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杰)9月20日,第二屆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高端論壇舉行,本次論壇採取線上方式進行。本次論壇由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主辦,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及《山東外語教學》編輯部協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使命·新文科·大外語背景下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新發展」,與會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從多個方面展開交流研討。
論壇開幕式上,山東師範大學副校長王傳奎、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李維屏分别致辭。開幕式由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山東外語教學》主編王卓主持。
王傳奎代表山東師範大學向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第二屆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高端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並對與會專家學者對山東師範大學的支持表示感謝,隨後,王傳奎向與會專家介紹了山東師範大學以及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基本情況。
李維屏提出,在國家「雙一流」建設和新文科理念發展背景下,師範類院校外國語學院在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師範課程體系改革,特色外語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許多師範類外國語學院採取各種措施,優化隊伍結構,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術交流,使學科內涵和學術影響力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新時代和「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我國外語學科發展要有大格局,教學改革要有大手筆,在培養國際化高端外語人才方面要大有作為。未來,師範類外語學科要在新文科理念背景下,深化教學改革,開展學科融合,推進文理交叉,實現特色發展,進一步探索師範類院校培養外語人才的模式。
在第一階段的主旨發言環節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苗興偉、西南大學教授文旭、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袁筱一、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羅良功、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王雪梅、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曾豔鈺先後發言。
苗興偉的報告主題是「師範類專業認證的新變化與新要求」。他介紹了《普通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及其指導思想,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師教育質量監測認證體系,分級分類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強,全面保障和提升師範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供有力支撐。
文旭的報告題目是「師範院校外語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他提出,課程思政是新時代我國教育的重要特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第一,外語教師首先要有課程思政的意識,師範類院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外語教師是關鍵。第二,科學設計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體系,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第三,分類推進外語課程思政建設。專業核心課程可以根據自己的特色,分類實施課程思政。第四,課程思政要融入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課程思政要作為課程設置和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案課件編寫等各方面,貫穿於課堂授課、教學研討等各環節。
袁筱一以「技能·知識·能力與視野:關於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為題談到,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進步使外語專業受到了挑戰。她建議,教師教育應該融入大類培養,此外,應依靠師範院校綜合性優勢,充分運用好其他學科的資源。
曾豔鈺的報告題目是「新文科背景下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的跨學科發展」。她認為,隨著新文科概念的提出,人文學科之間、文科與理工科之間的學科融合趨勢漸顯,在此背景之下,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在新文科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師範類院校的學科優勢,打破學科壁壘,積極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助力國家新文科建設,探索語言與相鄰學科的融合,聚焦新文科與新工科互動,創造性地推進外語學科的內涵發展。
羅良功的報告題目是「外語專業本科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養」。他提出,跨文化能力是外語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一種核心能力,近年來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跨文化能力培養已經成為外語教育界的共識。他建議,在宏觀設計上,對於推進外語專業本科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養,要增強跨文化理念,以教師的跨文化意識帶動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強調中外文化知識學習的平衡性和比較性,促進文化比較和判斷能力的提升。在中觀貫徹上,要把跨文化教育貫穿於課程體系和教學的各個環節。在微觀落實上,課程內容要凸顯跨文化視野,教學方法上要提倡跨文化教學。
王雪梅的報告題目是「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她對新文科和外語學科的內涵、目標等概念進行了簡要介紹,隨後論述了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她建議,對於推進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語教師專業發展,一是立德樹人與學科特色相融合;二是國際前沿與本土研究相結合;三是跨文化溝通與教研用相契合。此外,她提出,外語教師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要堅持問題導向,豐富跨學科或者超學科知識;提高認同感,建構學術共同體;明確學術定位,規劃學術生涯。
在第二階段的主旨發言環節,西北師範大學教授曹進、山東師範大學教授王卓、華南師範大學教授谷紅麗、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永祥、浙江師範大學教授胡美馨先後發言。
曹進的發言題目是「精心挖掘外語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努力打造外語課程思政教育體系」。他從《普通高等學校本科英語類專業教學指南》出發,談到思政課和專業課是同向同行的。針對如何打造課程思政的教育體系、如何將課程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如何以德育人等問題,曹進談了自己的見解。
王卓的報告題目是「文學教育與師範類外語專業人才特色培養:從師範類專業認證畢業要求談起」。她從師範類專業認證的視角,重新審視了文學教育在培養師範生教師情懷、學科素養等方面的價值和作用,並在此基礎上重新詮釋了文學教育學的內涵和外延。
谷紅麗的報告題目是「師範類院校外語專業卓越拔尖人才培養路徑」。她指出,師範類院校外語專業卓越拔尖人才培養需要多元互動融通的培養路徑才能達成。她重點探討了外語卓越人才的培養路徑,強調了發展綜合外語人才的重要性。
王永祥以「對話:師範類外語課程思政的基礎」為題,討論了教育和教師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興國必先強師。他認為,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師範類高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亟待加強。對於如何推進師範類高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他提出,對話是師範類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的基礎。隨後,從師範院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開進行討論,著重強調了思政課的重要性。
胡美馨以「英語師範教育RICH教學模式26年探索」為題,介紹了浙江師範大學的英語師範教育改革探索實踐。
閉幕式上,苗興偉對第二屆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高端論壇進行簡要總結,並對外語學科建設進行了展望。曹進代表下屆承辦單位西北師範大學表達了成功舉辦第三屆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高端論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