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啃老」其實是一個貶義詞,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現象,因為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極大包容,致使孩子連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喪失了。
在很多人印象中,啃老的人是沒有文化的低層次人,其實不然,很多高學歷的人一樣津津有味地啃著自己年邁的父母。
案例:
其實,「啃老」很多時候都和當事人父母的養育方式有關,小李身邊就有一位。小李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女孩,她清楚地記得在她很小的時候,村裡都提起一個名為家俊的人。
因為他是為數的不多的大學生,父母都是老師所以家境比很多人都要好,他大學畢業後就想著獨自創業。
於是跟父母借錢開了家出口貿易公司,可是由於經營不善,公司不到一年就倒閉,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了很多外債。
後來小李去外地上大學了,對這個人的事了解不多,前幾年聽人說這個家俊現在非常慘,而原因也是令人唏噓不已,原來當年他做生意失敗後就在家讓父母養著,整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過著悠閒安逸的生活。
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他的雙親奪走,沒有人養他了,靠著父母留下的一點積蓄勉強維持生計。
不過只有支出沒有進帳,錢很快就花沒了,如今50歲的他,整日靠著拾荒撿垃圾度日。
分析: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捨得用孩子
其實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只要父母用心教育,他們可以做出很多出乎父母意料的大事,所以不要抱怨孩子這不行、那不行,先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好好地教過孩子。
想要孩子獨立,家長首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要捨得用他們,結合孩子的年齡安排可以做的事,一次做不好沒關係,多一點耐心讓孩子獨自完成。
(2)多一些鼓勵
不光是孩子,其實成人也是在學習新的技能時,普遍害怕出醜,尤其是在自己親屬面前,會感到特別的沒面子。
所以家長要多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打消他們心中對失敗的恐懼,告訴孩子失敗了才會成功不用害怕,每個人都是如此過來的。
如果孩子還是猶豫不決,家長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童年的「醜事」,增強孩子的信心。
(3)把孩子當家的主人對待
現在很多父母總是把孩子當「客人」一樣對待,除了吃、學習、玩以外的事,一概不和孩子溝通,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對孩子沒有用,甚至還會影響他們學習。
其實這樣大錯特錯,人的腦子和身體只會越用越靈活,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對家裡的事有知情權,父母要把他們當主人一樣教育。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啃老族?
方法1:培養孩子感恩的品質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一些挫折,而幸運的人身邊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當然也要得不到幫助的人。
其實,也都和自己平日的為人處世有關,人們往往願意幫助知恩圖報的人,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知書達理,明理感恩的好品質。
方法2: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他未來的層次,如果不想讓孩子成為無恥的啃老族,就要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
讓他們知道什麼年齡的人該做什麼事,可以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獨自完成一件事,不管能不能順利完成,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生中寶貴的財富。
方法3:父母適當「示弱」
其實小孩子是非常有同情心的,他們特別喜歡幫助弱小的人,而父母一般在孩子面前都表現得像「超人」一樣,無所不能,這樣孩子就感覺自己毫無用處,更加依賴父母。
而聰明的家長會適當地向孩子「示弱」,讓孩子明白父母也有做不到的事,凡事還是要靠自己。
育兒難題找艾媽育兒日記,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艾媽育兒日記,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