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羽毛球隊是一個班級的話,李詩灃肯定不是那位最先被人記住的同學。他往往是坐在邊上躍躍欲試卻又會有些羞於舉手,但是,如果老師能暗中推上一把,他總能有條不紊地講出自己的見解。
在青年賽時期,不管是當後輩還是當主力,李詩灃都是話不多、暗自跟自己較勁的隊員。在他跨入成年賽場、走進血雨腥風的世界男單舞臺後,李詩灃越發有了自己的氣場和膽識。渴望成長的他善於追根溯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汲取能量,每當有了新的判斷和想法,執行力很強的他沒有怕的。
不管是動漫還是小說,李詩灃都特別喜歡孫悟空這個人物,並很長時間以孫悟空作為頭像。「喜歡他的那份單純,也希望能有他的那份堅韌和霸氣。」李詩灃是這樣說的。
李詩灃自言是個內心戲十足的人,所以,場上的他會和另一個自己交流。李詩灃偶爾也很瘋狂,長跑3000米測驗,他突發奇想第一圈就傾盡全力衝刺,引得隊友集體驚呼。事後他說,不去試試,怎麼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前幾年,他還常以「悟灃」自稱,還在贏球慶祝的動作中加入了悟空的特色,特別是那記帥氣的翻跟鬥。在2019年二青會男單決賽勝出後,他忘情地跨越出場地,翻出一個跟鬥,最後動作定格在雙手握拳燃情吶喊的結尾姿勢,那無疑就是動漫裡極經典的名場面。
步入成年賽後,李詩灃對自己「悟灃」的稱呼漸漸少了,但球場風格越發外向和有能量了。今年的羽超賽場,他是亞軍隊伍瑞昌碧源的頭號男單,仿佛回到為中國隊在世青賽和亞青賽的團體賽上搶分的姿態。團體賽時的李詩灃比打單項時更為沉穩和激情,丟分時鮮少流露出懊惱或疑惑的表情,反而會給出更堅定的神態,不給對手氣勢壓過來的機會。
李詩灃並不掩飾這些動作和風格是借鑑回來的,事實上,他就像是班上那位勤懇踏實、自己用功、最後做出成績的學習委員。疫情之後,他變得熱愛鑽研不同對手和前輩的錄像,除了技戰術,他還經常能總結出前輩們獨特的處理方式和戰術意圖,並毫不諱言自己要先套用、體驗,再學習、吸收。十一期間的湯杯模擬賽前,他找出了2018年全英賽林丹的比賽錄像,從八進四對李宗偉到四進二碰黃宇翔,再到決賽遇石宇奇。錄像中仿佛藏著許多寶藏,總能讓他從中領悟出一些適合自己的東西。
當然,李詩灃直言,小時候看比賽錄像都是爸爸陪著,心裡不知道藏著多少的不情願。再大了一些後,不到比賽前他也不會主動翻看錄像。反倒是現在,不需要被督促,自己就會找時間抽空看起來。而且,在反覆看桃田賢鬥的錄像時,他發現如今的桃田之所以能長時間保持巔峰,都是源自於極度的自律、嚴謹和信心。
李詩灃本就是嚴謹和有分寸的小孩,不管是看見教練、隊友還是朋友,他總會打招呼問候,離開時一定會說一句:「我先走啦。」雖然不善寒暄,但在特定的氣氛下,李詩灃也很能說,比如侃球聊天或採訪,他能從一個問題說出一個故事,包括事情的來龍去脈、自己的先後感受,條理清晰。
說起來,李詩灃自小就是極乖的。身為醫生的父親每天在他訓練結束後,總會到球館帶他再加練一些步法,想出各種辦法讓他能夠將基本功打紮實。因為天性溫順,李詩灃並不會因加練而心生牴觸。現在回想起來,他由衷地說,能夠打到現在的水平,離不開父親一直以來的良苦用心。只不過,李詩灃會感嘆自己兒時太乖太聽話了,「也許淘氣一點,又會有所不同了。」在他看來,父親一直是威嚴的,不論是在球場上還是生活之中。如今,已然有了自己想法的他,還是願意第一時間和家人交流和溝通。
當然,生活與賽場不同,李詩灃深知必須跳出安全區域,才能衝得更高更遠更快。還記得剛到國家二隊時,每天的時間都排滿了訓練計劃。為了備戰一系列頻繁的青年賽,他投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強度訓練之中。那段最累的日子,早上6點20分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長跑3000米;7點鐘準時衝下樓吃早餐;7點半出發去練輕技術;8點半開始正常訓練,到11點45分結束;下午2點到6點還是訓練。時至如今,這段魔鬼訓練仍讓他心有餘悸。
回望青年賽場的自己,再看經歷成年賽場一年洗禮後的自己,李詩灃知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儘管他現在的世界排名已經從400多開外衝入前50,但他對自己的進步速度並不滿足。李詩灃說,2019年是驚喜和不足齊頭並進的一年,年底遭遇的三站一輪遊,讓他再度認清自己心態上的弱點以及硬實力的欠缺。「越是很在意,往往就會出現偏差。其實,青奧會時,我恰恰沒有那麼在意最後的結果,反倒是可以打得更好。」李詩灃分析著自己。
作為新秀,李詩灃有突出的特點,身高臂長、控制力好;同時,他也有致命的軟肋,得分手段、經驗和能力都還不足以有掀翻對手的絕對把握。青年賽時期,李詩灃距離當時同齡頂尖選手的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站上場,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堅韌勁兒。
青奧會前,李詩灃想過奪冠,甚至在出發前一晚還夢到自己站上了最高領獎臺。但是,當他到了阿根廷,奪冠這個念頭就被埋在心底,一場場準備、一分分拿是他和邱彥博教練的共識。當時,泰國天才選手昆拉武特是賽前最被看好的奪冠人選,所以,他們師徒都準備在決賽場上與其一爭高下。但是,不曾想泰國天才中途被法國選手掀翻,決賽中李詩灃碰到了同樣沒贏過的印度選手拉克什亞。就在兩個月前的亞青賽決賽上,李詩灃0比2脆敗給了對方。再相遇,唯有放手一搏。
決賽首局,完全放開的李詩灃打得非常順暢,以21比15拿下。第二局他依然非常主動,很快以20比15拿到場點。不過,競技場上的瞬息萬變讓李詩灃險些翻船。連續兩個邊裁認定的界外球,被對方抓住了追分的機會。而原本都丟下球拍慶祝勝利的李詩灃,心情不由得緊張起來。但,越是關鍵時刻越要讓自己穩下來。接下來,雙方一波平抽快擋,對手的回球下網,李詩灃終於等來了狂歡的時刻。
如果沒有拿到這枚青奧會金牌,李詩灃說自己在青年賽場上可能真的就是默默無聞了,直到現在,他還會為最後那一分捏把汗。但是,他看問題的方式也在改變,「怕是不行的,只有足夠的強大才能有所突破。」他說:「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單決賽上,每當領先的李宗偉丟掉一分,丹哥的氣勢和自信就增長一截,那種時候不能有『怕』字。」
進入國家一隊後,教練組每周都會安排年輕隊員與林丹、諶龍打對抗,這對李詩灃來說簡直像做夢一樣。教練明白年輕隊員的心態,訓練前就會仔細叮囑他:「不要感覺自己是陪奧運冠軍打球,你們是在一起訓練。」在和師哥們的對抗中,李詩灃發現自己會不自覺提高對自己的要求,這種潛移默化的成長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在今年的羽超聯賽中,李詩灃是上場次數最多的男單選手,共打了12場,8勝4負。久違的團體賽氛圍被他視作未來上戰場的預備戰,即使偶爾身體因為連續作戰感到疲勞,他也會在場上與自己對話,鼓勵自己必須堅持住,「不能隨便放棄,因為比賽關乎著團隊的輸與贏。」
原本期待能再往前衝一衝的他,今年只打了泰國大師賽,之後就進入了漫長的封閉訓練。對於李詩灃來說,這也是一次全面充實自己的機會。「男單賽場永遠不缺的就是勁敵,去年在韓國賽上,我0比2被昆拉武特淘汰,雖然球輸了,但是自己也把問題看得更清了。那次,我不是沒有贏球的機會,而且能感受到他對我的重視程度變高了。所以,我很期待下一次的交鋒。」
在年輕人的計劃中,除了贏下昆拉武特,他還期待著世界排名可以更靠前一些,更期待著進化出一黑到底的全面實力。雖然一切還停留在「加載」階段,但李詩灃希望像單純的悟空那樣,無論順境、逆境,都能找到新的應變和打法,一路見招拆招。
曾經那個很聽話的男孩,如今心態很放開,因為一切都很新鮮,一切才剛開始。
本文節選自2020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