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39期(白芍)你抓住過春天的尾巴嗎?

2021-02-12 九芝堂

中藥白芍的植株就是芍藥。芍藥花大色繁,美豔喜人,僅次於牡丹。宋朝詩人陸佃在《埤雅》中寫道:「今群芳中牡丹品評為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

芍藥有「將離」、「可離」、「離草」之稱,是古人尤其是男女間惜別相贈之花。《詩經·鄭風·溱洧[zhēn wěi]》云:「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意思是說,少男少女們,互相調笑戲謔,臨別時送一支芍藥訂約。古代的勺通芍,有約的意思,而藥字,去掉草頭就是約,有邀約的意思。短短幾句,呈現出一幅淳美的古代風俗畫,讓我們仿佛能聽到芍藥花瓣間傳來愛情的動聽聲音。

唐宋文人稱芍藥為「婪尾春」,婪尾是最後之杯,芍藥花開於春末,意為春天最後的一杯美酒,芍藥花開也代表春天即將離去。由此我們也可以猜想,古代戀人離別相贈以芍藥,豈不是因為它代表「春天的尾巴」,彼此要好好珍惜大好的青春呢?

古代民間傳說,牡丹、芍藥都不是凡花種,由於人間瘟疫盛行,玉女或者花神為救世人盜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間,結果一些變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變成草本的芍藥。

芍藥是中國古代的著名觀賞花卉,又因為其容易成活,大江南北都有廣泛栽培,但是花色品級千差萬別,開花絕好的品種成為貴族士大夫們附庸風雅的競逐之物。

北宋年間,韓琦鎮守揚州時,禪智寺的芍藥圃中,忽有一株芍藥開了四朵大花,花瓣深紅,腰有金線,便是叫金帶緯的芍藥了。這種芍藥前所未有,極是珍異。下屬稟報上去,韓琦駕臨觀賞,十分喜歡,見花有四朵,便想再請三位客人,一同賞花。那時揚州有兩位名人,一是王珪,一是王安石。韓琦心想,花有四朵,人只有三個,未免美中不足,另外請一個人吧,名望卻又配不上。正在躊躇,忽有一人來拜,卻是陳昇之,這也是一位大名士,不期巧在揚州。韓琦大喜,次日在芍藥圃前大宴,將四朵金帶緯摘了下來,每人頭上簪了一朵。這故事叫做「四相簪花宴」,這四人後來都做了宰相。

講到中藥白芍,不得不提到它的同種姐妹——赤芍。其實它們古代沒有區分,《神農本草經》中就統稱芍藥。赤芍、白芍都是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根據培植資源類型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區分。白芍多為栽培種,根除去頭尾及鬚根,刮去外皮,置沸水中煮至透心,立即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曬乾。赤芍則多為野生種,除去跟頭、鬚根及泥土,曬乾後直接入藥。

隨著對白芍、赤芍藥用功效不同的深入認識,南北朝陶弘景開始將芍藥分為白芍、赤芍兩種。

《本草經疏》中記載「赤者利小便散血,白者止痛下氣,赤行血,白補血,白補而赤洩,白收而赤散」,就非常清楚地道出了兩者的性效。白芍長於養血調經,斂陰止汗,平抑肝陽;赤芍則長於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洩肝火。兩者皆能止痛。

白芍可養血柔肝止痛,適用於婦女肝血不足、衝任虧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及胎產諸病,有「調經要藥」之稱。中醫認為婦女以血為本,血常不足氣或有餘,若情志不遂,肝失條達,則肝氣橫逆,出現脅痛、抑鬱等症狀。著名的中成藥——逍遙丸,方中就以白芍、柴胡二者為君藥,白芍養血以柔肝之體,柴胡疏洩以順肝之性,達到疏柔並用的效果,再配以其他藥味,成為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的經典名方。

當然白芍最早出名,是在名方「四物湯」中。其中白芍與熟地、當歸、川芎四味同用,構成補血的要方,用於治療血虛諸證,無論寒熱皆可以加減應用。烏雞白鳳丸就把四物湯中四味藥全囊括進去了,成為慈禧太后最喜歡的,填精益髓、氣血雙補、調經止帶的御藥。

為毛莨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主產於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切薄片,生用,或炒用、酒炙用。

本品苦酸甘,微寒,入肝、脾經。功善平肝止痛,養血痛經,斂陰止汗。主治血虛陰虧,肝陽偏亢諸證。又白芍長於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對肝陰不足,血虛肝旺,肝氣不舒所致的脅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攣作痛,治之有良效。且能斂陰和營而止汗,治陰虛盜汗及營衛不和之表虛自汗。

1.用於頭痛眩暈,肋痛腹痛,四肢攣痛。本品有養肝陰,調肝氣,平肝陽,緩急止痛之效。治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常與生地黃、牛膝、石決明等同用;治肝鬱脅肋疼痛,常與當歸、白朮、柴胡等同用,如逍遙丸;治肝脾不和,腹痛洩瀉,常與防風、白芷同用;治脘腹手足攣急疼痛,常與甘草同用。

2.用於肝血虧虛,月經不調。治肝血虧虛,面色萎黃,或月經不調,崩漏等,常與當歸、熟地黃等同用;若陰虛有熱,月經先期、量多,或崩漏不止,常與阿膠、地骨皮等同用。

3.用於陰虛盜汗,表虛自汗。治陰虛盜汗,常與生地黃、牡蠣、浮小麥等同用,以斂陰而止汗;治營衛不和,表虛自汗,常與桂枝同用,以調和營衛而止汗。 

相關焦點

  • 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45期(烏雞)婦科三大聖藥是什麼?
    北宋著名藥學家唐慎微在《證類本草》中,記載了烏雞的藥性: "烏雞氣味甘平、無毒」。蘇軾在《物類相感志·禽魚》中描述了烏雞的形態:「烏骨雞,舌黑者則骨黑,舌不黑者但肉黑」。明代著名醫藥學家繆希雍在自己的著作《本草經疏》中載:「烏骨雞補血益陰,則虛勞羸瘦可除,陰回熱去,則津液自生,渴自止矣」。
  • 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40期(蒺藜)千萬注意:蒺藜不是沙苑子!
    從本草記載看,蒺藜先於沙苑子出現,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始名「蒺藜子」;到《名醫別錄》中始見以「即藜」和「茨」之名收載;直到唐朝初年,甄權所著《藥性論》中才開始將蒺藜子稱為「白蒺藜子」,概因其呈黃白色而得名。清代張秉成所著《本草便讀》曰:「白蒺藜,善行善破,專入肺、肝,宣肺之滯,疏肝之瘀,故能治風痺目疾,乳癰積聚等症。溫苦辛散之品,以祛逐為用,無補藥之功也。」
  • 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43期(楓香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可大家知道嗎,其實這種觀賞類的楓葉,大多數並不是植物學上的楓樹,而是槭樹科的下屬植物,俗名「紅楓」、「青楓」等。今天要說的產楓香脂的楓樹,是金縷梅科的楓香樹。楓香樹最早記載於《爾雅》郭璞注,曰:「楓,樹似白楊,葉圓而歧,有脂而香,今楓香是。」又晉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狀》記載:「樹似白楊,葉圓而歧分,有脂而香。其子大如鴨卵,二月華發,乃著實;八、九月熟,曝幹可燒。
  • 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56期(沙苑子)金鎖固精丸怎麼配伍其他補腎藥?
    沙苑子藥用歷史悠久,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藥王孫思邈的《千金妙方》、大唐的《新修本草》中均有詳細記載。史傳有「唐代貢品」之稱。沙苑子又名潼蒺藜、沙苑蒺藜等,多生長分布在黃土高原區的陝西大荔等地,是陝西名貴中藥材。北宋寇宗爽《本草衍義》有:「出同州(今大荔縣)沙苑牧馬處,子如羊內腎,大如黍粒,補腎藥。」性溫,味甘。歸肝經、腎經。有溫補肝腎、固精、縮尿、明目等作用。
  • 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46期(鱉甲)「霸王別姬」是什麼名菜?
    鱉,俗稱團魚、甲魚,鱉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自古被列為餐桌上的珍饈。我國食鱉的歷史可上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就記載∶「鱉甲,味鹹,平,主心腹症瘕,堅積寒熱,去痞息肉,陰蝕痔惡肉,療溫瘧,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生池澤。」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除老瘧瘧母,陰毒腹痛,勞復,食復,斑疽煩喘,婦人難產,產後陰脫,丈夫陰瘡,石淋;斂潰癰。」
  • 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19期(水牛角)慈禧太后的「洗腳水」能治病?
    話說當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已經打過通州,馬上就要到北京城了。這時,慈禧太后決定帶著光緒出逃。因當時氣候已經接近秋天,半路上又遇到大雨,加之路面凹凸不平,顛簸得厲害。到晚上的時候,慈禧有些發燒,由於倉促出逃,沒帶什麼藥,只好忍著。這時,他們請來幫忙做飯的一個當地老農說:「我家有秘方,專治發燒。」大家急忙問:「到底是什麼秘方?」
  • 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58期(蓮子)與蓮同在,金剛不壞!
    其中,福建建寧、江西廣昌以及湖南湘潭(湖北洪湖)分別享有「中國建蓮之鄉」、「中國白蓮之鄉」和「中國湘蓮之鄉」的美譽。蓮子在中國長久不衰的名聲,不僅因為它的美味,還有它的藥性。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的功效和作用。在中藥裡,屬於收澀藥下屬分類的固精縮尿止帶藥。蓮子肉味甘而能補脾,汪昂謂之「脾之果」。蓮子用於補脾止瀉時,要去掉蓮心,只用蓮肉。
  • 芝味本草——「健康中國」科普系列第66期(艾葉)七年之病,必求三年之艾!
    黃巢又問:「那你為什麼拉著小的,卻抱著大的?」村婦答道:「大的這個孩子,父母都已經被亂軍殺死,如今只剩下這根獨苗了。小的這個是我的親生兒子,萬一黃巢追來,我寧肯丟掉自己的孩子,也要留下鄰家的這根獨苗。」黃巢聽了,為村婦的大義所感動,他對村婦說:「我黃巢專和官府作對,決不傷害無辜百姓!」
  • 紀錄片《本草中國》全集
    第2集 年華  無論是神農嘗百草,還是李時珍著醫書,對中醫藥的發掘起源於人們對延續生命的渴求,故而本草中的上品,總是滋補養生之藥。《本草中國》第二集《年華》,將引領我們於重山絕壁、藍天碧海、市井鬧市之間,尋找那些傳說中令人青春永駐、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為求一味「救命仙草」,藥工們會面臨怎樣的艱難險境?
  • 妙可藍多「芝」味中華,領略秦淮河邊的「芝」味中華
    在魔都品嘗過典雅的本幫菜後不如再到六朝古都品味一下華美的金陵菜這一次妙可藍多來到了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妙可藍多「芝」味中華將會帶大家走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領略舊時名門望族引以為傲的「京蘇盛宴」和大家一起繼續美食打卡之旅
  • 中草藥 11 白芍
    亳白芍表麵粉白色或類白色,較光滑;杭白芍表面棕色或淺棕色,較粗糙,有明顯的縱皺紋及細根痕。質堅實而重,不易折斷,斷面灰白色或微帶棕色,角質樣,木部有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長勻直、皮色光潔、質堅實、斷麵粉白色、粉性大、無白心或裂斷痕者為佳。炮製:1.
  • 《本草中國》第二季榮獲「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系列片好作品
    」進行關注  11月27日,在「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上,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支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專業指導,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監製,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作為海外宣推支持,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 小芝,滿足你對春天所有的期待!
    這一周的天氣稍有回暖,「小臨通」建議大家可以適時出門呼吸新鮮空氣,而臨海生態環境最棒的地方,非小芝莫屬! 臨海市小芝鎮位於牛頭山水庫的源頭,四面環山,因東邊的大羅山從前常產靈芝,又名瑞芝山,所以前人將此地取名「小芝」。
  •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白芍是中藥很常見的藥物,白芍藥就是其中最常見的最易上手的中藥材之一,這類藥物在疾病治療上,有著很好幫助,對於白芍大家有過了解嗎?白芍的作用和藥效大家又知道多少呢?白芍的作用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
  • 標稱安順市貴芝味百味堂食品廠生產的雞菇菌被檢出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5月7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網站發布關於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8期)。據通告,遵義市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安順市貴芝味百味堂食品廠生產的雞菇菌(清香味),被檢出總砷(以As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貴州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 祝之友講《神農本草經》之--白芍
    ——清·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  按:陳修園所述芍藥者,為赤芍功效,非現今之白芍。   芍藥,開赤花者,為赤芍。開白花者,為白芍。   風木之邪,傷其中土,致脾絡不能從經脈而外行,則腹痛。               ——清·張志聰《本草崇原》   按:張氏告誡後人,從《本經》始,芍藥之功效,完全是赤芍而非白芍,批評不讀《本經》之害處。古之眾多醫案中之芍藥均針對赤芍而言。
  • 科普本草之【榼藤子】圖文
    合子《本草拾遺》,榼子《日華子本草》,眼鏡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來源】本品系民族習用藥材。為豆科植物榼藤子Entadaphaseoloides(Linn.)Merr.的乾燥成熟種子。花期3-6月;果期8-11月。【生態環境】生於山澗或山坡混交林中,攀援於大喬木上。東半球熱帶地區廣布。
  • 抓住暑假的尾巴,與孩子來一場科技之旅吧!
    炎炎夏日,這些主題活動和場館正是遛娃長知識的好去處,趕緊抓住暑假的尾巴,與孩子來一場科技之旅吧。8.衛生科普系列活動 主辦單位:長沙市衛生健康委 承辦單位:各市屬醫院、市血液中心、市疾控中心、區縣(市)衛健局等 活動時間:8月 活動內容:組織針對關愛殘疾人、控煙防病、高血壓、母乳餵養、科學育兒、腫瘤防治、心理健康、口腔護理、血管疾病、生活飲用水、糖尿病防治等開展科普宣傳
  • 紀錄片《本草中國》第二季全集(12集)
    為著重彰顯這一主旨,《本草中國2》在宣推物料上也是頗費巧思,製作了一組民國風神醫系列海報,以漫畫的筆觸繪就神農、華佗、扁鵲、李時珍這四位觀眾耳熟能詳的名醫萌系形象,妙趣橫生地映射和深化本季中醫藥「活文物」這一主體。據《本草中國第二季》總製片人俞瑛介紹,第2季經過團隊反覆斟酌推敲調研,最終決定用51味本草勾連38劑古方,通過50多位中醫大家,巧妙通俗地講述40多個貼近大眾生活的病例故事。
  • 妙可藍多:「芝」味中華,美食打卡之旅上海站
    十裡洋場品味典雅本幫菜,在七夕佳節甜蜜美好的氛圍中,妙可藍多「芝」味中華將會帶大家,穿梭在古今交織的浪漫中品味海派飲食文化的精緻與摩登的同時更添一份與眾不同的甜蜜「芝」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