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五虎上將,我們知道在《三國演義》出現這個詞。當時五虎上將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五個將軍,個個都獨當一面。所以後世很多時候都把一個時期厲害的將軍湊在一起說是五虎上將,在民國的時候就有這種說法。比如蔣介石也有自己的五虎上將。這些人在打仗上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看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個人,每個人的稱號是什麼,最後的下場如何?
幹將陳誠
陳誠是蔣介石土木系的領導,所謂的土木系是蔣介石最精銳的部隊,全部都是德式裝備,是當時國民黨內部裝備最好的部隊。在蔣桂戰爭、中原大戰期間,陳誠都是堅決支持蔣介石的。抗日戰爭期間,陳誠領導的土木系在淞滬戰場上給予日軍重擊。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預知自己會失敗。於是派陳誠去主政臺灣。之後蔣介石之所以能在臺灣站穩腳跟和陳誠有很大的關係。1963年12月,陳誠因病辭去一切職務,1964年3月,再度當選「副總統」。於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去世臺北,終年67歲。可以說一生都受蔣介石重視。
忠將顧祝同
蔣介石北伐的時候,顧祝同留守後方,防止後方有人突襲。蔣介石能把整個後方交給顧祝同,可見對顧祝同非常信任。之後蔣介石和其他軍閥混戰的時候,顧祝同都是堅決支持間蔣介石的。抗日戰爭期間,皖南事變也就是顧祝同發動的。所以稱他為忠將是非常合適的。新中國成立後,顧祝同負責指揮國民黨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省的殘餘部隊,繼續抵抗人民軍隊進軍大西南。晚年到臺灣後擔任的都是虛職,1987年在臺灣病逝。
福將劉峙
劉峙被稱為福將是有很大的道理,這個人的一生中很多戰役都是靠運氣取勝的,所以被稱為福將。劉峙才加過北伐戰爭,北伐勝利後參加了中原大戰等戰爭,也是堅決的支持蔣介石。抗日戰爭期間,劉峙曾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解放戰爭時期徐州「剿總」司令。建國後,劉峙1950年至1953年底,劉峙居印度尼西亞。後來遷到臺灣去,擔任的也多數都是虛職。1971年在臺灣去世 。
飛將蔣鼎文
蔣鼎文的身份相對來說比較複雜,在國民黨軍隊內部,他不僅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之一,而且還是何應欽的「四大金剛」之一,軍閥混戰中以「飛將軍」名震一時。在北伐戰爭、軍閥混戰中都是他的身影。而且鎮壓十九路軍在福建建立的政權也有他。抗日戰爭期間,歷任第4集團軍總司令、西安行營主任和第十、第一戰區司令長官。1944年,因帶領的部隊在豫中會戰中輕易被日軍擊敗,引咎辭職。之後開始辭官經商。解放後去了臺灣,擔任的都是虛職,1974年1月2日,病卒於臺北。追晉一級陸軍上將。
虎將衛立煌
能有虎將的頭銜,說明衛立煌比較能打。衛立煌早年追隨孫中山,後來在北伐戰爭中立下很多功勞。不過因為不是蔣介石的嫡系,所以不受重視。後來因為夫人朱韻的原因,受到蔣介石的重視。中原大戰期間,衛立煌擊敗石友三解除了南京之圍,在鄂豫皖「圍剿」、鎮壓「閩變」分路暨主功。抗日戰爭期間衛立煌曾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1949年離開大陸,1955年返回大陸。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二屆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等職。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這也是五虎上將裡下場最好的了。
總的來說,這五虎上將確實比較能打,在戰場上都比較厲害。但下場都不是很好。除了衛立煌回到大陸,其他的都客死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