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謎團重重,拜登被施壓上任公布該案機密文件

2020-12-11 騰訊網

1963年,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儘管這一歷史悲劇已過去近60年,但該案仍謎團重重。

據英國《每日星報》11月22日報導,當選總統喬·拜登被美國部分民眾施壓,要求在明年上任後公布與甘迺迪遇刺案相關機密文件。

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總統在乘坐總統車隊經過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迪利廣場時,被前海軍陸戰隊員李·哈維·奧斯瓦爾德(Lee Harvey Oswald)擊斃。

兩天後,奧斯瓦爾德在達拉斯警署總部的地下室被俱樂部老闆傑克·魯迪(Jack Rudy)槍殺。

四年後,魯迪在等待審判期間被宣布死於癌症。這一系列事件使甘迺迪總統遇刺案更加蹊蹺。

事實上,1992年,甘迺迪遇刺案部分細節已被公開,其餘文件原定於2017年10月26日公布。

然而,現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出於「保護國家安全、執法和外交事務免受可識別性損害」的考慮,要求推遲公布餘下文件。

《新聞周刊》報導稱,該案一共15834份文件仍有刪節,還有520份文件未公之於眾。

某新聞網站創始人兼記者拉斯·貝克(Russ Baker)告訴《新聞周刊》,人們希望拜登政府最終將遵守《甘迺迪記錄法案》,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據悉,拜登將於2021年1月就職,於2021年10月26日任期結束。貝克補充說,「拜登必須依照法律,在2021年10月26日之前公布所有文件,不得有任何刪節」。

自由未來基金會主席雅各布·霍恩伯格(Jacob Hornberger)也敦促下一任美國總統公布這些文件。

雅各布表示,美國人民有權知道所有關於甘迺迪遇刺事件始末,相信拜登會同意這一請求。

編輯:燕子簡單說

圖源:Daily Star,Bing

相關焦點

  • 解密期明年將滿,拜登會公布甘迺迪遇刺檔案嗎?
    11月22日是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遇刺57周年紀念日。近60年過去了,官方調查早已蓋棺定論,但這起震驚全球的暗殺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人們依舊抱有無限遐想。美國政府至今仍握有至少數百份從未公開的檔案。有美媒發問,等明年10月解密期限到期,白宮新主人拜登會顛覆川普的做法,放行這些秘密檔案嗎?
  • 美前總統甘迺迪為何被暗殺,真兇到底是誰?川普:適時公布真相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1963年11月22日遇刺,謎團至今還沒有完全公開,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驚天秘密呢?時間回到1963年11月22日,在甘迺迪遇刺案發生前二十多分鐘,一個神秘的電話打到劍橋新聞辦公室,透露一個驚天大消息:將發生重大歷史。
  • 甘迺迪遇刺身亡,18名證人離奇死亡,遇刺前英國記者接到神秘電話
    1963年11月22日下午,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達拉斯迪利廣場遇刺身亡,時年46歲。由於甘迺迪是乘坐敞篷汽車經過鬧市區,結果被躲在暗處的槍手擊斃。槍手當時向甘迺迪連開三槍,甘迺迪中了兩槍,脖子和頭部,其中頭部是致命傷,當時媒體以「一槍爆頭」來形容甘迺迪遇刺。
  • 1963年,前海軍陸戰隊員槍殺美國總統,甘迺迪案至今疑點重重
    1963年,前海軍陸戰隊員槍殺美國總統,甘迺迪案至今疑點重重 1963年11月22日上午,按照原定計劃,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乘坐著林肯豪華敞篷車,前往達拉斯中心街區接受民眾的歡迎,之後他會發表一個演講。
  • 甘迺迪遇刺:20世紀政壇待解之謎
    1963年11月22日,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乘坐敞篷轎車經過達拉斯市時遭槍擊身亡,成為美國歷史上第四名遇刺身亡的總統。 「暗殺從不曾改變過歷史的進程。」19世紀英國首相迪斯雷利曾這樣說道。但這一點對於甘迺迪被刺並不適用。
  • 甘迺迪總統遇刺身亡後,為什麼沒過多久,其弟弟也遇刺身亡了
    羅伯特·甘迺迪,是原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弟弟。在哥哥擔任總統期間,他是美國司法部長,也是哥哥的政治顧問。後來,哥哥約翰·甘迺迪在1963年遇刺身亡。1965年,羅伯特·甘迺迪當選為紐約州參議員。1968年,他參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
  • 美國總統甘迺迪為何遇刺?兇手被暗殺,背後蘊藏哪些不為人知的事
    但是,偏偏如此優秀的總統,卻在一次出行中遭到刺殺,而他的死亡也引發後續一系列事故的發生,那麼甘迺迪總統遇刺的背後,究竟蘊藏了什麼呢?同時歹徒連開數槍,不僅擊斃了甘迺迪總統,當時陪同的德克薩斯州州長,也身受重傷;因此,在本次事件中,美國總統和德克薩斯州州長兩位大人物紛紛遇刺;當甘迺迪總統被刺殺後,美國情報部門開始著手調查起射擊者,並很快通過排查搜索的辦法,逮捕了罪犯奧斯瓦爾德,也就是擊殺甘迺迪的兇手。
  • 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時,最先試圖為他擋子彈的保鏢,後來怎麼樣?
    約翰·甘迺迪出生於1917年,年少有為的甘迺迪畢業於哈佛大學,早期便為美國本土的海軍情報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甘迺迪所在部門夜以繼日地工作,確保了本土內陸的安全。1957年,甘迺迪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獎項——普立茲獎,並於1960年以民主黨的身份戰勝了尼克森,擔任了美國總統一職。
  • 美國大選中的黑天鵝事件––甘迺迪總統之死
    2020年美國總統寶座爭奪擂臺賽正在激烈進行中,拜登宣布獲勝,而川普質疑選舉透明度,雙方的支持者在華盛頓已經發生了衝突。目前還算平靜的美國政壇正在醞釀著颶風暴雨,黑天鵝事件隨時都會爆發。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件美國著名的黑天鵝事件——甘迺迪遇刺案。
  • 數十年過去了,甘迺迪遇刺案有結果了嗎?為何美國一直不公開
    自古以來高位多風險,古代的皇帝時刻都要有護衛隊護著,而今天的總統先生們也同樣有保鏢保著。據說俄羅斯的普大帝到目前為止已經受到過不下於十次的暗殺了,但好在都沒有刺殺成功。但美國第三十五任的總統甘迺迪就沒這麼運氣了,就是演個講,結果就莫名的掛了,而且時至今日還呈謎團狀。總統甘迺迪之死,猶太人奧斯瓦爾德是兇手嗎?
  • 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專家:清走了我國核武器研究絆腳石
    1963年11月22日,這天對於美國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天。同樣,這天對於中國而言,同樣也是不尋常的一天。1963年11月22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迪麗廣場遭到不明身份人的槍擊,送醫之後宣布重傷身亡。而甘迺迪也成了美國歷史上第四位被刺殺身亡的總統。
  • 重回甘迺迪遇刺現場:被人「一槍爆頭」,圖5妻子慌亂中去撿頭骨
    【法醫展示頭部彈孔(右側是打爛的頭骨)】1963年11月22日12:30,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遇刺身亡,時年46歲。關於甘迺迪遇刺原因,至今依舊是一個謎。多年以來,與這起遇刺事件有關的人員或自殺或被謀殺。
  • 甘迺迪的葬禮;甘迺迪遇刺背後的陰謀論
    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美國的第35任總統,是美國頗具影響力的甘迺迪政治家族成員,他被視為美國自由派的代表,而且一直被大多數美國人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也是美國歷史上第四位遇刺身亡的美國總統。
  • 川普競選前,曾表示要解讀甘迺迪刺殺案,為何至今他啥也沒說?
    在美國近300年歷史中,總統遇刺幾乎成了美國歷史上一個難以逃脫魔咒,時至今日,美國共有9位總統遭到刺殺,其中4位喪生。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16位總統,在南北戰爭當中,他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他也是美國第一位遇刺身亡的總統。
  • 美前總統甘迺迪遇刺時乘坐敞篷車將被拍賣 定價40萬英鎊 (2/3)
    美前總統甘迺迪遇刺時乘坐敞篷車將被拍賣3) "← →"翻頁 10月14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美國前總統甘迺迪
  •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獲得首份總統每日簡報
    原標題:拜登獲得首份總統每日簡報,被認為是美「最高機密」(記者謝蓮)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獲得首份總統每日簡報。總統每日簡報是美國情報機構呈交給總統的「最高機密」。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媒體預判拜登贏得今年的總統大選。
  • 美國總統甘迺迪被殺疑雲!一份封存至2038年的報告,陰謀還是湊巧
    二戰後的美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按理來說,能當上這國總統的人,更是沒人敢去招惹的。但是在1963年,一位被譽為能讓美國人開始去夢想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卻死於一場神秘的刺殺中。
  • 刺殺甘迺迪的現場,除了兇手還有一位戴頭巾的女士,她是誰
    但美國民眾顯然並不認可這個結論,從總統身上多達七處傷口,到兇手奧斯瓦爾德被槍殺,都為這起政治刺殺蒙上了神秘的陰影。川普上臺之初,曾宣布將當年的調查報告公之於眾,但當年負責調查此事的美國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異口同聲發出抗議,至今仍有數千份文件仍處於保密之中。這不禁讓人迷惑,美國中情局究竟想隱藏什麼,當年的甘迺迪遇刺事件背後的真相是什麼,誰才是幕後元兇呢?
  • 「甘迺迪遇刺案」:幹掉所有目擊者就是完美的暗殺
    1960年,甘迺迪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參加總統大選,以微弱的優勢戰勝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成為美國這個龐然大物的新一代領航者。新官上任三把火,甘迺迪上位之後,對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方面做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不乏於民有利的舉措,然而,正當這個年輕的總統打算進一步大展拳腳之時,一場奪命意外已經悄然醞釀。
  • 老照片直擊甘迺迪遇刺全過程:槍手一槍擊碎頭骨,圖9甘迺迪遺容
    (這是一組反映甘迺迪遇刺全過程的老照片)【達拉斯民眾夾道歡迎甘迺迪】當時的甘迺迪在美國有著巨大的人氣,他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立茲獎的總統。甘迺迪的口才極佳,他的很多演講已經成為最經典的演講之一,裡面很多語句經久不衰。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在就職總統演講中的那句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