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濟南市「文化藝術新秀」人才培養項目——萊蕪梆子大型傳統...

2020-12-18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5月19日,2019年濟南市「文化藝術新秀」人才培養項目——萊蕪梆子大型傳統劇目《回龍傳》之《王華下書》排練啟動儀式在萊蕪梆子演藝劇場隆重舉行。

啟動儀式現場

濟南市萊蕪梆子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為保證2019年度「文化藝術新秀」培養發展工作順利開展,加強對藝術人才培養,把「文化藝術新秀」培養工作列入到單位人才培養項目的重要工作之一,對「文化藝術新秀」人才實行重點培養,三年內,結合單位工作實際, 通過系列培訓、排戲將「文化藝術新秀」逐步打造成省內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藝術人才,進一步推動濟南市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排練現場

萊蕪梆子大型傳統劇目《王華下書》是「文化藝術新秀」第一年培養計劃的重點劇目,將由萊蕪梆子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李長生擔任導演,「泉荷獎」十佳演員、一等獎獲得者、」文化藝術新秀」李叢飾演楊秀英,「泉荷獎」第四屆優秀青年演員藝術比賽萊蕪梆子一等獎獲得者孫一民飾演王華 ,「泉荷獎」第四屆優秀青年演員藝術比賽萊蕪梆子三等獎獲得者曹偉傑飾演八賢王。

來源:濟南市萊蕪梆子藝術傳承保護中心

相關焦點

  • 濟南市呂劇院召開董硯萍呂劇工作室、濟南市文化藝術新秀啟動工作...
    2019年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出臺成立「老藝術家工作室」和認定「文化藝術新秀」兩項措施,發揮老藝術家的傳幫帶作用,培養一批優秀文化藝術青年人才,加強濟南市文化藝術人才隊伍建設,5月15日上午,繼董硯萍呂劇工作室、濟南市文化藝術新秀籤約儀式後,濟南市呂劇院「董硯萍呂劇工作室」「濟南市文化藝術新秀
  • 萊蕪梆子新編歷史劇《嘶馬河》賞析
    萊蕪梆子「掌上家鄉戲」 病毒無情,「文化」有愛!防疫期間,濟南市萊蕪梆子藝術傳承保護中心以對廣大市民負責的態度,按照上級要求停止一切文化演出活動。
  • 韓世昌北方昆弋劇目藝術人才培養項目今天在京正式啟動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韓世昌北方昆弋劇目藝術人才培養項目,於2020年12月1日上午在北京尚韻軒舉行了開班儀式。在開班儀式上,由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北方崑曲劇院、北京河北梆子劇團的青年演員,以及戲曲學院的大學生們表現了崑曲選段,向老師們做了匯報。本次培訓班特為學員們準備了學習手冊等內容豐富的學習資料。據與會的資深戲曲人劉連倫老師透露,此次培訓班報名的學員涵蓋了生、旦、淨等行當,唯一遺憾的是,沒有招收到學習醜行的學員。
  • 熠熠泥人再生輝丨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結項
    由天津美術學院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旨在將「泥人張彩塑」傳統藝術精髓引入美院雕塑專業教學,通過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工藝美術大師與美術院校資深雕塑、理論教師的強強聯合進行教學,即傳承了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也使國塑藝術後繼有人,並能不斷發揚光大。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於2019年6月至8月於天津美術學院成功舉辦。
  •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走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學員推介(三)
    由天津美術學院承辦的、天津市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天津市美術館、石家莊市美術館協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走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旨在將「泥人張彩塑」傳統藝術精髓引入美院雕塑專業教學,通過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工藝美術大師與美術院校資深雕塑、理論教師的聯合教學,傳承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使國塑藝術後繼有人,並能不斷發揚光大。
  • 2020年濟南市中小學生跳繩比賽圓滿落幕
    自2016年開始舉辦本賽事起,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四屆比賽,參賽學生人數逐年增加,2016年參賽人數686人,2017年參賽人數842人,2018年為938人,2019年增至1500人左右,2020年報名人數接近1900人(僅運動員就1700人左右),參賽人數逐年上升。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山西戲曲文化,他的改革發展
    1961 年經過認真整理加工的傳統折子戲《小宴》、《殺宮》、《算糧》在首都舞臺上演後,震動了京華,成為那個時期我省的優秀戲曲劇目的代表作,久演不衰。一些戲曲團體上演了一大批文革前的優秀傳統劇目和新編歷史戲。話劇迅速出現了好的創作勢頭,出現了如《朱小彬》、《沒法說》、《黃河魂》、《礦工啊礦工》等好作品。但是隨著全國性的戲曲危機的衝擊,使我省的戲曲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也出現了程度不同的不景氣現象。為了尋求振興戲曲藝術的途徑;山西省文化廳於1983年提出了「綜合治理,總體作戰」的工作方針。
  •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項目申報啟動 4年資助4.58億元
    截止2019年12月,市財政已累計安排資金4億元,2020年預計安排資金超過1億元。 「作為全國首支省(市)級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項目資助重點方向將圍繞舞臺藝術創作、文化傳播交流、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展開。」
  • 2019國家藝術基金中國畫寫意人物畫人才培養項目
    2019年9月23日-11月23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成功舉辦了「2019國家藝術基金中國畫寫意人物畫人才培養項目」,項目負責人為盛天曄教授。此次項目在全國範圍內選拔了50名學員,並邀請了多位中國畫名師授課指導,取得了喜人的教學成果和良好的社會影響。
  • 萊蕪區牢固樹立「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工作理念
    「選配+培育」全力打造 為鄉村人才振興注入法治力量  法治人才是鄉村振興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萊蕪區通過選優配強與本土培育相結合的方式,加快培養鄉村法治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一線法治人才。  開展「四個一批」法治人才打造工程——  選聘一批村級法律顧問。
  •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項目申報正式啟動
    【環球網文化 記者 張嘉玉】2020年1月6日至2020年2月28日,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項目開放網上申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全國首支省(市)級藝術基金,截止2019年12月,市財政已累計安排資金4億元,2020年預計安排資金超過1億元。
  • 濟南市實力強勁的五所重點高中,萊蕪一中排第一!你怎麼看?
    四、商河第一中學商河一中是濟南市重點中學,始建於1951年,百科信息顯示:商河一中本校現有40個教學班,2772名在校生,至今已為社會培養了18000餘名初、高中畢業生,其中8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38名學子出國深造,在國外獲得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到2022年,市域內職業院校基本辦學條件全部達標;新建成1所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實習實訓基地;「雙師型」教師佔比達到75%以上;全市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達到33.9萬人,中職學校校均在校生規模達到2000人,高職院校達到19400人,基本普及高職教育;對接重點產業專業人才培養規模達到17.7萬人,冠名班、訂單班專業規模達到3.8萬人。
  • 河北梆子現代戲《黨的女兒》發布會舉辦
    9月25日,河北梆子《黨的女兒》新聞發布會現場,專家學者舉行了河北梆子聲腔改革研討會。河北日報記者曹錚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曹錚)9月25日,河北藝術職業學院創排劇目河北梆子《黨的女兒》新聞發布會暨河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項目「京津冀河北梆子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能傳承班」開班儀式在石家莊舉行。
  • 國粹頌黨恩,書畫倡清風,濟南市將舉辦慶祝建黨99周年系列活動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京劇演唱會」由濟南市京劇院主辦,匯聚名家名段,重溫紅色經典,用京腔國韻表達祝福黨、感恩幸福生活的心聲,為黨的生日獻上文化賀禮。此次活動用京劇這種傳統國粹的藝術表現形式,再一次展現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在惡劣的環境下,與敵人鬥智鬥勇,寧肯犧牲生命也堅決維護國家主權,保護人民利益的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旨在學習黨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國粹,也進一步推進普及戲曲藝術。
  • 「名家新秀藝術雲課堂」16日上線豐富津城市民文化生活
    新華網天津2月15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5日獲悉,在這個特殊時期,天津北方演藝集團和天津市文旅局精心打造的文化公益項目——「名家新秀藝術雲課堂」將於16日晚正式上線。屆時,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優秀青年女老生演員陳亭將在線與廣大戲迷朋友們交流互動。
  • 梨園新秀薪火傳 傳統戲曲綻新花
    12月6日,在徐州舉行的兩場江蘇省舞臺藝術優秀青年人才展演戲曲專場中,由省文旅廳從全省國有文藝院團選拔的青年演員帶來的14個經典選段,讓徐州戲迷過了一把癮。2020年江蘇省舞臺藝術優秀青年人才展演由省文旅廳主辦,旨在推動江蘇舞臺藝術優秀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助力構築江蘇文藝精品創作高地。
  • 拾光|「老頑童」40年的梆子情緣
    新泰梆子紮根民間,吸取了山東梆子、河南梆子、萊蕪梆子及柳琴戲的精華,唱腔帶有地方方言,表演風格樸實自然、通俗易懂,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當前,新泰梆子的靈魂人物是61歲的孫復常,他是新泰梆子第三代傳承人,百花梆子劇團團長。 12月28日,本報記者趕赴新泰大沙坡村,見到了正送戲下鄉的「老頑童」孫復常,與村民一起欣賞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新泰梆子《朱邁臣休妻》和《借表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