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很火的段子
說出了很多工作黨的心聲:
這屆年輕人
已經想退休了
可很多真正已退休的老人
卻活得風生水起
每一天都對生活都充滿熱情
上海的陳繼芳奶奶就是其中一員
比起喜歡廣場舞的同齡老人
今年70歲的她
更喜歡擼鐵
一沒事就泡在健身房裡
不但在短短3個月內減重28斤
甩掉脂肪肝、高血脂等一身基礎病
還練就一身馬甲線
火上央視、圈粉40多萬
很多人看完她的經歷
都自愧不如
年輕時候的陳奶奶
其實身體並不好
後來因為生孩子落下病根
甚至連工作都放棄了
最嚴重時
大小便自理已是她的極限
「那時經濟比較拮据
也不是特別重視身體情況
感覺不舒服了就在家躺著
常常一躺就是一天」
出差不多20年都是這樣度過的
身體的病痛
讓她早早就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特別是看著自己連幼小的孩子
都無法照顧好時
便暗下決心:
一定要站起來,一定要健康
在健身之前
她打過12年羽毛球
後來因為膝關節疼痛就戒了
之後改跑馬拉松
發現膝蓋還是疼
一時間沒找到合適運動項目的她
人就漸漸發胖了
2018年
68歲的她參加了小區組織的一次體檢
發現身體出了一堆毛病
脂肪肝、高血脂、膝蓋退化......
醫生建議她要適當運動
不然身體只會越來越差
醫生的這番話給她敲醒了身體的警鐘
在觀望了一段時間後
她終於走進了閔行區的一家健身房
健身房裡的年輕人
看到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時
都一臉難以置信
覺得她不可能堅持下去
可在教練的專業指導下
她卻漸漸愛上了健身
每天早上都從家裡步行3.5公裡
8點準時出現在健身房
先做50個伏地挺身
然後是登山跨步、俯身登山跑、硬拉......
9點跟教練晨讀,10點繼續健身
中午就在健身房吃健身餐
下午練到3點左右再步行回家
一天下來
至少3小時都在健身
為了健身
她甚至戒掉了自己最愛的燒烤、奶油蛋糕、麻辣燙
面對鏡頭,她驕傲地說:
「265天,我沒喝過一杯飲料
沒吃過一頓欺騙餐
2019年,我沒有一天缺席健身房」
在陳奶奶身上
我們看到了一位70歲老人驚人的自律能力
很多人都擔心老人健身容易出問題
可實際上
只要在專業人士的科學指導下
循序漸進地運動
並沒有太大問題
反而有益於身心健康
陳奶奶的家人也特別支持她
自從她有這個愛好後
老伴承包了所有的家務
女兒負責她鍛鍊的鞋、服裝和手機
健身3個月,她成功減重28斤
健身半年多
之前檢查出來的脂肪肝消失了
身體各項指標也基本恢復正常
健身一年半
以前穿XL碼的她
現在S碼也能穿了
那些日復一日的波瀾不驚
終於也讓她看到了堅持的意義
今年疫情期間
她在教練的帶領下玩起了抖音
面對直播鏡頭
陳奶奶一點也不怯場
站舉壺鈴、熱浪戰繩、直腿硬拉、健腹輪......
輪番上陣
慢慢的
她也開始學著小年輕
在自己的抖音帳號
時不時分享健身乾貨
教網友做減脂餐
短短幾個月
就收穫了40多萬粉絲
她想以此影響更多中年人
「讓30歲到50歲這個階段的人覺得
70歲的老奶奶都能練
我是不是也可以?」
沒想到這一舉措讓她直接在抖音紅了
前段時間
她不但接到了很多媒體的採訪
還收到了央視《越戰越勇》節目的邀請
當這位白髮蒼蒼的70歲老人
在臺上輕鬆做著主持人都做不了的健腹輪時
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
看著她眼裡有光、心裡有火的朝氣蓬勃的模樣
真的很難跟那個
常年臥病在床的人聯繫在一起
正因為切身體會過病痛
她才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健康
於她而言
健身是保持健康最好的手段之一
「一個人在健身房吃苦
就免去了在醫院吃苦」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
稍微上了點年紀
就喜歡拿年齡當做藉口
「年紀大了這不適合我」
「哪有老人打扮成這樣啊」
「你們年輕人的活動我就不參加了」
迷信「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
結果很多想做的事情
可能到死也不敢嘗試
反而那些不在乎別人眼光
不給自己人生設限的人
活得最恣意瀟灑
同樣是70歲
有人頂著一頭黑髮
依然會讓人覺得暮氣沉沉
有人即便滿頭白髮
你也能在她眼裡看到星辰大海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
很多時候往往就來自於心態
年齡只是一個數字
這世上沒有誰規定了
在哪個哪個年紀什麼事能做
什麼事不能做
不因年齡給自己設限後
你會發現
這一生只有一次的人生
真的可以活得很爽、很盡興
當然
也可以活得比很多20歲的人還年輕
就像陳繼芳奶奶所說
老去的是年齡
年輕的心態和執著的精神永遠不會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