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一人為何留在大陸?

2020-12-16 野趣de歷史

說起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以及「虎將」衛立煌。這五人可以說是個個都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在確立蔣介石的軍閥混戰中,他們都有過突出的戰功。除此之外,「五虎上將」還屢被重用,後來都擔任過戰區司令以上的職務。但是讓很多人不解的,為什麼解放戰爭後,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下一人卻留在了大陸呢?

蔣介石

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蔣介石擔任了黃埔軍校的第一任校長,這也是他日後發跡騰飛的重要資本。在這期間,有5個人深得蔣介石的信任,他們在軍閥混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被人們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節節敗退,蔣介石率殘部逃至臺灣,曾經的「五虎上將」也迎來了不同的結局,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陳誠

第一,「幹將」陳誠。陳誠畢業於保定軍校,之後與蔣介石結識,是蔣介石最得力的心腹。黃埔軍校成立後,他出任炮兵科教官。後來在北伐戰爭、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中多次為老蔣立功,官也升至參謀總長。在國民黨高層中,有「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的說法。其中中正就是蔣介石的名,辭修是陳誠的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蔣介石不可一日無陳誠,足見陳誠對蔣介石的重要性。解放戰爭後,他便跟隨蔣介石逃至臺灣,開始進行土地改革,是臺灣僅次於老蔣的「二號人物」。

顧祝同

第二,「忠將」顧祝同。顧祝同跟陳誠一樣也是保定軍校畢業,但是比陳誠晚了好幾期,屬於他的小師弟。1922年,兩人在粵軍許崇智部相識,當時蔣介石是許崇智的參謀長,在他的大力推薦下,顧祝同出任上尉副官兼軍事教導隊區隊長,由此開始追隨蔣介石,並對他忠心不二。而顧祝同能夠發跡離不開蔣介石的推薦,所以心裡十分感激蔣介石,對蔣可謂忠心耿耿。1949年他先是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不過又返回大陸,在西南負隅頑強抵抗,後於1950年再次逃回臺灣,成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與「國防會議秘書長」。

劉峙

第三,「福將」劉峙。劉峙同樣是在蔣介石成立黃埔軍校時就投靠了他,並擔任當時的戰術教官。之後在北伐戰爭中為蔣介石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人就說他的運氣非常好,因為每次都能在對蔣介石不利的戰局中幫助其轉危為安,因此他也被稱為是蔣介石的「福將」,官至戰區司令。不過在淮海戰役中他輸得一敗塗地,將蔣介石的80萬精銳軍葬送殆盡。因此後來,劉峙沒敢跟隨蔣介石一同去臺灣,而是帶著多年搜刮來的巨額財富前往印尼,當了一個富家翁。但是他在印尼被人搶劫後一貧如洗,生活無望下,又於1954年逃到臺灣,被蔣介石掛了一個虛職。從此之後開始養老。

蔣鼎文

第四,「飛將」蔣鼎文。蔣鼎文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堂,一開始和蔣介石並沒有什麼淵源。1924,已經是上校參謀的蔣鼎文連降四級,進入黃埔軍校擔任起學生隊的「小隊長」,不久後因為和蔣介石都有早起的習慣,才給蔣介石留下了好印象,得以重任。而他在軍閥混戰中行動迅捷、飄忽不定,還被人們稱為是「飛將」。不過,蔣鼎文卻在抗日戰爭中犯下了大錯,當時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貪腐上,豫湘桂戰役爆發後,手握數十萬重兵的蔣鼎文卻不戰而潰,失地千裡!蔣鼎文自知責任難逃,所以選擇了引咎辭職,後來逃到臺灣後也沒有受到蔣介石的重用,而是被委任為「顧問」的虛職。

衛立煌

第五,「虎將」衛立煌。最能打、軍事才能最高的衛立煌無疑成了最「特殊」的一位,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的人,衛立煌雖然屬於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但是他卻極其厭惡內戰。內戰爆發後,衛立煌故意出國考察,目的就是遠離內戰戰場。1948年,他被蔣介石派往東北和我軍作戰,遼瀋戰役結束後,他避居香港,後來他從香港回國定居,受到了大陸的熱烈歡迎。此後,衛立煌被推選為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甚至還接替龍雲擔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最終於1960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3歲。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唯獨衛立煌一為何留在了大陸,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蔣介石的五虎將,四個逃到臺灣,一個留在大陸,他們的結局如何?
    首先能成為老蔣的五虎上將一定老蔣信任的人物。其實這些人各有各的本領。有的打仗厲害,有的管理軍隊厲害,也有的因為老蔣太信任所以受到了老蔣的重用。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老將的五虎上將都有誰。 第一位「幹將」陳誠。老蔣的心腹愛將。他追隨老蔣的時間比較早,早在黃埔時期就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經過一系列戰爭的洗禮,蔣介石的十三太保結局迥異,尤其是1949年後,十三太保中有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還有兩人早逝。那麼,作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他們各自的結局如何呢?第一,劉健群劉健群屬於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不過他的這個黃埔嫡系有點與眾不同,他不是黃埔學生,而是黃埔總教官何應欽的機要秘書。
  • 安徽出了五個抗日名將,一人犧牲,一人留在大陸,三人逃到臺灣
    他們五人中,一人犧牲,一人留在大陸,三人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那麼,這五人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第一,戴安瀾200師師長戴安瀾是安徽無為人,1942年,戴安瀾追隨第五軍軍長杜聿明進入緬甸,先後參加了同古保衛戰、棠吉之戰等一系列戰事,不過,遠徵軍卻因為多頭指揮以及配合不好等原因被日軍打敗,戴安瀾奉命掩護第五軍撤退。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結局?為何只有四個人逃到臺灣省
    有人曾將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以及衛立煌等五個人比作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因為這五個人分別在東徵陳炯明、北伐戰爭、中原大戰以及抗日戰爭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五個人最終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虎,每個稱號是什麼,最後一個下場最好
    說起五虎上將,我們知道在《三國演義》出現這個詞。當時五虎上將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五個將軍,個個都獨當一面。所以後世很多時候都把一個時期厲害的將軍湊在一起說是五虎上將,在民國的時候就有這種說法。比如蔣介石也有自己的五虎上將。這些人在打仗上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看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個人,每個人的稱號是什麼,最後的下場如何?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虎,稱號都是啥?最後一個結局最好!
    說起五虎上將,我們知道在《三國演義》出現這個詞。當時五虎上將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五個將軍,個個都獨當一面。所以後世很多時候都把一個時期厲害的將軍湊在一起說是五虎上將,在民國的時候就有這種說法。比如蔣介石也有自己的五虎上將。這些人在打仗上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看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個人,每個人的稱號是什麼,最後的下場如何?
  • 新一軍的三任軍長,兩人留在大陸,一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遼瀋戰役後,新一軍的三任軍長各自迎來了不同的結局,他們當中兩人留在大陸,一人逃到臺灣。那麼,這三人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第一任軍長鄭洞國1942年10月,新一軍成立時鄭洞國就任新一軍第一任軍長,之後他指揮新一軍參加了遠徵軍第二次遠徵。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為何在抗戰時期都能夠擔任,戰區司令長官
    蔣介石的五虎將,13太保,八大金剛,都是他在軍事上最倚重的人,而且這些人都是位居國軍高官。尤其是大麾下五虎上將,都是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而且,也是蔣介石的心腹將領。劉峙就是蔣介石五虎上將其中一位,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到黃埔軍校任戰術教官。可能在黃埔軍校期間,劉峙表現並不是很突出,但是在北伐戰爭以及中原大戰時,他卻成為蔣介石集團中最能打的一位猛將,被稱為常勝將軍。可能在那個時候,蔣介石的五虎將中他最風光,據說排五虎將排名劉峙就是第一位。
  • 蔣介石的五虎將,個個忠肝義膽,可晚年的結局卻落差巨大!
    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其中有四個人跟隨著蔣介石一同去往了臺灣,只剩下一個人留在了大陸。 陳誠在黃埔軍校時期就已經決定要為蔣介石效犬馬之勞了,起初陳誠並沒有被蔣介石關注到,但陳誠一次又一次地參與東徵的戰爭。每次立下的軍功都無不讓蔣介石動容。 軍中有一句話來形容陳誠對於蔣介石的重要性,那就是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當蔣介石決定逃到臺灣,陳誠自然也會追隨蔣介石。他在臺灣地區成為了國民黨的第二把手。
  • 國民黨中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都是誰, 結局如何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民黨蔣介石手下不僅有五虎上將,還有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他們都是誰,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呢?五虎上將國名黨中不可謂沒有人才,相反,在其中人才濟濟,蔣介石的軍事集團裡戰將如雲,內有五人能徵善戰,屢被重用,人稱「五虎上將」:他們分別是陳誠、顧祝同,劉雉、蔣鼎文和衛立煌。
  • 他們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後來各自的結局如何?
    中華民國是中國近代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統治階級依舊是那個時代的代表,在抗日的戰場上也是可圈可點。其手下也是猛將輩出,在那個時代,手握重兵,叱詫一方。而其中的五個將軍被後人稱為「五虎上將」。然而他們的結局在新中國成立後,卻是各不相同。
  • 山東出了三李一王,兩個逃到臺灣,兩個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末期,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節節敗退,「三李一王」也迎來了不同的結局:李延年與李玉堂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李仙洲與王耀武兵敗被俘,被關進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改造,被特赦後主動留在大陸。那麼,山東的「三李一王」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
  • 黃埔軍校「第二人」關麟徵,為何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
    黃埔軍校「第二人」關麟徵屬於蔣介石的嫡系,深得蔣介石信任,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都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按理說,這樣能徵善戰的大將,蔣介石即使逃到臺灣也肯定會帶在身邊。不過,1949年國軍敗退臺灣時,關麟徵卻沒有跟隨蔣介石到臺灣,他選擇定居香港。關麟徵為何不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呢?這主要與陳誠有關。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誰?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對蔣介石肯定不會陌生,多年內戰的發起者,但是也不能否認蔣介石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貢獻,作為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麾下猛將如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第一位 幹將 陳誠
  • 國軍的八大金剛,七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在大陸時,他一直緊握大權,在總部主持政務。移居臺灣後,他說自己關起門來反省發生的事情,不再關心政務。何應欽與蔣的關係並不密切,但他的利益是不可分割的。他與蔣有兩次意見不合,但沒有消除。何應欽知道如何保持健康,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他活到了97歲,被認為是國民黨軍隊中的長壽老人。
  • 解放戰爭:5個逃到臺灣的國軍一級上將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從1935年4月國民黨方面實施新的軍銜制度之後,直到解放戰爭勝利結束,國民黨方面先後有12位高級將領被授予或晉升為一級上將(不算死後追授)。而在這12個國軍陸軍一級上將之中,後來跟隨蔣介石敗逃到臺灣的只有五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解放戰爭中,五個逃到臺灣的國軍一級上將都是誰?
  • 「金門王」胡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的最終結局如何?
    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節節敗退,胡璉最終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到了臺灣後胡璉深受蔣介石重用,並被任命為「福建省主席」,胡璉更是被稱為「金門王」,並且被蔣介石授予了上將軍銜。胡璉此人確實「能徵善戰」,蔣介石逃往臺灣後在軍事方面主要依仗的人就是胡璉。胡璉在臺灣先後任「金門防衛司令」、「駐越南大使」等職務。
  • 1949年,陳立夫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結局如何?
    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誕生了四大家族,分別是蔣宋孔陳家族,這四大家族以蔣介石家族為核心,把持了民國的政治與經濟。四大家族中,蔣氏家族、孔氏家族與宋氏家族互為姻親,只有陳氏家族比較特殊。陳氏家族的陳果夫與陳立夫是蔣介石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子。
  • 蔣介石麾下五虎個個驍勇善戰,最後一虎曾被蔣介石軟禁
    蔣介石麾下有五人英勇善戰,屢被重用,為國民黨立下赫赫戰功。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簡稱「五虎上將」。那麼蔣介石五虎上將都有誰,蔣介石五虎上將誰最厲害,下面一起來看看蔣介石五虎上將排名吧。《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分篇章以真實的歷史實事再現了當年蔣介石集團軍中這「五虎上將」陳誠陳誠,字辭修,別號石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副總統等職。陳誠主政臺灣期間,對穩定國民黨在臺統治作用甚大。陳誠是蔣中正的親信,也是自黃埔成立後蔣中正執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員長」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