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減重30斤,這位浙大骨科醫生+健身達人說:堅持就是勝利

2020-12-14 錢江晚報

兩桶4L容量的桶裝水、一張桌子、臥室的木質門架、網購來的頸部訓練器……

近日,在浙大二院附近的一間小屋子裡,一堂所有「教具」都居家觸手可及的健身公開課開講了。

公開課的主講人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運動醫學)醫生沈煒亮。10年外科臨床經驗,20年專業健身經驗,30年身體狀況變化總結,沈煒亮把它們「帶」進了自己的直播課。既是骨科醫生,也是健身教練;既是醫學生博導,也是健美雜誌撰稿人……學術型健身達人是這樣煉成的。

兩桶礦泉水:

把家變成健身房

「如果你真的懂得如何運動,兩桶礦泉水就足夠你鍛鍊到全身。」直播課上,沈煒亮用他的居家健身「神器」——兩桶4L裝的礦泉水,在鏡頭前示範起各種健身動作。

肩部側平舉、俯姿「划船」動作、腿部深蹲,沈煒亮藉助兩桶水闡釋不同人群應該遵循的運動規律。「器械不是關鍵,關鍵是你懂得科學鍛鍊的理念。這兩桶水最有用,它們相當於啞鈴,身體很多部位的運動都可以用到它們。」

沒時間去健身房,就把家變成健身房。相比於外面健身房裡大大小小的專業器械,沈煒亮的「居家健身房」顯得更加接地氣。除了桶裝水,桌子、椅子、門框,還有網購來的肩部訓練器、簡易沙包、手持伏地挺身支架等,都是他鍛鍊身體的常用「武器」。

「實在沒器材的話還可以借用自己家的娃。」在沈煒亮的家裡常常會上演「高段位」親子互動。他說,自己做伏地挺身常感覺自身的負重量不夠,家裡又沒有健身房裡的器材,有時候就叫孩子趴到自己背上來,起到負重沙袋的作用。有時在戶外的公共健身器械上做引體向上,6歲的女兒也會掛在自己腿上增加負重。

對於有專業健身基礎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的沈煒亮來說,「用娃健身」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孩子會幫我數數,為我加油,對她來說也是一種玩耍,她很樂意跟我一起鍛鍊,這也是我跟孩子增進感情的一種互動方式,我覺得挺好。」沈煒亮說。

三餐食譜表:

科學練成健美身材

在沈煒亮的直播間門後,滿滿當當地掛著大大小小的獎牌。它們都來自浙江大學校運會。

沈煒亮的運動天賦從學生時代就嶄露頭角。2001年,沈煒亮從老家的新昌中學考入浙江大學醫學院,體育成績一直很好的他代表醫學院參加學校運動會,第一年就報名了十項全能。鉛球、110米跨欄、400米跑……由於身體素質突出,十個項目中有一半項目他的排名都能進入前八。

對科學健身的重視來自一次意外傷害。沈煒亮在110米跨欄比賽中足部蹠跗關節脫位,由於沒有足夠的運動康復意識,原本3個月就能恢復的傷病,足足拖了一年時間他才能勉強正常行走運動。「那時剛學醫,自己不懂科學運動,也沒有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能告訴我怎麼康復鍛鍊。」這次意外讓他意識到科學鍛鍊和康復的重要。

2015年,在瑞士進修學習的沈煒亮用4個月時間減掉了15kg體重,還練成了8塊腹肌和倒三角型的健美身材。很多人問他,是不是出國後飲食不習慣吃得不好?是不是不適應環境睡眠不夠?答案卻是恰恰相反。

直播課上,沈煒亮曬出了自己在瑞士進行專業健美訓練時的一周食譜:薯片、巧克力、奶酪、餅乾、肉類、蔬果,早中晚三餐一頓不落,甚至連夜宵也沒有捨棄。「控制一天的總攝入量就是秘訣。」他打了個比方,「脂肪囤積就像遊泳池,放進去的水多,流出來的水少,必然就會積累起水。」那時候,他每天早上跑步,晚上健身,所以儘管什麼都吃,甚至是垃圾食品,消耗的熱量卻遠大於攝入的熱量。

有健身經歷和醫學背景作底,沈煒亮還在我國最早的專業健身刊物《健與美》雜誌上撰寫了很多文章。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他把自己20年來的健身之道總結為16個字:摸清底細,合理飲食,科學健身,中庸之道。

十年學醫路:

追尋「大醫」治未病

如假包換的健身達人,最常穿的卻是白大褂和手術服。

作為浙大二院骨科(運動醫學)副主任醫師和浙江大學骨科研究所副所長,沈煒亮和大多數一線醫生一樣,每日忙碌在看診、手術和大大小小的課題研討中。2016年,沈煒亮回國後在浙大二院開設了浙江省第一個「肌腱病專科門診」——主攻肩痛(肩周炎/肩袖損傷)和膝痛(交叉韌帶/軟骨損傷)。門診號十分搶手,總是在放號當天就被掛滿。半天看診時間,沈煒亮只接診20位左右患者。

「我看診比較慢,會詢問比較仔細,幾乎每一位病人我都會進行查體。保質保量完成每一次看診,所以一上午看不了太多人。」接診時,沈煒亮習慣拿筆在一張小紙片上把病人的病症、骨骼的結構描繪給對方看,讓病人真正清楚自己的病症在哪兒,下一步有哪些治療選擇,有什麼利弊關係,醫生將通過什麼手段來處理等。

嚴格和細緻為他贏得了病人中的好口碑。2018年,沈煒亮獲評「全國2017年度好大夫」榮譽稱號,稱號授予從全國1.4萬名線上骨科專科醫生中最終篩選出的12位,沈煒亮是浙江省骨科醫生中唯一的入選者。「好大夫」平臺的診後服務及患者推薦中,沈煒亮醫師的推薦也一直排在科室最前。

大醫治未病。這是沈煒亮學醫十餘年的堅守。

「假如一個醫生的醫術不好,不了解病人的整體病情,尋不到「精準」的治療方法,就可能導致小病發展成大病。如果是一位醫術合格的醫生,在病情初起時就已經能把病人治好了。而真正醫術高明的醫生,是在病症還未表現出來之時就能判斷、醫治並防患病症。」 沈煒亮解釋說,這就是自己始終自勉的「大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大病」。

「每個醫術高明的醫生都是從小醫生做起並逐步經驗積累的。」用沈煒亮的話說,從2011年博士畢業到現在,自己已經打過了與疾病的八年「抗戰」。「一個醫生的成長,和前輩們的領路是分不開的。一路走來,我的碩導範順武教授,博導陳維善教授和浙江大學愛丁堡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教授以及運動醫學專科的戴雪松和吳浩波兩位主任教會了我很多,他們把自己的科研和臨床『功力』傳授給我,我很感恩。對於一些肌腱病相關的常規手術技術我已熟練掌握,能幫助病人解決實際病痛。接下來要做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創新,往更高的層面努力。」

如今,沈煒亮已經操作了千餘臺運動醫學手術,成為浙江省骨科臨床醫生中最年輕的博導之一。工作之餘,他也常常參加醫學科普,進行公益講座,幫助更多人防患於未病。「大醫」之精誠,行在路上。

內容來源:浙江大學

相關焦點

  • 光強是如何在4個月減重30斤的
    十年前,光強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有滿腔抱負,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徹底按下來暫停鍵,連續住院3個半月,並服用激素藥2年,這3個月給光強帶來直面的感官是體重增加了40斤,很難想像一個精神小夥突然變成了胖子,這種打擊讓光強在很長一段時間處於陰霾的狀態中。是什麼觸點讓光強一定要減重呢?
  • 70歲奶奶健身3個月減重28斤
    「我叫陳繼芳,今年70歲我通過健身3個月減去28斤……」最近,在央視《越戰越勇》舞臺上一位滿頭白髮的上海老奶奶熟練地展示健腹輪的鍛鍊節目播出之後許多觀眾驚嘆的同時也十分好奇70歲的奶奶為何會愛上健身?2019年全年打卡三個月減重28斤有一天,好奇的陳奶奶做了一個器械運動,這一器械對年輕人來說也有難度
  • 賽普冠軍導師穆順:靠什麼竟然做到了4個月減重72斤?
    還有許許多多的競賽名次未統計比起這些更讓人重視的是1981年出世的他至今已經健身整整14年這其間還曾由於「放縱自個」胖到236斤後用了4個月減掉72斤再次變成健美冠軍「由於真的喜愛,我每天都會提早好久去上班自個練完就差不多到上班時刻了。」4個月減重72斤逆襲成全國冠軍皇天不負有心人,不斷的練習、總結、學習磕磕絆絆兩年後穆順順暢變成了沙龍的教練司理
  • 減肥達人傳授,4個減肥技巧,3個月就能減掉20斤!
    減肥達人告訴你:並不是!科學的減肥速度,建議一周減重1-2斤,一個月減重速度不超過10斤。控制好減肥速度,身體才能逐漸適應新體重,減少反彈的機率。很多快速減肥的方法,大都是不科學的,比較極端的。比如常見的減肥藥,水果代餐,不吃主食等方法,雖然減重速度明顯,但是減肥後體重容易反彈 ,還會傷害身體健康。今天我們來看看減肥達人分享的幾個科學的減肥方法,堅持3個月暴瘦20斤。減肥後身體依然保持高代謝水平,讓你不易反彈,保持住好身材。減肥達人傳授,4個減肥技巧,3個月就能暴瘦20斤!
  • 她堅持健身6個月,減掉40斤脂肪後,網友疑惑:確定這同一個人?
    在外國就有這麼一位美女,通過堅持健身,半年之內就暴瘦40斤,許多網友看過之後直呼不是同一個人。她的名字叫shereen,來自泰國。在學生時代,她的體重最重的時候達到了160斤,完全可以用胖妞來形容她。並且,當時還是作為學生的她對外表不在意,平時也喜歡在戶外玩,皮膚顯得很黝黑,性格也是大大咧咧的,所以,每個看到她的人都覺得他是男生。
  • 她堅持健身運動,6個月減重40斤,成為馬甲線女神令人羨慕
    她堅持健身運動,6個月減重40斤,成為馬甲線女神令人羨慕有一句俗語叫做莫欺少年窮,用在正在談戀愛的女孩子身上來說便是莫欺女友胖。女孩子最在意的兩件事就是別人問自己的體重和年齡,如果你犯了這項這兩項忌諱,就不僅僅是女朋友生你氣那麼簡單了。
  • 減肥達人的經歷:怎麼從160斤瘦到120斤?只堅持這4個方法
    但是,肥胖臃腫的身材,讓她感情出現了危機,男友說要和她分手後,她才徹底下定決心要減肥。為了讓拋棄她的男友後悔,為了證明她瘦下來也可以很美,讓身邊的人不再取笑她的肥胖,她開啟了健身之路。最後,她花了半年的時間,也就是花了6個月的時間成功減重40斤
  • 70歲奶奶健身練出馬甲線,3個月減重28斤,網友:不敢相信
    ,健身帶來的快樂也是由於超越自我帶來的優越感。醫生建議她要適當參與運動,慢慢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不然只會越來越差」。體重原因,存在的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老奶奶用器械3個月時間減重28斤。,可以輸哦,能夠堅持一年,這位奶奶已經算很厲害的。
  • 6個月減重16斤,又8個月沒反彈
    減重之前的我,亞健康狀態,過敏性蕁麻疹反覆發作,血糖血脂受遺傳基因影響,都達到臨界值了!下定決心,減肥! 在醫生朋友的指導下,每天堅持快走1小時,從不間斷!每天三餐認真做,認真吃,規定三餐吃飯時間,早餐8:00左右,午餐12:00左右,晚餐5:30左右。晚餐後不再吃零食。
  • 3個月減重28斤,70歲的「硬核奶奶」太勵志
    來源:央視新聞「我叫陳繼芳,今年70歲我通過健身3個月減去28斤……」最近,在央視《越戰越勇》舞臺上一位滿頭白髮的上海老奶奶熟練地展示健腹輪的鍛鍊 節目播出之後許多觀眾驚嘆的同時也十分好奇 70歲的奶奶為何會愛上健身?
  • 3個月減重28斤,70歲的「硬核奶奶」太勵志!
    「我叫陳繼芳,今年70歲我通過健身3個月減去28斤……」最近,在央視《越戰越勇》舞臺上一位滿頭白髮的上海老奶奶熟練地展示健腹輪的鍛鍊節目播出之後許多觀眾驚嘆的同時也十分好奇70歲的奶奶為何會愛上健身?2019年全年打卡三個月減重28斤有一天,好奇的陳奶奶做了一個器械運動,這一器械對年輕人來說也有難度。
  • 走路時甩手動作不要做 浙大二院這位骨科專家有幾條健身經驗和你分享
    杭州日報訊 鍾南山院士說過「鍛鍊就是最好的保健品」,但全情投入鍛鍊的同時,不免那個拉傷,這個扭到,如何避免鍛鍊中的雷點,練出健康體魄?作為運動醫學專業的醫生,沈煒亮有著20年的運動經驗,他有幾條健身經驗和你分享。
  • 3個月從500米跑不動,到跑步減重30斤,他是如何做到的?
    你的難點,就是我們解答的重點。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3個月從500米都跑不動,到跑步減重30斤,他是如何做到的?230斤的他,三個月減重58斤:之前跑步是負擔,現在是快樂》的跑步減脂故事,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位三個月減重
  • 79歲奶奶堅持健身20年,減重十幾斤,極少生病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些人說自己會一直美到老,有些人說自己老了想要享受天倫之樂,有些人不想再為凡塵俗事操心……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想法,而最近有一位老奶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79歲奶奶堅持健身20年,減重十幾斤而且極少生病。她對於老年生活的安排影響了很多人,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 30歲女子2年減重約80斤長高5釐米?醫生揭秘了
    在廣州,一位28歲的女生在兩年內成功減重了七八十斤,而且還給她帶來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變化。這兩張差異巨大的照片,一張是陳小姐二十八歲時的自拍,另一張則是她最近剛滿三十歲時拍下的。兩年間,她除了瘦了幾十斤,還奇怪地長高了4釐米。
  • 70歲奶奶3個月減重28斤,用馬甲線徵服40萬人,太硬核了
    比起喜歡廣場舞的同齡老人今年70歲的她更喜歡擼鐵一沒事就泡在健身房裡不但在短短3個月內減重醫生建議她要適當運動不然身體只會越來越差醫生的這番話給她敲醒了身體的警鐘3個月,她成功減重28斤健身半年多之前檢查出來的脂肪肝消失了身體各項指標也基本恢復正常健身一年半
  • 70歲奶奶,3個月減重28斤,用馬甲線徵服40萬人,太硬核了
    一沒事就泡在健身房裡不但在短短3個月內減重醫生建議她要適當運動3個月,她成功減重28斤健身半年多她想以此影響更多中年人「讓30還收到了央視《越戰越勇》節目的邀請當這位白髮蒼蒼的
  • 183斤小哥減肥,每天吃牛肉並堅持健身鍛鍊,1個月看身材變化
    183斤小哥減肥,每天吃牛肉並堅持健身鍛鍊,1個月看身材變化 關於健康食材你了解多少呢?
  • 僅3個月減重28斤,上海70歲「硬核奶奶」火了
    央視舞臺上來了一位特別的老人,她就是來自上海的陳繼芳奶奶。70歲、全年打卡健身房、3個月減重28斤…相信大家很難把這些聯想起來,然而滿頭白髮的陳繼芳奶奶做到了!節目中,陳奶奶展示自己日常的各項健身鍛鍊,讓所有人驚嘆不已。
  • 小基數減重,靠吃瘦了11斤
    今天和我們分享減重故事的會員是筱筱~她曾經用健身的方式減肥成功,停止運動後又復胖了,現如今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輕輕鬆鬆從108斤到97斤,這11斤肉肉是怎麼被她「吃」掉的呢?交了兩萬塊請了私教以後,我就一頭扎進了健身房,每天不泡4到5個小時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