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閱讀《平凡的世界》總會讓人心底意難平,全書除了妹妹孫蘭香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愛情事業雙豐收,前途坦蕩。其他所有人,要麼失去生命,要麼失去家庭,否則就是失去事業。尤其是田曉霞的死和賀秀連的肺癌,路遙究竟想暗示什麼?我們難道只能向悲慘的現實妥協?
路遙把田曉霞賀秀連寫死暗示什麼,我們難道只能妥協悲慘的現實?
田曉霞的死是必然的。原因有三個。首先,平凡的世界想要告訴我們的是,每一個平凡的人一生中都要經歷各種磨難。在書裡幾乎所有的主角都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苦難。
少安,少小輟學養家,和潤葉的愛情無果。少平,外出打工,生活在社會底層一直在受苦。金波,與心愛的人從此分離,甚至連名字都來不及問。在他的世界裡,這是一道檻兒,是他的苦難。潤葉,和少安的感情無果,丈夫李向前因車禍截肢。
郝紅梅,和顧養民斷絕來往之後,嫁人後成寡婦,帶著兒子艱難過活。田潤生,愛上寡婦郝紅梅,家裡的強烈反對,在幾年時間裡,對其的精神打擊很大,是他的苦難。秀蓮,書中最值得憐愛的人,嫁人之前一直在等待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等到嫁隨心願,又吃了多年的苦,好不容易時光過的漸漸好了,也查出癌症來,這是她的苦難。
大姐蘭花,在姐夫王滿銀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之前,一直在辛苦的拉扯著貓蛋狗蛋,這是她的苦難。姐夫王滿銀,也是有苦難的,對他來說,在那樣一個年代是不適合他這樣投機取巧的人生存的,所以他鬧了不少「笑話」,這於他來說,也無非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磨難。
還有雙水村的其他人,就不一一列舉了。都能從他們的生活中看到這樣一個「平凡的世界」。他們在為柴米油鹽奔波,為各種生活閱歷嘗盡酸甜苦辣。而作為主角的曉霞,從小到大都比較順利,她是一個詩一樣的存在。她擁有所有主角中最好的資源,她活力四射,堅強倔強,有自己的想法,有個性,有追求。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女孩兒,顯然是不符合「平凡的世界」所要表達的。所以作者給她也安排了「磨難」,也就是曉霞的犧牲。
第二個原因。這樣寫的合理性。她和少平的愛情必然不會同於少安和潤葉的愛情,他們有著比安葉更小的思想差距,而隨著故事的發展,他們似乎應該最終走到一起。可是,現實真的會這樣嗎?未必,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兩個人的思想差距之近是永遠彌補不了社會階層的差距的,他們愛情的結局,如果繼續寫下去,難保不重蹈安葉的結局。
但是作者又不能這麼寫,不然生活就成了永無希望的循環。所以作者安排了曉霞的死。這樣在殘酷的現實中,她和少平的愛情才能永存,才不會落於俗套。
最後一點,曉霞的性格決定了她自己的命運。她從來不曾屈服,一直都是個大膽勇敢的姑娘,而她選擇的這個記者職業,決定了她的這一結局,她是如此的善良,在對外來災難如此敏感的記者來說,她的結局肯定不會樂觀。
一千個觀眾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每個人看書都會有不同的體驗,不同的看法,想要找到自己心中的結論,還需要自己去品味《平凡的世界》。
也許正想前文說的,正是因為田曉霞過於美好,她是路遙心目中的那個無法實現的願望。而正是因為她是無法實現的美好,在現實中的「平凡的世界」,也只能註定消亡。
而小妹孫蘭香,卻代表著路遙的希望,他在最後給了全雙水村的年輕人一條出路,讀書。這條路路遙走通了,孫蘭香也走通了。
路遙在文章講述的是窮苦的平凡的人的故事,但他們卻各自擁有不平凡的人生。
書中塑造了上百個人物,所有的人物都處於一個社會的變局之中,誰也無法預料下一步情節的發展。在生命的長河中,他們沒有守舊,而是都有勇氣改變自己,邁出自己人生中新的一步,這就是對歷史性變化的追蹤,也是當代青年選擇人生道路的情緒體驗,由此引起了共鳴。
潘石屹:"《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一共看了七遍,每一次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我就讀上一遍《平凡的世界》,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馬雲:"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平凡的世界》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為普通人立傳,為奮進者揚帆。這是這部作品不斷受到讀者追捧和喜歡的原因,也是我們應該對這部作品保持敬意的理由。
裡面上百個人物中,既有農民、工人,也有學生、幹部等等,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會引發讀者的深切共鳴,帶給我們源源不斷的精神鼓勵。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都能在書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前進的力量。
現在這一套完整的《平凡的世界》共3本只需要79元,找到人生的精神力量。
感興趣一起點擊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