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閃爍著智慧的光輝,時刻引領著後人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你了解多少呢
一、自強不息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第一卦:乾卦。對《易經》不了解的人,經常把《易經》當成一種算命、佔卜的書。這種想法是片面的,其實《易經》揭示的是萬物的規律,是一部講規律變化的書。有的人拿來算命,有的人拿來洞察世事,有的人用來助推自己的事業。當然,選擇不同,結果不同。我們學易,千萬不能迷信,更不要有「命是天註定的」這種消極的想法。你秉持什麼樣的理念,就過什麼樣的生活。命運,是由你的態度決定的。
《易經》第一卦就告訴我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要像天一樣,拼搏,努力,自強不息。通過努力,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通過持續的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強者心中充滿鬥志,永不認輸,可以掙脫現實的束縛;弱者尋找藉口,心安理得,認為一切都是命,努力也沒有用。
二、厚德載物
《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第二卦:坤卦。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歷代的易學家,把乾卦理解為男人,坤卦理解為女人,這種理解沒有錯,但不夠完整。一個人的身上,既有乾卦的自強不息,又有坤卦的厚德載物,融合乾坤一體,陰陽平衡,才構成一個完整的人。
在物質層面,一個人要陰陽平衡,身體才能健康;一旦陰陽失調,一個人就會生病。
在精神層面,一個人要有獨立、自強、拼搏的鬥志,又要有寬容、忍耐、承擔的氣度,乾坤合一,這樣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過於剛,缺少柔,人會暴躁;過於柔,缺少剛,人會軟弱。
三、物極必反
《易經》乾卦曰:「上九,亢龍有悔。」事情發展過頭了,如果自己還不懂得自控,不懂得放手,那麼結局,就是悔恨。
飛龍在天,已經是最鼎盛的狀態,發展到了極點。這個時候,應該收斂,克制,創新。如果得意忘形,一味地高亢,那麼必然走下坡路。
物極必反:幸運到了極點,會跳轉,樂極生悲;倒黴到了極點,會反彈,絕地重生。
天底下所有的變化,都離不開這條規律。有智慧的人,做事的時候,都會跟著規律走。得意的時候,不驕傲;失敗的時候,不灰心。
四、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和陽,是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陰和陽的變化,就是道的變化。
宇宙的任何變化,都是圍繞「一陰,一陽的變化」。現在先進的人工智慧AI,其基本運算,是0和1的計算機二進位。任何複雜的運算,都是基於0和1的運算。0和1,類似陰和陽。
任何的變化,都是基於陰和陽。我們摸透這種變化規律,則可以洞察事態變化的趨勢。
《周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間一切變化都是陰與陽相互對應作用而形成的。如天與地、明與暗、剛與柔、強與弱、男與女等,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界限分明而又相互會合。在陰陽交錯往來中,陰退陽進,陽隱陰顯,相反相成循環不已。這種陰陽的交互就是天的法則,也就是《周易》的道理。我們看太極圖,雖然很簡單,但是含義很深刻。只是由兩條魚組成,一個是陽魚,一個是陰魚。白色的是陽魚,黑色的是陰魚。白魚中間的魚眼睛是黑色的,這表示陽中有陰;黑魚的眼睛是白色的,這表示陰中有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這樣才稱之為和諧。
五、生生不息之謂易
「易有三義」,說的是《周易》有三個意思:變易、不易、簡易。
第一個就講到「變易」。陰與陽不斷地變通,一會兒陰,一會兒陽,整個宇宙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變化是生生不息的,一旦全部停止,我們的世界將不復存在。
陰和陽的互相變化,陰進陽退,陰消陽長,是互相對立,互相依賴的二元關係。
以此構成生生不息的「易」。易,就是變化。唯有變化,才是永恆的。
悟到「易」的規律,人就不會執著。
太史公在《史記》中描述《易經》:「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天底下,沒有永恆不變的人和事。跟隨變化,順勢而為,生命才是靈動的。一旦固執不變,缺乏變通,人就開始衰老和退化,為人處世則不如意十有八九。
六、兩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經》:「兩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現代社會的基礎,是家庭;一對夫妻,組成一個家庭。一個家庭的和睦,貴在和諧。小家和睦,社會和諧。
家以和為貴。夫妻二人同心,產生的力量,連堅硬無比的金,都可以斷。富裕和幸福的家庭,夫妻二人皆是同心的,有話好好說,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有矛盾和困難,只要夫妻同心,皆可以克服。而不幸的家庭,則是爭吵不斷,惡語相向。
對於團隊而言,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同心同德,同舟共濟,企業才能走向繁榮昌盛。
七、謙謙君子,亨通之道
《易經卦辭》曰:「謙,亨,君子有終。」意思是,謙虛而不自滿,有德而不自誇,有功而不自居,就是亨通之道,這是君子應終身奉行的美德。
謙卦說,盈滿者得禍,謙損者得福。
觀察大自然,日中則昃,月盈則虧,是同樣的道理。盈必招損,謙則受益。
一個人自滿了,就會有損;保持謙虛,則多多受益。
相比於世間萬物,一個人所擁有的東西是很渺小的,就好比一片樹葉之於整個森林,一滴水之於整個大海,夜幕中的一顆星星之於浩瀚的宇宙。所以,我們無需炫耀自己,越炫耀自己,在別人眼裡你就會變得越發渺小。最聰明的做法是對別人保持一顆謙虛的心,對自然界永遠保持一個敬畏之心。把目光多放在自己的短處,少放在自己的長處,警醒自己時時戒驕戒躁。
八、七日來復,利用攸往
《易經》復卦說: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利用攸往。失去的東西,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再回來。古人認為,十是一個完整的循環,五是過半,而過了七,就會返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的這首詩就揭示了「七日來復,利用攸往」的道理。
自然的規律是,失去的,散去的東西,總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回來。生活中,人最捨不得放下的,就是情和錢。哪些該舍,哪些該留,其實人的理智是很清楚的,只是情緒不受控。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長痛不如短痛。只有堅定意志,捨去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才能騰出空的位子,留給適合自己的東西。
明白這條規律的人,心態會很豁達,能捨得,有舍,才有得。
九、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易經》:益卦,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人無完人,但要對自己有要求。想要精益求精,就需要做到: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向優秀的東西看齊,改掉自己的過錯。沒有人生來完美,唯有不斷修正和提升,一個人才會越來越好。
十、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易經》損卦的爻辭說: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三個人一起前行,其中一個人會受到傷害;一個人獨自行動,就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背後的規律,是基於陰和陽的互動。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俗話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就是這個道理。
三人行,則損一人,多則減,回到陰陽二元化;
一人行,則得其友,少則增,回到陰陽二元化。
自然界的一切變化,都圍繞陰和陽的變化,多的減去,少的補足。這是不變的規律。
這個爻辭的現實意義就是,在做事時,不要找太多的合伙人,否則的話就會因為有爭執和差異而鬧翻。若是一個人單獨去做事,一邊做一邊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會得到朋友的幫助。
佔得此爻者,在做事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想法太多,或者同時從事太多的事情,若是同時做太多的事情,難以把全部事情做好,這樣反而容易遭受損失。
本人非常喜歡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交流關於如何成功事宜,分享創業 項目,你是否願意以最小的投資獲取神業最大的利潤空間呢,歡迎評論區留下寶貴意見或找我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