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日早9點,樂視體育與MLB(美國職棒大聯盟)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發布會,宣布未來三年戰略合作。除了MLB賽事的獨家媒體權益外,樂視體育還將為MLB球迷搭建線上社區,並售賣MLB官方授權產品。
你對於棒球了解多少?除了好看的棒球帽和棒球衫,你還應該學習一些棒球和MLB的基本知識,才能更好的欣賞這項運動。諾言兌現,生態圈帶你走進夢想棒球世界。
提起棒球,首先你會想到什麼?時尚的棒球衫?名人必備的洋基隊棒球帽?Mc Hot Dog的《九局下半》?一個「三振出局」的術語?曾經風靡一時的日本漫畫《棒球英豪》?或者是泡妞時的「一壘、二壘、三壘」?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可能是僅有的棒球記憶了。
如果恰好你是一個體育迷,除了時尚的棒球帽和棒球衫,你可能還知道的更多。比如,你可能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棒球聯賽是來自北美的MLB(美國職棒大聯盟),你還對2008年MLB中國賽有一絲印象,而且你可能還隱約感覺,貌似這項在中國寂寂無聞的運動,在同處東亞的日本、韓國、臺灣等地區,還挺火!
隨著樂視體育和MLB達成戰略合作關係,MLB這項有頗多時尚元素的運動,也會更多的走入我們的觀賽生活——是時候去了解一下這項風靡美國和東亞的運動了!
棒球的基本規則
青春像是一長棒球比賽三人出局
明天還會有新的舞臺
就在青春的九局下半轉啊轉
我把帽子反戴還會不會有大逆轉
——Mc Hotdog《九局下半》
一場棒球比賽分為9局,每局又分為上下半局,主客隊交替攻防,攻方只有在進攻半局時有機會得分,以累計得分決定勝負,如果雙方平分則進入延長局直至分出勝負為止。
比賽記分牌
比賽時,每隊9人上場。守備方球員都在場上,包括投手、捕手、4名內野手和3名外野手,具體站位和職責見下圖↓。
攻方9名球員按順序輪流上場打擊,簡單來說,目的就是把球打出去,在不被殺出局(out)的前提下,飛奔向1壘-2壘-3壘,最終回到本壘。朋友,你現在上幾壘了?
當打者安全踩上任意壘包,就可以扔掉球棒專心跑壘,攻方的下一名打者站上打席,每名進攻球員跑回本壘便記1分(Run)。如果一名打者把球從扇形的弧形邊界處把球直接轟出場外,便是我們常聽說的本壘打(Home Run)。
這時場上的所有攻方球員就可以悠悠的跑回本壘得分,接受觀眾的歡呼和隊友的慶祝了。
防守方在場上的9名球員,目的就是將對方的打者殺出局。投手是一支球隊的防守靈魂,他投出的球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對方的打擊質量。
如何將打者殺出局呢?方式眾多——
1. 投手可以通過讓打者碰不到球將其「投殺」;
2. 野手可以將打者擊出的球落地前將其「接殺」;
3. 可以在打者跑上壘包之前把球傳給守壘的隊友將其「傳殺」,也可以撿到擊出的球後接觸打者將其「觸殺」。
總而言之,只要通過任意方式將3名打者殺出局,此半局立即結束。
通過簡單的介紹,我們不難發現,棒球比賽每局並沒有時間限制,如果進攻流暢無人出局,理論上攻方打者可以源源不斷輪流循環上場。以MLB為例,規則沒有平局機制,無限進行的延長局也讓比賽時間有了很大的變數。
攻守情況 (來自@上海發布)
因此,一場比賽可能僅耗時兩個小時便結束了,但若是五六個小時還未分出勝負,也大可不必見怪……
當然,除了有時會讓人睡著,它也有著很多讓人熱血沸騰的時刻,讓全場觀眾為止歡呼,這也是棒球比賽的精華所在,比如下面這些精彩瞬間——
MLB賽程規則介紹
對棒球運動有了一個最基礎的認知之後,我們再來簡單了解一下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的賽程與規則。
與NFL相同,MLB分為美聯(American League)和國聯(National League)兩個聯盟(conference),類似於NBA的東西分區,每個聯盟15支球隊分列三個分區(division)。
常規賽結束後6個分區冠軍進入季後賽,每個聯盟兩個成績最好的分區亞軍進入外卡爭奪戰決定另外兩個八強名額。也就是說30支球隊只有10支球隊有資格進入季後賽(包括外卡戰),晉級難度在四大聯盟中首屈一指。
(作為對比,其他北美項目季後賽數量:NFL12支,NBA和NFL為16支。)
15年MLB季後賽對陣圖
8支球隊在季後賽中通過三輪7局4勝的對陣決定冠軍歸屬。第一輪是分區系列賽(Division Series),第二輪是聯盟冠軍系列賽(Championship Series),而最後兩個聯盟冠軍將會進行舉世矚目的世界大賽(World Series)。
你看,日本職棒決賽叫Japanese Series,韓國職棒決賽叫Korean Series,美國職棒決賽卻叫World Series,勝者直接叫世界冠軍——美國人在棒球上的驕傲由此可見一斑。
美國經典科幻喜劇電影《回到過去2》中,主人翁時光旅行的想法源於棒球「世界大賽」的一場冷門……
MLB常規賽每年4月份開始,10月份結束,每支球隊要打162場比賽——你沒有看錯,半年的時間內162場比賽,基本上沒有休賽日。棒球比賽在室外舉行,經常受到天氣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由於每次對戰雙方經常一般要對陣三四場,推延的比賽經常會被安排在下一天連場進行雙重賽(Double Header),比賽的密度可謂極高。
除了投手在比賽中需要一次又一次投球,對於肩膀和手肘有極大耗損,其他球員並無嚴重的體力消耗。因此,每隻球隊一般會有5名先發投手(Starting Pitcher)輪值先發出場。先發投手一般會投9局中的4-7局比賽,其他的投球由替補投手們(Relief Pitcher)接力完成。當然,如果先發投手狀態極佳,又只消耗了少量投球數,也完全有可能投更多局數,甚至投滿9局來獲得更多比賽成就。
投手投完一場後,都需要做即時的冰敷處理(圖片來自@連續)
一般來說,球隊的25人大名單包括5名先發投手,7名替補投手,以及13名捕手和野手(統稱Position Players)。而5名先發投手的能力則很大程度影響了一隻球隊的實力。
每名防守球員都需要帶著一隻手套,用來幫助接球,手套戴在不用來投球的那隻手(非主力手)上,不同位置的防守球員需要不同類型的手套。此外,捕手還需要其他的設備,包括胸甲、頭盔、面具和腿甲。
而擊球手,要帶頭盔,使用木質球棒擊球,最粗部分不得大於7釐米,長度不得超過106.7釐米。
圖片來自@上海發布
棒球規則中規定,同隊隊員必須穿著相同樣式、相同顏色的比賽服裝——就是我們常見到的好看棒球衫了~而且,服裝上不能有仿照、或者可聯想成為棒球的圖案,以免幹擾對手。比如↓
右邊的→_→,你違規了……(By 網易體育)
MLB到底多有錢?
如果你對棒球的規則並不感興趣,又聽膩了枯燥乏味的賽程規章和制度。也許接下來的內容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
首先咱們來做一輪簡單粗暴的比較——工資。
第一個特點是,工資高!翻看2016年的工資簿,洛杉磯道奇隊的王牌投手Clayton Kershaw將把3450萬美金收入囊中;而道奇隊另一名先發投手Zack Greinke在大放異彩之後,與亞利桑那響尾蛇隊籤下了一份肥約,將在2016年入帳3400萬美金。
他們的薪水不僅完爆NBA本賽季收入最高的Kobe Bryant(2500萬)和NFL最高的Aaron Rodgers(2200萬),也超越了97-98賽季Michael Jordan創造的3310萬的天價年薪。
MLB的大合同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年限長。2014年11月,邁阿密馬林魚隊的老闆大手一揮,以13年3.25億美金的價錢籤下了「怪力男」Giancarlo Stanton,成為了全球體育史上總金額最高的合約。出生於1989年的Giancarlo Stanton當時25歲,這份合約將陪他一直到38歲,可謂球場上的「一眼到老」。
而單份合同總金額的榜單幾乎被MLB包攬,四大聯盟中其他運動最高的是來自NBA的剛籤下5年1.45億美金的「濃眉哥」Anthony Davis,排在30多份MLB合同之後。
布拉德-皮特出演的《點球成金》,講的就是棒球隊的故事
再看看球隊,2015賽季開始時洛杉磯道奇隊的工資總額高達2.7億美金,紐約揚基隊的工資也達到2.2億,30支球隊開出的平均工資為1.25億美金。
MLB是美國四大聯盟中唯一沒有工資帽的聯盟,這也一定程度導致了MLB薪金遠甩其他聯盟。然而,花的多的根本原因絕不是因為沒有限制,而是因為球隊賺的多。
那MLB球隊一年能賺多少錢呢?這些錢又通過什麼樣的渠道而來呢?
算個總數吧,揚基隊2014年的收入超過5億美金,30支球隊平均收入2.62億美金。
每年都有白花花的銀子流入球隊的帳戶,財大氣粗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了。
為什麼美國人愛看MLB?
說完了MLB球隊強大的吸金能力,我們也來探索一下,為什麼美國人這麼喜歡MLB?MLB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筆者自己的觀點是:超越競技因素之上的文化情懷。我們結合NFL的對比進一步說明,NFL和MLB可謂北美最受歡迎的兩大運動,但他們受歡迎的原因全大不相同。
NFL比賽可謂競技體育本身魅力的巔峰。
一隻NFL球隊每年只有16場例行賽,持外卡闖進超級碗不超過20場比賽。這裡有最激烈的對抗,超高水平的戰術執行,令人窒息的比賽節奏,讓人熱血沸騰的球場氛圍……
因此,NFL的比賽更像球迷盛大的節日,每個周末蹲守在電視機前為心愛的球隊助威;感恩節大戰,聖誕節大戰必定是舉國矚目的焦點,為節日獻上最隆重的大餐;而超級碗更是被中國媒體反覆稱為「美國的春晚」……
而MLB呢?首先必須認可它競技體育的魅力。但之所以MLB有著今天的地位,筆者認為原因是:MLB更像球迷的生活。
如果你閒在家裡,你每天都可以看到你心愛的球隊的比賽。如果你晚上沒有地方去,用可以承受的票價,帶上家人,或約上三五好友,去球場吃著炸雞和啤酒,聊聊天,享受其樂融融的時光,這是美國棒球場中最常見的氛圍。
每場MLB比賽7局上半局結束後,所有觀眾都會起立,齊聲唱響一首歌,叫做「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 球場上也會繼續放出歡快的音樂,讓球迷們跟著旋律扭動身體,享受最單純、最快樂的時光。但如果比賽陷入膠著,歡快的球迷們就會聚精會神起來,為心愛的主隊瘋狂助威。
一起來聽聽吧!
MLB將競技、社交、文化、休閒娛樂完美融合與為一身,這是任何其他競技體育所無可比擬的魅力。
「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
當然,奪冠之後,MLB的球迷也是會像其他項目一樣,開始激情的慶祝和狂歡!
激情慶祝奪得「世界冠軍」的MLB球迷
有朋友不禁會問:「30支MLB球隊只覆蓋了美國27個城市,有大量球迷無法現場觀看MLB比賽,能到現場體驗棒球文化的球迷非常有限,你怎麼能說棒球就代表了球迷的生活呢?」
MLB球隊地域分布圖
為了讓你更好的理解為何棒球滲透進了美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們就為您簡單介紹一下另一個概念——美國職業棒球小聯盟(Minor League, MiLB)。
每個MLB球隊並不是只有隊伍裡的25個人左右。其實,每支大聯盟球隊在小聯盟中都有至少至少6個級別附屬球隊(Affiliates),稱為農場系統(Farm System)。
小聯盟6個基礎的級別分為AAA、AA、High A、A、Low A、Rookie League。 每支球隊的梯隊分別在各個聯盟中與其他球隊較量,形成6個低級別棒球聯盟,小聯盟球員隨時可以抽調大聯盟或是穿梭於各個級別。
美國職業棒球小聯盟(Minor League, MiLB)
也就是說,至少有180支小聯盟球隊,絕大多數坐落在城市周邊的城鎮之中。這些球隊球場可能僅能容納三四千人,卻是整個地區人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許多小聯盟球場不僅設有坐席,還有草地票(Lawn Area)。
下圖是一張筆者實拍的小聯盟球場草地看臺。夏日午後或是涼爽的傍晚、棒球、啤酒、炸雞、清風、日光浴、野餐……朋友們,你們真的是來看比賽的嗎?
棒球比賽,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比賽節奏不疾不徐,全家上陣門票價格也並不算高,人們就這樣一邊看球,一邊享受慢節奏的生活——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一觴一詠,暢敘幽情,而且還有絲竹管弦相伴——棒球比賽,此樂何極?
正如曾經MLB海報上說的那樣,對於美國人而言——「I Live For This」
中國人為什麼要關注MLB?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既然這是一種美國人特有的文化氛圍,註定在其他國家難以複製。那作為中國人,我們又為什麼應該關注MLB呢?
首先,棒球曾在中國火熱一時,中國有著棒球的土壤。
抗日時期,劉伯承認為棒球可以鍛鍊臂力,還可以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特別提倡打棒球,以至於當時傳唱的《體育運動歌》中,都有「打棒球……看誰的臂膀粗」之類的歌詞,棒球運動在軍隊中尤為普及,被稱為「軍球」。
by 澎湃新聞
1952年,首屆解放軍運動會中,棒球被列入比賽項目,極大地推動了該運動在全國的普及。據統計,1960年前至少舉辦過10次全國棒球大賽。
中國棒球靈魂人物——梁友文先生,其父梁扶初被尊為中國棒球之父。
然而,因為意識形態宣傳、統戰策略的變化乃至外交等諸多原因,在短暫的黃金髮展期後,有著濃厚「資本主義特徵」的棒球,逐漸被束之高閣。
據知乎網友表示,他曾經看到過一群白髮蒼蒼的老克勒(老炮)在操場熟練的打著棒球,當時他就震驚了……
棒球外交
後來,棒球運動慢慢的復甦了。目前,全國有北京、天津、廣東、江蘇、上海、四川、河南這七個地區有專業棒球隊。時至今日,場地少、運動裝備昂貴、棒球被劃為非奧運項目等因素,仍然在制約著中國棒球運動的發展。
在和樂視體育戰略合作之前,MLB一直在努力地開拓中國的市場。
早在2003年11月,MLB就與中國棒球協會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棒球運動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此外,MLB在中國有自己的辦事處,有相關的中文網站,有各種各樣名頭的交流大使、推廣大使。2008年3月,還曾舉辦過MLB中國賽。
曾經的MLB中國賽,現在,當時承辦比賽的五棵松棒球場,早已經被拆除
MLB一直抱著尋找棒球界姚明的決心:
2001年,投手徐錚被西雅圖水手隊邀請參加春訓,成為中國棒球赴美留學第一人。
同年,18歲的投手王超籤約水手隊,成為了中國首位北美職業棒球運動員,在小聯盟打磨了兩年多後回國。
2007年,紐約揚基籤下了19歲的張振旺和劉凱,西雅圖水手則繼續籤下了王偉和賈昱冰,在小聯盟奮戰數年後,四人都回到了各自的母隊。
另外,華裔球員Raymond Chang(張寶樹)05年至今一直在小聯盟打拼,經常在小聯盟最高級別AAA出賽,他也在09年被中國國家隊徵召出戰過世界棒球經典賽。
紐約洋基隊籤約的兩名中國職業棒球隊員劉凱(左二)和張振旺在新聞發布會上
籃球和棒球在中國的出材率是完全的兩回事,關注度也不盡相同,因此,MLB埋下頭來搞人才培養,與各級政府、教育局合讓棒球走入校園,在浙江合作建立了幾所棒球訓練學校(MLB Academy)——MLB正在不斷探索出一條如何推廣棒球文化的道路。
2009年棒球發展中心落戶無錫市東北塘中學
終於,MLB的不懈努力又收到了成效。去年7月,MLB等到了他們在中國培養的第一個希望之星,19歲的許桂源。與巴爾的摩金鶯隊籤下合約的許桂源,正是由無錫東北塘中學棒球發展中心培養的。
出生於深圳的許桂源是一名出色的打擊手,他的潛力很高,但是由於MLB中每年籤約球員中只有大約1/30的概率能夠進入大聯盟,我們只能為許桂源默默加油,期待他能夠早日在MLB打上比賽。
事實已經完全證明,亞洲人的身體條件有絕對的可能性在MLB取得巨大的成功——
日本外野手鈴木一郎(Ichiro Suzuki)已經在MLB奮戰了15個年頭成為傳奇,41歲的高齡仍然身手敏捷
日本投手達比修(Yu Darvish)在2012年加入德州遊騎兵,已經發展成MLB最出色的投手之一
韓國外野手秋信守(Shin-Soo Choo)手裡正握著一份7年1.3億美金的大合同
2014年,25歲的日本投手田中將大空降紐約揚基,一份創紀錄的7年1.55億美金的菜鳥合同,他也用穩定的表現成為了揚基隊的王牌投手(Ace)
——日本與韓國總計有十餘名球員活躍在大聯盟的一線。
臺灣球員的成功就更具比較意義了。
30歲的投手陳偉殷剛剛履行完巴爾地摩金鶯的三年合約。他出色的表現成為了球隊貢獻勝場最穩定的先發投手之一,據傳聞多家球隊已經為他開出2000萬年薪級別的長約。
「臺灣之光」王建民2007年曾作為紐約揚基隊的揭幕戰先發王牌,當年豪取19勝,在美聯「賽揚獎(Cy Young Award)」評選中屈居第二,遺憾錯過了MLB投手屆最高榮譽。
密爾沃基釀酒人小將王維中2014年被通過特殊選秀帶來球隊,並強制留在大聯盟25人名單一年。芝加哥小熊隊年輕投手曾人和以180萬美金的籤約金加入球隊,這幾年的表現成為農場系統一顆閃閃發亮的新星……波士頓紅襪隊小將林子偉籤約金達到創紀錄的205萬美金,被寄予成為未來紅襪隊遊擊手的希望……
迄今為止,仍有接近20位臺灣年輕選手奮戰在小聯盟中,為了心中大聯盟的夢想而打拼。
筆者曾與絕大多數在美國打球的臺灣球員深入交流,切身體會一名棒球運動員對職業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著。他們說,此生最驕傲的瞬間,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能夠出現在MLB的大舞臺上。
因此,相比於更需要絕對身體素質的NFL與NBA,中國人更有可在MLB球場上取得成功。也許,我們只是需要一個棒球場上的姚明……許桂源們,加油!
我們之前多次提到,MLB已經成為了一種美國時尚文化,融入了他們的生活。早在80年代中期,它的影響力已經從傳統體育市場擴大到美國街頭文化,進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之後,MLB的時尚影響力也不斷蔓延到世界各地。90年代初,MLB已在歐州、亞洲等經濟發達國家得到了潮流引領者的廣泛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時尚人士已將MLB的服飾作為衣櫃中不可缺少的服飾。
時尚的MLB吸引了大批新晉明星爭相穿戴,而這些明星也帶動了很大一批年輕用戶群體。
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喜愛北美體育(包括MLB)的人群,具備了「高收入」、「高學歷」的明顯標籤,符合中產階級的定位。而此前,我們在《吳曉波:中產階級崛起,必將引爆體育產業》中提到,當今中國主流消費的人群中,有1億以上屬於中產階級。他們的消費特性趨於理性,比較相信品質,具有圈層化的現象。
如此看來,MLB的品牌形象,和中國崛起的中產階級之間,有著天然的契合度。我們注意到,樂視體育此次引進MLB,特別加入了MLB官方授權產品的銷售權,聯想到他們在「雙十一」中表現出色的樂視體育商城,如果能夠在授權產品銷售方面取得突破,也將會是版權變現的一個新突破。
一直都收藏著@毛丹青 的這條關於甲子園的微博,每當盛夏到來之時,我都會想起《棒球英豪》裡的那些陽光下的熱血,那些為了進軍甲子園的奮鬥。
雖然樂視體育業已官宣,但熟悉棒球的朋友一定知道,這是一個屬於夏天的運動——從初夏的4月起,到秋天到來的10月決出冠軍。因此,大家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基本規則,從而到夏天體會到更原汁原味的棒球的魅力,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成為你愛上棒球的第一步。
目前看來,棒壘重返2020年東京奧運幾乎已成定局,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僅是默默布局的MLB,中國的棒球運動也迎來了極佳的發展機遇。
我們會擁有屬於中國的甲子園嗎?願不久以後,我們可以迎來屬於中國棒球的夏天。
本文作者:賁嘯錚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責任編輯:郭了個日、點哥、Cam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