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下神壇的烏木

2021-02-28 多肉聯萌

當一個東西很貴的時候...真相可能就離它很遠,譬如說燕窩、冬蟲夏草...還有烏木,幾年前烏木動輒幾百幾千,一個二三釐米的小苗也可以賣到幾十上百,當時有各種烏木的熱門討論,什麼樣的烏木才是美麗好的(玉底黑邊顆粒紋),什麼原始種、純種、1930、黑檀汁、烏木雜,迄今大叔都還有點懵。(PS,一些野外原生的多肉未必比園藝優育種的好看,野外原生的多肉之所以好(看),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經過多年自然界的歷練和淘汰,就好比你虐養多年,它還健壯則必然美麗,而現在很多所謂的原始種的真相只是因為它好看,只要配上原始種、純種,價格就會更貴。)

前兩天微信收到了一條信息...

從天而降的感覺...已經是人人養得起的普貨,想一想多肉的江湖真不容易,誰要敢囂張到天價,授粉播種組培就敢把你弄到谷底。


已經是人人養得起的烏木了,不妨看看過去烏木的文章,下文作者鏡無塵,轉載自仙珍園,原文發布於14年3月,當時的烏木也還挺火的,他已道出了今天的真相。

今天主要講一下烏木的養植與發色,順便再談一談本人對於烏木種類的認識。以下觀點皆來自個人觀察和養植經驗,沒有參考其它文獻,有不正確的地方,還請同好們一起探討。圖片全部來自個人實物跟蹤。有一些是墨西哥種,來自論壇肉肉棚巫女,並且在養植過程中,相互探討,也給了我很多幫助和指導,在此感謝。本人坐標南京,考慮地域不同,大家僅可參考,具體情況還要自己摸索。

正文開始前,發幾張網上的烏木圖片分析一下,不當之處,懇請高手指正。圖片都是網上的,甚至都是大家看爛了的,沒啥新鮮的地方,關鍵是我們要能夠從這些圖中得到一些信息。
上面兩張圖是對比,前一張明顯是人工養植的,後一張則是野生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葉片的飽滿程度和多少程度。前一張看起來比後一張要霸氣不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下面的老葉子支撐,這種霸氣會是什麼感覺?根本霸不起來。而後一張由於在野外的艱苦條件,且不說水份,營養、肥肯定是跟不上的,所以,它的小葉生長是以犧牲老葉為代價的,就在這種循環中徘徊,這就是為什麼要上水、要加肥。

上面一張也是野生的,其中反映了幾個信息:一是它是偏長的,說明享受陽光是側光,而發色不錯,更說明,光線即使不是特別強也能養出好的烏木;二是看它周圍的環境,肯定是冬天,墨西哥的北部也就和江浙差不多,草已枯黃,結冰與否看不出來,說明烏木的發色是在冷的季節,所以等各位的烏木養了一年之後,根好了,扔外邊,讓它冷吧,哈哈;三是它有花莖,上面不是花就是果,說明了這個季節是應該有花莖的。

上面這張則反映了前面三張的綜合特點,不同的地方,周圍有蘚類植物,說明它的生長季節應該是比較潮溼而涼爽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它適合於生長的時候水可以大一點(這一點自己掌握,本人不負責,澆水十年功,無法一一指導)。

最後一張圖,除了以上問題之外,還顯現了當地在發色的季節,仍然是比較潮溼的,應該是溼冷,不過如果幹些的話,發色可能變是黑的了。這說明了烏木是比較皮實的,前提是根要發好,看看這些圖,就知道,拳頭大小的盆子就別玩烏木了,白瞎了它的身價,也可惜了您的心血。


正文開始:


一、烏木怎麼養
烏木並不難養,但由於價位比較高,很多朋友拿它太過於精心了,以至於不敢澆水、不敢用一般的配土、不敢猛曬、不敢凍。這一系列的「不敢」導致您的烏木很難適應您的「精心」,所以,長時間不服盆、不髮根、不發色、不肯長,等等一系列的「不」。
其實,就拿它當普貨養就差不多了。至少我本人是這麼認為的。首先講講配土問題。


(一)烏木的配土
烏木的配土無什麼特別的,也沒有一定的「配方」,更沒有什麼「秘訣」。但是配土絕對有原則:

一是保水。有些人過於強調透水,試想,如果全部用河沙,不是最透水麼,但顯然養不好。根系沒有水份,它用什麼「長」?或者是一曬就幹,那麼再澆水,根部始終在迅速的「幹」與「溼」之間轉換,想想,能長好麼?

二是透氣。如何才算透氣?完全不用泥炭?全部用顆粒?其實,那樣不叫透氣,叫「通風」。不一定非要用泥炭,但是一定要加些細的植料。但不要太多。大體上,本人認為顆粒要佔總數的70%即可,餘下的要用些細植料。當然,顆粒也不一定都是同等大小的,如赤玉、鹿沼之類的,並不一定好。在這裡建立兩種植料顆粒,一是仙土,二是樹皮。我本人的配土很雜,有泥炭、羊糞、河沙、竹炭、仙土、樹皮、緩釋肥、椰土,總之,我是手頭有的東西,基本上是往裡扔,但控制好顆粒和細土的比例。

配土合適與否的檢驗標準有兩個:一是把你想用的盆裡裝滿土,然後從上面澆透,不僅要下面流水,而且要泡在水裡,徹底泡透,之後拿出來放到你的養植環境中,七天之後從上往下慢慢地挖,看看土的乾濕程度,這樣你就了解了你的配土的保水性。二是把你的盆裡裝滿土,然後把下面放個託盤,託盤裡放上水,讓它自己往上「吸」,看看多久可以「吸」幹,「吸」幹了再加水,直到水不再往上吸了為止,這裡就從上往下慢慢地挖,看看溼到了什麼程度,到哪裡才是「和泥」,這樣就可以知道你盆土上下的一致性。也就是說,盆子下面的含水,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支持到你烏木的根部。大家都知道,大地上養的植物比較好,最重要的就是有「地氣」,地氣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大地所提供的「潮」氣。花盆裡根下面的部分可以提供這種「潮」氣,也是非常有益於植物的。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配土中最好要加些肥料。肥料是植物生長的必須品,加的不要太多,但一定要加些,控制在總土量的10~20配羊糞,我是這麼幹的,如果是其它的肥,過於烈的要少加,溫和一些的可以多加些。原則是寧少勿多,燒了根就不好了。舉一個例子:索馬利亞難民生活環境過於貧乏,但不是他們不想吃飯,而是沒得吃。我們既然有條件,為啥不讓他們吃飽呢?烏木的原產地也不全是貧瘠的土地,既有石頭縫,也有肥沃的地方,還有些是沙土,更多的則和我們的園土差不多。可參考上面的野生烏木圖。

除配土外,也應考慮花盆和栽種方式
烏木的用盆:在材質上,個人認為要看地區和個人愛好以及財力,上個塑料、紅陶還是紫砂。但是在大小上,應該比你所買的烏木,至少要大2釐米,也就是烏木栽到裡面之後,葉片的外緣距離盆邊要有2釐米左右的距離,這樣,它能有充分的空間髮根、生長,並且考慮到一年、兩年後的情況。特別是有些烏木來的時候是包著的,一旦打開了,要大1/3以上,這一點需要考慮到。
烏木的栽種:對於有根的,不要把根窩在一起埋上,一般要把根理順了,分開,斜向30度或45度(與垂直方向),我一般是先在盆裡弄個小土包,小一點的,把烏木座上面,把根分開,這樣可以讓根充分地展開,將來長大以後根也能比較好地分布開。然後再把土徐徐的填好,壓實,當然也不是壓到壓不到,適當的壓一下就行。對於沒根的,直接坐土上就行。

另:據資料稱:「墨西哥氣候算是四季如春」,所以,用肥、水要考慮到度夏的問題,特別是炎熱地區,不太適合加太多肥。所以肥還是要自己琢磨一下。

(二)烏木的澆水

「澆水十年功」,養君子蘭的都知道這句話。養烏木也是這樣,雖然不用十年,但也需要細心地琢磨,慢慢地品味,從中找出適合於自己的地域特徵、養植環境、盆子材質、配土情況的澆水頻率和方法。

一般而言,剛上盆的可以大水,完全沒根的可以大大水,這樣過十天左右,溫度在低溫10度以上,高溫在28度以下,十天肯定能出小白根,在1~2釐米之間,這樣就要稍微控水了,否則根子遇水太大也不好。微微控水,但也要保持潮溼。具體溼度自己用手抓下能夠感覺到潮氣為宜。這樣一個月左右,就能發的比較好的根了,下面有圖為證。之後進入正常養護。

正常養護中的澆水,原則是「見幹見溼」,就是要幹到七八成,再澆透它,讓它「鍛鍊」一下。總體上而言,以幹一些為主,不要過溼,特別是溫度高、溼氣重、通風差的地方。

(三)烏木所需的光照

烏木喜歡強光,在正常養護中,光線強些沒問題。但能否扛得住夏天南方的烈日,我還沒有實踐過,準備今年夏天試一下,到時候再來個實驗報告。

但是,沒有完全服盆的,儘量不要在太強的光線下,最好是早晚見光,其它時間強散光,免得消耗老葉子來長小葉子。冬天的時候,我用過幾個月的陸龜用的全光譜UVB燈,感覺效果有一些,但是不大。其它的補光燈沒用過,不知道效果如何。如果是幹、虐條件下再加補光燈,發出來的色,我並不看好。只有在快速生長的情況下,用補光燈,仍然能夠發色,我才認為燈確實用處比較大。否則,那一部分投入不太值得(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四)適合的溫度
這個天氣上盆(12月份),不適合於再凍、冷,烏木經過運輸,再快也得在路上幾天,對於植物而言,相當於人的大病一場,此時不要再讓它接受挑戰,最重要的是恢復和緩根!這個過程中,溫度要合適,江浙一帶目前在室內南陽臺就非常好,10~20度左右,我的封閉陽臺目前中午有時候還超過35度,沒問題的。在緩根的過程中,植物的狀態,特別是發色狀態會變差,這不是主要的,因為你在買的時候就要看清楚,那時候才應該是最佳狀態時期,至少你知道它曾經達到那種狀態水平,今後能不能再把那種狀態養出來,就看你的功夫了,但絕不是上盆之後就讓它保持。保持發色狀態,一般需要低溫、光照、少水,而這些條件都是不適合髮根的。緩根適應至少要7天,真正的開始髮根並生長了,以烏木而言,一般要一個月左右。但是這個時候的根也是開始長了,並沒有強大起來,要強大的根系,沒有3、4個月是建立不起來的。到那時,你想讓它發色,無論怎麼虐,它能承受,也就出色了。記住,讓它出現最佳的狀態是它完全適應了之後的任務,而不是你拿到時候的任務,切勿本末倒置。

二、讓烏木發色
在本人的養植過程中,至少有兩種情況會刺激烏木的發色。

(一)「虐」待出色
「虐」待出色,就是說採取一些比較惡劣的條件,令烏木停止生長,為了對環境作出反應(此說確否不清,個人是這麼認為的),烏木會發色。「虐」的方法,不外乎是控水和加大溫差,讓它「幹」,巫女的實驗中,烏木不上盆,就扔一邊,慢慢地它們都會發色。論壇裡也有這種例子。加大溫差,在合適的溫差區間內(不是指夏天的變態溫差),烏木會發色。

「虐」待出色的辦法適用於髮根比較完全,長勢比較好的烏木,如果本身比較弱,或者是剛到手、剛上盆,本人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這是以犧牲烏木的正常生長為代價的。早晚都要讓它服盆、髮根、生長,到時候會迅速退去這種「虐」出來的色,本人有太多這種經驗了。但是,如果是生長狀態非常良好的烏木,在度夏前、過冬前,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讓它好好地發一發色。這種發色的一個判別方式就是下面的老葉子要麼發乾,要麼顏色泛黃,明顯地在下面的老葉子中缺少一種「生命力」的感覺。

(二)「變化」發色
「變化」發色,是說烏木在高速生長期,由於環境的變化而受到「刺激」發色。我本人在這方面的經驗也比較少,但是卻經歷了一次,而且正在經歷著。後面很多圖片可以證明這一觀點。

其實,烏木的發色,完全是它對環境變化的一種反應。只要是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或者是不斷地變化,它都會發色。單純的溫差是不行的。我的烏木冬天在封閉陽臺養植,晝夜溫差在20度左右,白天能達到30度,晚上也就10度,但仍然不發色(看來隔著玻璃還是不行的,雖然用了UVB補光,用處不大)。但是那一段時期卻快速地生長,長的非常快。明顯地是進入了高速生長期,在今年2月25日那天,我把它們都扔到了外面露養,陽光直曬,生長依舊,溫差變化不僅僅是在10~30之間變化,而是毫無規律地「亂變」,天氣好了,一天比一天高,陰天了,突然會降10度,變成1~15度,兩三天後,又會迅猛地升高,毫無規律。但是刺激它們猛發色。

這種在快速生長期間的發色,也非常容易判斷。也是看下面的老葉子,老葉子的底色與中間的葉片沒有大的區別,而且非常飽滿,有一種旺盛的「生命力」,整個植株給人一種生長的「勁兒」,這才是一般玩家需要的發色,既看到它長,又看到它的美。

(三)兩種發色的運用
商家一般更喜歡用「虐」的方式比較長期地保持發色狀態,便於出貨。我在出貨時為了保持邊色,也曾經長期不上盆,結果邊色一個月都沒有變化,但是一上盆之後,一個月會猛退色。如果您是商家,我建立新進的貨儘量別上盆,否則退了色就不好賣了。

玩家我建議用「變化」的發色,這種發色能夠堅持多久,我還不清楚,沒有走過這樣一個周期,但想來人為控制的能力會弱一些,更多的是依賴於環境變化。所以,如果你是玩家,我建議先讓烏木長起來,這才是硬道理!如果你的烏木為了一直保持「發色」狀態,而一年長不了多少,估計您也會鬱悶吧。

三、烏木的種類
目前,對烏木的分類也比較亂,至少我還沒有看到過能夠讓人信服的分類。什麼黑檀汁、1930、墨西哥種、美國種等等。烏木只是ebony的漢譯,中國的四川烏木出口到國外也叫ebony,黑檀汁只是ebony翻譯為漢語的一個比較直白的譯法而已。而1930,譯成漢語也不過是一九三零而已,誰能把1930直譯為「烏木」?(1930指的可能是烏木雜交的母本編號)所以,不要迷信於什麼這個、那個,說到底,實物為準。不過,我稱烏木為「百變天君」,說明這東西確實有很多變化的空間,同一株有變化空間,不同植株之間也有很多的不同點。個人對手裡烏木的觀察,烏木按底色分,確實有偏黃底、偏綠底、偏白底、偏藍底幾類;按邊色分(指邊色完全出來的狀態下,不是發色過程中),有紫紅邊、紫黑邊、墨黑邊幾種;按葉型分,有窄葉、寬葉之分,葉型中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葉子的長寬比,有的過長而過窄,顯得單薄,有的過短而過寬,顯得短胖,最好的是長寬比協調,我的觀察,在成株時,達到2.5:1時最為好看,當然,好看與否,還看個人審美,也要看烏木的大小而論,此一比例不適合於小苗和小株,甚至直徑10以下的不適用

我們所說的棒子種、美國種、墨西哥種,不過是這一烏木的來源而已,棒子本身不產烏木,棒子來的也不是棒子的專利,墨西哥才是原產地,但也不代表其它地方的就都是「園藝種」,棒子也從墨西哥進烏木,到家一轉手,就成了「園藝」了?而墨西哥的是不是野生。

再次提醒:買烏木要以實物為準,不要迷信於什麼「種」,黑人中也有美女,華人中也有東施之類。片面地提高某一個種類的價值而貶低其它種類的價值,是不客觀的,畢竟我們買到的只是「個體」而言,無論那一種類多好,你買的這個「個體」差了,對你而言,它就是全部

以下是一棵烏木的變化,從13年9月養到14年3月。

同樣是一顆烏木的變化,13年9月養到14年3月

另一顆烏木的變化13年11月養到14年3月

美國來的烏木,13年9月養到14年3月

韓國來的烏木變化,13年11月養到14年3月

點擊原文連結即可直達多肉聯萌,那裡有更多精彩文章!善用網站右上角搜索,可以找到你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烏木?
    而「烏木」,則是指《紅木》國標中的烏木及條紋烏木。條紋烏木與烏木同為柿樹科、柿樹屬,其中烏木類包括了烏木、厚瓣烏木、毛藥烏木、蓬塞烏木;條紋烏木包括了蘇拉威西烏木和菲律賓烏木。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含褐黑或黑色樹膠;弦向直徑最大141μm,平均98μm;數少至略少,4~12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豐富,主為同心層式離管細線狀(寬1~2 細胞,多數1 細胞),頗密,在放大鏡下幾不得見;疏環管狀數少。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未見;射線組織主為異形單列,2 列數少。香氣無;結構甚細;紋理通常直至略交錯;氣幹密度O.85~1.1 7 g/CM3。
  • 都說烏木很值錢,到底為什麼值錢
    早就聽別人說我們當地河裡有烏木,於是好奇就下河去把這兩塊木頭挖出來看看到底是不是烏木。在費了兩個小時之後,兩塊烏黑的木頭就被我挖了出了,經過仔細辨認,這確實是烏木。一般木材市場上面稱的烏木是指紅木的一種,也是指黑色非洲烏木以及東非黑黃檀,它們是樹木樹種的一類別。而真正的烏木其實簡單概括來說,烏木就是幾千到上萬年前被埋在地下經過特殊環境炭化的木頭,又叫作陰沉木。烏木也分為很多種,有楠木、紅椿、麻柳、鐵力木、金絲楠木等。在這些烏木種類中,以金絲楠木炭化的烏木最為值錢。
  • 「漲知識」國標紅木之27——蘇拉威西烏木(條紋烏木、印尼烏木)
    蘇拉威西島(Sulawesi ) 是印度尼西亞中部的一個大型島嶼,島上最大的城市印尼望加錫(Makassar)港口城市 ,是烏木出口的主要地點之一,因此蘇拉威西烏木又稱為望加錫烏木。蘇拉威西烏木(Diospyros celebica)印度尼西亞烏木是一棵開花的樹,葉子細長,常綠喬木,生長速度緩慢,成熟時最高可達40 m,直徑達到1.5米 。具有很長的壽命,能夠生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時間。
  • 「漲知識」國標紅木之25——厚瓣烏木(非洲烏木加彭烏木、黑檀)
    厚瓣烏木俗稱加彭烏木(Gaboon ebony),非洲烏木(African ebony),奈及利亞烏木(Nigerian Ebony),喀麥隆烏木(Cameroon ebony)西非烏木和貝寧烏木等,儘管產自不同的國家,更多的時候被稱為加彭烏木。
  • 冬季烏木該怎麼養,把這4點做好,烏木葉片不但挺拔,且豔麗
    多肉植物烏木,可是搶手的品種哦,在多肉圈內深受花友喜愛。烏木的株型端莊,且散發濃濃的陽剛之氣,贏得了很多花友的喜愛。儘管喜歡養烏木的花友有很多,但是在養烏木的時候,如果養護不當,容易斷送烏木的小命。在秋季,氣溫適宜,這個季節也是烏木生長的旺季,同時也是狀態最為出色的季節。隨著氣溫一天天下降,烏木的顏色也會變得更有韻味,而且蠟質感非常明顯,顯得更加端正霸氣。進入冬季後,氣溫更是一天天下降,烏木蠟質感狀態更明顯。不過,在冬季養烏木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否則烏木不但狀態不佳,還難以越冬哦。
  • 祖瑪瓏 烏木與佛手柑 讓人有安全感與安神的烏木香水
    祖瑪瓏 烏木與香檸檬氣味:雪松 香檸檬 檸檬 橙子 烏木①前調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苦,不過整個香味都比較淡,柑橘香十分淡,很淡很淡的包裹在烏木的味道之上,香調給人的感覺低沉而溫潤,沒有絲毫的水感與酸甜感,就是苦。
  • 「烏木」是古蜀大地的光明神木
    C、青銅神樹的龍頭朝下,龍體上生有刀器,隱藏的信息,是古蜀國採用建木模型,向天下聲明,反對戰爭破壞天下和諧。D、從建木模型的誕生到青銅神樹的誕生,相隔五千餘年,說明建木在這五千年裡,對中華早期社會發揮了巨大作用。E、建木文化,在社會上層建築具有祟高的地位。F、古蜀大地是建木文化的故鄉。G、從青銅神樹出土於祭祀坑,來推論當時的古蜀國極有可能捲入了激烈的戰爭,戰爭的另一方,是商朝的武丁王。
  • 烏金木不是烏木,更不是紅木
    圖:烏金木烏金木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生事物,而烏木大家比較熟悉,二者究竟有什麼區別,大部分消費者不清楚,即使業內人士很多也是雲裡霧裡
  • 不是所有的烏木都很值錢!
    其切面光滑,木紋細膩,打磨得法可達到鏡面光亮,有的烏木的木質已勝過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蟲,是製作藝術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而且隨著烏木走入人們的視野,它的優質品質被人們所發現,價格也是一路高歌,創下不少的紀錄。但是大家要懂得,並不是所有的烏木都很值錢!
  • 烏木金絲楠不得不說的國之重器
    陰沉木的形成久遠,據可考資料記載:遠古時期,由於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地震、山洪、雷擊、颱風等重大的地理、氣象變化,將大量的金絲楠,當然也會有紅椿、麻柳、青槓、香樟等樹種深埋於泥沙和沼澤地下,時間長達數千年甚至數萬年,它們歷經激流衝刷、泥石碾壓,特別是在高壓缺氧狀態下,經長達千萬年的炭化、氧化、醇化過程後, 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的植物「木乃伊」。
  • 陰沉木《烏木》市場價值真是太驚人了
    烏木(陰沉木)兼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有「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稱。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處,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長達上千萬年炭化過程形成烏木,故又稱「炭化木」。歷代都把烏木用作闢邪之物,製作的工藝品、佛像、護身符掛件。
  • 老話說的「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指的啥?烏木值錢嗎?
    烏木值錢嗎? 其實木頭中也有貴族,也有不少價值不菲的寶貝,而我們的烏木就是一種!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價值千金的「烏木」! 烏木又稱「陰沉木」,四川等地較為常見,成於千百萬年的地質變化中,與化石、煤炭等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 頭條 什麼是陰沉木、烏木、碳化木
    陰沉木專指埋藏於地下數千年的各類名貴古樹
  • 2019福布斯女歌手排行榜出爐,碧昂絲掉下神壇,位居榜首是她
    一向在任何排行榜都穩居榜首的碧昂絲,在2019年《福布斯》女歌手排行榜竟然屈居第二位,掉下神壇。令人更瞠目結舌的是,她與位居第一名的女歌手,相差了1億美金。今年位居榜首的女歌手是泰勒·斯威夫特,她在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間,收入1.85億美金(約13億人民幣)。泰勒在這一年間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他的「聲望之旅」巡迴演唱會。
  • 介紹十款最棒的烏木男士香水
    4.Ralph Lauren Supreme Oud味道:10分異性吸引度:9分總評:9.5分前調:胡椒、肉桂中調:烏木尾調:愈瘡木、香根草、烏木最純真的一款烏木香水,味道也最接近烏木原本的味道,尾調的愈創木和香根草更是把烏木主題襯託的淋漓盡致。
  • 蘇曉波:走下神壇
    人們才會象捍衛生命一樣去捍衛人類的神話,拒絕脫掉盔甲服,拒絕走下神壇。當人類居住的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這樣的自大妄想式的神話被哥白尼打破的時候,人們是怎樣對待他的呢?如果他幸運的話,遇到一位早已從神壇上下來並能滿足他的安全需要的分析者,他會逐漸地發現他供奉在神壇上的分析者本不是神,也就把有關分析者的神話打破了,並效仿分析者,打破自己的神話,「脫下衣服」,走下神壇,走向康復       。
  • 湯唯掉下神壇?沈騰吐槽楊爍?林青霞開抖音?
    更何況是大明星」下定決心,要一告到底灣灣是少數通姦有罪的地方如果某人已知對方是已婚人士,還要和對方勾搭成奸那麼只要被原配起訴,就可能要坐牢一個簡單的娛樂新聞,突然反轉成法律案件也是讓人意想不到吖2 湯唯掉下神壇?
  • 三國演義雕在巨型金絲楠烏木上,有人掏千萬收藏,主人:不賣
    但南寧一金絲楠烏木博物館的姚先生做到了。他把三國故事雕刻在一根一米五粗,十米長的金絲楠烏木上,有人想掏千萬收藏,主人:「不賣!」圖為金絲楠烏木版《三國演義》的一面俗話說,家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金絲楠烏木更是烏木中的精品。2014年9月2日,湖北鹹豐縣一次特大洪水,把小村鄉河道中的烏木衝露出來,隨後挖出了3根罕見巨大烏木。其中,兩根長27米,一根長18米,直徑均達1米以上。
  • 開開眼,文昌村民河底挖出千年「烏木」【圖】
    被發現的「烏木」。南國都市報記者王渝攝  文昌挖出千年「烏木」  鎮政府欲雕佛像當「地標」  南國都市報4月1日訊(記者王渝)文昌市會文鎮挖出「奇木」。4月1日,記者從當地政府獲悉,經過鑑定,這根直徑1.38米、長8米、重達5噸的巨大「奇木」,樹齡在930年,屬非洲桃心木。
  • 祖瑪瓏 絲絨玫瑰與烏木 成熟嫵媚的木質玫瑰香水
    祖瑪瓏 絲絨玫瑰與烏木氣味:玫瑰 烏木 果仁糖 公丁香①前調剛開始是甜甜的玫瑰香,很濃鬱也很嫵媚,是帶有水感的那種新鮮玫瑰香,稍微有點厚重,不過很有成熟女人的那種嫵媚感。②中調烏木的味道漸漸出現,捎帶一點微苦與煙燻藥感,主體香調跟前調區別不大,多了些許的木質調打底,比前調多了一些質感,甜味有些上升,果仁糖在中調提供了不少的甜度,稍微帶有點甜口的脂感,不過依然是甜口的玫瑰木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