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濟南市「文化藝術新秀」人才培養項目——萊蕪梆子大型傳統...
5月19日,2019年濟南市「文化藝術新秀」人才培養項目——萊蕪梆子大型傳統劇目《回龍傳》之《王華下書》排練啟動儀式在萊蕪梆子演藝劇場隆重舉行。啟動儀式現場濟南市萊蕪梆子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為保證2019年度「文化藝術新秀」培養發展工作順利開展,加強對藝術人才培養,把「文化藝術新秀」培養工作列入到單位人才培養項目的重要工作之一,對「文化藝術新秀」人才實行重點培養,三年內,結合單位工作實際, 通過系列培訓、排戲將「文化藝術新秀」逐步打造成省內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藝術人才
-
晉城市上黨梆子《郝經》獲杏花獎新劇目獎
晉城市上黨梆子新編大型歷史劇目《郝經》獲得第十六屆杏花獎「杏花新劇目獎」,《郝經》中賈似道的扮演者宋晉義獲得第十六屆杏花獎「戲劇表演獎」。 「能得獎我太開心了。」宋晉義獲獎後難掩激動之情。宋晉義是淨行,在上黨梆子中俗稱花臉。相對其他行當來說,淨行唱腔平實,不易出彩,行當中得獎演員更是屈指可數。宋晉義的這朵杏花摘得不易,這也是晉城市上黨梆子淨行摘得的首朵杏花。
-
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唱響京華
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劇照12月11日晚,由中國方正出版社、陝西省紀委監委、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出品,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作排演的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以慷慨豪邁的秦聲秦韻唱響一曲廉政文化建設的黃鐘大呂,為首都各界觀眾獻上一場文化盛宴
-
巴陵戲新編歷史劇電影《遠在江湖》首映式舉行
2020年12月31日,巴陵戲新編歷史劇電影《遠在江湖》首映式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娜,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彭先政出席活動。巴陵戲新編歷史劇《遠在江湖》的電影拍攝工作於2019年8月19日正式啟動,由市委宣傳部、湖南公益電影傳媒中心聯合出品,先後在嶽陽樓景區、浙江橫店影視城等地進行實景拍攝,歷時16個月完成電影的拍攝和後期編輯工作。首映式上,電影導演和主創人員集體亮相,與觀眾見面,講述影片拍攝背後感人的故事。馬娜指出,電影《遠在江湖》首映是嶽陽文化界和電影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
新編秦腔歷史劇《橫渠先生》在寶雞眉縣首演成功
寶雞新聞網訊(記者 惠耀輝) 12月12日晚,新編秦腔歷史劇《橫渠先生》在寶雞市眉縣正式登臺亮相,社會各界五百餘人一道觀看演出。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鳳翔郿縣(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橫渠鎮)人。新編秦腔歷史劇《橫渠先生》由西安演藝集團和眉縣聯合打造。本劇以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四為思想和民胞物與、天人合一的理念為主題。生動演繹了張載帶領村民赴邊關配合範仲淹康定軍收復失地、聽從指教一心向學、刻苦讀書成就功名、雲巖為官鬥誥命救災民、清正廉明重斷貪腐案等生平故事。
-
以文化人 以廉潤心——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唱響首都
由中國方正出版社、陝西省紀委監委、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出品,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作排演的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12月11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以慷慨豪邁的秦聲秦韻唱響一曲廉政文化建設的黃鐘大呂,為首都各界觀眾獻上一場文化盛宴、精神大餐。
-
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首都上演
(記者 董渺)由中國方正出版社,陝西省紀委監委、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出品,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作排演的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12月11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以慷慨豪邁的秦聲秦韻唱響了一曲廉政文化建設的黃鐘大呂,為首都各界觀眾獻上一場文化盛宴、精神大餐。
-
拾光|「老頑童」40年的梆子情緣
文\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文進「三天三夜不睡覺,願聽新泰梆子調」,當地百姓對新泰梆子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據當地孫氏家譜記載,新泰梆子自十九世紀末傳承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新泰梆子紮根民間,吸取了山東梆子、河南梆子、萊蕪梆子及柳琴戲的精華,唱腔帶有地方方言,表演風格樸實自然、通俗易懂,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當前,新泰梆子的靈魂人物是61歲的孫復常,他是新泰梆子第三代傳承人,百花梆子劇團團長。 12月28日,本報記者趕赴新泰大沙坡村,見到了正送戲下鄉的「老頑童」孫復常,與村民一起欣賞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新泰梆子《朱邁臣休妻》和《借表嫂》。
-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 秦腔歷史劇《橫渠先生》展現先賢風範傳承關...
12月12日晚,新編秦腔歷史劇《橫渠先生》在寶雞市眉縣正式登臺亮相。西部網訊(記者 魯鵬飛 劉望)今年是北宋大儒張載誕辰1000周年。12月12日晚,新編秦腔歷史劇《橫渠先生》在寶雞市眉縣正式登臺亮相。
-
新編大型歷史劇《老實官》首演
12月7日,新編大型廉政歷史戲劇《老實官》在偃師市融媒體中心演播大廳舉行了首場演出,市民反響強烈。本劇講述了藺挺達清廉為官扶助貧弱的故事,以反腐倡廉為主線,借古映今,以古鑑今。 12月7日,新編大型廉政歷史戲劇《老實官》在偃師市融媒體中心演播大廳舉行了首場演出,市民反響強烈。本劇講述了藺挺達清廉為官扶助貧弱的故事,以反腐倡廉為主線,借古映今,以古鑑今。
-
把歷史當作最好的歷史劇看
把歷史當做最好的歷史劇看,其實是在向歷史上的政治家學習政治我看歷史劇的時候常想,原來中國古代史家就是把歷史當作歷史劇來看的。這就是說,你若真能把歷史當做最好的歷史劇看,你其實是在向歷史上的政治家學習政治,學習怎麼當一個好領導,等你真的負起大責任的時候,你會幹得很出色。
-
《大明湖畔有人家》第四季在萊蕪區龍山風景區開拍
由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電視劇《大明湖畔有人家》第四季,今天在萊蕪區龍山風景區開機。比如,通過講述農民企業家韓金髮與社區書記龍興華的故事,展現萊蕪劃歸濟南市管轄這一歷史進程,把鏡頭對準萊蕪的秀美風光和萊蕪梆子等特色文化元素,頌揚農民企業家艱苦奮鬥、誠實守信、熱心公益的拓荒者精神,體現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該劇主要演員以濟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為主,同時邀請省市專業劇團部分演員加盟。
-
四代演員同臺演繹河北梆子《寶蓮燈》紀念經典首演60周年
我欲乘風去,置身在人間,扶濟眾生困,神燈保平安」12月4日晚,作為紀念《寶蓮燈》首演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河北梆子經典劇目《寶蓮燈》在河北梆子劇場精彩上演。《寶蓮燈》第一代演員、老藝術家張志遠,第二代演員王雲菊、劉鳳嶺與第三代青年演員蘇娜、於靜、丁雲飛、白七橋、何紅樂等,還有7名武戲小演員同臺演出這一經典劇目,精彩的演繹,為觀眾帶來一場戲曲盛宴。
-
北路梆子賈桂林評傳
《賈桂林傳》是《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之一,賈桂林1916年生,1992年去世,撰稿由忻州市藝術研究院編劇俞立華組織編寫。整部傳記從講述「小電燈」初照大戲臺,到展現一個中國北部弱女子的民族氣節;從描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賈桂林這位北路梆子藝術大師,到集中記敘賈桂林傳幫帶的高尚情懷,把賈桂林的一生放到北路梆子這個劇種的發展沿革中去敘述,書後還附有北路梆子大事記。
-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 寶雞眉縣大型眉戶歷史劇《縣令張載》首演
寶雞資訊網訊在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之際,12月11日晚,大型眉戶歷史劇《縣令張載》在寶雞眉縣人民政府禮堂迎來首演。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鳳翔郿縣(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橫渠鎮)人。作為張載故裡,眉縣更是以頗具特色的眉戶表演精心推出歷史劇《縣令張載》,旨在傳承張載文化的同時,弘揚張載頑強不屈的獻身精神。新編大型歷史故事劇《縣令張載》,是根據宋史中張載在陝西雲巖(今宜川縣)任縣令時賑濟災民這一歷史事實編寫。
-
江湄|當代歷史劇的文化功能:談《大明王朝》和《清平樂》
《清平樂》(2020)海報我看歷史劇的時候常想,原來中國古代史家就是把歷史當作歷史劇來看的。歷史劇通過人物和時勢的關係來模擬歷史,時勢充滿了鬥爭、機遇、變數,有陷阱有可能性,每個歷史人物都要在具體複雜變動的時勢之中,判斷形勢發展的可能性,揣摩人心,抉擇去取,這些歷史人物的判斷和行動不但關乎歷史命運,更是把自己整個身家性命都搭在裡面。
-
新編戲《貞觀盛事》入選「京劇電影工程」,舞臺電影版將開拍
新編京劇《貞觀盛事》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但不是一部經典的作品,作為新編歷史劇,能演出20多年已經很不錯了,還拍攝成了3d電影,新霽個人覺得從各個方面看,有優點但是也有缺點,從演員陣容來看是非常豪華的,有尚長榮、關棟天、夏慧華、朱世慧、陳少雲等名家名角聯合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