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結局?為何只有四個人逃到臺灣省

2020-12-27 騰訊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的發跡得以於其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期間,拉攏了一批絕對服從他的將領的和軍隊,正是因為這一點,蔣介石才能在孫中山死後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中擊敗汪精衛等人,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近代的焦點人物。那麼蔣介石手下有哪些出名的將領呢?有人曾將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以及衛立煌等五個人比作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因為這五個人分別在東徵陳炯明、北伐戰爭、中原大戰以及抗日戰爭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五個人最終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一、「幹將」陳誠。陳誠,字辭修,浙江青田人。他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是蔣介石的浙江老鄉,又是蔣介石的幹女婿,因此深受蔣介石的器重。陳誠為蔣介石立下的戰功主要是在中原混戰時期,他率領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在擊敗桂系軍閥李宗仁、粵系軍唐生智、晉綏軍閻錫山以及西北軍馮玉祥的戰爭中,立功頗豐,一路升遷至第18軍軍長。抗日戰爭時期,陳誠依然受到重用,曾擔任國民黨第三戰區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陳誠在主政東北期間因為屢戰屢敗,被蔣介石罷免,之後又奉命到臺灣省為蔣介石鋪好退路。1965年,陳誠在臺灣省病逝,享年68歲。

二、「忠將」顧祝同。顧祝同,字墨三,江蘇漣水人。他於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並曾任黃埔軍校教官,逐漸走入蔣介石的視野,在參與國民黨東徵、北伐、軍閥混戰中,為蔣介石立下了汗馬功勞,曾擔任蔣介石警衛軍軍長。抗日戰爭時期,顧祝同抗日不力,卻挑起內訌,他曾按照蔣介石的命令,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黃埔嫡系將領中,顧祝同以忠臣見用於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部人緣極好,有軍中聖人之稱。解放戰爭時期,顧祝同曾擔任國民黨參謀總長一職,後來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省。1987年,顧祝同在臺灣省病逝,享年96歲。

三、「福將」劉峙。劉峙,字經扶,江西吉安人。他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先後參加過北伐、中原大戰等多場戰事,而且鮮有敗績,逐漸得到蔣介石的賞識,被視為「福將」。抗日戰爭時期,劉峙的常勝將軍光環不在,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進攻,他望風而逃,失地千裡。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任命劉峙為國民黨徐州剿總司令,但沒有實際指揮具體戰事,待國民黨軍隊慘敗之後,劉峙被蔣介石罷免,輾轉到印度尼西亞定居,後來蔣介石念其往日的功勞,邀請其到臺灣省定居。1971年,劉峙在臺灣病逝,享年79歲。

四、「飛將」蔣鼎文。蔣鼎文,字銘三,浙江諸暨人。他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學堂,也是先後參加國討伐陳炯明、北伐戰爭、以及中原大戰,逐漸確立了名聲和威望,受到蔣介石的重用。在抗日戰爭時期,蔣鼎文在豫湘桂戰役中,不戰而逃,由此引咎辭職,逐漸退出了軍旅,先後擔任過一些閒散職務,再也沒有復出。1949年,蔣鼎文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省,仍舊擔任顧問一類的閒職。1974年,蔣鼎文在臺灣省病逝,享年79歲。

五、「虎將」衛立煌。衛立煌,字俊如,安徽肥東人。衛立煌相較於以上四位,他的戰功最為突出,曾在中原大戰中擊敗石友三,解除了南京之圍,讓蔣介石刮目相看。抗日戰爭時期,衛立煌曾率領遠徵軍到印緬戰場作戰,取得了一系列戰役的勝利。在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委任衛立煌為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但因為與蔣介石意見相左,戰敗之後被蔣介石罷免。後來,衛立煌脫離蔣介石,輾轉到了香港定居。新中國成立後,衛立煌回到祖國懷抱,先後擔任過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政協常委等職。1960年,衛立煌在北京病逝,享年64歲。

相關焦點

  • 蔣介石「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一人為何留在大陸?
    說起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以及「虎將」衛立煌。這五人可以說是個個都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在確立蔣介石的軍閥混戰中,他們都有過突出的戰功。
  •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解放戰爭:5個逃到臺灣的國軍一級上將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從1935年4月國民黨方面實施新的軍銜制度之後,直到解放戰爭勝利結束,國民黨方面先後有12位高級將領被授予或晉升為一級上將(不算死後追授)。而在這12個國軍陸軍一級上將之中,後來跟隨蔣介石敗逃到臺灣的只有五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解放戰爭中,五個逃到臺灣的國軍一級上將都是誰?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虎,稱號都是啥?最後一個結局最好!
    說起五虎上將,我們知道在《三國演義》出現這個詞。當時五虎上將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五個將軍,個個都獨當一面。所以後世很多時候都把一個時期厲害的將軍湊在一起說是五虎上將,在民國的時候就有這種說法。比如蔣介石也有自己的五虎上將。這些人在打仗上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看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個人,每個人的稱號是什麼,最後的下場如何?
  • 他們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後來各自的結局如何?
    中華民國是中國近代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統治階級依舊是那個時代的代表,在抗日的戰場上也是可圈可點。其手下也是猛將輩出,在那個時代,手握重兵,叱詫一方。而其中的五個將軍被後人稱為「五虎上將」。然而他們的結局在新中國成立後,卻是各不相同。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為何在抗戰時期都能夠擔任,戰區司令長官
    蔣介石的五虎將,13太保,八大金剛,都是他在軍事上最倚重的人,而且這些人都是位居國軍高官。尤其是大麾下五虎上將,都是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而且,也是蔣介石的心腹將領。劉峙就是蔣介石五虎上將其中一位,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到黃埔軍校任戰術教官。可能在黃埔軍校期間,劉峙表現並不是很突出,但是在北伐戰爭以及中原大戰時,他卻成為蔣介石集團中最能打的一位猛將,被稱為常勝將軍。可能在那個時候,蔣介石的五虎將中他最風光,據說排五虎將排名劉峙就是第一位。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虎,每個稱號是什麼,最後一個下場最好
    說起五虎上將,我們知道在《三國演義》出現這個詞。當時五虎上將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五個將軍,個個都獨當一面。所以後世很多時候都把一個時期厲害的將軍湊在一起說是五虎上將,在民國的時候就有這種說法。比如蔣介石也有自己的五虎上將。這些人在打仗上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看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個人,每個人的稱號是什麼,最後的下場如何?
  • 國民黨中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都是誰, 結局如何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在中國近代史上,國民黨蔣介石手下不僅有五虎上將,還有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他們都是誰,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呢?五虎上將國名黨中不可謂沒有人才,相反,在其中人才濟濟,蔣介石的軍事集團裡戰將如雲,內有五人能徵善戰,屢被重用,人稱「五虎上將」:他們分別是陳誠、顧祝同,劉雉、蔣鼎文和衛立煌。
  • 蔣介石的五虎將,個個忠肝義膽,可晚年的結局卻落差巨大!
    蔣介石是民國政府的最高統治者。其身邊也跟隨著很多忠實的護衛兵,其中最有名的一定當屬五虎將。五虎將是蔣介石的得力助手,他們中不少人在蔣介石一無所有時,就已經跟隨在他的身邊了,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五個人。最終,蔣介石落敗之後,這五個人下場都是怎樣的呢?
  • 蔣介石的五虎將,四個逃到臺灣,一個留在大陸,他們的結局如何?
    首先能成為老蔣的五虎上將一定老蔣信任的人物。其實這些人各有各的本領。有的打仗厲害,有的管理軍隊厲害,也有的因為老蔣太信任所以受到了老蔣的重用。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老將的五虎上將都有誰。 第一位「幹將」陳誠。老蔣的心腹愛將。他追隨老蔣的時間比較早,早在黃埔時期就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誰?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對蔣介石肯定不會陌生,多年內戰的發起者,但是也不能否認蔣介石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貢獻,作為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麾下猛將如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第一位 幹將 陳誠
  • 蔣介石的結拜兄弟張群,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蔣介石身邊有一個叫張群的人,他和蔣介石在日本的時候是在同一所學校裡讀書的,所以張群不僅是蔣介石的心腹,還算是他的同學。兩人的交情一直不錯,後來更是結拜為兄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蔣介石的結拜兄弟張群的最終結局,他追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的結局如何呢?
  • 「五虎上將」衛立煌55年回北京,官至副國級,他的家人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共和國有十位元帥,個個都是為共和國立下不朽功績的元勳傑著。而蔣介石麾下也有著名的「五虎上將」,這五人能徵善戰,數次屢立奇功,五人皆曾任職戰區司令官及以上職位。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五虎上將中的一員虎將,那麼這位將軍又是誰呢?解放後他和他的家人又去哪裡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位?除了最後一個,其他四個能力都很一般
    雖然蔣介石的自身軍事才能一般,但是國軍軍官中從來就不乏能徵善戰之人。其中,蔣介石最為看重的莫過於「五虎將」。那麼,他們各自的經歷如何,戰鬥能力又如何?到了晚年,各自的生活又都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逐一講述。首先是「幹將」陳誠。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經過一系列戰爭的洗禮,蔣介石的十三太保結局迥異,尤其是1949年後,十三太保中有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還有兩人早逝。那麼,作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他們各自的結局如何呢?第一,劉健群劉健群屬於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不過他的這個黃埔嫡系有點與眾不同,他不是黃埔學生,而是黃埔總教官何應欽的機要秘書。
  • 1949年,張發奎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在歷史的描述中,蔣介石是一個容易猜忌和多疑的人,他雖然惜才卻把忠誠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面對這樣一個幾次三番變卦的部下,蔣介石卻數次原諒張發奎,並且也有過對他委以重任的經歷,足見張發奎的手段不一般
  • 1949年,陳立夫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結局如何?
    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誕生了四大家族,分別是蔣宋孔陳家族,這四大家族以蔣介石家族為核心,把持了民國的政治與經濟。四大家族中,蔣氏家族、孔氏家族與宋氏家族互為姻親,只有陳氏家族比較特殊。陳氏家族的陳果夫與陳立夫是蔣介石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子。
  • 黃埔軍校「第二人」關麟徵,為何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
    從晉升集團軍總司令的速度來看,關麟徵被稱為黃埔軍校「第二人」一點都不為過。黃埔軍校「第二人」關麟徵屬於蔣介石的嫡系,深得蔣介石信任,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都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按理說,這樣能徵善戰的大將,蔣介石即使逃到臺灣也肯定會帶在身邊。不過,1949年國軍敗退臺灣時,關麟徵卻沒有跟隨蔣介石到臺灣,他選擇定居香港。關麟徵為何不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呢?
  • 馮玉祥手下的「五虎將」都是哪幾位?各自都是什麼結局?
    前幾天,我們介紹了「東北王」張作霖的五虎將,很多人留言表示馮玉祥也有五虎將,希望介紹下馮玉祥的五虎將是什麼結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馮玉祥的五虎將的最終結局。投奔馮玉祥後,張之江很快就成為馮玉祥的得力助手,並在1924年馮玉祥倒戈後張之江成為了察哈爾都統。1926年,馮玉祥下野後張之江成為西北軍的總司令,不過張之江本人的能力有限,軍中的將領都不服他。很快,張之江就被奉系軍閥與孫傳芳打得抱頭鼠竄。馮玉祥東山再起後張之江退居二線,之後任的都是一些閒職。張之江並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他留在大陸擔任國家政協委員。
  • 蔣介石「五虎將」之首的「福將」劉峙,逃往臺灣後結局如何?
    中原大戰後,蔣介石手底下能徵善戰的將領不少。這其中,有五位是陸軍二級上將,這五人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這「五虎將」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這五人因為都是戰區司令長官,所以被人們稱為「五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