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78%罕見病患者能在湖南確診,年均治療費4.5萬,報銷比例70%

2020-12-16 瀟湘晨報

來源 | 瀟湘晨報

記者 | 張樹波 通訊員 張瑩 洪雷

世界上有一類疾病,患病率可能低於千分之一,但病種已多達7000種。它們大多很嚴重,由遺傳得來,常常危及生命。這就是罕見病。

11月18日,《湖南省罕見病患者生存狀況及疾病負擔調研報告》面世。報告顯示,共1006位湖南罕見病患者參與,其中僅有19%的罕見病患者能在首次就醫時得到較明確診斷,20%經歷過3次以上轉診,同時有34%經歷過誤診。調研顯示,約78%的罕見病患者能在本省確診。

01

診斷能力與一線城市差距不斷縮小

此次調研是對湖南省內罕見病患者首次進行大規模摸底。在受訪患者中,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和血友病的患者最多,佔比分別達到13.9%和10.3%。19%的受訪患者存在罕見病家族病史。

罕見病患者在就診過程中存在確診難、診斷時間長的問題。數據顯示,僅有19%的罕見病患者能在首次就醫時得到較明確診斷,20%經歷過3次以上轉診,同時有34%經歷過誤診;55%有誤診經歷的患者表示,其家庭因誤診蒙受了1萬元以上的經濟損失。

調研顯示,約78%的湖南罕見病患者能在本省確診,這說明湖南特別是長沙,大型醫院的罕見病診斷能力與一線城市差距不斷縮小。省內確診人數前五名的醫院分別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省兒童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湖南省婦幼保健院。

另一方面,由於新上市特效藥用藥經驗較少,部分治療手段經驗不足,湖南的診療水平與北、上、廣、深等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26歲的小華是一位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這是一種遺傳性眼科疾病,在他十歲時開始出現症狀,出現症狀約兩個月後去醫院就診,主要以保守的藥物治療和補充營養。因為暫時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小華的視力在逐漸消失。

目前,罕見病患者家庭面臨確診難、確診時間長、特效藥可及性較差的情況。目前,約四分之三的湖南患者在堅持治療,堅持治療的患者中三分之一真正使用特效藥,其他患者多採用保守或者替代性療法。

02

醫療支出已超過部分家庭收入

藥品未進入醫保、自費費用高,讓很多患者及其身後的家庭背負了沉重負擔。

在1006名患者中,家庭年收入處於5萬以下的最多(75%),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僅佔6%。

單看調研受訪患者醫療支出一項,他們的年費用均值約為45994元,就已經超出家庭年收入,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災難性醫療支出的閾值。交通、住宿、營養等非醫療支出,也花去這些患者年均費用約19185元。

2歲多的諾諾家住寧鄉,在他10個月大時,原本已經可以正常爬行的他,突然出現了下肢無力的症狀,在當地的醫院檢查無果後,醫生建議家長帶諾諾到省兒童醫院再次檢查。

在湖南省兒童醫院,經過一系列排查後,諾諾在一歲時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簡稱SMA)。這是一種兒童罕見病,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6000~1/10000。

「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諾諾爸爸喻先生說。通過多方途徑,他們了解到有一種可以治療孩子的特效藥,只是費用比較昂貴。

「一針將近70萬元,而且要長期治療。」為了籌措孩子的治療費用,喻先生和妻子在深圳拼命工作,年過六旬的爺爺重新從事建築舊業,每天奔波於工地間。

據了解,這種藥物需要患者終生注射,負荷期之後,諾諾仍需要每三個月注射一次,巨額的醫藥費用成了壓在一家人身上的大山,「我們期望這種藥物能儘快納入醫保」。

報告顯示,罕見病還摧殘了患者身體和心理。受訪者中有32%患一種殘疾,另外37%同時患兩種或多種殘疾。59%的患者自覺出現了中度焦慮或抑鬱,21%自覺極度焦慮或抑鬱。

03

部分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

據悉,湖南已有10家入選第一批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醫院,在精準診斷、早診早治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在用藥保障體系建設方面,湖南是創新採取「地方談判模式」將罕見病藥物納入大病保險的省份之一,並計劃進一步通過多方共付、模式優化來降低患者負擔。

2020年3月11日,湖南省醫療保障局發出《關於將部分藥品納入我省醫療保險特殊藥品使用管理範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4月1日起,治療戈謝病和龐貝病的藥物均將納入醫保特藥管理,在特定的特藥藥店和醫療機構門診按規定使用,按70%的比例報銷,在醫保年度支付限額內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

下一步,省醫保局將結合罕見病患者用藥需求、醫保籌資能力等因素,借鑑其他地區經驗,優化湖南模式,建立完善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根據全省實際情況及基金保障水平,逐步解決罕見病患者的用藥保障問題。

有專家稱,自2016年以來,湖南省先後把肢端肥大症、戈謝病、龐貝病等罕見病的治療藥物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切實減輕了部分患者的負擔。最新的《中國罕見病醫療保障城市報告》也將長沙作為大病談判模式的代表,給予了肯定和讚揚。期待湖南能讓更多罕見病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斷和可及的治療。

相關焦點

  • 70萬一針"續命藥"! 罕見病男童父親: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nbsp&nbsp&nbsp&nbsp續命藥一針70萬,父母沒有放棄&nbsp&nbsp&nbsp&nbsp兩歲男童患上脊髓性肌萎縮,一年治療費上百萬元;因研發成本高等因素,罕見病藥價昂貴
  • 2020醫保報銷新變化,對老百姓產生哪些影響?能省多少錢?
    例如,一瓶藥品價格為300元的藥品屬於部分自付藥品,如果自費比例為10%,則自己要承擔30元。自費指標註為「全自付」的藥品、檢查費用總額,需要患者自己支付。大病保險並不是按照病種報銷,而是按照一年之內參保人看病總費用進行報銷,費用超過一定額度,不論參保人患的是什麼病,都可以按照對應的比例報銷。
  • 70萬元一支罕見病天價藥背後:罕見病治療該如何「買單」?
    全球來看,目前共有7000多種單個疾病可以被視為罕見病,但這裡面只有約5%有明確治療手段。另外,由於罕見病多數為遺傳基因類疾病,即便可以治療,有不少也需要終身使用藥物。就算拋開類似諾西那生鈉這種「天價藥」為不談,相對「平價」的罕見病藥物如果需要長程使用,對於患者及其家屬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
  • 「2019中國罕見病患者綜合社會調查」第一階段報告公布,社會學視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罕見病的定義,保守估計我國罕見病發病人數至少在2000萬以上,罕見病在心理和經濟上對於患者及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負擔,也為社會和諧穩定帶來不確定因素。罕見病不只是醫療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我國罕見病防治管理工作起步較晚,在科研、診療、權益保障、社會宣傳等方面仍存在諸多薄弱環節,但我們對其探索的腳步卻從未停止。
  • 一支進口藥近70萬 罕見病「天價藥」何時有望納入醫保
    公開資料顯示,SMA是一種罕見的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以脊髓和下腦幹中的運動神經元丟失為特徵,導致嚴重的、進行性肌肉萎縮和無力,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約為六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SMA根據患者發病年齡與臨床病程由輕至重分為4型,其中最重的分型一般在6個月內發病,如果不進行治療,大多數患兒無法存活到兩歲。
  • 探索診療罕見病「廣東模式」
    今年43歲的張建勇是一名血友病患者,經歷了大多數罕見病患者所經歷的診斷難、治療難、報銷難等過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罕見病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曾經遙不可及的希望也變得越來越近了。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遺傳/罕見病諮詢中山分中心成立,廣東罕見病協作網絡又添一「新成員」,分中心由10個增加到了11個。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超過15萬元 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
    4月11日,記者從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獲悉,目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少數危重症患者治療費用達到幾十萬元,甚至超過百萬元,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從實際情況看,充足的預撥資金實實在在地免除了醫療機構、患者對診療費用的後顧之憂,促進了病患收治和疫情防控。從總量來看,截至4月6日,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的醫保結算,涉及總費用約14.86億元,醫保支付9.9億元,總體支付比例為66.6%。
  • 中國罕見病行業報告
    可以看出,醫保局和財政部通過多種方式為罕見病患者降低用藥負擔。但是,在真實環境中,罕見病患者負擔究竟如何?需要用數據說話。>>>>醫保報銷能解決多少問題?常規傳統治療罕見病的藥物,用藥負擔與新技術、新產品對來來說,相對較低。
  • 2018國際罕見病日:夏爾響應國際倡議,助力縮短罕見病確診時間
    夏爾正在努力幫助人們提升對罕見病影響和患者數的認知,傾聽更廣泛利益相關方群體的聲音並與其開展合作,探索潛在的創新解決方案,以縮短患者確診時間。40%的罕見病患者都曾被誤診過至少一次[2],部分患者的確診時間為5-7年,在確診前需要拜訪8名醫師,包括4名初級醫師和4名專業醫師[3]。而在中國,有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罕見病群體能得到明確診斷的患者不足40%,平均確診時間超5年,確診費用高達5萬元[4]。
  • 濟寧一家三姐弟患上罕見病,求醫5年才確診
    確診之前,李家三姐弟甚至都沒有聽過「龐貝病」的名字,直到2011年,弟弟李文峰倒在醫院冰冷的地板上,再也沒能站起來。隨之,李家大姐李文文、二姐李靜,相繼發病。龐貝病是一種遺傳性罕見病,表現為進行性肌無力,運動不耐受,逐漸出現呼吸肌受累並致呼吸功能衰竭。
  • 總人口約850萬確診病例已過萬,三點原因造成瑞士新冠肺炎患者比例高
    瑞士總人口約850萬。自2月下旬首次出現確診病例,短短一個月確診病例已經過萬。瑞士聯邦內政部長阿蘭·貝爾塞表示,截至3月27日,瑞士平均每10萬人中患者為145人。據當地媒體統計,以患者佔全國人口比例看,瑞士比疫情重災區義大利、西班牙都高,位居歐洲之首。
  • 罕見病藥70萬一針!專家:需醫保等多渠道解決天價藥難題
    官方解釋理清了價格上的誤會,但罕見病家庭在救命和天價之間的困境,依然是無法避開的問題。SMA家庭:第一年需要420萬70萬一針的天價令人震驚,但對於SMA患者而言,要承擔的又不僅僅是70萬。公開資料顯示,SMA,又稱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症、脊肌萎縮症,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是導致2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的頭號遺傳疾病,中國SMA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約為六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中國SMA患者約有3萬到5萬名。
  • 4月1日起,這些地方醫保報銷藥品調整……
    近日,湖南、西安、漯河等地醫保支付調整,一批重特大疾病藥品納入醫保報銷,進一步減輕患者醫療負擔。湖南:兩種罕見病藥物納入省醫保近日,湖南省醫療保障局發步的《關於將部分藥品納入我省醫療保險特殊藥品使用管理範圍的通知》指出,4月1日起,治療戈謝病和龐貝病的藥物均將納入湖南省醫保特藥管理,在特定的特藥藥店和醫療機構門診按規定使用,按70%的比例報銷,在醫保年度支付限額內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
  • 「70萬天價藥」惹爭議,聽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主任怎麼說
    文 | 健識局 張波 劉鑫編 | 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財經天下》周刊合作夥伴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一款定價70萬元的罕見病用藥尚未納入醫保報銷體系的新聞,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價格居高不下缺乏罕見病流行病學研究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一種反義寡核苷酸(ASO)藥物,2016年12月在美國上市,單支價格高達1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7萬元),其高昂的治療費用被《紐約時報》專題報導[5,6]。
  • 「龐貝病」男孩考上南開大學:每月花5萬多買藥 晚上戴呼吸機睡覺
    蔻德罕見病中心(CORD,原罕見病發展中心) 創始人黃如方把龐貝病在國內的現狀是形容為「缺醫少藥」。很多患者得不到確診,唯一的治療藥美而贊卻費用高昂。眼下,這款藥被越來越多的地方納入醫保。但黃如方認為,除了醫保系統的保障,還應推進進口藥的國產化,而現存的挑戰是,國內藥企對研發罕見病藥物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
  • 與死神為伴的罕見病患者
    與死神為伴的罕見病患者 2020-03-0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瓶藥2萬多 一生要花1個億 戈謝病患者盼醫保盼新藥
    方林玉介紹,目前,全國確診的戈謝病患者有400多人,其中河南人數最多,有49人,年齡最大的33歲,最小的只有4歲。在等待入醫保的這幾年裡,已經有不少人離世。「億萬富豪」家庭的苦衷和堅定病雖然嚴重,但至少能治。與戈謝病鬥爭了5個年頭,方林玉一直這麼安慰自己和其他父母。
  • 13.8萬患者實際報銷比例提升11%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日,記者從市醫保局了解到,今年前10月,全市74家公立醫院按病種收付費開展病例數達13.8萬例,控費1.28億元,患者實際報銷比例提升了約11個百分點。 在安溪縣中醫院康復科康復大廳,患者廖先生正在接受治療。今年9月,廖先生因中風突發左側肢體活動不利入院,並於10月轉到安溪縣中醫院接受康復治療。
  • 湖南人民有福了!49元起的「湖南全民保」你get了嗎?
    「湖南全民保」是由政府指導的、湖南人的補充醫保,在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加強社會保障力度、助力湖南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一次積極嘗試。政府指導、多市聯動,為民解憂有作為為切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買藥貴問題,助力健康湖南建設、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在政府的指導下,湖南推出「湖南全民保」這一惠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