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獲得2次諾貝爾獎的名人

2020-12-15 騰訊網

如果說獲得諾貝爾獎是科學家的最高認可,那麼瑞典科學院兩次頒發諾貝爾獎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事實,直到現在,只有四個人可以誇耀:弗雷德裡克·桑格、利納斯·保林、約翰·巴丁和瑪麗·居裡。

1.瑪麗·居裡

歷史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波蘭科學家瑪麗·斯科奧多斯卡·居裡,他第一次獲得了物理學獎,後來又獲得了化學獎。很少有人知道,她幾乎沒有獲得這些獎項的第一個。1903年,法國科學院只提名亨利·貝克雷爾和皮埃爾·居裡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數學家Gösta Mittag-Leffler得知提名後,憤怒地建議皮埃爾:"如果真的有人認真考慮我(為獲獎),我非常希望與居裡夫人一起考慮我們對放射性天體的研究[......]她在這一發現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她也決定了鈾的原子量),"他在一封信中寫道。

在拉了一些弦後,瑪麗被納入提名,並在1903年12月,三位科學家(貝克雷爾和庫裡斯)獲得了這個享有盛譽的獎項。在頒獎典禮上,沒有提及庫裡人發現馬球和鈾,因為提名委員會的化學家們堅持認為,這值得將來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如此。居裡二等獎於1911年12月10日;然而,在皮埃爾於1906年不幸事故去世後,該獎項完全落入瑪麗之手。正如專家們已經建議的那樣,它被授予"她的貢獻,通過發現鈾和鈽,為化學的進步作出貢獻",這兩種物質的放射性都比鈾(發現的第一個放射性元素)要高得多 .

2.利納斯·保林

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利納斯·保林。第一個獎項,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認可了他對化學結合性質的研究。八年後,他在冷戰期間的激進和平主義,主要側重於打擊核武器,為他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1962年)。

作為二十世紀化學的主導人物,這位美國科學家通過將量子力學應用於化學,徹底改變了我們看分子的方式。他還深入研究了氫鍵、蛋白質摺疊,並像手背一樣了解紅血球中血紅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紅血球中攜帶氧氣。

20世紀40年代結束時,他害怕核戰爭給人類帶來危險,他寫了一份呼籲,呼籲停止原子彈的試驗,並爭論說,每次試驗的後果都會導致數千例癌症。他收集了來自49個不同國家的8000多名外國科學家的籤名。他們的運動以1963年籤署第一個《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而達到高潮。

3.約翰·巴丁

今天,我們可以收聽收音機裡的最新音樂,看電視,用手機交談,或者用電腦和平板電腦舒適地上網衝浪,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約翰·巴丁,他是歷史上唯一獲得過兩項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

他是一名電氣工程師,其研究開始於15歲早期,但後來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正是在那裡,他開始研究半導體的原子結構和性質,即那些在某些條件下允許電流通過的材料,但在其他條件下不允許。幾年後,他降落在貝爾實驗室,在那裡他與沃爾特·布拉坦一起研製了電晶體,這種電晶體將取代從耳機到電視機等無數電子設備中的真空管。這項發明使他和威廉·休克利一起於195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半導體,巴丁實現了飛躍,研究超導體,這種材料在沒有電阻或能量損失的情況下傳導電流。這是目前的超導理論模型,BCS理論(其中"B"代表約翰·巴丁),這將贏得他第二個諾貝爾獎在1972年。

4.弗雷德裡克·桑格

第四個人,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個加入雙諾貝爾獎傑出的俱樂部是弗雷德裡克桑格,一個生物化學愛好者誰成功地確定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桑格選擇了胰島素,胰島素,在調節葡萄糖代謝的關鍵激素,並在他的壯舉,他贏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在1958年。他詳細描述了形成胰島素化學鏈的環節,1963年,這有可能成為實驗室中合成的第一種蛋白質,糖尿病患者們將永遠感激這一進步。

不滿足於此,1980年,他再次獲得同一類別的獎項,因為他開發一種讀取DNA的方法,邁出了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第一步。事實上,是桑格確定了核酸(腺苷、瓜氨酸、細胞氨酸和烏拉西)的鹼性序列,這是生命之書所寫字母。

相關焦點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諾貝爾獎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的獎項了,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該獎項至今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截止2019年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曾獲得過該獎項,其中不乏在世界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曾於19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獲
  • 特斯拉拒絕了11次諾貝爾獎嗎?純屬無稽之談
    不少網絡文章裡,津津有味地說到特斯拉曾經11次拒絕領取諾貝爾獎的感人事跡: 「與愛迪生死磕了一輩子,11次婉拒諾貝爾獎,放棄成為世界首富。為科學事業終身不娶,每天只睡2個小時擁有700項發明,被稱為『神』,最終卻死於貧窮。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 6位各自開創新領域的天才科學家,卻都未獲得諾貝爾獎
    2017年,三位發現引力波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許多科學家都參與了這項裡程碑式的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察費曼曾說,這個獎項的概念是虛幻的。他不贊成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人來決定誰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獎賞就是他在探索事物時所體驗到的快樂。
  • 這4位中國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留下遺憾
    對於無數優秀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人才,都希望能獲得含金量高的獎項,這不僅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而且還是一項榮譽,是對自己成就的認可。提到世界上含金量高的獎項,就一定會想到諾貝爾獎。我國目前獲得諾獎的人並不多,其實還有一些優秀的人才因為種種原因錯失獲了獎項。
  • 諾貝爾獎統計,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得獎?
    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對於諾貝爾獎總有一種民族自尊心的因素,更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下面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進行解讀。1、美國2、英國3、德國4、法國5、瑞典6、日本7、瑞士10、奧地利排在第十位的是奧地利,它總共獲獎人數為22人。2019年,奧地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們看出,諾貝爾獎主要是美英德法四國的獲得者為主,其餘各國加起來也沒有他們多。維基百科有具體的學科得獎國家的統計,截止到2017年。
  • 世界50所最頂級大學中,誰獲得的諾貝爾獎最多?
    截止至2018年10月,有73位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平均每千人畢業生就有一人獲獎(22位校友),成為世界上諾貝爾獎密度之冠。 而該校還產生了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九)以及4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十六)。
  • 中國備受爭議4大科學家,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因此事留終身遺憾
    諾貝爾獎無疑是目前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各國的科學家都希望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這不僅代表著個人的榮譽,也是世界對自己科研成果的認可。然而目前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並不多,這並不是因為我國科學家的水平差,而是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因為種種的原因錯失了諾貝爾獎,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4位。
  • 科學界的4大難題,能夠順利解開其中一個,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這4大難題困擾科學家多年,若誰能解開其中一個,就能得到諾貝爾獎!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成就,莫過於他在此生獲得過諾貝爾學獎,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重要的理論,也沒能獲得過諾貝爾獎,可見諾貝爾獎的門檻特別高,如果有科學家在有生之年獲得諾貝爾學獎,更加證明他這一生輝煌的成就。諾貝爾學獎的獲得者是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學者,大多是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都是因為解答出人類之前未能解答出來的難題。那麼想要獲得諾貝爾獎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 諾貝爾獎故意不給中國?這4位中國人本能獲獎,卻因國籍慘被無視
    科技的進步離不開優秀的科技人才,而如今世界上對於科技人才最大的嘉獎就莫過於諾貝爾獎了,可以說諾貝爾獎可以堪稱是目前全世界對科學研究人員頒發的最大的一個獎項,這個獎項的獲得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具有象徵性意義的。
  • 瑪麗-居裡家族獲得5個諾貝爾獎,是歷史上得獎最多的家族!
    他們沒有想到,瑪麗在1911年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兩次獲得該獎的人,而且伊蕾娜和她的丈夫弗雷德裡克-約裡奧也在1936年捧回了自己的諾貝爾化學獎。1965年,他們的小女兒埃夫的丈夫亨利-拉布伊斯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是他經營的人道主義組織。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關於這個家族的情況,這個家族擁有的諾貝爾獎比任何其他家族都多。
  • 格拉斯哥大學——培養出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位英國首相的頂級名校
    至此,格拉斯哥大學亞當斯密商學院獲得三項頂尖商學院認證資格,躋身世界頂尖1%商學院行列。 在2018年的QS Top University的最美古老名校排名中,格拉斯哥大學被評為英國最美的古老名校之一,位居排名第四位。
  • 出產4任美國總統 、20位億萬富翁、104位諾獎得主,這是什麼神仙學校!
    同時,它也是出產名人最多的大學之一,以下幾個數字你們感受下:20位億萬富翁 4任美國總統26位各國元首29位奧斯卡獎獲得者10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不僅有艾森豪擔任過哥大校長,還有歐巴馬等3位美國前總統都畢業於此。
  •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這種情況或許在下一個十年之後就會有所改變。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 詹姆斯將主持高中畢業典禮 攜手諾貝爾獎得主等名人出境
    詹姆斯將主持高中畢業典禮 攜手諾貝爾獎得主等名人出境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美所有學校的畢業典禮預計將會被取消。而為了激勵2020屆的高中畢業生,勒布朗與娛樂學院基金會一起聯手打造了一檔名為《一起畢業:美國以2020屆高中畢業生為榮》的電視節目,此節目將在5月16日的黃金時間播出。
  • 人口只佔世界的0.2%,卻獲得了近30%的諾貝爾獎,猶太人憑什麼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獎項,其知名度和含金量相當高。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他的全部財產,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由此,諾貝爾獎成立。
  • 楊振寧會因楊-米爾斯理論再一次獲得諾貝爾獎嗎?
    楊-米爾斯理論被公認為是楊振寧的最偉大科學貢獻,超過了使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從發表到獲得諾貝爾獎,前後不到1年的時間。楊-米爾斯理論從提出至今已65年,楊振寧也憑藉此理論斬獲多個大獎,可唯獨沒有再次拿下諾貝爾獎。
  • 日本28人獲得諾貝爾獎韓國一個都沒獲得成反面教材,值得中國警惕
    與日本28人獲得過諾貝爾獎相比,韓國迄今為止一個諾貝爾獎都沒獲得過,已成反面教材,值得中國警惕。2、所以,韓國人對諾貝爾獎的愛與恨比中國人還複雜,那麼,為何韓國能出現三星、LG、現代、SK等全球知名高科技大企業,韓國的平板電視,存儲半導體,手機OLED屏等高科技產品的產量都是全球第一,卻出不了一個諾貝爾獎呢?首先,韓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水平比中國還差一大截。
  • 國足世界盃奪冠和獲得諾貝爾獎哪個影響力更大?
    國足世界盃奪冠和獲得諾貝爾獎哪個影響力更大? 很顯然,國足奪得世界盃冠軍的影響力更大。 在國足唯一一次入圍世界盃正賽裡,國足吞下了苦澀的三連敗,未能取得一個進球,而奪得世界盃冠軍,需要在小組賽當中出線,晉級16強,經歷1/8決賽、1/4決賽、半決賽、決賽,這對於國足來說難度實在太大。 現在擺在國足面前的最大困難在於,如何能夠獲取世界盃正賽的參賽資格。
  • 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那麼少
    為什麼每年那麼多天才學生就出不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呢諾貝爾獎得主華人還真有好幾個,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崔琦,錢永健。這些因為得獎的時候是外國國籍,而且人家受的教育與研究環境也是在國外,所以只能是華人。當然了中國本土的有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屠喲喲2016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 如何才算世界一流大學:最少要獲得過10個以上的諾貝爾獎
    第1個指標,也是最簡單、最直觀的指標,最少獲得過10個以上的諾貝爾獎。例如,史丹福大學就有45個以上諾貝爾獎,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就有16個以上諾貝爾獎。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經有30所大學分別都獲得10個以上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