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身邊的人抱怨說:你看別人的命怎麼那麼好,一出生就吃穿不愁,不像我天天這樣辛苦忙碌,才剛夠溫飽。別人為什麼那麼幸運,而我卻如此倒黴?你相信命嗎?命越是不好的人往往容易消極,相信宿命論,越是這樣,命運只會越來越差,難以翻身。人的命真的由上天決定嗎?不是的。「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我們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過去種下的「因」,而今感召的「果」。
「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人生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業力的顯現,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事。「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前世修多少德,今生有多少福;前世造多少業,今生有多少禍。不必羨慕他人命好,那是人家自己修來的福氣,誰也搶不走。那是不是命運無法改變了,一出生就決定了。也不是。我們學佛就是為了通過後天的積德修福改善命運。
「命」雖然大勢所趨,但是「運」卻不是一成不變的。許多人總是在尋求所謂的好「風水」,其實最好的「風水」就是人的心念、人的德行。修一份善心、行諸善業,自然百業消、福氣來。「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切所得皆是因果報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行善莫作惡,自然不會致使福薄命苦。與其抱怨人生不如意,不如行動起來、自我救贖。「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一、嗔恨心重,心量太小、喜歡計較
心態不好的人,往往沒有福氣。如果一個人總是負能量很重,喜歡抱怨,整天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喜歡,這樣的人不會過的幸福。一個人內心的能量影響他的苦樂,心態越積極的人,往往越順風順水。不是環境影響人的心態,而是人的心態決定外境。
佛家講「一切唯心造」,境隨心轉,人有什麼樣的心態,就造就什麼樣的命運。一定要把心量放大,少些計較和仇怨。所謂「量大福大」,內心陽光了,才能感覺到「佛光普照」的加持力。你自己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再美的東西也入不了你的心。
二、不畏因果,沒有智慧善根
人不論貧窮富貴,對待世間萬物都要抱有一份敬畏之心,要有做人起碼的底線和良知,要有悲憫之心。佛門五大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人人都需要受持。若不持戒,必然損福。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業障是自己感召來的,真正能幫你化解災厄的不是佛菩薩,而是你自己的善業。「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越是有智慧、有善根的人,福氣越深;越是愚痴顛倒的人,障礙越重。
三、不孝順父母
有句話我非常贊同: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裡拜靈山?當我們生活遭遇到不順的時候,人們往往「臨時抱佛腳」,趕緊跑到寺廟裡去燒香拜佛,希望菩薩慈悲加持自己度過難關。可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人生的福氣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你沒有修到那個福氣,再想要的東西也是求不來的。佛教不是世人走捷徑的地方,違背因果的事,佛菩薩也幫不來。
與其苦苦求佛,不如在家好好孝順善待自己的父母。「在家孝父母,何必遠燒香」,你的福氣不夠,一定是你德行有虧。佛說,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即使不信佛,也福澤深厚。佛不需要你拜他,佛需要你做一個善良、懂得感恩的人。對佛菩薩再恭敬,在家不孝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這樣的人缺德損福,自討苦吃。
四、傲慢心、嫉妒心太重
越是低調的人,往往越有真本事、真能耐;越是喜歡炫耀的人,往往脆弱、不堪一擊。人越是喜歡炫耀什麼,說明他越缺什麼;越炫耀什麼,什麼就損失得越快。炫耀為天地所忌諱,得到不必得意,因為往往福禍相依;失去不必懊喪,因為往往苦盡甘來。為人處事要低調,「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越是傲慢,物極必反。
看到別人的福報,要隨喜,不要嫉恨。人性中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不要這樣,越是嫉妒,越是對自己沒好處。該是別人的福報跑不了,自己若喜歡,努力爭取就行了,不要竊取別人的或損毀別人的。損了別人的福,自己要付出千百倍代價,最是愚蠢。
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