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被稱為「綠茵場上的西洋棋」,是一項集智慧與勇敢、趣味與協作於一體的集體運動項目,也是一種團體球類運動。複雜的規則,讓很多人還在了解的過程中就結束了對棒球的繼續探尋,但無限風光在險峰,今天我們通過規則介紹和文字模擬比賽一起來了解下這項運動的一些規則,讓大家能對棒球有個基本的認知。
先說定義:【棒球是一種團體球類運動,由人數最少為9人的兩支隊伍之間在一個扇形的球場進行「擊球——跑位」形式的對抗。棒球球員分為攻、守兩方,攻方球員利用球棒將守方投擲的球擊出,隨後沿著四個壘位進行跑壘,當成功跑一圈回到本壘,就可得1分;而守方則利用手套將攻方擊出的球接住或擲回將攻方球員打出局。比賽中,兩隊輪流攻守,九局中得分較高的一隊勝出。】
關鍵詞:雙方對抗,各9人,分攻守,攻方負責擊球和跑壘,目標是得分;守方負責投球、接球,傳球讓攻方出局,防止攻方得分。那這樣看來,只有攻方有得分機會?不公平吧?棒球一個重要的屬性就是攻守互換,雙方輪流攻守,算總分,9局中誰得分最高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
9局因為攻守互換,分上下場,一共18場,哈狗幫那首9局下半就是這麼來的,類似其他球類的賽點,最關鍵影響總分的一場。
正式棒球比賽每場一共有九局,每一局分上、下兩個半局。最終按雙方獲得分數的多寡來裁定勝負。正式棒球比賽若九局結果同分,則可能進入延長賽,延長賽以一局為單位,最多打幾局則依大會規定為準。此外,若後攻方在九局上半結束時已經領先,則比賽亦結束(不進入九局下半)。但成人棒球以下的比賽,有時並不打完九局。依大會規定為準。所以不要以為一定要打完九局。有時,雙方比分有時會因差距過大,而提早結束比賽,例如:亞洲職棒大賽若在七局時雙方差距達七分,就得提早結束比賽,有些職棒在五局時若雙方差距達10分以上,並天候惡劣,則可提早結束比賽。
圖裡有位置說明就不多說了,為了便於理解,現在紅藍兩隊比賽。攻守的先後在美國大聯盟比賽裡好像有主場後攻的規則,奧運會的話則是抽籤。
現在我們假設第一局開始,藍隊先攻,紅隊防守。此時場上的紅隊9人位置的安排和功能如下:
①投手,投手丘,負責投球,全場靈魂人物
②捕手:捕手格,負責接球、防守本壘和指揮全場
③一壘手,一壘包,負責守一壘
④二壘手,二壘包,負責守一、二壘之間
⑤三壘手,三壘包,負責守三壘
⑥遊擊手,在二、三壘間機動防守
⑦左外野手 ⑧中外野手 ⑨右外野手(顧名思義,位置都在遙遠的外野,負責左中右廣大外野區域)①-⑥被稱為內野手 ⑦-⑨被稱為外野手 其實除了投手和捕手,其他位置並不是定死的,大約是約定俗成好,紅守方位置現在確定好了,藍攻方可以提棒上場了
第一打擊者上場,位置是打擊格,分左右兩個,依照打者習慣選擇,跟左撇子右撇子一個意思。打者目標是將球擊打的又高又遠,讓對方越難接到越好,爭取這段時間差快速上壘,從本壘起跑,採逆時針方向,經過一壘、二壘和三壘,最終回到本壘,來贏取分數。也就是說打者自己跑完一圈,隊伍就得一分。
但是守方是不會讓攻輕易得分的,9個人站好位置,想盡一切辦法要攻方出局。這裡重點說說投手和捕手。投手是場上的大明星,好的投手三個三振(一會解釋)就能解決掉攻方,結束這半場比賽,節省全隊時間和體力。投手投出的球有2種情況:strike(好球)、ball(壞球)不同情況左右比賽情況。好球:投手投出三個好球,打擊者沒有擊打到,即三振出局(out)。攻方拿到三個out,就失去這場的得分機會,攻守互換。壞球:投手投出四個壞球,就要保送打手上一壘,這顯然是自殺行為。好球與壞球的界定:好球帶是指本壘板上方,高度在打者的肩膀與腰部的中間線到膝部以上的範圍。這個範圍是一般公認的好球帶,但並不固定或精準嚴格。【說白了就是旁邊的裁判說了算】
好,現在來模擬一局比賽,其他規則在模擬過程中說明,藍攻紅守:
一號打者上場紅隊投手投出好球,但一號打者打中,迅速從本壘跑向1壘。速度夠快,跑到1壘,停下。紅隊外野手將球傳給1壘手,但晚於一號打者到達壘包,safe,上壘成功,記一【安打】。
二號打者上場投手投出好球,二號打不到;再投好球,還打不到;又是好球,就是打不到,二號打者三振出局,藍隊1 out 。
三號打者上場投手投出好球,三號擊中球飛到外野,紅方沒有在落地前接到。在1壘的一號打者迅速從1壘跑向2壘,但是球還沒有傳回來,繼續向3壘跑,到達,停住,safe;與此同時,三號打者順利從本壘跑向1壘,到達,停下,球才從外野傳回來,兩人都safe。現在是1壘、3壘都有人。
四號打者上場投手投出好球,四號打者擊中,3壘打者跑回本壘完成一周,攻方得1分;1壘打者跑到2壘;四號打者跑到1壘,全部safe。現在是1壘、2壘有人。
五號打者上場投手投出好球,五號打者將球擊出到外野的全壘打牆之外,形成一次【全壘打】,1壘上打者、2壘上打者、五號打者按順序跑到本壘,攻方3分六號打者上場投手失誤連投四壞球。
六號打者直接被保送上1壘七號打者上場投手投出好球。
七號打者擊中,裁判判定【界外球】;再投好球,擊中,裁判判定【界外球】;再投好球,擊中,打出內野高飛球,球落下,被投手在空中直接用手套接住,七號打者直接出局(out);與此同時,六號正在從1壘往2壘跑的過程中,投手迅速將接到的球傳給2壘手,六號見狀轉身向1壘回跑,2壘手以手套或徒手持球,觸摸六號身體,即【觸殺】,六號出局(out),形成【雙殺】
攻方三振得到1 out,雙殺得到2 out,共3 out 攻守交換。這次進攻共得4分。
攻守交換情況一樣
現在具體說明下剛才模擬賽中的一些概念規則四種情況導致出局(out):
1. 三振,打者三個好球都沒打到
2. 傳球快於跑壘,或者直接觸殺
3. 打者擊出高飛球,沒有落到地面,直接在空中被接到,打者直接出局。這就是剛才模擬比賽裡第二個out得到的原因。
4. 投手投出兩好球之後,打者採用【短打】,即使打成出界球,為了避免而已拖延比賽或者加速投手疲勞,這個出界球也算out。
短打:又名犧牲打,打者犧牲自己安全上壘的權利,使跑壘員進壘得分的擊球方式。比如跑壘員A已在3壘,打者B又不擅長擊打,採用犧牲打使自己出局以時間差換取A跑壘為隊伍得分。
安打:在野手選擇的情況以外,打者把投手投出來的球,擊出到界內,使打者本身能至少安全上到一壘的情形。
全壘打:分各種全壘打,最常見的就是打者把球打到外野全壘打牆以外。打者跑到終點本壘時,可得到1分之外,所有已經在壘包上的跑者每人皆可得到1分。
界外球:如圖2,兩條最長的邊線,以上為界內,以下為界外,球被打到界即界外球。
觸殺:指打者還有退路,而攻方跑者尚未安全上壘時,受方以手套或徒手持球,觸摸該名跑者身體,直接out。
雙殺:指一系列連貫防守動作造成兩名進攻球員同時出局。還有更牛厲害的三殺,很罕見。
今天所學的不過是「馬走日,象走田」這種基本規則。規則是通過實踐來加深印象的,想在運動場上進行一場頭腦風暴,歡迎走進超棒棒球俱樂部,一起探尋棒球帶來的樂趣!下課
添加微信諮詢
我們願把棒球的快樂分享給每一個你。
Tel:185-0212-7436(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