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在結尾處路遙為何筆鋒突轉,而以田曉霞犧牲告終?

2020-12-23 漢上人家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為何在結尾處他以田曉霞犧牲告終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首先田曉霞的離世並不是突然的,根據故事情節而是必然的。路遙把她的離世,設計得跟她的個性產生了極大的關係。其實田曉霞本不應該出現在洪水現場的,她應該與孫少平一樣,準備著,期待著,那個在古塔山的兩年之約,她此刻應該在省城報社的辦公室裡,又或者早已回到了黃原。那麼田曉霞又是怎麼到達洪水現場的呢?這要怪吳仲平,是吳仲平去報社找高朗,想把這個大新聞告訴他。可是他找不到高朗,卻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田曉霞。田曉霞本就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人,再加上她天生極富有冒險精神,所以當她一聽到這樣的重大新聞,就立刻衝向了前線。

到了前線的她,如果安心做她的記者寫稿工作,她也應該是安全的,可是她偏偏去做了疏導群眾的工作。路遙的筆鋒就在此刻,指向了田曉霞。他為了讓田曉霞死得壯烈,死得其所,死的高尚,他讓田曉霞在解救了三千人的行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接著又讓田曉霞不顧生命危險的去救一個小女孩,結果小女孩得救了,田曉霞被洪水衝走了,一命換一命。田曉霞在最後的那個瞬間,伸出了一隻手,眼前浮現出了孫少平的面影。她想抓住自己親愛的人,但是卻抓不住……

路遙將田曉霞描述死亡之後,更是像失去了自己真正的親人一樣,痛哭流涕,無以復加。然而為了劇情的發展,他不得不強忍著巨大的痛苦,讓田曉霞去了天堂。那麼他為什麼不能設計田曉霞與孫少平兩情相悅,白頭到老的劇情呢?這其實是與他的人生經歷和思念觀念息息相關的。就路遙的人生經歷來說:路遙曾經的初戀,最愛的女人林虹是當年北京來的知青,他們相愛了。結果當路遙為了愛情,給了林虹一個改變命運的工人名額之後,進了廠改變了身份的林虹就立刻拋棄了路遙,另覓新歡了。這次痛苦的人生經歷,讓路遙對於身份相差巨大的愛情是非常抗拒的,是不抱希望的。

但在路遙看來只有門當戶對的愛情才能天長地久,在路遙的心中,門當戶對,身份地位相近,才是能夠相愛一生的基礎。在書中,孫少安為什麼拒絕田潤葉,理由就是一個:差距太大;孫少安為什麼立刻娶了賀秀蓮,理由也只有一個:差距不大;孫少平為什麼不能娶田曉霞,因為:差距太大;孫少平為什麼能夠與惠英在一起,因為:差距不大。

其實在路遙的實際生活中,路遙也是與另一位北京來的知青,就是林虹的同學林達,從戀愛到未婚妻,這段愛情長跑跑了6到7年之久,直到他成了省級文學雜誌的編輯之後,他才正式與林達結婚。所以,路遙根據自身所經歷的婚姻體會到,他雖然是相信愛情,享受愛情的,但是他在骨子裡從來都不相信差距太大的兩個人會有美好的結局。

為何路遙在結尾處轉筆會轉得這麼急,而是以田曉霞犧牲告終?至於路遙為什麼把田曉霞田曉霞犧牲告終,而且是那麼的突然了,我個人認為應該就在於如果按照以前的劇情這樣下去,他自己都無法把控全書的脈絡了。因為路遙在前期加了許多孫少平有可能會選擇惠英的片段,就是為了讓孫少平能夠放棄田曉霞,轉而與身份地位更接近的惠英在一起。

如果真讓曉霞和少平去赴了那個兩年之約,如果讓他們一起攜手回了雙水村,讓他們的戀情大白於天下,那麼所有的一切,都一發不可收拾了。所以路遙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也為了讓田曉霞和孫少平這段完美的戀情不至於產生裂痕,故讓田曉霞壯烈地走,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我要是作者,就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我會和路遙一樣把田曉霞寫在抗洪中為救一個小女孩而犧牲,還有一種選擇就是把孫少平,寫在一次煤礦事故中而犧牲,而前者對整個作品來說更具有震撼力!我們簡單來分析下這樣寫的原因:

第一、實力差距:田曉霞的父親田福軍,縣委書記到後來的省委副書記兼市委書記,曉霞本人大學畢業以後,在省城報社當記者,少平出生農民,和田曉霞高中同學,高中畢業以後到煤礦工作,家庭情況和個人實力差距懸殊!

第二、感情方面:曉霞和少平是高中同班同學,高中的時光是他們相識相愛的起點,後來曉霞深深愛上了少平,去少平工作的大牙灣煤礦看他時,兩個人確定了關係,約定好了時間準備回少平的家鄉雙水村以少平女朋友的身份見少平的家人,兩個人的感情方面,彼此相愛著!

綜合來分析:1、少平和曉霞的感情已經基本很穩定了,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而這個時候,有個問題出現了,田福軍會同意他們倆在一起嗎?答案是肯定的,他會同意他們在一起的概率很大,只要自己女兒會幸福,他會支持女兒的選擇,在這個位置,門當戶對已經不重要了,好多事都可以商量著解決,同時在少平哥哥孫少安與自己的侄女田潤葉的婚姻問題上,田福軍一直有愧疚在心裡壓著,這兩個原因所以田福軍同意少平和曉霞結婚的事基本上沒問題。

2、在少平和曉霞在一起結婚可以確定的情況下,那就代表一個煤礦工人娶了一個省委副書記的女兒,對少平來說雖然他們是因為感情而在一起,但是對讀者和觀眾來說,是少平人生的大逆轉,一個煤炭工人娶了個官二代的故事,將變成整個《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的最大的談資和亮點,違背了作者路遙的初衷和整部作品的靈魂!

3、而少平和曉霞不在一起,又沒有合適的理由分手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就是其中一個要離開這個世界,而為了整部作品的主旨和靈魂所在,只能寫死一個人的話,就把寫曉霞作為記者在抗洪一線做報導期間在為救一個小女孩時被洪水衝走,這樣要比把寫少平在煤炭事故中犧牲更有震撼力!

總之:《平凡的世界》這部影響深遠的作品,曉霞和少平愛情的悲情結束,不是在刻意描述和證明著什麼,而是在現實中,我們都能在這部作品中隱約能找到我們自己的影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是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在這個平凡的世界努力與奮鬥的方向!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為何曉霞的離世,讓路遙放聲大哭?淺析路遙創作情結
    ——路遙《平凡的世界》中, 田曉霞是一個完美的存在,一個理想化的化身,是路遙精心勾勒出的經典人物。田曉霞是官二代的子女,省報的記者,沒有任何缺點可以挑剔的完美女孩。在路遙寫完田曉霞犧牲的情節之後,痛哭流涕,把自己遠在千裡的弟弟叫到身邊,泣不成聲的說:「田曉霞死了,曉霞死了!」田曉霞的離世為何讓路遙放聲大哭?究竟是什麼,讓一個硬漢泣不成聲?
  • 為什麼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大多數愛情都是悲劇結尾?
    而路遙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而他心中的那份純粹,那份乾淨,反映到筆下,就成就了《平凡的世界》裡這三對「柏拉圖式」的愛情!第一對理想式的愛情觀:大概就是孫少平和田曉霞的精神愛情。通過前文,我們已經基本知道了,在《平凡的世界》裡出現的三組愛情,都是某種意義上的理想化愛情,也是路遙先生通過文學筆觸,為我們精心構造的一個理想世界。但是為什麼到了小說末尾的時候,路遙先生卻又親生推倒了自己構造的一個理想世界,親手殺死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愛情呢?
  • 路遙與《平凡的世界》(原創)
    1988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並於1991年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吳律師通過閱讀《平凡的世界》和《路遙傳》,發現《平凡的世界》有很重的路遙的影子和其個人經歷感受,於是吳律師試圖從描寫的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的苦與愛來窺探路遙的內心世界。一、苦。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為何路遙《平凡的世界》當初不被文壇認可?卻還成為永恆的經典
    提起作家路遙,想必人人都知道,他寫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質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的表現了革命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民情感的巨大變遷,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為何路遙《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學史認可,卻能成為永恆的經典?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路遙,最後一位文學殉道者,《平凡的世界》活出了《人生》的高度
    距離路遙離開塵世,轉眼已過28年。1992年11月17日,年僅42歲的路遙帶著他的不甘離開了人世。所幸,路遙留給了世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尤以《平凡的世界》、《人生》最為耀眼。雖然近年來,關於《平凡的世界》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
  • 天才詩人落魄時寫首詩,被路遙用在《平凡的世界裡》,感動許多人
    在路遙離近7年後,他的胞弟王天樂先生曾寫用一篇《苦難是他永恆的伴侶》來紀念哥哥。一路陪著哥哥完成《平凡的世界》後,王天樂稱自己從路遙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作家不是人當的!是的!正是因為是真正的泣血之作,所以《平凡的世界》雖語言平凡,但卻影響了千萬讀者。一部《平凡的世界》共百萬字,文中金句頻出,但令筆者印象最深的還是女主人公田曉霞在火車軌道上,給孫少平念的一首很驚豔的詩。此詩名叫《囚徒》,被路遙用在《平凡的世界》後,感動了不少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並非本土詩歌,它出自俄國天才詩人普希金之手。
  • 讀完田曉霞的故事,你是否也懂了路遙,懂了《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僅僅五個字就足以表達所有的想法——平凡。的確,這本書在武俠小說中沒有血腥的江湖,在武俠小說中激情的夢,也沒有言情小說中感人的愛情。然而,路遙先生用最樸實的語言書寫了一個時代的篇章。書中的人物也是平凡而聰明的,比如田曉霞。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何要把秀蓮和曉霞都寫死了?有意為之?
    這是路遙在寫自己,他和他的妻子婚前彼此扶助,日久生情,婚後卻被柴米油鹽折磨的兩不相見,最終以離婚告終。其實我感覺很現實,這是中年農村的大部分現象,你沒有生活在農村,或者生活很久在農村,你真的沒有辦法感覺,作者自己的感覺寫入也有那麼點,不過接近現狀。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平凡的世界》 少年時期的路遙爸爸從大伯家回來時,對路遙說,要到延川縣城逢集去,中午就回家,第二天再領他一起回清澗。路遙聽罷,心存戚戚,這一份沉重的囑咐使他深受打動的另外,也使他造成了一種非常大的責任感。▲《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稿件1985年秋季,路遙在陳家山媒礦的醫院裡,開始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寫作。
  • 路遙用生命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細讀後就像完成人生的救贖
    路遙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之後,他給弟弟打了個電話,說:"仍然沒有錢獲得該獎項。通行費是借來的,但是我得去北京請客,買一百套。《平凡的世界》作為禮物幫助我再考慮一下。"弟弟王天樂不得不找了當時的延安區委副書記馮文德借500元現金。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路遙甚至連自己的書都買不起,更不用說花錢了!
  • 漫畫《平凡的世界》作者憶路遙:他是一個強人
    隨著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的熱播,與路遙及小說《平凡的世界》有關的故事漸次躍入人們眼帘。日前,華商報記者採訪了24年前曾用656幅漫畫「重現」這部鴻篇巨製的「陝北後生」——不久前才以所繪法文版連環畫《白鹿原》在歐洲「火」了一陣的李志武。  見第一面 路遙就給了「委託」  華商報:李先生你好!
  • 路遙對比手法:《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的悲劇是偶然or必然?
    路遙在其鴻篇巨製《平凡的世界》一書中,有一個集美貌、智慧、善良、勇敢、堅強等諸多優秀品質而一身的美女,她與主人公在杜梨樹下那如夢似幻、充滿唯美與浪漫的約會,曾經迷倒過多少人。然而,緊隨其後的,卻是這位美女愴然離世,留下了巨大的悲劇色彩。
  • 願你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能收穫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上學的時候先看了陳忠實的《白鹿原》又看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兩部小說雖然風格不盡相同,但是書寫的都是陝西一帶的故事,前者講述的故事是從晚清到解放,後者是從文革到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時間差不多可以銜接上,能夠看作是陝西世界的歷史性文學書寫。
  •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路遙當路遙的《人生》轟動整個中國文壇時,有人說《人生》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一個作家有一個作品是其人生的最高度。
  • 《平凡的世界》激勵了無數人,但作者路遙的故事,卻少有人知曉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近代文壇的裡程碑之作,不僅獲得茅盾文學獎,還激勵了無數的人,教育部更是將其列入閱讀書目,高考曾多次以此為題。馬雲曾說,他高考落榜時,在火車站買了此書,讀後備受鼓勵,再戰高考。2015年,《平凡的世界》更是被搬上了熒幕,被翻拍成電視劇。此劇引起了觀看熱潮,讓很多沒有讀過此書的人也知道了《平凡的世界》。雖然《平凡的世界》廣為人知,但是作者路遙和他的生平經歷卻鮮有人知。
  • 路遙《平凡的世界》傳達生活真諦,痛苦是種常態,看你如何對待
    陝北的初春,依然沒有褪去寒冷,路遙就在這個寒冷的小屋裡靜靜的寫作,認真的路遙絲毫沒發現自己的手已經凍得青筋暴起。1988年5月25日,對於路遙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他寫了6年的小說《平凡的世界》,今天正式完工。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為我們勾勒出了很多經典的人物,聯想現實社會,這些人就是我們各種性格、各種情緒的縮影。
  •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寫了什麼?不要討厭自己的平凡,它很偉大
    1985年,為了寫一部著作的路遙終於開始了他的寫作。每天與咖啡香菸為伴,不分晝夜勞累過度,以至於行動不便,需要別人的幫助。有人說他是一個苦行僧式的作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書還沒寫完的他已經耗盡全身的力氣筋疲力盡形如枯槁,四年後離世,那年他年僅42歲。
  • 《平凡的世界》路遙:生活中有困難,不怕掉進雲中,不怕平凡?
    01年在路遙經典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有句話:生活不能等別人安排,我們應該自己努力奮鬥。因此,他的一生試圖實踐這一原則。堅韌不拔與命運抗爭,在好與壞的生活中不斷的奮鬥與努力。即使面對命運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困難重重,他也從未放棄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