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多年攢下的積蓄被盜,報警後發現老人隱藏多年的身份,讓人...

2020-12-14 騰訊網

2014年在河南豫北滑縣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盜竊案:一位93歲的拾荒老人家中僅有的1.8萬元人民幣「不翼而飛」被人盜竊了。歷來在國人的印象中有盜亦有道的說法,不知道這位喪心病狂的盜匪為何會盜一個家徒四壁拾荒老人攢下的積蓄。老人發現積蓄被盜後,一剎那間感覺天都要塌了,身邊無兒無女的他靠拾荒攢下的這點養老錢都沒了,他靠什麼養老?

無奈的老人只能尋找當地警方,希望他們能夠幫助自己討回這筆養老費。當地警方接到報案後,便核實了老人的身份,得知他真實身份後工作人員對這位老人肅然起敬,並向當地政府做了匯報。政府的領導們得知此事後紛紛來到老人家中慰問,表示一定還給老人一個公道。這位窮困潦倒的老人到底是何方神聖讓當地政府和警方如此重視?

他的名字叫做齊修體,出生於河南省滑縣老店鎮一個叫齊寨村的邊遠村落。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駐守華北的第29軍由於戰爭意識不足被日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在中央軍精銳和孫連仲、龐炳勳等河北部隊的支援下雖然經過激烈戰鬥但是河北還是迅速陷落。僅1年日軍的侵略步伐便燒到了河南境內,由於第一戰區部隊在經過平津戰役、涿保戰役、石家莊戰役、娘子關等山西的戰役後,無力協防河南。國民政府只能緊急以駐豫綏靖公署直屬保安團為主體成立國民革命軍第90軍來協助保衛河南。大量當地政府人員下鄉宣傳抗日招兵,就在這種情況下年僅16歲的齊修體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90軍的195師,開始了他的保家衛國之路。

剛入伍沒幾天的才學會開槍的新兵蛋子齊修體便和同樣的戰友們接到了移防到河南民權縣內黃集駐守的軍令,因為日本侵略者來了。部隊剛到達防地之後,就開始挖戰壕修防禦工事因為日軍已經很近了。就在他們剛挖到一腰深的時候,日軍第14師團的先頭部隊就到了。日軍不僅有坦克大炮還有飛機助戰,由於新兵較多剛從老百姓轉變為戰士誰不害怕?國軍的長官們只能親臨一線鼓舞士氣。就連195師師長也親到一線告訴戰士們:小日本也是人,我們不要怕,咱們大伙兒都學會開槍了,就瞄準他們使勁打。

就這樣一支部隊就算再勇敢,戰鬥熱情再高也不能阻擋日軍的鋼鐵猛獸。大部分戰士都倒在了衝鋒的路上,齊修體也受了傷被大炮震暈在陣地上。他的鄰村老鄉邢志化把他從死人堆裡救了出來。幾天後在滑縣牛屯村外,齊修體和戰友們發現一小股日軍部隊正追逐一名鄉下婦女,便與日本鬼子打了起來,齊修體打死了2個鬼子。敵人不敢戀戰,逃離了戰場。受傷的齊修體被戰友送回了滑縣老家,從此告別戰友在家養傷。身體恢復後他又參加了部隊,在開封、江蘇一帶與日軍打過很多場惡仗。

自古以來戰爭對我們老百姓來說都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戰爭發生時必定是血流成河,死傷慘重。中國有句話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更有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及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詩句來表示戰爭的殘酷。特別是滿清統治中華大地後,被西方侵略者欺壓百餘年後抗日時期。在裝備武器、後期補給,戰術素養等等一系列不如敵人的年代,國軍將士憑藉的是一腔熱血和保家衛國的信念用血肉之軀換來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每一個抗戰老兵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和關注。

相關焦點

  • 河南98歲拾荒老人,1.8萬積蓄被偷,報案後發現其身份不一般
    有為爭取名利不擇手段的人,他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犧牲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能夠做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也大有人在。相信大家也都有了解到,隨著短視頻的火熱發展,一些「隱藏」起來的抗戰老英雄逐漸被大家所熟知。他們當初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與抗戰勝利後隱姓埋名的做法都不禁令人欽佩,對他們豎起大拇指。
  • 拾荒老人1.8萬積蓄被偷,急紅眼無奈報警,卻暴露了真實身份
    新中國剛成立時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曾經奮勇殺敵的士兵不願給國家添麻煩,於是紛紛選擇默默退伍,過平凡人的生活。齊修體就是其中之一,退伍之後他不願暴露自己的身份,靠拾荒為生,但沒想到自己費盡一生心血攢下的一萬八千元錢不翼而飛,當時老人又氣又急,無奈之下暴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此事一出驚動了高層。
  • 新疆開來的列車上,拾荒老人雙腿上綁著7萬餘元現金……
    4月25日21時許,在烏魯木齊開往廣州的列車上,乘警發現一名老人神色十分緊張。老人幾乎失聰,衣著樸素,褲管裡的雙腿上竟然綁著7萬餘元現金!得知老人要去武昌後,乘警立即與武漢鐵路警方聯繫,一路悉心保護。乘警孫祥祥巡查經過18號硬座車廂,發現一名老人神情十分緊張,便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沒想到,老人見到乘警更加緊張。他掏出身份證、車票和乘車證明,指著自己的耳朵,發出「咿呀」的聲音,比劃著示意自己聽不見,還拍打自己的雙腿。為了弄清楚怎麼回事,乘警與列車長把老人請到餐車,慢慢詢問。
  • 昭通彝良:民警床板下幫助老人找回9300元「被盜」現金
    2020年5月20日中午11時許,彝良縣樹林鄉林口村花紅組老人付某心急如焚地到樹林派出所報警稱,其賣牛的積蓄9300元人民幣放家裡不見了。值班民警見狀立即組織警力前往其家中處理。到現場後,民警對現場周圍進行了仔細勘查,經勘驗老人門窗均完好無撬痕,屋裡也無明顯翻動痕跡,其他房間也無被撬痕跡。
  • 闊別20多年的劉亞樓回鄉,立刻對這位老人三鞠躬,還拿出積蓄
    闊別20多年的劉亞樓回鄉,立刻對這位老人三鞠躬,還拿出積蓄文/無計讀史劉亞樓於1910年出生在福建省武平縣的一個小鄉村裡,小時候劉亞樓的家裡非常的貧困,不過雖然家裡非常的窮,但是劉亞樓的父母還是省吃儉用
  • 八旬老人因為太孤獨編理由報警,得知真相後民警做出暖心之舉
    面對民警的詢問,老人猶豫了半天,最後說:「警察同志,我跟你說實話吧……」12月6日,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城西派出所接到群眾劉奶奶報警,稱看到隔壁鄰居的門鎖被撬,懷疑被盜。 值班民警周清立即趕到現場,發現劉奶奶正焦急地站在路口。
  • 91歲老兵隱藏身份60多年,信息採集時才發現他原來是戰鬥英雄
    在我國軍民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抗爭後,我們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國門。不過之後我國又很快的迎來了解放戰爭。在這長久的戰爭中,無數的中國軍人做出了犧牲。不過有戰爭就會有英雄。這麼長的戰爭時間中,我國有很多的軍人都對現在的中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不過在建立新中國後,這些英雄們很多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隱姓埋名過起了平靜的生活。
  • 拾荒老人:是因為缺錢?還是因為孤獨?
    我搬到現在住的小區大概有五年了,剛搬來沒多久的時候,發現有一位大概六十多歲的拾荒阿姨,天天一手拿個棍子,一手拿個袋子,在小區裡不停的翻著各個垃圾桶,撿拾紙箱、瓶子等廢品,但是今年我發現小區裡拾荒的老人越來越多,有時候會出現一個垃圾桶一個老人剛走,另一個老人又出現在了垃圾桶旁!
  • 66歲失聰老人雙腿綁了7萬元,新疆湖北兩地接力護送返家
    大城小市報導(通訊員 陳俊 馬秀梅 胡金力)一名66歲的老人葉某(男,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人)在新疆吐魯番拾荒40多年,積攢了7萬3千餘元的血汗錢,在烏魯木齊、武漢兩地站車民警和鐵路工作人員的護送下,順利下車出站,當日中午,老人安全返回到親屬家中住下。
  • 拾荒老人1.8萬元現金被汙水浸泡 銀行「妙手回春」全額換新幣
    近日,家住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的王敏在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的幫助下,成功幫其姑姑兌換了1.8萬元的殘損幣。12月10日,王敏說前幾天她帶著一沓被汙損的百元紙幣來到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尋求幫助。
  • 「衣衫襤褸而靈魂高貴」老人的捐款,怎麼收?
    可是,更應當讓人震驚的是,這筆錢,是她攢了整整30年的全部積蓄!而最讓人震驚的是,倪素英老奶奶獨居於一間破舊的小門市內。家裡的電器,就是一臺破舊的老式電視機和一個低功率的節能燈。其它,都是破舊的家具。是她如此高齡,每天出來擺攤而一分一分攢下來的!老奶奶捨不得吃捨不得喝捨不得買一件更保暖的羽絨服,捨不得用一臺新手機!可是她卻把這攢了30多年的20萬元,要全部捐給疫區。
  • 湖北黃石:專偷農村老人積蓄,陽新警方破獲一起連環盜竊案
    轄區老人頻繁被盜8月3日中午12時許,陽新縣公安局王英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王英鎮毛坪村塘下組兩戶人家被盜。王英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赴被盜現場,經初步調查,該組兩名蔡姓婆婆的家同一天被盜,兩家相隔不遠,為對門鄰居。
  • 進圖書館先洗手的拾荒老人去世 留下一疊助學憑證
    2015年11月18日,這位「拾荒老人」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計程車撞倒,12月13日,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昨天上午,親朋來到杭州殯儀館,送老人最後一程。  這位「拾荒老人」背後的故事直到昨天才被揭開,老人真名叫韋思浩,上世紀60年代,老杭大中文系畢業,退休前是中學一級教師。
  • 耄耋老人銀行轉帳,金額巨大遭報警,真相令人尊敬
    這天工作人員報警也是因為如此。 兩位兩人就是馬旭和他的丈夫顏學庸,都是頭髮花白的年紀了,卻突然來到銀行轉帳300萬,不免令人生疑。擔心老人遭遇詐騙,工作人員選擇報警以防萬一。待警察趕到了解一切後,才知這是個美麗的誤會,事情真相在場所有人敬佩!
  • 拾荒老人不慎迷途,民警冒夜助其回家
    寒夜裡,民警認真地叮囑著眼前這位拾荒老人……12月11日晚上19時許,灌雲縣公安局楊集派出所網格員李亞洲接轄區群眾反映稱:有一名疑似外來的拾荒者撿拾村民家門口放置的物品,與村民發生了糾紛,可能要發生衝突,請求幫助。李亞洲聽聞後即刻前往村民家中查看情況。
  • 老人腿綁7萬多現金!背後有個「報一飯之恩」的暖心故事
    4月25日21時30分許,老人解開褲腿,將現金交給列車乘警保管 烏魯木齊鐵路警方提供老人出示的車票和證件顯示,他叫葉文,66歲,武漢市新洲區人,剛從吐魯番上車,到武昌站下。通過簡單的手勢,老人表示他聽不到聲音,也不會寫字,雙方無法正常溝通。老人突然拉起褲角,解開系在腳踝處的繩子,露出綁在小腿上的一紮扎百元鈔票。
  • 拾荒助學老人登上常山講臺 講述愛心與堅持
    11月7月下午,愛心灑滿退休路——「最美老人」王紳森同志事跡報告會在常山舉行。儘管已是85歲高齡,但近3個小時的報告,老人始終飽含熱情。臺下來自常山精神文明工作戰線上的相關負責同志、志願者代表、老幹部代表、機關幹部等200餘人,聽得全神貫注。報告會現場。
  • 多位老人捐畢生積蓄抗疫,飛蛾撲火式捐獻值得提倡嗎?
    2月10日 ,人民日報發表了一則微博,87歲的老人倪素英捐贈20萬元支援國家抗疫工作。老人並非家境殷實,這20萬元她已經攢了30年了,可謂畢生積蓄。老人平時擺攤買些小百貨來補貼家用,她生活節儉,自己獨居。對於捐贈老人十分堅定,老人表示,「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而她的兒子也表示支持。
  • 剛到的筆記本電腦被拾荒老人賣了3塊錢:不就是個紙箱子嘛!
    報警後民警調查發現,筆記本電腦被一位拾荒的老人撿走。7月22日下午,王某接到某電商客戶快遞的退貨訂單,稱有一臺全新筆記本電腦要退貨,接單後王某立即前往渝北區黃泥塝某小區收貨。就在王某剛剛取到筆記本電腦時,突然接到附近另外一個派送訂單,粗心的王某便將剛剛收到的全新筆記本電腦放在快遞櫃旁的桌子上,離開去接單子。
  • 老人去世2年多,銀行卡仍有消費記錄,調查後發現虛驚一場
    老人去世2年多,可銀行卡仍有流水記錄,並都是在支付寶平臺消費購買商品,這是怎麼回事呢? 2018年7月17日,汪女士的母親李女士因病去世。2021年1月7日,汪女士在整理母親的銀行卡帳單時發現,母親名下一張中國農業的銀行卡仍有支出記錄,人已經去世了,為什麼銀行卡還在消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