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位中國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留下遺憾

2020-12-16 教育導向

對於無數優秀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人才,都希望能獲得含金量高的獎項,這不僅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而且還是一項榮譽,是對自己成就的認可。提到世界上含金量高的獎項,就一定會想到諾貝爾獎。我國目前獲得諾獎的人並不多,其實還有一些優秀的人才因為種種原因錯失獲了獎項。

一、湯非凡

這位科學家的名氣不高,但為微生物學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出生於1897年,畢業於哈佛。當時正值抗戰時期,他毅然回到國內,組建中央防疫處。利用自己的學識和技能,為我國瘟疫的解決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發表了我國第一批狂犬和牛痘疫苗,還分離出世界上第一個沙眼病毒。

這樣的成就,能夠降低發病率,對世界都有巨大的貢獻卻未能如願獲得諾獎,令人惋惜,也讓很多人感到不解。

二、人工合成胰島素的科學家

要知道諾貝爾獎只授予個人,不頒發給集體。我國在1965年一些優秀的中國科學家聚在一起,成功合成了牛胰島素,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合成,為科學家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一成就獲得了全世界科學家的高度認可,不過就因為不能授予集體的這一規定,沒有如願獲得諾獎。

三、王淦昌

作為我國兩彈元勳,王老為我國核物理科學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王老畢業於清華和柏林大學,學業有成後回到祖國,致力於科研和教學工作,曾培養出李政道等優秀的科學家。1931年提出中子的實驗設想,這一設想對核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第二年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在這一思路下發現中子,直接獲得了諾貝爾獎。

很多人覺得這一獎項應該頒給王淦昌,而不是外國的學者。這也體現出諾貝爾獎的歧視性,也可能是排斥中國人。

四、趙忠堯

這位科學家也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曾在南京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讀書,1930年發現正電子的存在,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人。當時他正好博士畢業,回國了,但當時諾獎評委會以為是他同事安德遜的成果,就頒發給了安德遜。

當時這一獎項的頒布,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但趙忠堯教授最終未能夠獲得諾貝爾獎,也成為中國的一個遺憾。

看完這三位科學家以及牛胰島素科學家們的經歷,不禁為他們感到遺憾。明明就有實力拿到諾獎,卻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如願。現在隨著國力的增加,也湧現出更多優秀的科學家等人才,相信他們會繼續努力,為全世界的科學事業以及其他事業做出貢獻,如願獲得諾貝爾獎。

相關焦點

  • 中國備受爭議4大科學家,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因此事留終身遺憾
    諾貝爾獎無疑是目前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各國的科學家都希望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這不僅代表著個人的榮譽,也是世界對自己科研成果的認可。然而目前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並不多,這並不是因為我國科學家的水平差,而是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因為種種的原因錯失了諾貝爾獎,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4位。
  •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多次與愛因斯坦交流,卻遺憾不曾留下合影
    他確實應該獲得這些誇讚,因為楊振寧先生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物理學上,他的研究結果更是影響著後面一代一代的人。 他們每個人都為國家乃至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愛因斯坦更是被世人誇讚。 很多人只是聽到愛因斯坦的故事就感覺無比的敬佩,更何況是見到他本人。楊振寧先生曾與愛因斯坦見過多次,甚至還有過交談。不過,楊振寧先生也有遺憾,因為他從未與愛因斯坦沒有合照。
  • 4位獲得2次諾貝爾獎的名人
    如果說獲得諾貝爾獎是科學家的最高認可,那麼瑞典科學院兩次頒發諾貝爾獎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事實,直到現在,只有四個人可以誇耀:弗雷德裡克·桑格、利納斯·保林、約翰·巴丁和瑪麗·居裡。
  • 諾貝爾獎故意不給中國?這4位中國人本能獲獎,卻因國籍慘被無視
    科技的進步離不開優秀的科技人才,而如今世界上對於科技人才最大的嘉獎就莫過於諾貝爾獎了,可以說諾貝爾獎可以堪稱是目前全世界對科學研究人員頒發的最大的一個獎項,這個獎項的獲得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具有象徵性意義的。
  • 6位各自開創新領域的天才科學家,卻都未獲得諾貝爾獎
    這個問題在於每年只能有幾個獲獎者,從而忽略了大多數科學家的貢獻。2017年,三位發現引力波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許多科學家都參與了這項裡程碑式的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察費曼曾說,這個獎項的概念是虛幻的。他不贊成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人來決定誰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獎賞就是他在探索事物時所體驗到的快樂。
  •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曾後悔:多次與愛因斯坦交流時卻沒留下合影
    他確實應該獲得這些誇讚,因為楊振寧先生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物理學上,他的研究結果更是影響著後面一代一代的人。像他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還有很多比如愛因斯坦、鄧稼先,錢學森等等。他們每個人都為國家乃至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愛因斯坦更是被世人誇讚。
  •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不提名袁隆平?
    諾貝爾獎是當今世界公認的至高獎項,專門用來獎勵在物理,化學,文學等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們。諾貝爾獎頒發了一百多年,一直到近年來才有中國籍的學者入圍,他們分別是屠呦呦和莫言,一個獲得了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另一個則獲得了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中國科學家趙忠堯為什麼未被授予諾貝爾獎?
    然而,他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榮譽和名位,他一直是那樣孜孜不倦而又默默無聞,從不張揚表現自己,以至世人都不甚了解他對物理學所作出的劃時代貢獻和高尚的為人。但是有些人在仿效趙忠堯進行的實驗時,並未做出趙忠堯的結果,這就引起了科學界對趙忠堯研究成果的認識不一。
  • 青蒿素拯救數百萬人,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但為何至今與院士無緣?
    自己的科研領域能夠給國家解決難題,為社會作出貢獻,也是非常值得慶祝的。而他們攻克了一些難題之後,就會獲得各種頭銜與獎勵,諾貝爾獎是全球最具有權威性的一種獎項,可是在中國最權威性的便是院士頭銜。全球最高的榮譽就是諾貝爾獎項了,而院士只是在中國對科研人員的最高榮譽,屠呦呦是一位獲得諾貝爾獎實實在在的中國人,她一直專注於藥學研究,曾經發明的青蒿素拯救了數萬人的生命,她對祖國的貢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是她最終也沒有評上院士頭銜,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這種情況或許在下一個十年之後就會有所改變。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 理察·霍頓,「中國醫生和科學家做出了最為傑出的貢獻」
    中國自己不想看到疫情的暴發,也不應為此負責。」霍頓認為,中國醫生和科學家已經做出了最為傑出的貢獻,他們對政府提建議、治療病人,保護了中國公民的生命。「所以中國應該非常自豪,因為中國有非常優秀的科學研究和醫務人員群體。有一些世界政治領導人批評中國是不公平的,從事實上就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感謝抗擊疫情的中國醫生和科學家。」
  • 不能被遺忘的3位外國人:他們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國人感激
    導語:不能被遺忘的3位外國人:他們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國人感激世界各國是相互聯繫而交流的,在近代中國的發展中,許多外國人為中國的發展作出了或益或惡的影響,在飽受屈辱的近代中國,外國人更多是帶著掠奪的目的來到中國
  • 文藝復興時期,做出巨大貢獻的美第奇家族
    每一個領域的貢獻都是難以忘記的,但是能夠對三大領域都做出巨大貢獻的前提條件還是經濟的發展。他資助的人是馬薩喬,一個在繪畫領域做出巨大改革的天才,全新地闡述了繪畫方法種的透視法,為後世留下來寶貴的文化遺產。
  • 諾貝爾獎的獲獎意義在哪些方面
    ,歷經多次變革,有的內容甚至違背了諾貝爾本人的意願,1895年,也就是諾貝爾去世的前一年,諾貝爾本人原本設立的遺囑是這樣的,"我所留下的全部可換成現金的財產,將以下的方式予與處理……成立一個基金會,它的利息每年以獎金的形式,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作出貢獻的人",
  • 崔琦:本是河南農村娃,入美國國籍獲諾貝爾獎,晚年為何說後悔了
    作為科學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在無數學子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然而有這樣一位入了美國國籍的華裔科學家,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晚年卻坦言十分後悔,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呢?這讓村裡的大人們對於小崔琦讚不絕口。是金子總會發光,本是河南農村娃,但是後來天資聰慧的崔琦在家人的幫助下,獲得了前往香港正培中學讀書的機會。在此期間他的學習成績依舊是出類拔萃。後來到了1958年,崔琦獲得了赴美留學的寶貴機會,在父母的堅定支持之下,他毅然踏上了赴美於伊利諾州奧古斯塔納學院的求學之路。
  • 世界大學「諾貝爾獎」數量排名,榜首實至名歸,英美包攬前10
    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獎項,用以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文學、生理或醫學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後又增設了經濟學獎,每年在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 永遠留在太空的6具遺體,5人1狗,為人類航天事業做出大貢獻
    於是「阿波羅11號」飛船朝太空出發,上面搭載著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他在月球上留下了一個不一般的腳印,成績更加的驕傲,成功壓過蘇聯一籌。總之兩國之間各種角度的PK就從沒停止過,這倒也促進了兩國科技水平的提升,而期間少不了一些人的奉獻犧牲。1971年,蘇聯「聯盟11號」向太空發射,任務很明確,主要是考察建立空間站的可能性。
  • 楊振寧:新一代的科學偉人,科學界的傳奇,獲得6位諾貝爾獎
    1945年,他獲得大學獎學金,開始去美國留學,楊振寧對於中國和美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世界物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楊米爾斯理論 楊振寧的一生都在為物理研究付出,其中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楊米爾斯理論。
  • 諾貝爾獎的遺憾 ——獻給傑出的物理學家趙忠堯院士
    然而,他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榮譽和名位,他一直是那樣孜孜不倦而又默默無聞,他從不張揚表現自己,以至不少人都不了解他對物理學所做出的劃時代貢獻和高尚的為人。  1998年5月28日,當他以96歲高齡辭別人世時,依然悄然無聲,他的神情極其安祥,因為他深以自慰的是:「這一生一直在為祖國兢兢業業地工作,沒有謀取私利,沒有虛度光陰」,他對得起時代、國家和人民!
  • 門捷列夫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扒一扒這史上的黑料
    這一系列的成就除了與他先天的潛質,還與後天的奮鬥有著巨大的關係。轉眼來到18世紀70年代,困擾全世界科學家的一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什麼問題呢?誒,你沒有猜錯,就是元素之間的規律到底是什麼?當時,全世界已經發現的元素一共有63種,但是這些元素之間散亂無章,毫無規律。科學講究邏輯,邏輯依賴規律。教授們都在實驗室做著實驗,力求從實驗數據中得出一點什麼,這其中也包括門捷列夫曾經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