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了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對劇中那個叫田大榜的土匪記憶深刻,田大榜這個原型,其實就是晃縣的土匪姚大榜。
湘西山高林密,自古匪患不斷,而在姚大榜橫行的民國時期,他的勢力不算大,在湘西的晃縣、麻陽、芷江一帶,真正的大土匪叫楊永清。
楊永清是芷江縣人,原名楊佐賢,出生於一貧苦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就是一個遊手好閒的爛棍子,後與一夥賭徒無賴砍香拜把,加入「楚漢幫」,佔山為王,幹起殺人越貨的勾當。1918年被湘西靖國軍營長楊毓棻收編,混入軍界。1924年,時為旅長的楊毓棻病故,楊永清接替,成為少將旅長。1926年參加北伐,升為賀耀祖部中將師長。攻佔南京後,先後兼任南京下關警備部中將司令、蚌埠中將警備司令和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929年,楊永清所部被整編為旅,被委任為第8師23旅少將旅長。他心懷不滿,藉故離隊,攜帶心腹隨從10餘人、長短槍20餘支及搜刮而來的5萬銀元回到家鄉,廣置田宅,過起「紳士」生活。
1930年,軍閥陳渥率部離開洪江,楊永清被湖南省主席何健委任為「湘西上遊各縣聯合臨時維持治安會」主席,駐守洪江,不久因內部爭鬥被撤職。1933年,他奉朱紹良、賀耀祖指令組建國民黨整編35師,並委為中將師長,可是他拿到組建費以後,未招一兵一卒,自己住在上海大肆揮霍,被何健檢舉,建制撤銷。他攜帶剩餘經費回家置田建公館。1935年10月,國民黨第四路軍總指揮劉建緒,為圍剿紅二、六軍團的需要,委其為「湘西綏靖公署芷黔麻晃辰瀘聯防剿匪指揮部」總指揮,他以陳芳雄、唐慶雲、滕玉林等8名匪首為支隊長,但其糾集的土匪武裝根本不是紅軍對手,常遭上司訓斥,不得不辭去總指揮一職。1936年,他先後被任命為第28軍補充旅、暫編13旅少將旅長。
1938年5月,楊永清被委任為「湖南民眾抗日自衛團軍事參議會」少將參議。1939年,「湘鄂川黔四省邊區綏靖處」駐芷江,他被憲兵司令、綏靖處主任谷正倫委任為高等顧問。
1946年農曆二月,楊永清趁蔣介石忙於準備內戰,無暇顧及湘西之機,開山立堂,擴大「楚漢宮」幫會。1947年,將「楚漢宮」改名為「復興楚漢宮」,自為寨主,又稱「雙龍頭」,大肆發展會員,在湘鄂川黔4省26縣設分堂80餘處,擁有會員8萬餘人,獲取8萬餘元的會費,大大擴展了他的勢力。1948年,他便憑藉這股幫派勢力,擊敗競選對手,當上芷江「國大代表」。
1949年初,他從南京參加「國大」回來,因未當上「國軍」13兵團司令而心懷不滿,便密謀組建以芷江為中心的「和平省」,竄入晃縣拉攏黃埔同學會候補執行委員張本清,為其助勢。張本清贊成建「和平省」,卻不願與演楊永清同流合汙,要另起爐灶。楊永清便與鄰近各縣「楚漢幫」頭目密謀發動事變,要挾國民黨政府。3月2日,楚漢宮幫會頭目、匪首龍飛天、彭玉清血洗麻陽,永順匪首周海寰肆虐沅陵城;3月5日,辰溪匪首張玉林勾結瀘溪徐漢章、麻陽龍飛天、懷化胡振華,率匪徒萬餘人將辰溪兵工廠洗劫一空;
3月25日,黔陽匪首潘壯飛勾結芷江匪首彭玉清、懷化匪首曾西鬍子擄掠黔城。這就是著名的「湘西事變」。並在張本清準備起事之前,指使姚大榜於3月13日將張本清謀殺。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以時局動蕩為由,拒絕其建省請求,但為避免事態擴大,被迫委楊永清為「芷江警備區司令」、「長沙綏靖公署直屬清剿第三縱隊司令」,其他匪首各有封賞。6月,楊永清為解決裝備不足的問題,先後搶劫芷江「國軍」被服倉庫和軍火庫,截留國民黨30軍過境軍火8卡車,使其實力大增,集軍政匪於一身,成為芷江乃至湘西一霸。
1949年8月初,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飛抵芷江,召開「軍政聯席會議」,鼓吹要建立湘粵「千裡人防長城」,部署「湘西戰役」方案,妄圖阻止解放軍西進,挽救國民黨政權的覆亡。會上,白崇禧稱讚楊永清為「革命宿將」,封他為「湘西綏靖公署」副司令及13兵團副司令的虛銜,賞其子彈1萬發,銀元3000塊,電臺1部。湖南和平解放後,國民黨反動派臨時拼湊湖南省政府,並遷入芷江,楊永清成為省政府五名核心成員之一。楊永清野心膨脹,積極活動,部署懷化、芷江、晃縣一線的防務,落實白崇禧的「應變計劃」。
9月下旬,四野38軍、39軍為策應「衡寶戰役」,從常德、桃源分路南下,圍殲國民黨劉嘉樹第17兵團,一路勢如破竹。10月1日,芷江解放,第17兵團司令劉嘉樹及流亡芷江的湖南省政府慌忙向洪江逃竄,楊永清帶上家眷、親信及200餘名匪徒,連夜逃向天雷山一帶。10月13日,楊永清為實施「應變計劃」,竄入晃縣與姚大榜會合,向國民黨貴州省主席谷正倫急電求援。谷派國民黨327師師長彭景仁赴晃縣,與楊、姚合謀「反共」大計,送給楊子彈2萬發,2000銀元,為其打氣壯膽。楊旋即收攏殘匪,幾次拒絕解放軍的政治爭取,妄圖憑藉天雷山頑抗到底。他是鴉片菸鬼,因而狂妄叫囂:「哪怕只剩下我這根鴉片煙槍,也要和共軍周旋到底!」
11月9日,解放軍奔襲天雷山,楊永清帶領少數匪徒倉皇逃竄,與姚大榜會合,組織「芷晃剿共遊擊總隊」,在芷晃一帶湘黔邊界活動,伺機反撲。1950年5至8月,先後組織攻打貴州天柱縣城、玉屏朱家場區政府等行動,均以失敗告終。在解放軍反覆清剿下,楊永清夥同姚大榜於8月流竄至涼傘地區,召開各路匪首會議,拼湊「湘黔邊區反共遊擊司令部」,楊、姚任正、副司令,統管雪涼地區土匪武裝。12月3日,楊永清在涼傘八屯召集芷江、晃縣、會同、天柱等地匪首舉行會議,商討應變計劃,妄圖作最後一搏。
12月8日,楊永清匪部在「雪涼合圍」中被打得七零八落。面對剿匪的搜羅大網,楊永清為縮小目標,身邊只留下幾個貼身衛士,利用凳寨花園蛤蟆塘一帶深山老林的掩護,躲避剿匪軍民的搜捕。他模仿姚大榜的逃生絕招,將香火捆在手指上,香一燙到手指,就不顧飢餓疲勞和菸癮發作,又轉移地方。接連幾天,他都是用這種方法躲過剿匪部隊的搜捕。
12月11日,鎮遠軍分區偵察連焦志林小組從被擒土匪交代中得知,楊永清在蛤蟆塘一帶,迅速化妝出擊,無意中發現他的小老婆姚桂桂出來給飢餓難挨的楊永清尋找食物,焦志林小組假裝匪首鄒治權手下匪徒,要帶信給「楊司令」,姚桂桂信以為真,成為「義務」嚮導,帶著飛行小組來到楊永清的藏身之處,將其活捉。當時天色已晚,戰士們押著楊永清至蛤蟆塘一農戶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押送到雪洞前線指揮部,鎮遠軍分區曾憲輝司令員親自審問後解送芷江。
大家對這個情節是不是很熟悉呢?不錯,這個情節與《烏龍山剿匪記》中的那一段情節是一樣的。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12月26日,會同專區在芷江飛機場召開有六縣代表及6000餘名群眾參加的盛大公審大會,宣判楊永清的死刑,立即執行。楊永清就此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楊永清死後,代表他身份的一桿煙槍卻下落不明。改革開放後,有人拿出了一桿奇特的煙槍,經過哪些曾經在楊永清手下當過土匪的老人辨認,那杆煙槍正是楊永清之物,煙槍在手,晃縣芷江一帶的土匪,莫敢不從。
此煙槍的煙鍋為紫砂材質,手握錘頭,象徵無上權力。菸嘴為翡翠花玉石。從這珍貴的煙槍,就可以想像煙槍主人生活的偖豪和對權力的強烈欲望。
有土匪傳聞楊永清會武功,有一次他號召土匪聯合起來抵抗解放軍,當著大家的面,用煙桿頭輕輕敲了一下一個叫孫秀林的土匪,孫秀林原是另一股土匪吳可觀的人,已經投誠了人民政府,是幫著人民政府打探土匪行蹤的,不知怎麼消息外洩了。
楊永清並沒有為難孫秀林,而是放他回去,哪知孫秀林走到半山,突然手腳抽搐,七孔流血,倒地後沒多久就死了。
於是土匪中間傳聞楊永清會點穴,點中了孫秀林的死穴。
但是據現代史學家們論證,孫秀林之前可能已經被土匪下了毒,楊永清知道他活不久,故意放他走,目的就是想顯示他的「仁義」,收買人心。
不管怎麼說,此舉足見楊永清的狡詐。可是再狡詐,最後也是逃脫不了被槍斃的命運。
在晃縣一帶,土匪姚大榜和楊永清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