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風學術網
一、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同表述的實質
在高中物理中, 我們學習到熱力學第二定律存在兩種表述形式:第一, 開爾文的表述, 其認為不可能從單一的熱源吸取熱量, 並將這些熱量全部轉化為有用功, 而在此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第二, 克勞修斯的表述, 其認為將熱量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但不引起任何變化, 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對這兩種表述, 我們可以總結出其實質, 即, 達爾文認為熱能不可能自發地全部轉化成有用功;克勞修斯認為熱量不可能自己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傳送。
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 我們了解到功可以自發地全部轉化為熱, 且熱量可自發的從高溫物體轉向低溫物體。根據這一點, 再結合達爾文和克勞修斯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表述, 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功向熱的轉變過程是不可逆的, 且熱傳遞的過程同樣是不可逆的。再者,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待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不同表述形式, 即在所有的熱現象中, 只要是與之有關的宏觀過程, 其實都具有不可逆性。在認識熱力學第二定律時, 我們必須牢牢的抓住這一點, 認清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本質, 才能掌握好熱力學相關知識。
二、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適用範圍
在克勞修斯將熱力學第二定律延伸到宇宙以外後, 其認為宇宙的溫度最後都會變成一樣, 且最終會實現熱平衡。在熱平衡狀態下, 宇宙就會逐漸向熱寂狀態發展。因此,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待這種觀點:從哲學意義來看,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在對宇宙圖像進行描述, 且此宇宙圖像處於一片死寂狀態, 根本就沒有任何差別。在熱寂說提出以後, 不少科學家對此持批判態度, 認為宇宙的熱寂死純屬無稽之談。科學家們之所以會否定熱寂說, 我想原因就在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適用範圍是有限的, 其是在有限的時空中得出的結論, 所以只可能用於對宏觀系統進行研究, 延伸到宇宙外就不再有任何意義。
從上述的推理來看, 邏輯上是存在矛盾之處的, 如果按照上述論斷,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可以用於對宇宙之外的系統進行研究的。因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適用範圍是有限的宏觀系統, 而無數的有限宏觀系統卻能組成無限的宇宙, 因此, 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可用於對無限的宇宙進行研究。如果這一結論不正確, 那麼熱力學第二定律不能對無限的宇宙進行研究則是正確的。因此, 我們可以認為在一些有限系統內, 如果其時空是有限的, 那麼熱力學第二定律同樣不適用。
三、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解釋
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 我們知道一些物理科學家曾設想能夠製造出一種機器, 其吸收的熱量可來源於單一的熱源, 並將這些熱量全部轉變為有用功, 但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這就是第二類永動機。顯然, 這種機器不會違背熱力學第一定律, 但卻與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矛盾的。也有科學家進行過以下計算:假設在地球表面上存在的海水有10億立方米, 將其作為單一的熱源, 如果對其進行降溫, 釋放出熱量, 即使降低的溫度只有0.25℃, 這些熱量也會轉化為一千億度電能, 這些電能夠全球使用一千年。但是,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根本不可能將海水作為單一的熱源, 所以熱效率為100%的熱機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們再以分子動理論為依據, 對熱力學第二定律進行解釋。分子動理論認為大量分子有規則的運動稱之為做功, 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稱之為熱運動。由此可見, 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基本不可能變為有規則運動, 但有規則運動卻很有可能變為無規則運動。因此, 在一個不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的獨立系統中, 其內部可能存在自發過程, 但這個過程是方向是由概率小的狀態向概率大的狀態進行的。也就是說, 熱不可能自發的轉變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