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什麼最信任陳誠?只因他有一項本事,無人能及!

2020-12-16 騰訊網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陳誠多少也算得上是個「能臣」,按他的水平,加上王牌18軍的實力,絕對不至於連紅軍的影子都找不著。那麼,他究竟在幹什麼呢?

實際上,陳誠並沒閒著。首先,他派第52師去跟紅軍主力交手(可見他知道紅軍的行蹤),為什麼自己不去打,卻派52師去呢?因為52師是雜牌軍,不是蔣介石的嫡系,因此蔣介石早就想除掉它。陳誠作為老蔣的最佳代言人,自然心知肚明,順利讓52師遇上了紅軍的主力,噼裡啪啦被打散了架。然後,陳誠出面,收編了這個師,用自己的一個旅為班底,將52師收歸自己帳下。

陳誠之所以這麼做,自然都是老蔣的意思。因此,當何應欽和熊式輝向陳誠發難的時候,老蔣並沒有理會,反而還暗中升了陳誠的官。

這就是陳誠的本事:能體察蔣介石的心意,並甘願替老蔣背黑鍋。畢竟對老蔣來說,有些事他是不能出面的,誰能替他出面,而且做得天衣無縫,誰就是他的心腹。

1928年初,蔣介石復出。4月,蔣任命陳誠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司令。陳誠就任警衛司令後,大力擴充實力,共組建三個警衛團,節制兩個炮兵團, 指揮兩個憲兵團,其實力超過雜牌軍的一個軍。1929年春,蔣任命陳誠為十一師師長,中原大戰後再升為十八軍軍長。由此,陳誠在蔣軍中的地位正式確立。

1936年春,中國工農紅軍到達陝北後,陳誠奉蔣介石之命,任晉綏陝寧四省邊區「剿匪」總指揮,率大批國民黨中央軍到山西堵擊紅軍。六月,奉命赴粵設立「廣州行營」,解決陳濟棠、李宗仁聯合反蔣的「兩廣事件」。十二月在「西安事變」中,與蔣介石一起被張學良扣留,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又參與東北軍和西北軍。

抗戰期間,陳誠先後還兼珞珈山軍訓團教育長、航空委員會、中央訓I練委員會主任委員、軍委會戰時工作幹部訓練第一團副團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和中央訓練團教育長。在抗日作戰中,所部取得上高戰役、湖北戰役的勝利。

1943年,陳誠任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同年五月,離滇返鄂,指揮對日作戰,取得鄂西大捷。1944年11月,任軍政部部長。1945年1月,兼任後勤部總司令。民國三1946年6月,任國防部參謀總長兼海軍總司令。

1947年8月,蔣介石又委任他為東北行轅主任,派往危機四伏的東北戰場,指揮國民黨軍先後向山東、東北解放區進攻,均被擊潰。

眾所周知,蔣介石很喜歡越級指揮,經常不告知軍長,就秘密地把一個師調走了,等軍長要用這個師的時候,只能幹瞪眼,經常讓戰局因此而崩潰。在東北戰場就是這樣,但老蔣是不出面的,替他出面的還是陳誠,因此杜聿明這些高級將領們,即使明明知道是老蔣在背後搞的鬼,也只能把火撒到陳誠身上。

說到底,陳誠就是一個老實人,一生認定了蔣介石這個主子,讓他去背多少黑鍋都願意。也正是因為陳誠的這個「本事」,才讓他在眾多的黨國元勳中脫穎而出,成為蔣介石最崇信的心腹。

陳誠去世後,蔣介石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並親自到靈前獻花圈,並指令張群、何應欽等元老和「五大院院長」諸位大員組成治喪委員會,按國民黨最高級的級別發喪。按他生前的意願,以家鄉傳統的儀式,安葬在臺北縣泰山鄉同榮村。

陳誠在大陸情勢逆轉的關鍵時刻,整編來臺部隊、改革幣制、穩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規劃地方自治;是蔣中正以外的第二號人物,對臺灣社會與經濟具有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蔣介石要陳誠快速離婚,陳誠請大舅子喝酒,一小時拿到離婚協議書
    1930年12月的南京已有幾分寒冷,當國民黨陸陸軍第18軍軍長陳誠走出蔣介石辦公室的時候,他長長舒了口氣,同時又有幾分興奮,而中間又夾雜著幾分莫名的惆悵,陳誠此時的心情可以用複雜無比來形容。為什麼說陳誠舒了口氣呢?
  • 蔣介石一聲令下陳誠就地上任
    不料,突然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部下打來的,說他的行政職務被免了,蔣介石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馬上上任。他居然完全不知情,也沒人告知他,就這樣一個堂堂臺灣省主席,莫名其妙就被免職了。臺灣省的主席誰幹不了,陳誠何德何能,他被選中,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魏明道心有不甘,他回到家就給老婆鄭毓秀抱怨,好好地就不讓幹了,也不知老蔣是咋想的。
  • 陳誠能一直得到蔣介石的重用,除了忠誠,這層特殊關係也很重要
    陳誠能一直得到蔣介石的重用,除了忠誠,這層特殊關係也很重要我們知道,陳誠是蔣介石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員長」之稱,在軍隊內他是「土木系」的核心人物,蔣介石抉擇困難時也大多聽取的他的意見,即使後來到臺灣後,陳誠依然得到重用,得到的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他忠誠嗎?
  • 蔣介石當月老牽線,陳誠二婚成話癆,婚姻還是要講門當戶對
    1932年元旦,在上海當地最豪華的滄州飯店舉行了一場盛大隆重的結婚典禮,豪華程度可以說僅次於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禮規格。因為新郎官的地位也僅次於蔣介石,蔣介石當時被人們稱為蔣委員長。而他則是被人稱為小委員長的陳誠,婚禮的新娘是譚延凱的三女兒譚祥。
  • 陳誠意外娶了民國元老千金,從此與蔣介石夫婦建立了什麼特殊關係?
    陳誠在軍事謀略上,雖然沒啥特別驚人之處,但國軍第十一師包括後來的第十八軍這些王牌部隊,卻實實在在是在他手裡調教出來的,證明他帶兵還是有一套本事的。 主宰大陸國民政府期間,蔣介石提拔人有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是重用黃埔系出身的軍人,因為蔣是靠黃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鄉;三是重用對蔣介石個人十分忠誠的人。陳誠是三者兼備。 陳誠的兒子回憶父親與蔣介石共事的往事曾說:每當陳誠與蔣介石意見相左,只要蔣介石作了決定,陳誠總是默默執行。
  • 蔣介石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陳誠功高震主最終卻成了絆腳石
    蔣介石有一句口頭禪,叫「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由此可見陳誠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陳誠的運氣很好,因為鄧演達上了保定陸軍學校;後來遇到蔣介石而飛黃騰達。在黃埔軍校裡邊的時候,陳誠讀《三民主義》被蔣介石垂青;東徵之時,陳誠三發炮彈一戰成功,讓蔣介石刮目相看。
  • 蔣介石的右臂,「美人計」得來的陳誠,婚姻生活一波三折
    拉攏人心的蔣介石 蔣介石在從政後期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需要找到合適的左膀右臂來輔佐自己。 當時蔣介石精通兵法,不僅行軍打仗有一套,對內部業務也是治理的較為妥善,總是能拉攏到人才與一些高級將領,不得不說 ,「蔣」還是老的辣。
  • 蔣介石因兒子被監視責問陳誠,給其下馬威,陳仍依然臣服至今成謎
    後來,情報機關給這一事件做了註腳:陳誠自1949年1月5日擔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以來,看到蔣介石今非昔比,江河日下,於是他便心態異常,美國人也趁機靠近他、拉攏他,企圖利用時局的混沌,讓陳誠鬧臺灣獨立。起初,蔣介石並不熱衷於這些情報資料,但聯繫蔣經國被監視一事,屢經風雨的蔣介石豈能無動於衷?
  • 追隨蔣介石去臺灣的陳誠、陳果夫、陳立夫的人生結局
    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忠實執行蔣介石的決定,對臺灣經濟發展也做出了貢獻。同時他堅決反對美國製造「兩個中國」。1965年3月5日,陳誠因感冒並發肺支氣管炎在臺北停止了呼吸。 二、潦倒而死陳果夫
  • 「常敗將軍」陳誠為何能獨得老蔣青睞,屢屢升遷,最後還成為老蔣的...
    老蔣用人有個習慣,那就是特別喜歡重用浙江人(老蔣是浙江人),以及黃埔系的人(老蔣是黃埔軍校校長),「不幸」的是,這兩點陳誠(陳誠是黃埔軍校的教官)都佔了,另外陳誠對老蔣死忠,老蔣想不寵他都難,儘管陳誠在軍事上有「常敗將軍」之稱,但有老蔣罩著,並不影響他的升遷之路,別人打了敗仗會多少受到點懲罰,哪怕是象徵性的,但陳誠卻沒事,反而會受到重用和提拔
  • 「小委員長」陳誠:危局之時主政臺島
    為了能及時收到本公號推文,請您在關注「華人之光」微信公眾號後,務必再將本號設為星標置頂,閱讀文章後,記得文末的轉、贊、在看一鍵三連哦 :  )1965年, 陳誠去世。他身後可謂極盡哀榮。蔣介石手書挽匾、輓聯,刊登於臺灣各大媒體,挽匾為「黨國精華」,輓聯為「光復志節已至最後奮鬥關頭,那堪吊此國殤,果有數耶!革命事業尚在共同完成階段,竟忍奪我元輔,豈無天乎?」
  • 關麟徵為什麼不跟著蔣介石去臺灣,是不想去!還是另有隱情
    關麟徵陝西人,他是民國時期蔣介石集團中著名的戰將,也是一位抗日英雄。在八年抗戰中,他轉戰全國,多次與日寇交手,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因此被敵人稱之為關鐵拳。可以說,關麟徵是國軍中難得的一位將才。而國軍中號稱第六大主力的52軍,就是他一手締造出來的王牌軍,該軍下轄二十五師(號稱國軍千裡駒師)也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部隊。
  • 國民黨垮臺,蔣介石為什麼不敢直接飛去臺灣?他在等兩個人
    真的要去臺灣安家了,蔣介石還真有點前途未卜之感。 事實上,還有一個關鍵人物,蔣介石也不得不考慮。他就是時任陸軍副司令的孫立人。作為陸軍副司令,孫立人也早已來到臺灣,他手裡有軍權。陳誠不管怎麼說,都是蔣介石看著成長的,扶著上路的,孫立人卻是個海歸派,不是蔣介石的黃埔嫡系。
  • 薛嶽由「英雄」變成「狗熊」,只因他輸光了蔣介石的這支精銳!
    薛嶽為什麼造成這種狀況呢?不是他主動退出而是因為他連打大敗仗,比蔣介石擼了官。這事兒發生在1947年前後,史稱魯南戰役。 魯南戰役中,薛嶽丟了兩個師,更令蔣介石生氣的是,把他的機械化家底——第一快速縱隊給報銷了。於是蔣介石派總參謀長陳誠坐鎮徐州督戰,實際上就是把薛嶽給架空了。不想,陳誠的表現比薛嶽還要差。由於他和蔣介石的瞎指揮,第二綏區李仙洲集團在萊蕪被全殲,喪師失地。
  • 陳誠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看他的臨終遺言,至少他是一個愛國的人
    於是在1963年,周恩來就讓和平將軍張治中給陳誠寫了一封親筆信,轉達了毛主席當時對於臺灣的政策,希望陳誠能從國家統一的民族大義出發,推動兩岸向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只可惜當時的陳誠已經身患肝癌。沒人知道病痛中的陳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想的。1965年3月3日,陳誠迴光返照,從昏迷中醒來。
  • 杜聿明談遼瀋戰敗:蔣介石3年換3帥,只信浙江人,搞亂東北軍心
    國軍大將杜聿明最糾結的,卻是蔣介石狹隘的格局,和低劣的用人之術。一、蔣介石臨陣換帥杜聿明對東北戰局最有發言權,因為他投入東北戰局最早,對東北局勢理解也最為深刻。1945年10月,杜聿明就擔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奉蔣介石之命,率兵出關,接收東北。
  • 蔣介石敗退臺灣前,派哪位心腹主政臺灣?他是黃埔系二號人物
    1948年末,解放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場戰爭已經打了3個年頭,解放軍的力量在不斷強大,而國民黨卻有一種日暮途窮之勢。如今長江防線危在旦夕,蔣介石比誰都清楚,他的前途渺茫,應該早做脫身準備。於是他以退為進,準備暫時隱退,將爛攤子交給代總統李宗仁。
  • 蔣介石遊峨眉山,為什麼猴王與眾猴給他揖禮讓道?
    1936年,抗戰前夕,陳誠在峨眉山舉辦軍官訓練團,便邀請蔣介石前來開學典禮並訓話。既然已經到了峨眉山,美景自然不能錯過。於是,手下人前呼後擁,用滑竿抬著蔣介石,從紅珠山出發,經香火旺盛的雷音寺、純陽殿、清音閣,直抵洪椿坪路口,一路清淨,蔣介石暗暗責怪手下的人:「哪有賊猴們的身影?總是弄些聳人聞聽的事兒來煩心。」剛想到這裡,只見洪椿坪夾道蕤林中,猴子們從天而降,擋住了去路。蔣介石忙令手下人投食「買路」。
  • 追隨蔣介石時間最長的國軍將領,不是陳誠,而是他的第一任侍衛長
    如果要評價,在國民革命軍中,誰對蔣介石最忠心,相信大家都會想到的是陳誠,顧祝同,胡宗南等將領。如果要是說,在國軍將領中,「誰」追隨蔣介石時間最長,恐怕這三位國軍將領,而是蔣介石老鄉王世和。王世和在國軍中可是一位傳奇人物,他與蔣介石的關係可不一般,據說,王世和是蔣介石的表侄,其祖父與蔣介石母親王採玉系堂姐弟關係,反正,兩人有點親戚關係。而且王世和並不是在蔣介石發達後去投奔他的,而是在蔣介石還沒有發達之前就追隨蔣介石的。
  • 老蔣要求陳誠快速離婚,陳誠請大舅子喝酒,1小時拿到離婚協議書
    陳誠能成為蔣介石的心腹大將,一方面是因為他個人能力比較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娶了譚延闓的三女兒譚祥。譚延闓是民國時期的大人物,他曾撮合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姻,給他們二人提供了許多幫助。宋美齡婚後一直沒有孩子,對待譚延闓的女兒譚祥,如同自己親生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