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2年多,可銀行卡仍有流水記錄,並都是在支付寶平臺消費購買商品,這是怎麼回事呢?
2018年7月17日,汪女士的母親李女士因病去世。2021年1月7日,汪女士在整理母親的銀行卡帳單時發現,母親名下一張中國農業的銀行卡仍有支出記錄,人已經去世了,為什麼銀行卡還在消費呢?在列印銀行流水時發現,從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這張銀行卡共在支付寶平臺上消費了58筆,共計2847.91元。
汪女士表示:自己母親已經去世好多年了,並且一直使用的是老年手機,並且也不會使用支付寶綁定銀行卡,那這兩千多元是怎麼消費出去的呢?
汪女士帶著這些疑問,給支付寶的客服打電話諮詢。經過一系列調查後,支付寶客服向汪女士解釋,這張銀行卡確實被盜刷了,但只是根據保險公司的索賠條款,只能承擔兩年內被盜刷的損失。之後,汪女士就收到了支付寶打來的770.06元理賠金額。
當地記者在了解此事後,也撥打了支付寶的客服電話,支付寶了解到是記者採訪時,負責人高女士主動向記者講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支付寶發現,這58筆異常記錄都是同一人在網上購物時進行盜刷的,目前支付寶已經向當地公安報案了。
警方表示,汪女士母親的銀行卡被綁定到一個南方城市「買家」的支付寶,這位「買家」也不認識汪女士及其家人,在此之前,保險公司已向汪女士支付了770.06元,至於剩下的錢,系統無法完成索賠。此時支付寶也提出了人道主義和情感方面的補償,在審核通過後,這筆款項就會打到汪女士的卡裡。
老人銀行卡被盜刷的事情時有發生,近日,浙江麗水的吳大爺來到了當地派出所報案,稱自己卡內的餘額少了三萬多元,這可是大爺辛苦了一年攢下的錢,此時不見了,大爺心急如焚。
警方介入後,調查了吳大爺的銀行流水,發現這37000元被分批次的轉入了一個微信名叫「心已打烊」的微信,吳大爺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一下子就認出了這正是工友唐某的微信,當時吳大爺還不敢相信,自己明明沒有將銀行卡交給他,怎麼他就能刷走自己這麼多的錢?後經確認,唐某在幫助吳大爺網上購物時,用「張嘴」「點頭」的方式,記錄了吳大爺的面部信息,後又經大爺不注意,分批次的將錢划走,用於償還網貸。
要想將銀行卡綁定在支付寶或者微信上,需要本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以及手機驗證碼,這四項缺一不可,許多老年人對網絡支付的防範意識還很弱,要想得到這些信息並不是很難,所以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切勿將銀行卡、身份證等含有個人信息物品交給他人,支付卡片最好設置簡訊支付提醒,發現交易異常時一定要儘快聯繫警方,以保證個人財產不會受到損失。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