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
如果你身邊有人突然倒地不起
失去意識,甚至抽搐
極有可能是發生了心臟驟停
除了打120
我們還能做什麼?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報告顯示,中國心臟性猝死人數每年高達約54萬,平均每天1500人死於心臟驟停,值得一提的是,哪怕是在一、二城市中,120來得及時,也往往錯過了搶救的黃金時期,搶救成功率不到3%。
其中,90%的心臟性猝死人數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區域,而導致搶救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大部分公共場所沒有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即AED設備。
20臺「救命神器」招標完成
10月完成安裝
為更好地保障市民公共安全,助力院外急救體系建設,在椒江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備安裝20臺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2020年椒江區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9月23日上午,區紅十字會經過緊張籌備,通過市場調研、投放選址、招標購買等環節,順利完成該項目招投標,當日開始公示,7個工作日後將籤訂合同。
「救命神器」長啥樣?
我們先來看看
「
區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
在全區公共場所和人流密集場所共投放安裝AED設備20臺,是今年椒江區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經過實地調查踩點,目前已初步確定椒江劇院、椒江體育館、洪家中學、椒江二職等20個安裝點位。計劃在10月安裝完成後,我們還將對這20個點位的聯繫負責單位進行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操作實務培訓,提高群眾院外救助成功率,完善我區應急救護體系和安全急救設施的整體布局,高水平推進健康椒江建設。
」
10年內完成
每10000人配備1-2臺AED
據悉,在2030年,我區將按每10000人1-2臺自動體外除顫儀的配備密度,在全區文體活動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大型商場、學校、車站等重點公共場所配置AED,實現全區公共場所重點區域基本全覆蓋。
公共場所AED的投放,是進一步提高公眾應對突發心臟驟停的院前救護能力,完善院前急救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全民自救互救素養提升行動,助力「健康椒江」建設的具體實踐。未來,區紅十字會將繼續發揮組織樞紐作用,加強與各單位及社會各界的聯繫與協作,推動人流密集地公共場所AED普及力度,進一步完善AED設備覆蓋網絡,推動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加大對AED認識與使用的宣傳,提升全區應急救助能力,為推動健康椒江建設、促進社會和諧幸福發揮積極的作用。
新聞
多一點
什麼是AED
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儀的英文縮寫,也有稱傻瓜電擊器。它是一種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可攜式醫療設備,能自動判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下達是否給予電擊除顫的語音提示指令,可以被非專業人員使用,俗稱「救命神器」。
AED怎麼使用?
戳這裡
▽
1
使用AED除顫儀前
步驟1:對病人進行大聲呼叫、不停拍打其肩膀,確認病人是否還有意識;
步驟2:如果病人沒有反應,立刻撥打120,大聲呼叫請附近的人尋找到最近的AED除顫儀;
步驟3:檢查病人胸部和腹部是否有呼吸的動作。如果沒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立即心肺復甦。
2
使用AED除顫儀時
步驟4:露出病人胸部並按照指示貼上電極墊(在貼電擊墊之前,需要確保病人身體乾燥、身上無任何金屬物,若病人胸部剃毛較多,需先剔除;確保病人周邊環境無水);
步驟5:讓其他人遠離病人,根據AED除顫儀的語音指令操作。按下AED除顫儀分析鍵,對病人進行心電圖分析。等待AED除顫儀報告是否需要進行電擊(如不需要可能病人已恢復脈搏或心律);
步驟6:AED除顫儀指示需要電擊時,確保沒有人碰到病人身體;按下按鈕進行電擊;
步驟7:電擊後,在連接著AED除顫儀電極貼的情況下立即重新進行心肺復甦;
步驟8:2分鐘後,AED除顫儀自動確定是否再次施加電擊,按語音指令操作;等待救護車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