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能一直得到蔣介石的重用,除了忠誠,這層特殊關係也很重要

2021-01-12 小春說歷史

陳誠能一直得到蔣介石的重用,除了忠誠,這層特殊關係也很重要

我們知道,陳誠是蔣介石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員長」之稱,在軍隊內他是「土木系」的核心人物,蔣介石抉擇困難時也大多聽取的他的意見,即使後來到臺灣後,陳誠依然得到重用,得到的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他忠誠嗎?

恐怕不是這樣,畢竟一些將領對蔣也很忠誠,但是到臺灣後並沒有受到重用,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還不是「自己人」。什麼是「自己人」呢?彼此之間有親屬關係才可以。而陳誠恰好具備這一點,因為他是蔣的「女婿」,那麼這話是從何說起呢?

1931年2月,陳誠帶領18軍進入江西準備「剿共」。蔣介石為了進一步拉攏陳誠,讓宋美齡出面,介紹其乾女兒譚祥與陳誠成婚。譚祥是湖南辛亥革命元老譚延闓的三女兒,比宋美齡小6歲,是宋美齡留美時的同學。譚祥天生麗質,明眸皓齒,膚白勝雪,再加上名門出身,受到蔣介石、宋美齡的寵愛。

陳誠與譚祥成婚,真乃「英雄配美人」,天生一對。陳誠與原配夫人吳舜蓮以「生不能同衾,死必須同穴」為條件離婚。離婚後吳仍住浙江青田陳誠老家,服侍公婆。1931年底,陳誠由蔣介石、宋美齡主婚,在上海與譚祥成親。從此,陳誠與蔣介石又多了一層翁婿關係,「女婿是半子」,譚祥與陳誠的婚姻,更為陳誠的青雲直上、飛黃騰達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

有人說,陳誠娶到一架「升官梯」,買了一頂「保護傘」,自然比同鄉關係、黃埔關係更加密切。從此陳誠仕途坦蕩,平步青雲,一登龍門,身價十倍,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拿新婚不久的一次戰事來說,陳誠就是靠夫人擺脫困境。

當時陳誠指揮著三路縱隊11個師的人馬,用分進合擊戰術,向江西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猖狂進攻,由於指揮上的低劣,前半陣勞師輾轉,疲於奔命,後半陣處處挨打,潰不成軍,結果數萬之眾遭殲,兩個師長當了俘虜。

「陳誠在1933年二三月間,連遭黃陂、東陂兩次慘敗,3個精銳師被殲,其中被生俘者達萬餘,槍枝被繳萬餘支,又損新式機關搶300挺、大炮40門。」《中央革命根據地史》尤其是他賴以起家的第11師,竟也未能逃脫被殲之命運,更使其喪魂失魄。當他聽到這一消息時,幾乎昏厥倒地,數日中,傷心淚下,羞愧不已。

慘敗之後,蔣軍內部譁然,都對陳誠的行為表示憤慨。當陳誠聽說江西省主席熊式輝向蔣介石建議要撤銷被殲的幾個師番號時,更是悔恨交加。他致電蔣介石,辭去本兼各職,並不待回電,即去南昌,住於家中,閉門謝客。

面對攻擊四起的嚴峻形勢,陳誠意態消沉,夫人譚祥挺身而出,跑到宋美齡那裡,訴一番苦衷,表一番忠誠,宋美齡自然要在蔣面前評功擺好。

此時蔣介石對陳誠在第四次「圍剿」中的失敗,雖有責備之意,但並未對他失去信任,且權衡手下諸將領,覺將來「圍剿」紅軍的前方指揮,似非陳莫屬。但陳誠不主動前往謁蔣,蔣也不便召見,蔣陳關係,一時竟成僵局。

後來還是南昌行營的參謀長賀國光從中斡旋,決取「夫人外交」的辦法,打開僵局。

賀請譚祥邀陳散步,就便去看望宋美齡,以便蔣陳見面。譚依計而行,於散步中提出訪宋,陳當然不便拒絕,於是隨譚前往拜謁。果然,宋美齡與陳夫婦寒暄不久,蔣即出見,並與陳商討新的「圍剿」紅軍的計劃,表示了重用陳的決心。陳欣然受命,前嫌就這樣解開了。

隨後,陳誠便重回撫州,坐鎮指揮。 最終的結果是,蔣介石不但沒有追究陳誠兵敗的責任,而且還為陳誠補充兵力,繼續予以重用。

其後,陳誠更是步步高升。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對蔣介石的忠誠。 其二,是與夫人有關。

如上所述,陳誠擁有一位稱蔣介石、宋美齡為乾爸乾媽的了不起的夫人,在以後的仕途上當然會有不俗的表現,而且能遇難成祥了。

相關焦點

  • 陳誠意外娶了民國元老千金,從此與蔣介石夫婦建立了什麼特殊關係?
    除了個人奮鬥努力因素外,陳誠與蔣介石還有一層特殊關係:即他是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幹女婿。 主宰大陸國民政府期間,蔣介石提拔人有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是重用黃埔系出身的軍人,因為蔣是靠黃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鄉;三是重用對蔣介石個人十分忠誠的人。陳誠是三者兼備。 陳誠的兒子回憶父親與蔣介石共事的往事曾說:每當陳誠與蔣介石意見相左,只要蔣介石作了決定,陳誠總是默默執行。
  • 蔣介石一聲令下陳誠就地上任
    不料,突然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部下打來的,說他的行政職務被免了,蔣介石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馬上上任。他居然完全不知情,也沒人告知他,就這樣一個堂堂臺灣省主席,莫名其妙就被免職了。臺灣省的主席誰幹不了,陳誠何德何能,他被選中,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魏明道心有不甘,他回到家就給老婆鄭毓秀抱怨,好好地就不讓幹了,也不知老蔣是咋想的。
  • 蔣介石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陳誠功高震主最終卻成了絆腳石
    最關鍵的是陳誠對蔣介石的忠誠,陳誠以效忠蔣介石為己任,因個子矮小,被外國記者稱為「大元帥袖珍本」。陳誠崇拜蔣介石也喜歡模仿蔣介石,所以被人稱為「小委員長」。陳誠能夠平步青雲也不單純是拍馬屁,個人才幹也是主要因素。陳誠是國民黨裡邊少有的清官,連軍統頭子戴笠都說陳誠「是少數不要錢肯苦幹將領」。陳誠的治軍能力厲害,公開提出的用人標準是「不貪財,不怕死,會帶兵,能打仗,沒有不良嗜好,忠於總裁,服從命令。」
  • 蔣介石當月老牽線,陳誠二婚成話癆,婚姻還是要講門當戶對
    蔣介石拉攏人的手段主要是靠職務的許諾和金錢誘惑,而最厲害殺手鐧則是運用中國古代兵法三十六計之一的美人計。蔣介石認識的美人很多,要拉攏的將領也很多,所以他也正好利用這一點把人心聚攏,像陳誠和譚祥兩人的姻緣,正是蔣介石利用譚祥拉攏陳誠其中一個例子。這一計策的實施和一個人有莫大的關係,這個人就是鄧演達。
  • 蔣介石要陳誠快速離婚,陳誠請大舅子喝酒,一小時拿到離婚協議書
    要知道在當時的中日關係中,日本是強勢的一方,中國是弱勢的一方,蔣介石一再要求手下人不要刺激日本人,陳誠知道其中的利害,他心中也非常不安,回國後沒有幾天,當蔣介石下令召見陳誠時,他本能地想到蔣介石肯定要責罰自己,但是令陳誠沒有想到的是,蔣介石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這令陳誠長長舒了口氣。那陳誠為什麼又有幾分興奮呢?
  • 他是「小中正」,蔣介石的幹女婿,宋美齡為他做媒,成為二號人物
    陳誠不但是蔣介石的心腹,而且能代蔣受過,且默默地執行蔣介石的決定,對蔣介石是絕對忠誠。可以說在黃埔系中,地位僅次於蔣介石。蔣介石提拔人的時候有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是重用黃埔系出身的軍人,因為蔣是靠黃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鄉;三是重用對蔣介石個人十分忠誠的人。
  • 「常敗將軍」陳誠為何能獨得老蔣青睞,屢屢升遷,最後還成為老蔣的...
    老蔣用人有個習慣,那就是特別喜歡重用浙江人(老蔣是浙江人),以及黃埔系的人(老蔣是黃埔軍校校長),「不幸」的是,這兩點陳誠(陳誠是黃埔軍校的教官)都佔了,另外陳誠對老蔣死忠,老蔣想不寵他都難,儘管陳誠在軍事上有「常敗將軍」之稱,但有老蔣罩著,並不影響他的升遷之路,別人打了敗仗會多少受到點懲罰,哪怕是象徵性的,但陳誠卻沒事,反而會受到重用和提拔
  • 老蔣要求陳誠快速離婚,陳誠請大舅子喝酒,1小時拿到離婚協議書
    陳誠能成為蔣介石的心腹大將,一方面是因為他個人能力比較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娶了譚延闓的三女兒譚祥。譚延闓是民國時期的大人物,他曾撮合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姻,給他們二人提供了許多幫助。宋美齡婚後一直沒有孩子,對待譚延闓的女兒譚祥,如同自己親生的一般。
  • 蔣介石發家史,除了靠結拜,重用黃埔生,還得到了一個家族的支持
    在陳炯明發動叛變後,孫中山夫婦被困永豐艦上,這時,蔣介石偷偷地避開敵人,登上永豐艦帶來了糧食,這讓孫中山很激動,從而慢慢地改變了對蔣介石的看法,也開始慢慢地重用他。當然了,孫中山只是給蔣介石提供了一個平臺,而讓蔣介石登上權力巔峰。
  • 蔣介石的右臂,「美人計」得來的陳誠,婚姻生活一波三折
    這又要從何說起呢? 拉攏人心的蔣介石 蔣介石在從政後期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需要找到合適的左膀右臂來輔佐自己。 當時蔣介石精通兵法,不僅行軍打仗有一套,對內部業務也是治理的較為妥善,總是能拉攏到人才與一些高級將領,不得不說 ,「蔣」還是老的辣。
  • 蔣介石為什麼最信任陳誠?只因他有一項本事,無人能及!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陳誠多少也算得上是個「能臣」,按他的水平,加上王牌18軍的實力,絕對不至於連紅軍的影子都找不著。那麼,他究竟在幹什麼呢? 實際上,陳誠並沒閒著。首先,他派第52師去跟紅軍主力交手(可見他知道紅軍的行蹤),為什麼自己不去打,卻派52師去呢?
  • 蔣介石的五虎將,個個忠肝義膽,可晚年的結局卻落差巨大!
    通過蔣介石給這五個得力助手的稱呼,就知道這幾個人在軍中都分別擔任著怎樣的職位,以及他們個個都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首先是幹將陳誠,陳誠是他心中的最得力的部下。
  • 如果蔣介石在解放時期,把這三個戰區,交由這三位名將管理會怎樣
    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的,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在用人方面,屬於是任人唯親,並沒有做到為人才適用。比如,在解放戰爭時期,軍事才能平平的胡宗南,卻格外的頗受蔣介石重用,並且管理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北戰區,也是西北戰區最高管理人,掌控50萬大軍,成為名震一時的西北王。
  • 追隨蔣介石時間最長的國軍將領,不是陳誠,而是他的第一任侍衛長
    如果要評價,在國民革命軍中,誰對蔣介石最忠心,相信大家都會想到的是陳誠,顧祝同,胡宗南等將領。如果要是說,在國軍將領中,「誰」追隨蔣介石時間最長,恐怕這三位國軍將領,而是蔣介石老鄉王世和。王世和在國軍中可是一位傳奇人物,他與蔣介石的關係可不一般,據說,王世和是蔣介石的表侄,其祖父與蔣介石母親王採玉系堂姐弟關係,反正,兩人有點親戚關係。而且王世和並不是在蔣介石發達後去投奔他的,而是在蔣介石還沒有發達之前就追隨蔣介石的。
  • 陳誠到臺灣之後為何人氣飆升,甚至離「總統」之位僅有一步之遙?
    這個時候的國民黨政權已經是風雨飄搖,蔣介石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臺灣這個孤島之上,因此在陳誠上任之前,蔣介石就給了陳誠六條「錦囊妙計」,讓他經營好臺灣。就任臺灣主席後的陳誠幾乎從一夜之間,從低調轉為活躍,熟悉他的人曾說,這是幾十年政治軍事生活對其的重塑。
  • 蔣介石五虎將中,此虎爭議最大,有人說他是靠女人上位的
    說起蔣介石的虎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們分別為福將劉峙,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這五位將領都是蔣介石早期最得力的幹將,在北伐,中原大戰,軍閥混戰中都是屢立戰功,尤其是劉峙被稱之為常勝將軍,有蔣介石早期救火隊長之稱。
  • 蔣介石因兒子被監視責問陳誠,給其下馬威,陳仍依然臣服至今成謎
    他想到,幾天前,也就是1949年5月25日午時,他給陳誠發報,想從舟山抵達臺北,陳誠卻二十四小時內未行復電,這是違背常態的。無奈,蔣介石只好攜蔣經國在高雄登岸,先在孫立人將軍的防區落腳,然後才移居臺北角板山的溪口臺,弄得蔣介石甚為尷尬。
  • 譚祥被贊賢妻,照相時讓陳誠站磚頭顯高,撕毀陳誠與前妻離婚協議
    這場婚禮對陳誠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通過譚祥把自己的命運同蔣介石和宋美齡牢牢地拴在了一起,這是他以後在國民黨內如魚得水、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也是他敢於和老資格的何應欽叫板的底氣所在。當一切辦妥後,在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安排下,陳誠與譚祥見面了,根據國民黨方面的史料,陳誠與譚祥第一次見面的時間在1931年1月24日,見面地點在蔣介石的官邸,除了蔣介石夫婦,還有譚祥姐妹。
  • 追隨蔣介石去臺灣的陳誠、陳果夫、陳立夫的人生結局
    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忠實執行蔣介石的決定,對臺灣經濟發展也做出了貢獻。同時他堅決反對美國製造「兩個中國」。1965年3月5日,陳誠因感冒並發肺支氣管炎在臺北停止了呼吸。 二、潦倒而死陳果夫
  • 蔣介石「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一人為何留在大陸?
    說起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以及「虎將」衛立煌。這五人可以說是個個都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在確立蔣介石的軍閥混戰中,他們都有過突出的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