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十九大報告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領域,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並且提出了社會治理的制度建設、提高四化水平和加強四個體系建設。
「十四五」規劃對城鄉融合發展以及十九大對社區治理的要求,對要素流動、產業轉型、社區升級等都提出了新的方向與目標。
杭州市蕭山區城鎮化率較高,在2018年就已超過75%。當地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契機,基於產業轉型以及社區升級的需求,總體籌劃、積極布局,適時印發了《蕭山區打造新製造中心行動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提出了激活「製造強區」基礎底蘊和民營經濟強大活力,打造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製造中心,建成全省乃至全國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區、產業數位化第一區、民營經濟活力引領區和新製造總部集聚區的目標。同時,蕭山區在新型社區打造以及社區功能升級等方面紮實推進,致力於在浙江省內乃至全國做出引領示範。
作為「鄉村振興主辦銀行」的蕭山農商銀行是一家地方股份制商業銀行,有著深厚的歷史根脈。該行下設141家分支機構,覆蓋蕭山區和錢塘新區大江東的各鎮街,約佔區域內銀行業機構網點總數的近四成,還設有162家豐收驛站和154個便民服務點。該行分別與蕭山區和錢塘新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為轄內6萬餘戶對公客戶和近240萬戶個人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尤其是在配合蕭山區產業轉型和社區升級方面,蕭山農商銀行成為重要的助推者。
賦能「鄉村的未來社區」
「在全省24個未來社區首批試點中,蕭山區的瓜瀝七彩小鎮是較為特殊的一個。它位於城鄉融合地帶,代表著『鄉村的未來社區』。」瓜瀝七彩小鎮的開發及運營方的代表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著這個古老與傳統的瓜瀝是如何華麗轉身為浙江省未來社區試點的。
瓜瀝七彩小鎮地處瓜瀝鎮新區核心地塊,臨近蕭山國際機場,其運用新加坡新市鎮社區規劃手法,總體形成「一環、三帶、四心、兩極、多片」的規劃結構,包括開放共享、促進社區鄰裡交往的標準社區單元,功能融合、打造多變創新混合空間模式的研產居示範區,空間聯動、構建立體化的交通出行體系。同時,這也是一個以「最多跑一次」理念打造的未來社區。記者來到瓜瀝七彩小鎮的五樓,一個24小時服務、365天辦公的社區智慧公共服務中心——「七彩公共服務中心」正在運行,這是「最多跑一次」的再升級。
記者看到,目前可辦事項包括創業創新、社保醫保、市民卡、鎮級事項綜合服務等89項;還有8臺自助服務機,包括個體工商戶年報機、社保自助查詢機、房產自助查詢機、交通違法自助交款機以及4臺綜合自助辦事服務機,可自助辦理172項事項。此外,自助服務區還配備數組自助文件櫃,方便市民隨時存取辦事文件。
「我們參照了新加坡公共運輸先導TOD模式,在瓜瀝七彩小鎮建設了一個新型公交車站,把整個瓜瀝鎮公交總站遷進了綜合體內部,住宅、購物中心、鄰裡中心與交通樞紐融為一體,大大便捷了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小鎮的交通樞紐,開發及運營方的代表向記者介紹道。
「我們首先突出足額,加碼信貸供給。小鎮建設初期,除了我們農商銀行,其他銀行都不敢發放貸款。我行與七彩文化科技集團籤署《全方位支持瓜瀝七彩社區開發與運營戰略合作協議》,向其綜合授信10億元,發放『開發貸』9000萬元;同時與涉及餐飲、服裝、生鮮、教育等多個行業的80餘家社區及周邊商戶開展異業聯盟,為其提供足額、低成本的融資支持。」蕭山農商銀行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疫情期間,該行還推出社區內商圈「百日振興」計劃,為商戶定製「復工貸」「創業擔保貸款」等多項貸款產品,發放貸款80戶5780萬元。該行還開展了「信用社區」創建工作,為10餘個小區的5000餘戶住戶評定信用等級,進行貸款綜合授信。
據介紹,蕭山農商銀行為了更好地服務新型社區建設,在社區中心位置新設七彩城分理處,提供優惠貸款、特色存款、悅讀驛站、便民服務等全方位金融服務;配備專屬金融管家,依託「平臺+管家」模式,為社區居民及商戶提供「線上+線下」的業務諮詢、辦理等一站式金融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以智能支付為切入點,該行結合社區消費、繳費等支付場景應用,線下配套POS、收單等金融服務。藉助省農信聯社的「豐收互聯」APP平臺,實現商圈停車場無感支付,且在引入積分系統的基礎上,可用積分支付停車費。
此外,該行依託與商戶的「豐收聯盟」,不定期開展優惠促銷活動,在社區周邊形成覆蓋「吃、住、行、娛、購」的特色商圈。與非遺文化昭東剪紙傳人及社區周邊的7家教育機構合作,開設非遺剪紙、金融知識小課堂等系列社區銀行親子課堂,探索未來教育場景;承辦八八遊園會、瓜瀝鎮「七彩杯」健康彩虹跑等社區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拉近鄰裡距離;建立線上蕭銀健康鄰裡平臺,邀請省級醫院專家開展健康講座,已開展4期,收聽人次達5000人。
輸血智能製造產業
「這是剛剛購置的法國進口生產無紡布的設備,價值人民幣8000萬元。我們能夠順利地實施技改計劃,多虧了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記者一行來到杭紡科技有限公司時,公司總經理陸永慶在生產車間裡指著正在安裝調試的進口設備告訴記者, 「我們廠明年還要追加1.5億元投資,大概還有2000萬元到3000萬元的信貸資金需求。」
蕭山農商銀行新街支行的負責人表示,該行給杭紡科技做了5000萬元授信,後續還可以配套1000萬元信用貸款,基本可以滿足企業的信貸需求。據介紹,新街支行現有信貸客戶420多家,小微企業大概是310戶60億元的貸款餘額,107億元存款餘額。
陸永慶認為,作為企業永遠都離不開融資的問題,現在政府有各種鼓勵政策,目前看是有優惠的資金,但是未來政府政策有退出的時候,從自身的發展來說,融資的渠道與方式很重要。「如果你只靠自有資金,沒有融資渠道,很有可能會錯過機會。如果不是農商銀行支持,去年這個新的技改項目我就不會做,機會也就錯過了。」陸永慶如是說。
據蕭山農商銀行負責人介紹,該行適時推出的智能製造和有機更新專項貸款強調要足額供給,將在3年內(2020-2022年)專項安排100億元資金,聚焦先進位造業群體、製造業高新投資項目、高能級產業平臺、鎮街工業園區和領軍企業、成長企業、鳳凰企業群體,積極對接區政府認定和推薦的智能製造、有機更新的名單內企業,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支持。同時,要降利率,給予企業更大優惠。對上述名單內企業,執行一般不高於LPR的貸款利率優惠,切實減輕企業的融資成本。此外,要突出便捷優勢,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安排專人對接服務,對智能製造及有機更新項目資金優先審批和安排。最後還需要可持續,注重完善服務製造業的長效機制,密切跟蹤製造業企業生產情況,統籌做好客戶準入、過程管理和資金去向監管,加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多措並舉解決企業的擔保和轉貸難題,進一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直達性。
蕭山農商銀行踐行地方法人銀行的普惠責任,對蕭山的實體經濟做到了實實在在的支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該行各項存款1581.38億元,各項貸款1166.65億元,存、貸款總量佔全區市場份額的近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均列首位。納稅連續三年蟬聯蕭山獨立企業第一名,獲杭州市納稅貢獻突出企業榮譽。該行先後獲得浙江省「服務小微企業優秀機構」、浙江省「民企最滿意單位」、「三位一體」改革成績突出集體等榮譽。在中銀協發布的《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評價藍皮書2018》中,該行綜合排名列全國城區農商銀行第8位,縣域農商銀行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