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後,又是莫奈!排隊到日落,只為看「日出」

2020-12-18 新民晚報

藝術史上著名的「印象派」繪畫的名稱,來自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這幅影響世界藝術史進程的作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粉絲前往巴黎一睹芳容。如今,這件作品真跡遠渡重洋抵達上海,開啟印象派開山之作《日出·印象》的中國首展。昨天下午在中山東一路1號藝術博物館(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與中國觀眾隆重見面。

圖說:克勞德·莫奈《日出·印象》 官方圖

昨天下午3點,外灘與延安路街頭交叉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觀展的盛況還原出6年前莫奈原作「睡蓮系列」首次到上海展出的熱鬧。

圖說:博物館外排隊的觀眾 官方圖

6年後,又是莫奈。「6年裡,我每天牽掛著《日出·印象》這件作品,希望把它引入中國展覽。」兩次展覽的主辦方天協文化董事長謝定偉在開幕式上說。

最重要的這件作品安排在展廳深處的玻璃櫃中。莫奈所繪的勒阿弗爾港(LE HAVRE),是法國北部的一個港口,作為雜貨商的兒子,莫奈在那裡度過了童年。畫面顯示著一輪橘紅色的朝陽,正從海面懶洋洋地升到天空中。那火紅的圓球的光亮,不足以驅散藍色霧霾,霧霾籠罩在行駛的貨輪和搖著船槳的小舟上,在寒冷的清晨,在紫色的海面上灑下一片橘色的反光,除此以外,沒有更多細節的描寫了。這就是藝術家看見港口一景後留下的印象。

圖說:觀眾圍繞著玻璃櫃中的《日出·印象》 官方圖

此次展覽突破了以往畫展的普遍表現形式,創造性地採用了現代科技投影方式打造的光影互動體驗展區,從視覺、聽覺以及空間體驗感等全方位重現了這幅曠世傑作背後的創作故事。沉浸式展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變換空間,化為一望無垠的海港、乘風破浪的船隻、亦或是冉冉升起的紅日,世間的一切都處在朦朧和飄渺的變化中。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印象派繪畫精髓與高科技的融合,盡情地暢遊在莫奈的夢幻世界。

圖說:沉浸式的觀展體驗 官方圖

「連疫情都沒有阻隔這件作品與中國觀眾見面」。在上海已隔離了14天的來自法國馬摩丹莫奈博物館負責人評論道。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其莫奈藏品絕大部分來自於莫奈兒子米歇爾的捐贈,他向該博物館捐贈了超過100幅作品以及莫奈的故居和吉維尼花園。

此次展覽以《日出·印象》為主題,展出了47件作品,其中有9幅借展於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油畫作品。9件莫奈的作品中,除了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是現代藝術的開山之作《日出·印象》之外,還有《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魯維爾海濱》《海灘上的卡米耶》等莫奈經典力作。

圖說:《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 官方圖

「莫奈《日出·印象》展」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攜手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聯合主辦,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贊助,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報業集團大力支持。

展覽於9月17日起在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展出至2021年1月3日結束。(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圖說:展覽海報 官方圖

誕生之初曾被群嘲——《日出·印象》背後的故事

這幅尺幅不大的《日出·印象》,為何被尊為整個印象畫派的開山鼻祖?它在誕生之初為何飽受嘲諷?在作品的旁邊,通過多媒體展陳,將這個非常有名的藝術故事,再一次告訴中國觀眾。

1874年,一批進不了法國最高規格美術展覽——沙龍展落選畫家,因為心裡氣不過,也為了更好地謀生,於是莫奈和他的朋友們組織了一場表示抗議的聯合展覽,莫奈給自己選送的這幅在法國勒阿弗爾港畫的油畫取名叫《印象》。沙龍展中落選畫家中還有保羅·塞尚、雷諾瓦、馬奈、德加、畢沙羅等,今天都已經是傳世的大師。當年只是觸碰了學院派界線的青年人。

圖說:《帆船,夜晚印象》 官方圖

在莫奈之前,學院派的作品永遠是那些高度完美的古典繪畫,而莫奈的《日出·印象》的成品看上去好像一張草圖。展覽舉辦後,莫奈他們收到了來自藝術記者勒羅伊的嘲諷:「沒成型的牆紙也比這個成熟。」「就是一個印象。」很快,評論家對莫奈說的那些刻薄話激起了很大浪花,但毒舌沒有能夠剿滅莫奈和他的朋友們。

這群年輕畫家的勇敢不羈、顛覆創新,最終覆蓋了學院派前輩的挖苦,徹底更改了西方藝術的審美,推動了美術觀念和繪畫技法的革新——今天我們已經知道,畫畫不是越像照片越好,可以用斷續的畫筆,可以描繪現代題材(一個正在作業的港口),可以把光線效果放在任何圖像的細節上,更重要的是,觀眾可以去體驗繪畫,而不是僅僅用眼睛觀看。

圖說:《特魯維爾海濱》 官方圖

印象派無疑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而法國藝術家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在莫奈的作品乃至整個印象派中都是無與倫比的。(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相關焦點

  • 瑪麗安娜談莫奈《日出·印象》:六年前還不確定日出還是日落
    展覽總策劃,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典藏與展覽部主任、瑪麗安娜·馬蒂厄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專訪時,談及了這件作品的普遍意義與考證故事,「在2014年之前,我們並不能完全確定這幅作品描繪的場景到底是『日出』還是『日落』2014年我們做了科學的研究,包括邀請天體物理學家一起參與,後來根據畫面的細節,潮汐的變化,最終確定了莫奈創作這幅作品的具體時間
  • 看莫奈日出·印象畫展,看什麼
    2020年9月18日起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正式在上海外灘展出。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日出·印象》真跡首次亮相中國。此次展覽共有47件作品,其中有9幅是借展於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油畫作品。許多書畫愛好者和畫家紛紛投入到參觀大軍之中,這就提出一個問題,看莫奈的畫,看什麼。
  • 顏榴:為何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莫奈《退潮後的勒阿弗爾海角》1865這港口的景象,莫奈早已熟悉。柯羅 《諾曼第草屋》隨後莫奈在北非服兵役期間,為阿爾及利亞耀眼的光線和色彩著迷而畫起了速寫,及至患病後被父親「贖」回來,他仍在家鄉的海灘作畫。
  •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開幕
    ,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報業集團大力支持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中,這也是《日出·印象》創作150年來首次亮相中國。展覽於9月17日起在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展出至2021年1月3日結束。
  • 從日出到日落,西藏24小時,只為在這遇見你!
    蔚藍的天、潔白的雲、曠野牛羊、神聖雪山、五彩經幡、虔誠信徒,這裡的一切都是我們無限嚮往的天堂……來西藏吧,我願帶你從日出走到日落如果我在西藏遇見你,我要帶你去往藏區的聖湖納木錯,踏著一路的雪山和冰川;看一場海拔4000多米的絢爛日出。觀一場傳說中的日照金山!
  • 陳奕迅陪歌迷看日出日落
    本報訊(記者高爽)「聽演唱會有過從天黑到天亮,還沒有聽過從天亮唱到天黑。謝謝陳奕迅,陪我看日出日落。」
  • 心情散文|那些年的日出日落
    發現幾年前的自己對日出日落有一種幾近瘋狂的熱愛。陪你看日落一開始拍攝的是日落。那年暑假我依舊是一個人背著相機瞎溜達。走到南門橋時,被小安溪的日落深深震撼到了。第二天,我帶齊裝備,回到這個地方,特意去拍日落。
  • 唐能翻譯為莫奈《日出·印象》展覽開幕式提供法語翻譯服務
    談及「印象畫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在西方藝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直以來也國內藝術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如今,印象派的開山之作終於來華了,「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9月16日在上海開幕,唐能翻譯為展覽開幕式提供了法語口譯翻譯服務。
  • 看日出日落的心情說說,唯美動人,令人感慨萬千
    笑著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謝花開。二、我也想做一天的放牛娃,趕著山羊和黃牛翻過一座座山,看日出日落,雲捲雲舒。三、有輝煌有落魄,正正如日出日落,四季交替一路走來終會見證一切。四、想去海邊看日落看日出,想去流浪,但是不想一個人,會孤單,怕孤單。
  • 在大金山看日出日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日出日落大金山 作者:胡鴻 當然,觀看大金山日出和日落是兩個非常有趣的文娛活動項目。 為實現凌晨看日出、傍晚看日落一舉兩得的計劃與目標,恭敬不如從命,雙休日帶備好足夠的食物、水和物資,與朋友相約大金山頂不見不散。凌晨5點從市區出發,一路向大金山頂前進。
  • 從日出到日落,在酷狗音樂看一場前所未有的陳奕迅演唱會
    7月11日,從日出到日落,酷狗音樂攜手"歌神"陳奕迅呈現了一場頗具儀式感的《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 Eason Chan Charity Concert》慈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分為清晨和傍晚上下半場,陳奕迅說,"日出日落便是一天,無論今天怎樣困難,明天太陽還會升起,希望大家有信心、有勇氣,相互扶持共渡難關。"
  • 2017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夏至日出日落時間
    日出日落時間,指的是太陽每天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和從西方地平線降落的時間,二者都會隨著季節及各地緯度的不同而改變。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為你介紹,2017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日出的時間會隨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
  • 印象主義開山之作,莫奈《日出·印象》9月來滬
    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而法國藝術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則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在藝術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澎湃新聞獲悉,這幅作品9月將來到上海,呈現在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莫奈《日出·印象》」展中。展覽將於9月17日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3樓展出至2021年1月3日。
  • 為什麼有些人不遠千裡,只是去看日出日落?
    到了緬甸才發現,這個國家還是蠻有意思,有很多迷人的風景,只是自己之前一直沒有關注。就緬甸的曼德勒而言,這裡有烏本橋、馬哈根達揚僧院、因瓦古城、曼德勒皇宮、固都陶佛塔、曼德勒山等等。曼德勒山位於曼德勒市的東北角,海拔240米,是該城市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市便由此山而來。 曼德勒山以其眾多的寶塔和佛寺而聞名於世,200年來,它一直是緬甸佛教徒最主要的朝拜聖地。
  • 日出與日落
    歲月總是在日出日落中溜走,在那萬道霞光中,在那青草尖兒閃著五彩光輝的露珠上,在那散發著帶有水汽的霧靄中,在手指敲打擊鍵盤的時候,在託腮沉思的時候,在低頭行走的時候,在心情不好傷心鬱悶的時候,時光匆匆的流走,誰也不會告訴,誰也不會驚擾,就那樣靜靜的永恆的流逝著。在歲月的長河裡,突然感覺世間萬物都比人要永恆一樣的。樹有樹的年齡,山有山的山齡,而人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後便歸塵土。
  • 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這一天太陽幾乎折射在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都達到了一年之中最長的時間,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問: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 日出日落很美,可到底該怎麼拍?7個要點拍攝日出日落的美感
    深藍色的天空,火紅的雲彩,日落與日出總是讓攝影者不自覺地按下快門,儘管這已經是重複了無數次的動作……許多攝影者痴迷於日出日落的拍攝,起早貪黑,甚至「不遠萬裡」地去追日。▲太陽和天空的開闊讓海上日出的畫面顯得格外壯觀,海水反射出的日出美妙光線,也為照片增色不少。
  • 黃山的日出日落不算驚豔,但卻陶醉人心
    你見過黃山的日出日落嗎?不記得是哪年學過的文章,把泰山日出描寫得極為壯觀,從此,我的內心就定下了一個目標,到泰山看日出。十幾年過後,我去了泰山,凍了一個晚上後,看到了日出,大失所望。而為了不耽誤看日落,我狠狠心,還買了索道,真的好是肉疼。然後,我就看到了黃山日落。太陽遠在天邊,像是指甲蓋大小,而且越來越小。天空半是金紅半磚紅,由遠及近,到了我這裡已經是黑色了。群山起伏,氤氳在霧氣中,說不出的寧靜美好。走在山中,看不到幾個遊客,夜風吹得松樹簌簌作響,偶爾有不知名的鳥叫傳了過來,令人倍感刺激。
  • 藝術探訪·第7期 |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MONET's Sunrise·Impression」特展
    同時,展覽還呈現了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收藏的部分日本浮世繪作品,東西方的美術巨作交相輝映,著實讓人大飽眼福。據悉,展覽自9月17日起正式向公眾展出,至2021年1月3日結束。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日出·印象》真跡與觀眾見面,也是該作品創作150年來首次亮相中國,機會難得!
  • 莫奈《日出·印象》展要和大家說再見啦!
    2020年度國內最為熱門的展覽——「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即將於本周日在中山東一路1號3樓落下帷幕。展覽自2020年9月17日開幕,100多天來數不勝數的觀眾在這裡與莫奈的絕世真跡進行了一次零距離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