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大,四時美景的變換值得我們細細欣賞品味,而那些藏匿於景中,為雲大增添了不少生機的小動物亦值得我們去發現了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鎖雲大各個角落裡的小動物吧!
雀形目,鶺鴒科 ,鶺鴒屬,小型鳴禽,體羽為黑白二色。棲息於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經常成對活動或結小群活動。以昆蟲為食。覓食時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蟲。
常見於校園各處。
▲ 黑水雞(學名:Gallinula chloropus)
鶴形目、秧雞科,中型涉禽。嘴短,額甲亮紅,翅圓形,尾下覆羽白色。棲息於灌木叢、蒲草和葦叢,善潛水,多成對活動,以水草、小魚蝦和水生昆蟲等為食。
常見於澤湖和關山水庫。
鴨科,天鵝屬的一種大型遊禽,具有天鵝種類中最長的脖子。全身羽毛捲曲,體羽斑點閃爍,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為灰白色,飛羽為白色。黑天鵝棲息於海岸、海灣、湖泊等水域,成對或結群活動,食物幾乎完全是植物,各種水生植物和藻類。校園內為人工繁育品種。
常見於澤湖。
▲ 棕背伯勞(學名:Lanius Schach)
伯勞科,伯勞屬,食肉小型雀鳥,生性兇猛,是重要的食蟲鳥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伯勞鳥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大都棲息在開闊的林地,巢呈杯狀,置於有棘的樹木或灌叢間。
常見於校園各處。
鷺科、鷺屬的一種大型涉禽。頭、頸、腳和嘴均甚長,因而身體顯得細瘦。有深沉的喉音呱呱聲及似鵝的叫聲。大型水邊鳥類,棲息於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邊及其淺水處。在淺水區覓食,主要捕食魚及青蛙,也吃哺乳動物和鳥。
常見於澤湖和關山水庫。
▲ 白喉紅臀鵯(學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
雀形目,鵯科,鵯屬。額至頭頂黑色而富有光澤,耳羽白色或灰白色。上體灰褐色或褐色、具灰色或灰白色羽緣。腰灰褐色,尾上覆羽近白色。下體頦和上喉黑色,下喉等其餘下體白色,尾下覆羽血紅色。主要生活於森林、竹林以及開闊的鄉間。屬雜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常見於校園各處。
▲ 樹麻雀(學名:Passer montanus)
雀形目,麻雀科,麻雀屬,矮圓而活躍的麻雀,頂冠及背部褐色,頸部有灰白色領環,臉頰具明顯黑色點斑且喉部黑色點斑。棲息於稀疏樹木區,食性較雜。
常見於校園各處,特別是食堂周圍。
▲ 白鷺(學名:Egretta garzetta)
鸛形目,鷺科涉禽。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純白,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狀羽。捕食淺水中的小魚,兩棲類,爬蟲類、哺乳動物和甲殼動物。
常見於澤湖及關山水庫。
今天的雲大動物科普就到這啦!
以上的小動物你最pick哪一款呢?
與自然作伴 與動物為友
下一次再見就輕輕喚出它們的名字吧
或許能交個朋友呢
來源:雲南大學(ID:Yunnan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