃清楚。
所以我想,把這些問題理清之後,我們各歸其位,共同創造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湖北省多地叫停「家長作業」
武漢
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網站發布《市教育局關於開展杜絕「家長作業」進一步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2020年再次將「不得要求家長代為評改作業」納入教育工作績效目標管理。
「『不得要求家長代為評改作業』納入教育工作績效目標管理,校長是學校『減負』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武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黃岡
11月17日,黃岡市政府網發布《黃岡市義務教育學校課外作業管理「十項規範」》,其中明確提出,教師不得將學生的課業任務布置給家長完成,不得讓家長或學生代為批改作業。
宜昌
11月23日,宜昌市教育局發布《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八嚴禁」》,其中明確提出嚴禁超標布置作業,要求教師布置作業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嚴禁布置懲罰性、重複性作業以及不符合學生年齡的課外實踐作業,嚴禁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通過APP下載、完成作業或購買網上課程等,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家長不得增加學生額外家庭作業負擔。
編輯丨龍 鳳
來源 | 湖北日報
審核丨李 娜
監製丨劉媛媛
出品丨黃石日報融媒體中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教育部叫停!這一行為要嚴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