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對新疆人來講,饢是生命,饢是信仰,饢是新疆人心中的太陽。
不論在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還是漂泊在外的旅途期間,只要身邊有這樣一種方便、味美的新疆食品,就能讓新疆人飽口福,暖腸胃,感受到平淡生活裡知足常樂的幸福。每一天,當飯桌上有一個饢餅擺放的時候,覺得那才實在的生活:踏實、熨帖、知足。
饢的歷史很悠久。
烤饢在新疆古代先民的飲食文化中具有重要位置,是農耕文明的結晶。1991年,哈密五堡考古發現距今3000—3200年的「糜餅」。「饢」字源于波斯語。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問世於公元十一世紀的《突厥語大詞典》中提到了十六種「俄可買克」。饢是察合臺汗國(元代時蒙古帝國屬下統治西域的一個汗國)之後引進的借詞。饢,古稱「胡餅」。漢文史籍中記載的「胡餅」就是古代傳入中原的饢。吐魯番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唐朝的饢。白居易在《寄胡餅與楊萬州》詩中說:「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爐。寄與飢讒楊大使,嘗看得以輔興無。」看起來,唐朝時京城不但有「饢房」會「打饢」,而且還成了學習的樣板。甚至「郵局」還能「寄胡餅」,說明當時的饢已經具有經久不壞的特點。最早出現「饢」是在林則徐的《回疆竹枝詞》中:「桑葚才肥杏又黃,甜瓜沙棗亦猴糧。村村絕少炊煙起,冷餅盈懷喚作饢」。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們走完充滿艱辛的旅程。
饢的營養價值很高。
做饢所用的原料非常很豐富,除了各種小麥、蕎麥、玉米面粉外,還用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鹽、糖、孜然等佐料,再用鷹嘴豆、核桃、芝麻、黃豆、沙棗、杏仁、葡萄牙、紅棗、果脯等做搭配,做出各種素饢來,另外,還可在麵粉中加入切碎的鮮嫩羊肉,加上油、鹽、洋蔥等佐料烤制,稱之為肉饢。
維吾爾醫學認為:火、氣、水、土是自然界維持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質。與自然界相對應,人體也具有燥、熱、溼、寒四種不同的性質,而四大物質間的平衡關係決定人們身體的健康程度。從饢的製作過程看,它很好地達到了熱與寒、環境與人的平衡調節。經過柴草的烤制, 饢不僅使外寒與內熱相平衡,更達到了水土相適應的調節效果。從製作饢的基本原料看,大多為粗糧,性乾涼,對潤通腸道、保養脾胃、調節氣血很有幫助。打饢的佐料白芝麻、黑芝麻、洋蔥、孜然、黑胡椒等,性溫,可健脾胃,祛寒痰,有活血、利尿、殺菌、降血脂等功效。尤其是洋蔥,對防癌和防高血壓疾病效果明顯,這也是新疆多有長壽老人的原因之一。
饢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彩。
饢是新疆人的崇拜,看到了饢,就看到了生命的力量。
烤饢因為含水份很少,可存放多日不變質,既使幹透,泡水即軟,食用方便,這種主食製作方法,充分適應了新疆地域遼闊,氣候乾旱的特點,因其不易變質,便於攜帶,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最佳主食選擇。其中,很多少數民族更有強烈的崇饢心理,認為饢是純潔、誠實、神聖、平安和生活興旺的象徵。具體表現為,在很多場合裡,饢表達著特殊的含義:為出遠門的親朋好友送饢,以祝一路順風。探望年老體弱的親友送饢,以求安康。每逢佳節或喜宴、婚喪嫁娶時,饢首當其衝擺在宴席上。結婚時,新郎新娘要吃蘸著鹽水的饢,象徵著有福同享、白頭偕老。在新疆人的日常生活中,饢是生存的象徵。「飯是聖哲,饢是神靈」、「沒有饢不算家」、「饢是信仰,無饢遭殃」、「家裡有饢,心裡不慌。」
饢是團結和諧和吉祥的象徵。
很多新疆人無論是自家進餐還是宴請來賓,首先要把香脆可口的饢擺在桌子中央,表示團結和諧,幸福美滿。
饢是最重要的禮物之一。
1956年秋,新疆于田縣的庫爾班大叔打了近百個饢,準備了乾果要騎著毛驢去北京,把這些「重要禮物」送給毛主席,可是于田縣離北京相距萬裡,騎毛驢去北京不現實,人們不止一次勸他放棄,但老人家意志堅定,一直不為所動。不久,庫爾班大叔渴望上北京見毛主席的事,傳到了時任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恩茂那裡,為了滿足庫爾班大叔的心願,他特批庫爾班隨國慶觀禮團前往北京。1958年6月28日下午,老人終於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這個故事一直是新疆各民族熱愛偉大祖國、團結友善、一心向黨的永恆記憶。
饢是表達情感和文化的載體。
在少數民族朋友家作客,主人一定先上的是饢餅,吃饢時候,不能花紋朝下。掉在地上的饢渣子要順手拾起來放到高處,讓鳥兒去食;
饢是簡單生活、知足常樂的信物。在新疆人的心目中,排名全世界第一美食一定是饢。一捧清泉水,一筐小白杏,一盤無花果,一串鮮葡萄,就著一塊饢,人間天堂,不過如此。吃最簡單的食物,過最簡單的生活。簡單、約等於自然的新疆,才這樣獨具魅力。
今天,饢在新疆還被創意成各種象徵性的文化表達載體:比如刻有「民族團結一家親」、「跟黨走、聽黨話、感黨恩」「中國夢」「民族團結萬歲」字樣的寓意饢;在一些以饢為主題的節慶、賽事活動上,可以看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形饢景觀:金雞饢、天馬饢、寶塔饢、和平鴿饢、蓮花饢,小鴨饢。另外還有果仁饢、肉饢、玫瑰花醬饢等各種餡饢,應有盡有。
在新疆,饢還是傳播大愛的使者。
2010年,在青海玉樹發生地震時,哈密市70多家烤饢店連夜趕製35000個愛心饢,在災後第一時間送到了受災群眾手裡。2013年,四川雅安發生大地震的時候,迪力夏提.艾山,為災區送去了32000多個愛心饢,2017年,四川九寨溝縣發生地震時,阿巴拜科日.買買提艾力,連夜烤制2000個饢,送到災區人民手中。
在陰霾的日子裡,我們渴望陽光普照,渴望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陪伴相守。在新疆,時時處處都能見到的饢就是最佳選擇。
來到新疆,一定要吃一塊散發著一團團金黃色的食物之光的新疆烤饢。因為那是用純粹而堅定的一簇火焰,一團團濃縮糧食精華的、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的新疆風物,融化為一塊塊香酥脆軟、勁道十足的舌尖美味;那是像花季少年一樣,保持著簡單、傲然、純情、赤誠的姿態,洋溢著青春朝氣的力量之源;那是吃膩了越來越不放心的垃圾食品後最最懷念的那個金色太陽般的天賜美味——新疆烤饢。
這是新疆人刻在血液裡一脈相承的情懷,勤勞、樸實、智慧。這種情懷,就定格在新疆烏魯木齊市饢文化產業園;
這裡佇立著「天下第一饢」,滿園清香;這裡是「饢文化大觀園」,已成為市民和遊客參觀、體驗新疆飲食文化的靚麗風景線;
這裡集聚著一大批腳踏實地的行動者,用匠心將饢文化園刻畫成「土的掉渣」卻入木三分,巍然聳立的饢文化博物館,讓人沉醉於這裡的文化氛圍。
這裡將成為烏魯木齊市餐飲美食文化的又一面旗幟,這裡必將成為新疆特色美食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
天下第一饢,一輪冉冉升起的金色太陽。
饢行天下,從此出發。
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屬公益宣傳性質。其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原著作權作者聯繫即刪。聯繫電話:13565818081 0991-3835513
點讚,您的品牌加油站!
關注,分享更多價值
新疆人都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