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帝溥儀被逐出宮後,那些老太妃們去哪兒了?她們怎麼生存的?

2020-12-14 尋歷史真相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清朝自此滅亡。

01

清朝雖然是滅亡了,但是民國政府對清朝皇室成員還是優待的,除了給他們生活費用之外,還允許他們居住在紫禁城中。這樣一來,皇室還可以享受著一絲榮光。

到了這一時間,皇室還有4位前朝嬪妃存在,他們分別是端康皇貴太妃、莊和皇貴太妃 、敬懿皇貴太妃、榮惠皇貴妃。端康皇貴太妃是光緒嬪妃,後三位皆是同治嬪妃。

當時除了隆裕太后,她們是最尊貴的人。在這四位皇貴妃之中,尤以端康皇貴太妃身份地位最高,因為她和溥儀的關係最好。

02

1913年,隨著隆裕太后去世,端康皇貴太妃成為後宮掌權者。

1924年10月22日,馮玉祥發動政變,導致皇室被迫離開紫禁城。直到溥儀出宮,前朝嬪妃也就剩下倆了,分別是敬懿皇貴太妃和榮惠皇貴妃。

被趕出宮中之後,她們都是靠救濟生存。那麼另外兩位呢?

說起端康皇貴太妃,很多人比較陌生,如果說起珍妃,大家肯定都熟悉。她是珍妃的姐姐,和妹妹一同入宮。

1894年慈禧60大壽期間,她把姐妹倆從「嬪」封為了「妃」。同年,珍妃因為激怒了慈禧,直接被貶了,姐姐也跟著受了牽連。

1912年,她被上尊號「端康皇貴太妃」。當時雖然清朝滅亡了,但是她的生活還是比較好的,對吃還是非常講究,很多王公貴族都喜歡吃她賞的飯。

03

1924年,和皇室成員一同過完中秋後,她就臥床不起,僅僅5天的時間,她就去世了。

莊和皇貴太妃,同治珣妃。1872年,被封為珣嬪。1874年,隨著光緒的登基,她才被升為珣妃。1894年慈禧大壽之際,她升為「珣貴妃」。

1912年,她被上尊號「莊和皇貴太妃」。同年4月14日,在儲秀宮病逝。

敬懿皇貴太妃,同治瑜妃。她要比上面兩位懂的更多一些,會的更多一些。

1872年被選入宮中封為瑜嬪。兩年之後,升為瑜妃。1894年,升為瑜貴妃。1913年3月12日,被上尊號「敬懿皇貴太妃」。1924年11月5日,她去了榮壽固倫公主府居住,靠著救濟和一點積蓄度日。1932年2月3日,因病去世。

榮惠皇貴妃,同治瑨妃。1872年被選入宮中封為瑨貴人;1874年升為瑨嬪;1894年升為瑨妃;1895年升為皇貴妃;1913年升為榮惠皇貴妃。

1923年10月25日,她和敬懿皇貴太妃一同去了榮壽固倫公主府居住。

1933年去世。

04

總的來說,活著的生活還算是可以,最起碼能生活,不至於像婉容皇后一樣流落街頭,死在獄中。

05

腦癱男孩沒上一天學,靠母親教學12年,考上蘭大旁聽生,現狀如何

當年的「五道槓少年」和「不屑弟」現狀如何?他的逆襲屬實驚豔!

英國要求租藉此地100年,為何李鴻章堅持99年?如今才知多英明

110年前的晚清鼠疫,此人用4個月時間遏制住,各國醫學專家都驚嘆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沁人心脾,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參考資料《清德宗實錄》《清史稿》《憶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

文章題目:清末帝溥儀被逐出宮後,那些老太妃們去哪兒了?她們怎麼生存的?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宣統帝溥儀被驅逐出宮,他的那些太妃都去哪了?最終結局如何
    從清朝統治結束,溥儀被迫退位,到後來成為日本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再到後來溥儀甚至需要通過買門票才能進入他生活多年的皇宮,他的一生頗令人唏噓。因此,溥儀是中國從封建社會過渡至近現代時期的一位重要歷史人物。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疑問?在溥儀退位,被驅逐皇宮後,他的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秀與他同行,但是那些太妃的歸宿是哪兒呢?
  • 清朝衰敗後,小皇帝溥儀在紫禁城中是怎樣生活的?
    1912年2月,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至此,兩千多年的帝制時代終結。作為交換,中華民國政府與清皇室籤訂了《清室優待條件》,規定中華民國每年撥給前清皇室400萬兩生活費,允許小皇帝暫居宮禁,侍衛人等,照常留用。正是有了這一紙條例,年幼的愛新覺羅·溥儀得以住在紫禁城中。張勳復闢失敗後,李鴻章之子李經邁向載濤提議:讓小皇帝學習英文,將來政治局面惡化,也好出國避禍。
  • 古代太監們出宮後咋辦?很考驗金錢和人性,大多無家可歸
    溥儀就曾回憶,自己七歲以後常以虐待太監為樂,有一次他用救火的水槍噴水玩,一個老太監走來,他便朝他惡作劇噴水,老太監不敢動彈,最後被冷水激到休克,幸虧搶救及時,不然要斷送一條性命。 一般來說,太監們一旦進宮,便意味著終身服役,除非是年老有疾再也做不動活兒,才會被逐出皇宮。
  • 馮玉祥驅逐清帝溥儀出宮,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民國政府與清室協商,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承諾每年支付清室費用400萬兩銀元,新幣發行後,改為400萬元,民國政府同意清宣統帝溥儀暫居紫禁城,史稱「遜清小朝廷」。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宣統帝的退位,保證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政權的平穩過渡,是有功於國家和民族的。
  • 賈元春被賜死,為什麼跟老太妃有關?你看老太妃的神秘身份!
    然而,省親回宮不出三個月,賈府便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忠順王府登門興師問罪,宮中太監不時索要銀錢,這都意味著元春跌入桎梏。而等到神秘老太妃出現,頃刻左右元春生死,就連賈家獲罪被抄,都與其有莫大關聯,那麼,這位真人不露相的老太妃,究竟是何人?原著依舊給出了線索。且看寧榮兩府極盡熱鬧的過兒年節,才剛至十五元宵,就有太監傳來消息。
  • 太監小德張衣錦還鄉,貧苦少年心生羨慕欲入宮,淨身後溥儀退位了
    然而清帝退位後,載濤的日子是過得一天不如一天,他的府裡只有四個伺候的人,給的工資也少得可憐。有一次孫耀庭的哥哥來看他,他想拿出點錢來補貼家用,可翻遍了口袋也只有兩塊錢。孫耀庭覺得王府雖好,卻不能給自己帶來權勢和財富,深思熟慮過後,他去找載濤說了自己想進宮的事,沒想到載濤不但不生氣,還笑著對他說:「去吧,孩子,奔你的好前程去吧。」
  • 溥儀的洋帝師——莊士敦
  • 一個老太妃薨了,為何要所有誥命進宮守制?她根本就不是老太妃
    賈府誥命神秘的老太妃,逾制的葬禮規格《紅樓夢》第五十八回上,宮裡那位自元宵節就欠安的老太妃薨了。蘇州織造李煦跟《紅樓夢》是有牽連的,這一奏摺顯示王氏似乎與李煦有親屬關係的,從而推斷出這位老太妃有可能是密太妃,但是我們上面分析過,密太妃的級別不是很高,以她的位份還不足以令外命婦們都到宮中守制的。
  • 清末老照片:塗口紅的婉容,看賽馬的溥儀,文繡的洋娃娃,溥傑的東洋...
    清末老照片:塗口紅的婉容,看賽馬的溥儀,文繡的洋娃娃,溥傑的東洋妻子! 清末老照片:溥傑,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同母弟弟,幼年曾作溥儀伴讀。
  • 東陵浩劫:一件比逐出宮更為可怕的事情,改變了溥儀的一生
    在天津生活的幾年,是溥儀被逐出宮後相對平靜的一段時間。但1928年一件比逐出宮更為可怕的事情,使溥儀直接轉變了他對中華民國的態度,進而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這是怎麼回事呢?,眼看著將那些殉葬品,有什麼呢,有珍珠,有翡翠,玉石,象牙,寶劍,書畫等等,裝了幾十口大木箱,然後貼上封條,蓋上了自己的印章之後拉回了軍營,一個月後,孫殿英派人前往北平銷贓,被警方拿獲,一審是軍人,於是移交平津衛戍司令部,同時孫殿英部隊的一名士兵因為盜墓發了財,就不想當兵了,開小差溜回了家鄉,在途中因為形跡可疑被警方拿獲,從身上搜出珠寶,現金等這些財務,經過審問之後供出了孫殿英主持盜陵的這起驚天大案
  • 他娶了個印刷廠女工,總感覺妻子非同尋常,7年後才知是清朝皇妃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不可一世的滿清皇族悉數被趕出了皇宮,從此散布在中國各個角落。有一些未雨綢繆的,清朝滅亡之前在宮中搜羅了不少寶貝,即使被逐出宮,依然還能繼續以前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有一些後知後覺的就十分悽慘了,什麼都沒能帶出來,出宮後,只能得過且過,日子是泥沙俱下,一天不如一天。
  • 溥儀準備秘密出國留學,可惜最後沒能如願,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留著清室帝號的溥儀,突然生出了「天下之大,我想看一看」的念頭,於是決定出國留學,可惜最後沒能如願。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說的是,溥儀自從三歲即位為帝以來,就一直深居簡出。清朝滅亡時,溥儀的父親載灃是攝政王,一切軍政大事都由他掌管。溥儀是一個孩子,隆裕太后雖然是他的監護人,但陪他長時間的只是一幫太監宮女。
  • 馮玉祥派兵把末代皇帝溥儀趕出紫禁城,是對還是錯?用結果說話
    本來10幾歲的小皇帝在皇宮和皇后、宮女、太監們一起過家家,雖然沒權沒勢,但小日子過得還算舒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對失去皇位心有不甘,但在重兵監視之下,也得老實待著。可是當馮玉祥用強將他趕出圈禁之地後,溥儀不僅帶走了故宮中所有的珍寶,還被日本人利用,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萬事萬物要分個是非對錯,往往不看開始和過程,只看結果!
  • 7歲的溥儀,吃飯前必須先得做一件事情,令在場的宮女們都紅著臉
    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光緒皇帝纏綿病榻,但是這位皇帝卻沒有自己的子嗣,這就意味著皇位後繼無人,慈禧太后為了大清的江山能夠有人繼承便將溥儀養在皇宮中,作為皇位的接班人。不過,這時候的溥儀還沒有3歲,死活都不願意和陌生的太監一起入宮,所以就讓溥儀的乳母王焦氏抱著溥儀進宮。
  • 大清滅亡,那些王公貴族們,最後都哪兒去了?
    清朝滅亡以後,那些王公、貴族、王爺、格格們到哪兒去了?清朝一共延續了二百六十八年,這期間一共誕生了前前後後差不多二百五十位王爺、貴族,這些王爺也被稱為鐵帽子王,意思就是說只要大清朝在一天,他們的身份封號就會世襲,永不改變。到了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突然沒了,當時還有六百多位皇親國戚,大清沒了,很多王公貴族的日子就開始一天不如一天了。
  • 英國人莊士敦來到北京後,為何會成為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文/徐永超1919年,一位英國人來到紫禁城,作為帝師,擔任起了教導末代皇帝溥儀的任務。這位洋帝師的中文名字叫莊士敦。莊士敦(1874-1938),原名雷奈爾德·約翰·弗萊明1874出生於英國愛丁堡,先後就讀於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期間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
  • 末代皇帝溥儀在紫禁城的最後一天
    溥儀停下來,洋洋自得地喝著早茶,爾後,又繼續彈起了鋼琴。  一曲未終,內務府大臣紹英、耆齡、寶熙,以及溥儀的老丈人榮源,緊急進宮求見。溥儀知道這時,沒有十萬火急之事,他們無論如何不會追到儲秀宮,於是一聲:「傳……」  「傳見!」孫耀庭馬上對外邊的太監喊道。  「走,你跟我到翊坤宮去。」溥儀起身吩咐孫耀庭。
  • 馮玉祥為何要把退位後的溥儀逐出紫禁城
    此前在辛亥革命時,為了促成清室退位,民國政府通過了《清室優待條件》,允許清室保留皇帝稱號,並暫居紫禁城內,民國政府每年撥款400萬兩(後改為400萬元)作為皇室經費。和《清室優待條件》相比,新的《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規定清室不可繼續使用皇帝稱號,只擁有普通公民的權力。此外清室皇室費用降為每年50萬元,並立刻搬出紫禁城。
  • 清末皇帝溥儀骨灰為什麼被遷出八寶山,原因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可歷史上也總有例外,大清王朝在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選擇以退位換取優待,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得以外國君主之禮相待。溥儀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一生命運多舛。在新舊社會交替的浪潮中,三次登上帝位,三次被趕了下來,最終成為時代的犧牲品。新中國成立後,溥儀又經過十年的改造成了一位合格公民,直到1967年才因尿毒症病逝,享年61歲。
  • 末代皇帝溥儀,揭秘紫禁城的這些黑幕,你根本無法想像!
    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1924年的時候,世上最為華麗的皇宮在世人面前展示,這其中發生了多少的故事,讓人不僅感慨萬千。歷代皇帝中,也唯有溥儀留下了最為真實的畫像,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溥儀生活的年代,已經發明了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