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醫生:堅持1個法子,一個月內,可以把骨頭養得硬邦邦

2020-12-23 張凱醫生說健康

硬骨頭、鐵脊梁意味著身子硬朗。但現在,走著走著就崴腳,摔一下就骨折的人不在少數,這其實都是骨質疏鬆導致的。

根據《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低骨量人群龐大,40-49歲人群低骨量率為32.9%,50歲以上人群低骨量率達46.4%。

以前,骨量減低、骨質疏鬆、易骨折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年輕人和中年人的骨頭也"變脆"了。骨科張醫師表示,這大多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1、少年兒童

兒童挑食、偏食、常吃快餐、喝大量碳酸飲料等不良習慣,以及精神壓力大、活動量少等,都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幹擾正常骨代謝。

此外,課業負擔重,長期伏案彎腰,肌肉韌帶會疲勞,脊柱結構易變形,影響脊柱正常發育;如果運動量再不夠,孩子的肌肉力量就不足以保護骨骼,所以現在青少年動不動就骨折的現象在不斷增加。

2、青壯年

現在人們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上下班開車,下班"曬月光",很容易導致骨質量下降。一些愛美女怕曬黑,出門打傘還塗防曬霜,嚴重影響體內維生素D合成,從而影響鈣的吸收和骨量儲存。

此外,不少人都有吸菸、酗酒、大量喝咖啡等不良習慣。研究顯示,每天飲酒超過30克的人,全身骨密度會明顯下降;菸草中的成分會使雌激素減少,降低對骨骼的保護作用;大量喝咖啡會增加尿鈣的排出。

3、老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多種激素水平下降或出現代謝異常,維生素D的合成或活化不足,人體對鈣的吸收能力減弱,年齡沒增加10歲,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增加1.4~1.8倍,過了更年期,骨質疏鬆十分普遍。

此外,老年人多發慢性病,有些疾病用藥本身就對骨骼有所損害。如換慢阻肺的老人,因呼吸受影響,運動減少,加上所用藥物有些含有激素,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疏鬆;動脈硬化患者的骨組織也容易發生病理變化,表現為骨礦物質含量下降,嚴重時可產生骨質疏鬆等。

骨科醫生:堅持1個法子,一個月內,可以把骨頭養得硬邦邦

這裡的1個法子就是指的補充骨骼營養,可以選擇比較廣泛的藍苷素類的營養物質來增骨量。

藍苷素之所以被很多人用來增骨量這主要是得益於它所含有的中草藥補骨脂以淫羊藿提取物,對於增骨量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尤其是在《本草備要》中就提到了關於中醫壯骨,完全是可以幫助補腎陽,強筋健骨,而且中藥成分也不傷身體!補骨脂可以促進軟骨素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加速骨骼生長,防止骨質流失,還可以促進成骨細胞活性,抑制骨吸收,調節體內雌激素分泌,加速骨骼的再生與重建。

藍苷素具有雙重抗骨質疏鬆作用,同時淫羊藿的加入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抗氧化和骨骼肌肉老化,延緩骨量流失的速度,還可以補腎陽,起到強筋健骨的效果,有效防治骨質疏鬆!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保持樂觀的情緒。有研究發現,人長期處在壓力之中,可導致激素代謝紊亂引發骨丟失,焦慮會造成骨質疏鬆。而心情舒暢、良好的情緒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有利於骨量維持。

相關焦點

  • 肛腸科醫生:堅持1個法子,一個星期內,可以把腸道洗得乾乾淨淨
    這些運動或許可以幫助你改善,平時一定要多做1、跑步跑動是一種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運動,它能使身體各部位的運動速度更快,使腸胃蠕動更大,因為人體在消耗了大量能量後需要補充能量,腸胃自然需要更「用力」地消化食物。
  • 我,一個骨科醫生,為什麼可以堅持三十年長跑!
    今天我們邀請有著三十餘年骨傷診治經驗的骨科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也是有著三十餘年跑齡的長跑愛好者陳希醫生,為大家解讀長跑這項運動。在2017年6月的國際醫學權威期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就明確指出,競技跑步者(包括經常參加競技比賽和專業水平的運動員) 的膝蓋或髖部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膝蓋或者髖部關節炎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
  • 中科院院士:牛奶裡放勺它,連喝1月,關節不疼,骨頭「硬邦邦」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楊女士再一次出去出差回來的過程中,突然感覺腰部特別疼痛,於是就去醫院進行拍片診斷,結果醫生告訴她腰部出現骨折。後來醫生表示,這樣的現象還是很少見的,屬於骨質疏鬆,是因為自己平時的飲食造成的,這讓楊女士後悔萬分。二、骨質疏鬆有什麼徵兆?
  • 骨科醫生教你:骨頭出問題該看哪科
    以骨科為例,常常分為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骨科、手外科、足踝外科、運動醫學/關節鏡外科、骨腫瘤外科、骨質疏鬆科等等。那麼,雖說每一位骨科醫生大多數骨科疾病都能看,但是要說術業有專攻,還得是什麼科的病,看什麼科。如果您掛錯科了,輕則有可能讓您重新排隊;更嚴重一點,,可能就不是你想找到的那個非常專業對口的大夫。
  • 骨科醫生告訴你
    傷筋動骨一百天,傷到骨頭了,一般恢復的時間是比較慢的,要靠養。骨折就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骨病,很多病人骨折後都要裝鋼板,但是當骨頭長好時,不知道還用不用拆,有人說可以,也有人說不可以。骨折後裝了鋼板,究竟用不用拆?什麼時候拆最好?下面骨科醫生就這個問題具體跟大家說說。
  • 骨科醫生說了 5 個字
    這裡先給一類骨折幾個形容:傷得重、斷端不穩或者波及關節面,這類骨折通過夾板、石膏或支具這些外固定或常說的保守治療方式會大概率引起骨折斷端的再移位或固定不穩。這時候,骨科醫生就會建議患者手術或者叫內固定的方式治療,如果要再通俗一點解釋,醫生會穿著白大褂,推推眼鏡對你說:「別擔心,就是給斷掉的骨頭打個鋼板而已」。但患者一聽到「鋼板」兩個字,別擔心就變成了很擔心:鋼板啊?!那鋼板會不會在身體裡被組織液腐蝕的生鏽,或者「咯嘣」一聲斷掉呢?
  • 骨科醫生告訴你真實答案
    股骨骨折的話,孩子1個月左右就能基本癒合,而成年人需要3個月以上,老年人往往需要4個月。如果骨折比較嚴重,或年齡較大、營養較差,癒合的時間還會延長一些。可見,「傷筋動骨100天」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骨科主任:堅持1個方法,一個月內,可以把骨量提升上來
    1、長期飲酒  喝酒會導致骨質疏鬆,長期大量飲酒可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長年累月地大量飲酒會抑制鈣、維生素D的吸收,而鈣和維生素D是骨頭的重要組成成分。所以,女性即便平時再愛美也要有個度,在減肥這件事上不能盲目而為。
  • 摔碎手腕 醫生發話:骨頭多餘扯來甩了
    這醫生說:骨頭多餘扯來甩了  昨日,市民黃女士稱,自己在青羊區第九人民醫院治療手腕骨折,如今造成手腕失去了基本功能,多次找醫院協商都沒有結果。  摔碎手腕 手術沒達到效果  黃女士說,自己的不幸發生在2008年12月3日晚上,「我當時騎電瓶車摔了一跤,結果把眼眶和手腕摔傷了。」黃女士來到位於蘇坡橋附近的青羊區第九人民醫院治療,醫生當即進行了傷口包紮和止血等處理。「他們醫院當時沒有骨科,從外面請了個姓張的醫生過來給我做的手術。」
  • 4個月減重30斤,這位浙大骨科醫生+健身達人說:堅持就是勝利
    公開課的主講人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運動醫學)醫生沈煒亮。10年外科臨床經驗,20年專業健身經驗,30年身體狀況變化總結,沈煒亮把它們「帶」進了自己的直播課。既是骨科醫生,也是健身教練;既是醫學生博導,也是健美雜誌撰稿人……學術型健身達人是這樣煉成的。
  • 骨折後帶著護具拄著拐杖一個月了,可以去爬山嗎?醫生:可以行走,不...
    「醫生醫生,我帶護具、拄拐杖已經一個月了,骨折已經好了吧,黃金周我跟朋友約好了去爬山!」國慶節前,35歲的小徐興致衝衝地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 一個月前,他因乘坐摩託車意外摔傷,右腳腫脹明顯並劇烈疼痛。在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門診被確診為右腳楔骨(下肢足內緣的中點)骨折。 骨科二十二病室副主任蔣明輝給他使用了下肢支具固定,消腫、鎮痛等對症處理,並囑咐他要注意休息,受傷的右腳至少一個月內不可著地受力。
  • 胸口骨頭凸起一個「桌球」
    本報泰安8月6日訊(記者 楊璐) 胸前凸起一個兵乓球大小包塊,怪病讓50歲的張先生疼得一個多月沒睡好覺,原來是他胸前骨頭發生病變。解放軍第88醫院醫生將這塊骨頭摘除,用了根鋼絲代替,解除了張先生的痛苦。近日,臨沂50歲市民張先生來到解放軍第88醫院胸外科求助。醫生說他剛來的時候,臉色蠟黃,滿眼紅血絲,疼得「哎呦、哎呦」地叫。
  • 一臺骨科手術,耗材中的秘密只有醫生最清楚
    原創 健聞方澍晨王晨 八點健聞2020年11月5日,冠脈支架全國集採開始時,關注它的不只是心血管科的醫生。忙碌在手術臺上、查房和門診中的骨科醫生們,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關注過另一個科室發生的事情。
  • PKP 可以治療「腫瘤」嗎?骨科醫生這樣說
    1 病歷展示 早晨起床端水閃了腰的黃奶奶到家附近的骨科醫院去看病。 門診醫生經過詳細問診查體,確診奶奶是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需要住院。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不歸骨科看的骨折」顱骨骨折,掛腦外科/神經外科眼周骨頭骨折,掛眼科鼻梁骨、顴骨骨折,掛耳鼻喉科上頜骨、下頜骨骨折,掛口腔科胸骨、肋骨骨折,這兩個骨頭有爭議,三甲大醫院首選胸外科,但小一點的醫院亦可以掛骨科。
  • 拍片子發現骨頭裂開了一點點,不做治療能自愈嗎?骨科醫生告訴你
    突發性骨折也是因為承受不住外力的打擊而導致骨頭發生裂縫等現象,多見於不常運動的女性和年紀比較大的這類人身上。如果只是輕微骨裂,短期內是有可能通過自身的恢復功能自愈,慢慢恢復的。一般這種情況都是由於受到強烈的碰撞或者是撞擊才會導致的,所以出現上述情況的並不多,傷者一般也是女性要多於男性,老年人因為年齡問題出現此類狀況的時候也比較多。
  • 骨科醫生:不一定!
    這是每個骨科醫生每天都會碰到的問題,相信大多數骨科醫生都會和我一樣,脫口而出一句 「傷筋動骨一百天」。 在古代,沒有解剖知識,沒有X射線,沒有鋼板螺釘,老祖宗們憑藉雙手整復接骨,夾板固定,經過長期的經驗實踐,總結出了這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
  • 骨科醫生說實話了
    股骨頭壞死屬於骨科常見疾病,好發於20-50 歲的中青年,發現症狀以髖部疼痛和跛行為主,隨著疾病的發展,最終可能會導致關節塌陷嚴重進而進展為晚期骨關節炎,由此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骨科王健醫生》股骨頭壞死常見問題集錦
    這裡匯集了很多患者所關心的問題,希望您閱讀後能夠解答心中的疑惑:1. 問:股骨頭壞死一定要換關節嗎?答:不一定。股骨頭還沒塌陷的患者可以不換關節,保髖治療;股骨頭塌陷之後如果不願意換關節,也可以嘗試保髖治療,但預期效果較差。保髖治療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保髖手術。
  • 骨科醫生在手術室調起「雞尾酒」,患者壞死的股骨頭因此得以修復
    近日,浙江省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召開,來自骨科、心血管科、泌尿外科、婦產科、創傷科等10來個跨專科領域的專家匯聚在一起,共同研討組織修復與再生問題。「人體的衰老和死亡是一個無法阻止的自然規律,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的手段減緩衰老和死亡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