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21:4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歷史的烙印
寧可一日沒菜,不可半日無饢。饢,是維吾爾族群眾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食品之一,據傳已經有2000餘年的歷史。在千百年的歲月長河中,喀什饢經過不斷傳承、創新、改良,種類已達上千餘種,它已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有著深深的民俗文化烙印。
饢
作為新疆美食的代表
在新疆人民的飲食中
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喀什的饢文化產業園
更是將饢文化傳承到了極致
圓圓的饢 是照亮喀什人生活的太陽
天剛蒙蒙亮
晨曦伴著嫋嫋炊煙緩緩升起
喀什古城大街小巷的饢店裡
打饢師傅開啟了一天忙碌的生活
和面、壓花、撒芝麻
入饢坑、取熟饢
常年的打饢經驗
讓他們配合默契
打饢動作一氣呵成
一塊饢、一碗藥茶是很多古城居民的早餐標配。老人們早晨都會提著剛出爐的熱饢,來古城百年老茶館喝杯茶。剛烤熟的饢酥軟熱和,散發著濃鬱的麥香,在就這一杯正宗的維吾爾族藥茶吃下,在口中交融渾然一體,將休眠了一夜的味蕾喚醒。
喀什饢文化產業園 讓喀什饢文化大放異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饢文化在民族飲食文化中大放異彩。近年來,喀什市立足實際,不斷發展饢經濟,打造饢產業。在喀什市帕哈太克裡鄉帕哈太克裡村,一座集遊覽、休閒、飲食、生產加工、歌舞表演為一體的饢文化產業園使饢從單一的美食成為了特色產業。饢的加工車間,全部採用現代化生產技術,從和面到烤制完全實現了電器化、自動化作業,工人們能在流水線上熟練操作,且已形成了饢從生產加工到倉儲物流、從技能培訓到扶貧就業的全流程產業鏈。
一進產業園的門就能看見樓體上一個立體的巨大的饢,上面「天下第一饢」五個大紅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一幅幅畫像惟妙惟肖,道盡了饢的歷史,道盡了喀什悠久的歷史文化。
內現有一座主體建築,總建築面積約1.12萬平方米,其中一樓主要是饢產品文化展示區、饢加工體驗區、饢生產加工區、民族文化特色展示區、民族美食體驗區、電商服務區、南達烘培區、餐飲舞臺表演區,二樓設置了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回族八個民族特色美食服務包廂。
饢文化產業園的建成對提升饢產業文化、樹立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銷路都有積極的影響,饢產業文化的發展不僅滿足了人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同時在脫貧攻堅、增加就業崗位、旅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激發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讓老百姓的腰包更鼓。
饢,讓大家的腰包鼓起來了
打饢師傅艾克拜爾江·麥麥提依明說:「以前在家裡打饢每天很早就要起來,還要愁銷售問題,到饢產業園工作後可以正常上下班,當天打的饢當天能銷售,環境特別好,也很衛生,饢的種類也特別多,可以學到多種打饢技術,我現在帶兩個徒弟一天能打1000到1200個饢,我每次看到自己打出來的新品饢心裡格外自豪。」
饢產業園負責人呂元紅說:「我們喀什市饢文化產業園採取的是「工業+旅遊+文化」的發展模式,目前可以生產營養饢、窩窩饢等十幾種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饢,日產量達到30至50萬個,可以帶動相關行業就業兩千人,通過喀什饢文化產業園我們可以實現饢的集中生產銷售,也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電商銷售。目前,我們積極地和深圳等內地城市對接,力爭讓我們的饢銷售到內地,讓全國人民吃上正宗的喀什饢。」
目前
喀什饢產業園
已成為喀什一張亮麗的
旅遊美食名片
也讓喀什饢逐步從喀什走向全國
一城一味
各嘗各的酸甜苦辣
一個饢
總歸是一碗人間煙火
饢|也|想|合|照
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
我也想給餓著的你
一個懷抱
因為...
我知道你也腳步匆匆
卻囿於廚房和愛
你可曾感到當飢餓來臨
也和我一樣
在尋找著它的香
喀什饢
等你來
(記者:王振強 張月皎 玉米提·喀迪爾)
喀什市融媒體中心
編 審:邵 華
責 編:包雪蓮
編 輯:續文靜
原標題:《一城一味 | 圓圓的饢 是照亮喀什人生活的太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