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也收到過這樣的簡訊
雖然隔著屏幕都能聞到一股忽悠味
但仍然有不少人上當受騙
為了牟取暴利,不少人就盯上了「群發簡訊」這個「高薪行業」,通過「卡商」購買電話卡,再利用「貓池」 群發簡訊從中獲利。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而「卡商」、「貓池」也就是電信網絡詐騙行業裡的專業術語,現在小編就來為大家揭秘:
卡商:
擁有大量手機卡,通過「貓池」設備插入幾十上百張電話卡,聯繫下遊客戶,利用下遊客戶提供的用戶手機號碼,同時向大量手機用戶發送簡訊,並向下遊客戶收取一定的簡訊費用。而下遊客戶往往與網絡欺詐、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密切相關,因此「卡商」也成為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突出的幕後黑手之一。
貓池:
是一種擴充電話通信帶寬和目標對象的裝備的別稱,利用「貓池」可以同步向大批量的用戶號碼發送簡訊,支持多張手機卡同時使用的設備,一般有8槽、16槽的,高端的甚至達到128槽(即可以同時插8、16或128張手機卡),是詐騙分子的常用詐騙工具。
▲貓池
「一晚發送幾萬條簡訊,每條簡訊收入0.18元,一晚能進帳幾千塊。」直到2020年6月22日,瀘州男子但某(男,25歲,四川省瀘縣人)、李某某(男,25歲,四川省瀘縣人)被龍馬潭區公安分局民警抓獲,他們已經利用「貓池」群發賭博網絡連結簡訊非法獲利數萬元。
▲左圖為嫌疑人但某,右圖為嫌疑人李某某
2019年7月,但某從朋友處得知利用「貓池」群發簡訊是個暴利行業,於是自己鑽研,在網上購買了2臺「貓池」、1臺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併購買了幾十張電話卡,通過群聊聯繫到一微信名叫「菁尤」的客戶,「菁尤」給但某提供精準電話號碼,讓但某幫他發送「**,添加我的微信號****」等內容的手機簡訊。起初但某並不知道「菁尤」是做什麼的,為了搞清楚情況,但某用自己的微信小號添加了「菁尤」廣告簡訊中的微信號,發現「菁尤」的朋友圈要麼是賣茶葉,要麼是做公益,但是通過聊天試探,但某逐漸發現了這個下家「菁尤」在從事詐騙活動。
▲但某的作案工具
明知如此,但某也沒有抵擋住金錢的誘惑,但某最終幫著「菁尤」發送20萬餘條簡訊,非法獲利3.7萬元。
2020年年中,但某在與小學同學李某某聚會時,才發現李某某也自己在家鑽研「群發簡訊」,於是兩人開始頻繁交流經驗,但與但某不同的是,李某的規模更大,2020年初至今,李某已經非法牟利8萬餘元。
▲李某某的作案工具
2020年6月22日,民警分別在但某、李某某家中將二人成功抓獲,並繳獲「貓池」、電話卡、電腦等作案工具。經審訊,但某、李某某二人對其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事實供認不諱。
目前,二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法律連結:根據《刑法修正案(九)》,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警方提示: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拓寬了就業、創業渠道,但「君子愛財有道」,在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掙錢的同時,更要增強法律意識,不從事、不參與黑客攻擊入侵、賭博、詐騙等網上違法犯罪活動,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來源:平安龍馬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