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新高度 /8848.86米
12月8日,中尼雙方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珠穆朗瑪峰——地球之巔
你,巍然屹立於群山之上
聆聽狂風呼嘯,頭頂日月星辰
神秘而偉岸!
你是世界的高度
1975年,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上峰頂,測出你的冰面高為8848.13米
2005年,我們再次登頂,識得你的「淨高」——巖面高為8844.43米
今天,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你的「新身高」,8848.86米!
你好,世界新高度!你好,珠峰新高度伴隨的時評妙詞、隊員金句、優美語段。
時評妙詞
我們已經出發。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新華網》時評
用科技測量雄偉珠峰,用腳步丈量大千世界,用精神標註中國高度。
——《人民日報評論》
無懼風雪 不止攀登——《中國經濟網》
地球之巔,勇者為峰——《光明網》
萬年之峰,聳立世界屋脊。
庚子夏初,決戰地球之巔。
——《中國經濟網》
同心山成玉,協力土成金。
——《中國經濟網》
從1975年首次精確測量珠峰高度,到2005年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再到此次複測,一代代測繪人逆風而行,一次次刷新著中國人在世界之巔的印記,一次次標註著挑戰無極限、徵服不可能的精神坐標。
不僅僅是登珠峰,還有下深海、探南極、入海島、闖西部無人區,中國測繪人履險蹈危,不負全國人民的期待;
不僅標記著祖國的高度、深度和寬廣度,而且不斷擦亮自主測繪這一國家主權的象徵,彰顯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
——《人民日報評論》
珠峰見證——一群頑強、樂觀、奉獻的勇士,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拼搏到底的勇氣,戰高寒、克缺氧、鬥風雪,不登頂,誓不休。
時代見證——與時間賽跑,與壓力抗爭,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拼搏,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測量,標誌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取得關鍵性勝利。
——《中國經濟網》
隊員金句
「只有了解清楚珠峰,才能更好地保護珠峰。」
「越向上,越有種敬畏之心,深感保護這片淨土的責任更重了。」——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隊員陳新超
「我們懷著共同的信念和目標,因為我們身後是全國人民的期待。」——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
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在峰頂合影留念。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次仁攝
「苦是苦,但我們是用腳步丈量祖國土地的人,要承擔起為祖國建設先鋒開路的責任。」——國測一大隊隊員吳元明。
「能在這項國家事業中奉獻力量,我很幸運。」「珠峰在藏族人民心中有著神聖的地位,也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全人類的聖地。」——邊巴扎西:
在登頂測量中,為保證數據收集質量,次落等8名測量登山隊隊員在珠峰峰頂停留150分鐘,創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紀錄。
「這不是簡單一個紀錄,在空氣稀薄地帶,每多停留一分鐘,都增加一絲危險。」
「為了祖國的事業,隊員們心甘情願付出巨大的犧牲。」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總指揮王勇峰
「此次測量在技術手段上更加豐富和全面,將獲得歷史最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測量結果。這體現了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具有重大的國際影響和社會效益。」——黨亞民
優美語段
1
登頂珠峰成功!不止是為了「遠山的召喚」。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王福洲、貢布、屈銀華登上珠穆朗瑪峰,這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也是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留在珠峰之巔。
2
為何攀登珠峰:「因為山在那裡。」「山在那裡」,這是來自遠山的召喚,更是來自內心的信念。「我」在這裡,山在那裡,惟有攀登才能抵達,惟有穿過重重險阻,才能登上巔峰。
3
古人云:「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古往今來,攀登高山都是對意志的錘鍊,也是對自我的超越。而攀登世界最高峰,則獨有意味,這是人類挑戰極限的體現,與意志有關,與團隊精神有關,與人類探索未知世界有關。
4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這次登頂成功,激蕩人心,帶給全國人民澎湃而強大的精神力量,特別在當下,更能激勵我們迎接挑戰,攻堅克難。
從空中拍攝的珠峰(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5
人生不等於比賽,但比賽處處可見。人生如登山,每一步都是一個高度。越是困難,越需要團結、頑強和忘我,就像女排姑娘那樣,就像登山隊那樣。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惟有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惟有愈挫愈奮、愈戰愈勇,才能站在巔峰。
6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將登山精神化為求索的勇氣、行動的動力,離宏大目標的實現就一定越來越近。
7
「攀登者的精神就是中國精神」「每個人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不一定有珠峰那麼高,但將是可以永遠為之奮鬥的目標。」
8
傳承中國精神展現東方美學。珠穆朗瑪峰是中國最高的山峰,而珠峰精神也是攀登精神的所在。「登高,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推崇的精神。杜甫就有著名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我們在登高的極限過程中感受到人格和意志的力量,這才是登高的意義和價值。」
珠峰晚霞(5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9
「也許你窮盡一生都不會攀登到珠峰山頂,但你心裡一定要有一座山。那座山不一定要有珠峰那麼高,但會讓你永遠有一個奮鬥的目標」
10
中國需要一種向死而生的珠峰精神。「珠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夢想;珠峰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逗號,還有更高的山峰等待追夢者去探索。」
11
站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起點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徵程中,面對的「珠穆朗瑪峰」不僅僅是「這一座」,而是「一座座」。做新時代的「攀登者」,直面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矛盾,勇攀一座又一座「珠穆朗瑪峰」,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12
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再次攀登珠峰並測量珠峰高程,意義特殊而深遠,不僅是人類探索進取精神的再一次彰顯,更是對當前世界發展進程的一個巨大鼓舞。疫情阻擋不住人類進步的步伐,艱難不能羈絆世界文明前行的徵程。珠峰最新高程,是人類探索和認識世界的新高度,是人類精神和夢想的新高度。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人類必然走出疫情陰影,走向美麗幸福。(中國吉林網時評)
聲明:素材由小金整理自網絡,出處如文中標註。