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商銀行金融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14 山東農信

作為山東營業網點和從業人員最多、服務範圍最廣、資金規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機構,山東農商銀行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寫入章程,發揮網點、人員、網絡、資金優勢,通過豐富產品體系、創新服務模式、下沉金融資源等方式,確保鄉村振興每個重點領域都有產品對接、有服務方案、有政策保障。2018年以來,山東農商銀行累計發放鄉村振興類貸款202.1萬戶5477.5億元,有效滿足了鄉村振興多層次、多樣化金融需求。

「感謝農商銀行及時給予資金支持。有了這筆資金,我們終於有了大幹一場的信心。」近日,武城縣廣運街道曲莊村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曲延峰說。

成立於2017年的曲莊村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為應對疫情影響,今年積極由單一的生產向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方向轉型,但遇到了資金匱乏難題。武城農商銀行通過走訪了解情況後,主動上門對接,第一時間就將30萬元「強村貸」信貸資金發放到位。

武城農商銀行董事長王立國介紹說,「強村貸」是為村黨組織領創辦合作社量身定製的專屬信貸產品,由省農擔公司提供保證擔保、省財政給予貼息,能有效助解村黨組織領創辦合作社生產經營中的資金難題。

「強村貸」是山東農商銀行豐富產品體系、服務鄉村振興的縮影。近年來,圍繞「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山東農商銀行創新推出「興農貸、宜居貸、先鋒模範貸、治理有效貸、富農貸」五大系列50餘種符合農村實際需求的金融產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如聚焦「產業興旺」,創新推廣「興農貸」「強村貸」系列產品,通過「魯擔惠農貸」「創業貼息貸」等信貸產品,重點支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鄉村產業發展;聚焦「生活富裕」,創新推廣「富農貸」系列產品,通過「富民農戶貸」等信貸產品,加大金融精準扶貧力度。截至今年10月末,產業興旺類、生活富裕類貸款餘額分別達1314.5億元、1037.1億元。

「我們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寫入章程,制定《全省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指導意見》和《全省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操作方案》,全省110家農商銀行全部與地方政府籤訂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山東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孫開連說。

走進汶上縣苑莊鎮大王莊村,只見村容村貌整潔有序。然而,幾年前村裡還是一番破敗景象。大王莊村有684戶2876人,其中,60歲以上的有500人,18歲以下的有643人。「村裡60%的人都出去了,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汶上農商銀行苑莊支行行長邵輝說。

變化的背後,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汶上農商銀行主動與大王莊村溝通,村黨支部組織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銀行通過信貸支持合作社發展、建立扶貧就業基地、玻璃育苗智能溫室大棚等。目前,村裡形成了蔬菜大棚種植、良種育苗、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之前的8000元提升到1.8萬元以上,大王莊村也成為山東農商銀行首批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省級樣板村。

2018年,山東農商銀行開展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樣板村建設工程,為鄉村振興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截至今年10月底,已選樹省市縣三級金融服務樣板村4445個,對樣板村授信30.66萬戶445.82億元。

除了樣板村創建,山東農商銀行還通過員工掛職交流、對接鄉村振興服務隊、支持財政金融政策融合等,為鄉村建設「出資」「出智」「出力」。他們先後選派4538名懂金融、愛農業的優秀員工,到鄉鎮、村居掛職副鄉(鎮)長、村主任助理;對接「千名幹部下基層」服務隊和628名省派第四輪「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對口服務的250個村,目前已授信11492戶12.08億元。

在支持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方面,山東農商銀行與省財政廳、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聯合出臺的《關於農村商業銀行支持財政金融政策融合鄉村振興戰略制度試點的若干措施》提出,試點縣農商銀行要整合信貸資源,投向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在投放規模、貸款利率、不良容忍度、辦貸效率等方面加大政策優惠,努力解決涉農主體融資難題,持續提高涉農貸款的可得性和覆蓋面。

目前,32家試點農商銀行累計投放各項貸款3188.4億元,其中涉農貸款2694.4億元,各項貸款、涉農貸款餘額分別增長495.35億元、333.48億元,增速分別達到15.47%、14.23%;試點農商銀行各項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0.34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下降0.68個百分點。

日前,在微山縣高樓鄉翁樓村黨群服務中心召開了一場整村授信啟動會。針對湖區農漁民早出晚歸生活習慣,微山農商銀行成立了「融荷志願者服務隊」,通過「五日工作法」實施錯時網格化營銷,周一到周五晚6點至9點,以「上門宣傳、上門營銷、上門辦業務」的方式主動走訪服務。

近年來,山東農商銀行依託營業網點和根植「三農」的農金員隊伍,推廣「整村授信」,提高小微企業、農戶建檔、授信覆蓋,有效解決了農村、農戶產權資產少、缺擔保的問題。目前,山東農商銀行整村授信村莊覆蓋面65.28%,農戶建檔評級覆蓋面58.34%,城區居民建檔評級覆蓋面35.51%,小微企業客戶建檔評級覆蓋面46.56%。

山東農商銀行在全省設有營業網點4947個,遍布城鄉,覆蓋所有市、縣、鄉鎮駐地。為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他們在農區按照「服務農戶500戶左右、服務半徑3公裡左右」的標準,延伸設立了4.8萬個村級金融服務點,布設各類電子機具17.2萬臺,讓百姓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

山東農商銀行還運用新興技術,在全省設立小微貸中心123家,全面推廣手機銀行、信e貸等線上申貸服務,實現7×24小時隨用隨貸,構建起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的申貸體系,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明顯提升。

喜歡就點個讚,再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山東農商銀行系統發揮產品優勢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山東省農信聯社聚焦「五個振興」,帶領全省農商銀行創新信貸產品,優化金融服務,發展普惠金融,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截至5月末,全省農商銀行鄉村振興貸款餘額達2293.4億元,較年初增加134.3億元;累計發放鄉村振興貸款31萬戶、690.8億元。
  • 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東陽農商銀行今年新增涉農貸款64億元
    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東陽農商銀行今年新增涉農貸款64億元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4:09:29 | 作者: | 編輯:劉海傑  11月16日下午,東陽農商銀行2020年度普惠金融大會在東陽劇院舉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洪出席。
  • 灤南農商銀行堅守市場定位助力鄉村振興
    灤南農商銀行堅守市場定位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08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民豐農商銀行:小銀行助力鄉村振興「大作為」
    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江蘇民豐農商銀行緊跟黨中央的步伐,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戰略部署,認真落實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責無旁貸地扛起惠農、助農、興農的歷史重任,高舉鄉村振興的大旗,勇當鄉村振興的地方排頭兵,在廣袤的田野裡衝鋒陷陣,為鄉村振興不遺餘力地辛勤耕耘,努力付出。該行不為大行業大企業所動。毫無疑問,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來說,進軍大行業大企業是不可或缺的選擇。
  • 看這家農商銀行如何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力量
    導 讀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煙臺農商銀行以「服務三農」為總抓手,聚焦重點領域,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渠道,深度融入鄉村振興各領域、各環節,更好地滿足「三農」、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的金融需求,該行通過聚焦特色產業,推動農業產業發展;扶持黨支部領辦合作,鋪開脫貧致富路;創新融資方式,助力海洋牧場建設
  • 博興農商銀行:紮實耕耘「三農」,助力鄉村振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忠才 通訊員 劉翠玲今年以來,博興農商銀行堅守「面向三農、面向小微、面向社區家庭」的市場定位,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以整村授信為工作抓手,加強普惠金融建設。博興農商銀行以整村授信、普惠金融服務站建設為工作重點,將普惠金融落到實處。在推進工作過程中,重視客戶體驗,結合村莊特色,推出個性化服務,滿足不同層面的金融服務需求,截至11月末,累計開展整村授信160個村莊,用信1189戶、1.8億元。 以「博興特色」為切入點,積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張店農商銀行加快推進信用工程建設
    自信用工程建設開展以來,張店農商銀行緊緊圍繞全行工作部署,把握工作重點、理清工作思路,從人員、方式、效率等多方面入手,豐富宣傳方式、深入走訪調研、壓實工作責任,取得了積極效果,以金融手段為鄉村振興添油助力。
  • 無棣召開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全縣授信會議
    會議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無棣3月7日訊(記者 蘇建軍 通訊員 王旺)3月5日下午,無棣縣召開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全縣(整鎮)授信工作會議。無棣縣副縣長常懷祥,濱州審計中心副主任張光遠,縣地方金融服務中心、縣人民銀行等縣直部門負責同志,各鎮(辦)鎮長(主任),各園區負責同志共計50餘人參加了會議,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馬兆宏主持會議。會上,無棣縣地方金融服務中心主任劉全順宣讀了《無棣縣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全縣(整鎮)授信工作實施方案》。
  • 崑山農商銀行: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崑山方案」
    崑山農商行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金融主力軍作用,深耕細作「三農」陣地,助力地方鄉村振興建設。近年來,該行黨委先後提出了「紅色動力」「金融衛士」等結對共建要求,期間與37家企業、40多家行政村(社區)黨組織籤署了《結對共建協議》,聯合開展了200餘次共建活動。
  • 青農商行金融助理點亮新時代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星星之火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滕昕璇 見習記者 馬靜靜 通訊員 石曉靜 青島報導  農戶貸款難、缺少抵押物、金融知識基礎相對薄弱等是農村金融服務普遍面臨的難題,為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多層次需求,踐行普惠金融,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青島農商銀行啟動「百名金融助理服務鄉村振興工程」。
  • 石獅農商銀行創建普惠金融新模式
    本報訊 石獅農商銀行依託「黨建+金融助理」工程,以派駐金融助理為紐帶,把黨支部的政治、組織優勢轉化為助力業務發展的競爭優勢,踐行「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實現黨建、業務雙促進、雙發展。截至2020年11月末,石獅農商銀行累計發放各類涉海信貸7125筆,貸款金額42.53億元,走出了一條具有「藍色」特色的支農道路。
  • 河東農商銀行: 築實小微三農主陣地 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老百姓自己的銀行,今年以來,河東農商銀行牢牢把握「面向『三農』、面向小微企業、面向社區家庭」的市場定位,聚焦支農支小信貸主業,積極履行本土銀行職責,深入踐行鄉村振興國家政策,唱響金融服務「主旋律」,築實小微三農「主陣地」,當好地方金融「主力軍」。 堅守三農定位,助力美好鄉村建設。
  • 農商銀行2018年以來累計發放鄉村振興貸款4549億
    2.9萬億元,其中累計發放鄉村振興貸款4549億元,為山東省鄉村振興提供了充足資金保障和優質金融服務。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理事長、黨委書記孫開連介紹,農商銀行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義不容辭。在滿足融資需求上,農商銀行發揮「根植本地、貼近市場和客戶」的優勢,滿足「三農」客戶差異化、個性化融資需求,形成了服務鄉村振興產品體系。圍繞「產業興旺」,創新發放「興農貸」系列產品2434億元,重點支持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助力鄉村產業發展。
  • 山東:努力打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最後一公裡"
    今天(4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切實引金融「活水」注入鄉村振興,近期,省財政廳會同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省農信聯社印發了《關於農村商業銀行支持財政金融政策融合鄉村振興戰略制度試點的若干措施》(以下稱《若干措施》),將通過「真金白銀」的政策措施,助力打通服務鄉村振興「最後一公裡」。
  • 鄒平農商銀行「光伏貸」助力整村授信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鄒平農商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支持地方新農村建設,服務鄉村振興,與光伏公司開展合作發展「光伏貸」助力村民致富的同時,化無需求客戶為有需求客戶,拓展營銷渠道擴大客戶群體。  彌勒村是鄒平農商銀行苑城支行的用信激活村,苑城支行以彌勒村為切入點,深入宣傳光伏貸款產品,提高村民對光伏發電及光伏貸的優惠政策的認識。
  • 為鄉村治理提質增效 海寧農商銀行推行「金融村官」服務機制
    最近,市委組織部會同海寧農商銀行創新在全市推行「金融村官」服務機制,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在體制機制層面再度加碼。「解決農村新型經營主體貸款難,是實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關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金融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鼓勵銀行把更多的信貸資源配置到鄉村,作為『金融村官』,這就是我今後的工作指南。」夏鋒傑介紹說。近年來,為了支持樂農村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海寧農商銀行還先後為村標準廠房建設、村「飛地」抱團等項目提供了近1000萬元的貸款支持。
  • 清鎮市王莊鄉:政銀「五聯」 以金融鋪路助力鄉村振興
    為推動金融更好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清鎮市王莊鄉黨委與清鎮市農商行黨委共同開展政治理論聯學、幹部隊伍聯建、實踐活動聯辦、誠信環境聯創、核心工作聯促「五聯活動」,實現黨建推動政務、業務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發放貸款4549億元、4538名幹部參與鄉村管理!看山東全省農商銀行在鄉村振興中如何「釘釘子」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農村商業銀行支持財政金融政策融合鄉村振興戰略制度試點若干措施
  • 關嶺農商銀行:舞活金融槓桿 「貸」動鄉村致富
    初冬時節,記者來到關嶺自治縣,採訪中聽聞,關嶺農商行通過貸款撬動致富槓桿,幫助一個個村莊蹚出一條致富路:關嶺農商銀行累計發放貸款8.65億元,為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關嶺農商銀行「產業貸」幫助程順梅解決了大問題。
  • 山東農商銀行交出助力脫貧攻堅成績單17.89萬貧困戶獲貸近52億元
    山東農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具體工作要求,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履行社會責任,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和扶貧產業的信貸支持,助力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交出了一份金融扶貧亮麗成績單。截至今年11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累計向17.89萬貧困戶發放各類精準扶貧貸款9萬筆51.95億元;累計發放產業扶貧貸款1.09萬筆178.33億元,帶動30.90萬貧困人口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